1、,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幼儿园课程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第一节 课程目标概述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 (二)课程目标研究概况 1、美国的博比特。 2、20世纪70年代,蔡斯。 3、台湾的蒋素静。 4、香港的李子建博士和黄显华教授 5、国内的廖哲勋教授 、靳玉乐博士和施良方教授 。,第五章 课程目标,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第五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概述二、课程目标的相关表述(一)国外课程目标的相关表述在西方教育界,人们常常使用四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术语,即“意图(purpose)”、 “宗旨(alms)”、 “目的(goals)”和“目标(ecttves)”。,山东师范大学
2、教育学院王冰,第五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概述 二、课程目标的相关表述(二)我国课程目标的相关表述在我国教育领域,课程目标这一概念的使用是最近20来年的事,其涵义与长期流行使用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课程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幼儿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分别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
3、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第一节 课程目标概述三、课程目标功能课程目标就具有三大主要功能: 1、激发和维持动机的激励功能。 2、规定、组织和协调师生行为的导向功能。 3、检验、评估实际结果的标准功能。,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课程目标的来源(一) 幼儿的需要幼儿的兴 趣、生活经 验及熟悉的 人与事物。,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课程目标的来源 ( 二)社会生活的需要从本国、本 地区和本社区的 实际社会生活出 发,寻求一种适 切幼儿发展及未 来生活的课程目 标。,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课程目标的来源 (三
4、)学科发展的需要知识是课程 的原生性来源, 学科是知识的最 主要的支柱,因 此,学科知识及 其发展水平应成 为确定课程目标 的重要依据之一。,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二、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系统化系统化要求我们根据课程目标的系统特性,用系统的方法来设计课程目标。,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二、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二)具体化这里说的具体化,是指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和不切实际。,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二、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三)层次化从纵向来看,学生的任何预期学习结果,客观上都要通过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而实现,从较低层次目标要求逐步达到较高层次目标的要求。
5、,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表述一般来说,课程目标的取向分为三种即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一、行为目标1.界定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来表述课程目标,它指明学习后学习者所发生的可见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预设性、确定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它为教师的教学,尤其是评价提供了可把握的客观标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一、行为目标2.行为目标代表人物泰勒泰勒认为应将课程目标分为“行为侧面”和“内容侧面”两部分。主张应在课程目标的概括化与具体化之间找到一个度,“倾向于把目标看作是形成的一般反应模式,而不是要学习的非常具体的习惯
6、”。,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一、行为目标2.行为目标代表人物 布鲁姆1956年布卢姆发表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该书第一,把认知领域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类目标。第二,把情感领域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第三、心理运动。,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一、行为目标2.行为目标代表人物 加涅加涅提出了五种学习的结果,实际上是把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这五种学习结果分别为:态度(attitude)、动作技能(motorskills)、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智力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认知策略(cognitivestrateSi
7、es)。,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一、行为目标2.行为目标代表人物 奥苏伯尔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可以是有意义的。他将有意义学习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抽象符号学习。第二,概念学习。第三,命题学习。第四,发现学习。,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3.行为目标存在的缺陷第一,行为目标取向,指向对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因此,行为目标是控制本位的。,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3.行为目标存在的缺陷第二,行为目标取向把完整的人格“肢解”了。以具体、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行为目标追求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准确性和具体化。,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3.行为目标存在的缺陷第三,人的许多心理素质(如价值、情感、态度、
8、审美情趣等)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具体化的,试图把这些心理素质完全用可观察的行为来具体化,可能得不尝试。,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二、生成性目标1. 界定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鲜明的体现出过程性、即时性,即目标不是外在于教学过程预先设定好的,而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这种目标不具有外在的强加性,是师生共同选择、确立的,它自然而然的促进了教育活动的深入发展。,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2.生成性目标 代表人物这一目标取向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腾豪斯,他的“过程模式”很好的阐释了生成性目标取向的含义。他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
9、三个过程即“训练”、“教学”、“引导”,而真正的教育是使人类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因而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持生成性目标取向的人坚持“过程”这一类有些模糊的术语,而不采用比较可操作的方式界定目标,因为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这样做,就会破坏生成性目标取向的原本意图。,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3.生成性目标 发展生成性目标取向在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中发展到了极点。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凡是可以教的东西,相对而言都是无用的,对人的行为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而真正能够影响
10、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三、表现性目标1.界定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儿童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表现性目标不规定儿童在学习后所必须获得的行为表现,而是指明儿童在学习中面对的任务、问题情境等,它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表现。,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2.表现性目标 代表人物艾斯钠艾斯钠创导了表现性目标取向,这种目标取向的提出,是与艾斯纳受其所从事的艺术教育的启发有关。艾斯纳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在艺术领域里,预定的行为目标不适用,因此提出了表现性目标作为补充。,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表现性目标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11、他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四、课程目标的互补从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再发展到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发展对认得主题价值和个性解放的追求,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行为目标取向于“认知理性”;生成性目标取向于“实践理性”;表现性目标取向于“解放理性”。 三者各自具有独立性特征。,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四、课程目标的互补但是,并不是说那一者可以取代另一者,每一种目标取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幼儿园课程编制中,应兼容并蓄各种课程目标取向,以每种课程目标取向的长处,弥补他种课程目标取向
12、的短处,为达到学前教育目的服务。,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第四节 课程目标确立的原则一、 “立足发展”原则 立足发展集中体现的是一种时代性,一种社会需要。应该说,立足发展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事业,总是要借鉴“过去”,立足“现在”而为“未来”培养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第四节 课程目标确立的原则二、“缺失优先”原则 借助课程使儿童发展的不足得到补偿,最终真正达到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缺失优先”原则的涵义。当前我国幼儿有不少发展缺失而这些缺失往往又是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应格外引起重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第四节 课程目标确立的原则三、辩证原则课程设计处处应该体现辩证观点。某些课程目标,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有一个特点:往往既是个性心理品质,又是社会心理品质;既是指向个人的,又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特别具有“辩证性”。,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