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早在16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斯(Paracelsus)就 曾指出:把铁屑投到硫酸里,有气体发生出来,就象 旋风一样腾空而起.直到1866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 什(Cavendish,17311810)才确认它是与空气不同 的一种易燃的新物质,他曾称之为“易燃空气”,甚至 误认为这种气体就是“燃素”.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 瓦锡(Lavoisier,17431794)才命名这种气体为氢, 意为“成水元素”。,氢气的发现史,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蒸发反应后的液体,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硫酸锌,结论:,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Zn+H2SO4=ZnSO4
2、+H2 Zn+2HCl=ZnCl2+H2 Mg+H2SO4= Mg SO4+H2 Fe+2HCl= Fe Cl2+H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金属和酸反应 金属:常用较活泼金属,如镁、铝、锌、铁酸: 常用稀硫酸、盐酸,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一),若将反应产生的氢气进行收集,装置应作何改进?,在试管口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 (试管内导管露出橡皮塞一点即可) 实验中需用铁架台、铁夹固定试管,若实验需较多的氢气,可用广口瓶、烧瓶、 锥形瓶等代替试管进行实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二),若反应过程中酸的量不够,需打开橡皮塞再将 酸加入,不但操作麻烦,而且使产生的氢气不 纯,给实验增加不安全因素。
3、如何改进装置才 能不打开橡皮塞就把酸液加入试管中呢?,在橡皮塞上再增加一个漏斗,从左上图装置中可以看出,增加漏斗后,尽 管酸液可沿漏斗加入,但产生的氢气也要从 漏斗口下端逸出,不能收集到所需氢气。应 作如何改进才能防止氢气逃逸呢?,1、增加漏斗颈的长度至液面下,2、将漏斗颈下端堵住,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请比较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下端的位置,为什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三),实际实验过程中,不一定连续使用氢气, 我们能否使装置中的反应既能随时发生, 又能随时停止呢?,思路:使酸与锌粒能随时接触(或不接触),用左上图装置制取氢气时,若用夹子夹住 橡皮管,试管中液面如何变化?为什么?,用夹子夹
4、住橡皮管后,试管内氢气增多, 压强增大,将酸液压入长颈漏斗中,使 酸液与锌粒脱离,反应停止。,思考:实验中加入稀硫酸的量以多少为宜?,启普发生器,球形漏斗,容 器,导气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四),一、启普发生器的构造,二、启普发生器的使用,三、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条件,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且反应不需加热,制氢气的简易发生装置,长颈漏斗,试 管,带橡皮塞导管,改进后装置优点:使用方便; 缺点:适用范围小,启普发生器和制氢气简易装置的比较,启普发生器 球形漏斗 容器 活塞,练习一,下列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正确的是( ),A,下列装置能否用来制取氢气?哪些具有启普发生器的 特点?为什么?,A
5、 B C D,练习二,B.C.D,实验室制取氢气收集方法,1、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2、向下排空气集气法:,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思考:两种收集方法中导管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练习三,下列收集气体装置中,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有_;可以用来收集氢气的有_。,A.B.D,A.B.C.E,知识的扩展(一) 某学生为了在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 得到较纯净的气体, (1)采用右图装置,是否可行?为什么? (2)若不去掉橡皮塞,应作何改进?,练习四,1、 下列几种装置都可用来收集氢气,操作时氢气应 沿哪一个导管口通入集气瓶中?,B端进气,D端进气,2、若用上述二个装置来收集氧气,操作时氧气应 沿哪一个导
6、管口通入集气瓶中?,A端 C端,A B,C D,知识的扩展(二) 在实验中有时需准确地知道产生的气体的体积, 上述装置作何改进才能测得反应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接量筒,测量反应生成的气体 所排出的水的体积,思考:若用上述装置测量产生的氢气或氧气的体积时,气体应沿集气瓶中导管中的哪一端通入?,练习五,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指出图中错误,说明原因并加以改正。,收集方法错误。按图中装置因无法将瓶中 空气排出而不能收集到氢气。应改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即将集气瓶的瓶口向下 并去掉橡皮塞。,实验室制取氢气,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一、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某些)金属与(某些)酸反应如:Zn+H2SO4=ZnSO4+H2,练习六 若用今天所学的装置产生的氢气来填充气球, 你将采用哪一发生装置?为什么?,A B C D E,A.C,实际生产中 获得氢气的几种方法 1.电解水通电2H2O = 2H2 +O2 2.电解食盐水通电 2NaCl+2H2O = 2NaOH+H2 +Cl23.四氢化铝锂和水反应LiAlH4+4H2O= Al(OH)3+LiOH+4H24.碳和水反应 加热 加热C+H2O = CO+H2 CO+H2O = CO2+H2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