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讲 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分工与布局),一、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概念,旅游产业区域结构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旅游产业各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即旅游业的生产力布局。它反映的是旅游产业各要素的空间分布与布局、功能分区以及要素与地区间的空间联系状态等。 旅游产业区域结构一般包括各旅游产业各要素的区域结构和综合旅游经济区域结构。 旅游产业各要素的区域结构包括: 旅行社区域结构; 旅游饭店区域结构; 旅游交通区域结构; 旅游商品区域结构; 旅游资源区域结构; 旅游市场区域结构; 旅游流区域结构; 旅游投资区域结构,等等。,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内容,旅行社区域结构:是指旅行社在不同地区的配置情况,包括不同数量、规模、
2、性质的旅行社在不同地区的布局特点以及区域内各旅行社的协作发展关系。 旅游饭店区域结构:是指根据旅游资源的分布及旅游市场需求特点而形成的旅游饭店分布格局,其中旅游资源集聚地的分布特点对旅游饭店区域结构具有决定的影响作用,因为大多数旅游者总是投宿到距旅游景区、景观较近的旅游饭店。 旅游交通的地区差异同时受旅游资源与旅游客源分布的影响,一般在旅游景观附近的分布密度较大,从而决定了旅游交通的运力、规模及水平。 旅游商品的地区分布不仅和旅游资源的分布相关联,而且同各地区其它产品生产,特别是名特土产品相关,从而形成不同地区旅游商品的分布特色。,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内容,旅游市场和旅游流的区域结构反映了旅游者
3、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它对各旅游供给因素特别是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的合理布局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旅游投资区域结构是指资金在各旅游区域的流动及分布关系,它取决于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资源特征、经济政策等区域特点,旅游投资必须以有限的资金取得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因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旅游投资区域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资源区域结构是以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为主得出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状况及特色,它是以自然资源本身的性质、特点、数量、质量为依据划分的,是综合旅游经济区域结构的基础。 把上述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就形成综合旅游经济区域结构,其是整个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根据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特征的相
4、似性与差异性程度,即可将整个地区分成若干个旅游经济区,每个经济区以下可进一步划分出不同的旅游经济区。,二、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理论基础,(一)区位理论 1、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
5、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一)区位理论,2、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
6、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PV(ET) 因此,杜能农业区位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为一点,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杜能圈,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其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 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区,是距市场最近的一圈,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 第二圈为林业区。本圈主要生产木材,以解决城市居民所
7、需薪材以及提供建筑和家具所需的木材。 第三圈是谷物轮作区。本圈主要生产粮食。 第四圈是草田轮作区。本圈提供的商品农产品主要为谷物与畜产品。 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区,即本圈内1/3土地用来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 第六圈为放牧区,或叫畜牧业区。,3、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3、工业区位理论,(1)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 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是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韦伯认
8、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3、工业区位理论,(2)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韦伯从运输成本的关系论述了工业区位模式之后,对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工成本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 韦伯认为,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
9、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在具体选择工厂区位时,韦伯使用了单位原料或单位产品等运费点的连线即等费用线的方法加以分析。同时,还考虑了劳工成本指数(即每单位产品之平均工资成本)与所需运输的(原料和成品)总重量的比值即劳工系数的影响。,(3)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 集聚因素如同劳工成本可以克服运输成本最小区位的引力一样,由其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也可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而形成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 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又可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
10、。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产生影响: 生产或技术集聚,又称纯集聚。它对工业效益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由工厂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其二是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的协作,使各企业的生产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 社会集聚,又称“偶然集聚”,是由于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也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二是一个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获得额外利益。 韦伯认为,生产集聚是一般集中因素,社会集聚则是特殊集中因素。前者是集聚的固定内在因素,而后者则是偶然的外在因素。所以在讨论工业区位时,主要注意一般集中因素,而不必注意特殊集中因素。 分散因素。“分散因素”与“
11、集中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因此,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要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大小。,3、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 (1)中心地理论有关基本概念 中心地。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一般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更确切地说,是指区域内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点。 中心地职能。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活
12、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中心性。中心性或者中心度,可理解为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中心性可以用“高”、“低”、“强”、“弱”、“一般”、“特殊”等概念来形容和比较。 需求门槛。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在实际中,需求门槛多用能维持一家商服企业的最低收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来表示。这里的最低人口数,就称为门槛人口。 商品销售范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他们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此价格就是商品的销售价格加上为购买这种商品来往的交通费用。显然,实际价格是随消费者选择商品提供
13、点的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距离越短,交通花费越少。商品的实际价格越低,结果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否则相反。由此可得出,商品销售范围就是指消费者为获取商品和服务所希望通达的最远路程,或者是指中心地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最大销售距离和服务半径。,根据前面的论述,中心地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门槛、利润和服务范围,是与中心地规模、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及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密切相关的。例如,在一个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和居民收入都很低的中心地,其每个单位面积内的商品销售量和服务需求水平亦低。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空间地域上的这些差异,经过互相作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就将形成规律有序的
14、中心地市场等级体系。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其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则低,销售距离则短或服务半径较小。而高级
15、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则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按地域归并可以找出规律,即:高级商服中心,提供高级到低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中级商服中心提供从中级到低级的全部商服活动;而低级商服中心只有低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依次由高到低、由大变小。,区位理论在旅游业的应用,1、旅游中心地的界定 实际上对于特定的旅游地,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其是否为该地域范围内的旅游中心地,比如说这个旅游地提供的旅游产品或服务,被周边地区的大多数客源市场所消费;这个旅游地人均旅游业的收入占人均收入的比重较周边地区大等。般说来
16、,旅游中心地必定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因为这两个条件是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中心的先决因素。,2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旅游地资源的吸引力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地的影响范围。当然,除了旅游资源外,旅游产业的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地的旅游活动容量都会对旅游地的市场范围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 总的来说,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有上限和下限之分。所谓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就是由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的社会容量、经济容量以及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容量四者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围或接待游客数量,但是上限值不能超过上述四个变量中的最小值。 而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下限则可以引用克里斯泰勒理论中
17、的门槛值来进行说明。在克氏中心地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门槛值”,指的是生产一定产品或提供一定服务所必需的最小的需求量:需的最小的需求量。在旅游地的研究中,这个概念同样是适用的,此时门槛为旅游地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必须达到的最低需求量。这一点要从旅游生产的经济性方面来理解:开发一定的旅游产品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市场对该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好、消费量很小,那么旅游区必然不能实现规模化的经营,旅游活动的成本也十分高昂。高昂的旅游产品成本又会造成人们旅游需求的进一步压抑,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过程,因此,在旅游规划时要考虑到旅游产品开发的需求“门槛”问题。,3旅游中心地的等级,旅游中心地的等
18、级划分是根据它的市场范围即吸引力来进行的,所谓的高级旅游中心地就是指提供的旅游服务是市场范围较大的中心吸引物;而低级的旅游中心地则是指其提供的旅游服务为较小范围内的市场所消费的中心吸引物。一般来说,高级旅游中心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档次高、功能多、品种全、质量好、价格相对服务质量低廉,而低级的旅游中心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相对单一。,4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模式,高级和低级的旅游中心地具有不同的服务职能,由于不同等级旅游中心地服务的市场范围各异,就产生了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问题。即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等级的旅游中心地,如何进行均衡布局使得区域旅游在不同等级旅游中心地的带动下获得持续的发展,
19、是布局模式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他谈到了在市场作用明显的地区,中心地的分布要以最有利于物质销售和服务最方便为原则,即要形成合理的市场区。在市场最优原则下,一个高级的中心地提供的服务能力应该实际上相当于三个低级中心地,用公式表示就是Kn3(n1),以K表示每个单元内各级中心地的数量,n表示中心地的级别高低。 国内外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这样的一种布局模式在区域旅游市场中也是适用的,区域旅游中心地体系中,每个高级中心地都相应地属领几个中级或低级中心地。 例如,国内学者在对北京市旅馆业的空间布局和锦州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中发现,上述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都能用这个模式来加以刻画。
20、,旅游圈层,杜能认为,从城市向外延伸,不同距离的地方适宜的生产方式是不同的。他从实际的研究中发现,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可分为不同的生产圈层。圈层布局理论在旅游规划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如北京大学的吴必虎就提出了环城市游憩带(ReBAM)的概念。 所谓的环城市游憩带(ReBAM,recreationalbeltaroundmetropolis)指的是,位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以及(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这三者共同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这一地带的划分,形象地刻画了太城市周边区域的旅游市场模式,即围绕城市呈现出
21、环状特征。同时环城市游憩带随着城市的远近不同,其主要旅游功能也会出现分异。例如,距离城市较近的游憩带依托城市以市场休闲和康体健身为主导功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带则依托自然生态以生态旅游、度假旅游为主要吸引点。,(二)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郎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它是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观点提出的。其基本思想为:“区域和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经济增长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极核上,而不是各区域同时增长,在增长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的最终影响也不一样”(增长极概念经济学译丛,1988年9月)。佩鲁认为增长极就是一组在经济中能产生动态增长的产业,彼此
22、之间围绕推进型产业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密切联系。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个增长理论基本上是一个产业增长极理论。 1966年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理论发展到区域空间布局上,完善了增长极理论。他把增长极定义为:“增长极是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一种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增长极通过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带动腹地发展。 1、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就是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配置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生产综合体,吸引周围其他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导致
23、集聚经济优势,出现极化现象。所谓极化就是物质、能量、信息向区域核心聚集的过程。集聚经济分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经济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穹使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它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 区位经济是指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以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利益。它源于企业外部或行业内部合理性。 城市化经济是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源于部门或行业的外部、城市内经济合理性。,2、扩散效应 增长极一旦形成并继续发展,必然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
24、种影响称之为扩散效应。具体表现在: 增长极的极化,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区域内相关原料生产部门的建立和扩大规模。 增长极的极化扩大了相关部门的产量,增大的供给推动区域内使用这些新产品的部门经营规模的扩大。 增长极的极化,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形成,促使区域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全面提高劳动效率,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实力。 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对区域内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促使劳动力的转移以及部分资金的扩散。 增长极的极化与区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同时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促进区域发展; 增长极的创新,使其作为技术、信息源不断地向区域输
25、入,提高区域内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点,即增长极(核)、生长点。轴,即生长轴。以沃纳松巴特为代表提出的“生长轴”理论,成为点轴开发理论关于“轴”的内涵功能的理论前提。生长轴理论的中心内容是:随着联结各中心地重要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聚集并产生新的居民点。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长轴”。 第一次把点轴要素结合在同一区域开发范型中,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作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提出点轴开发理
26、论的是中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他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在我国区域开发的宏观战略中提出的。,(三)点轴理论,点轴理论中心内容,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定若干经济较为发达、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和远景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个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规定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吸引区域。 确定中心城市和发展轴等级体系。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影响较大区域,应当集中较大力量开发。重点开发轴线的等级与开发投资的大小及先后次序相对应,并相应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和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市,并使发展轴和中心城
27、市逐步向不发达地区延伸。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论述了经济的空间转移和扩散是通过“点”对区域的作用和通过“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采取小间距跳跃式的转移来实现的。它是对点轴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三)核心外围地理论 核心外围地理论是美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于是1966年提出的。他阐述区域空间演变的模式是:一个区域在未发展之前,在其内部各地的传统经济互不关联,孤立地发展;工业开发促进地区发展不平衡,在投资建设人利的地方形成城市,在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次级增长中心,逐步形成相互关联,高度组织化的城市体系。这就构成了平衡发展的区域体系。,任何区域都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区与边缘区所组成的
28、。核心区可以是由一个城市或城市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核心区居中,其他区居核心的外围地带。核心区是发展变化的根源,它能够产生或吸收创新,主导着外围区及整个地域的发展方向。当核心区在形成过程中达到能够维持自我发展所需的规模时,集聚效益显著,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核心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保证生产效益显著,从而增强对外围区的吸引力。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将其发展所得扩散到外围区去,使外围区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燃料销售量增加,从而促进那里生产发展、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区成长。就这样,通过核心区与外围区的相互作用,逐步形成一个功能化、互相依存的城市体系,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四)辐射理论
29、 1、辐射的涵义 辐射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相互传递能量的过程。它具有六个特点: 第一,辐射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不同能量的物体相互辐射; 第二,辐射的结果是随着能量的传递而逐渐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 第三,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的物体,净辐射出去的能量的数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的数量; 第四,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越大。也就是说,一个低能量物体距离高能量物体越近,两者辐射越充分,前者吸收后者的净能量越多,两者达到相同能量水平的速度越快; 第五,两个物体能量的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净辐射的能量数量越大,即能量低的物体吸收的能量越多; 第六,辐射
30、的速度和程度还和辐射的媒介有关,媒介越有效,辐射越充分。,物理学上的辐射理论可以用来很好地解释经济发展中的辐射问题,因为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经济发展的空间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而言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辐射源,交通条件、作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是辐射的媒介。,2、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从地图上看,中心城市是一个点,沿海、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岸和铁路干线是一条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发达地区是一个面。这些点、线、面都可以看成经济辐射源。点线面联网辐射
31、是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 (1)点辐射。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 从静态角度看,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较高,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居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相对也比周边地区先进。劣势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较为缺乏。周边地区在劳动力数量、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但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速度相对可能较慢。这样,如果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能够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则可以大大加快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从动态角度看,点辐射的强度与方式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在城市发展的初期,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主要是流向城市,点辐射强度较
32、弱,在城市发展后期,生产要素的点辐射明显增强。当然,点辐射的有效的进行,必须依靠良好的辐射媒介,即良好的交通、信息传播手段和市场机制。这是点辐射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2)线辐射。线辐射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和上下游地区推开。我们把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称为辐射干线。 线辐射的原理与点辐射的原理具有相似性。但需要强调的是,线辐射不仅包括辐射干线向两翼的辐射,而且还包括辐射干线上下游之间的辐射。这样上下游的纵向线辐射和向两翼地区的横向线就同时向两个方向展开,因此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辐射体
33、系,辐射的范围和强度都比点辐射宽广。可以说线辐射是经济带形成和发展的动力。,(3)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其结果会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辐射干线为骨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大中小城市通过密如蛛网的交通网络紧密相连、分工合理,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面状辐射源,并进一步与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辐射。 面辐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墨染式(或称摊饼式)辐射。它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生产要素和思想观念在空间上逐渐向外推移;另一类是跳跃式辐射。它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生产要素和思想观念在空间上
34、跨过一些地区直接向另一些地区转移。,(五)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1、核心 核心是指区域城市系统。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由于核心多为行政中心,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组织功能。同时,核心多为区域经济中心,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与扩散功能。 区域核心的基本功能:生产功能。作为核心首先要成为区域的生产基地特别是工业生产基地,生产功能完备与否也是一个区域核心其他功能得以兼备并且发挥的基础。集散功能。不仅包含物质集散,也包含了文化范畴产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产品的集散,同时还包括物质文化的传输途径、载体及其产品的集散。组织功能。它包括协作功能、协调功能、引导功能、联合功能等。管理功
35、能。区域核心不只是不同等级地域的经济中心,往往也是不同等级的行政中心,主要承担政治任务,行使行政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服务功能。区域核心不仅组织管理区域经济,而且也要服务于区域经济、服务于经济核心本身。,2、网络 区域网络是指区域内的诸种交通运输线路、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等的地域颁布体系。它在区域空间结构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它既是联接核心与核心、核心与外围区域的桥梁与纽带,又是产业布局的空间走廊,也是与其他地区起先联系的通道。区域经济成长中的人员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等都是通过相应网络进行传递的。 3、外围地 外围地是指相对于核心和网络而言的。核心与外围地质关系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界的一个重
36、大课题。人们从宏观着眼,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主从和依附关系抽象化,表述为核心与外围的关系。其实若从微观着眼,区域核心系统和网络系统以外的区域空间亦可视为外围地。外围地发展水平主要受核心、网络的发展水平所制约,反过来,外围地的发展也支持和影响着核心地和网络的发展。,(六)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区域产业的空间结构与任何事物一样经历着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及区域政策等是制约区域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在正常的区域经济条件作用下,一个区域的产业空间结构演变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均质化空间结构
37、阶段 在漫长的前工业化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尚不发达。农业在区域经济中居支配地位。农业人口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或者从事一些家庭手工业。因交通不便,区域间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这一时期城市与农村居民点差别不大。城市(核心)数量少、规模小,呈稀疏均匀点状分布,相互之间处于隔绝状态。 2、极核化空间结构阶段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和进步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过程。,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取代农业成为区域产业的主体,人口、工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并在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原有基础较好的地方形成区域中心。它对周围区域起着支配作用。但总体看这一阶段还是以聚集作用为主,
38、以辐射作用为辅。 3、点轴化空间结构阶段 随着区域中心的不断聚集,伴随着污染加剧、交通紧张、基础设施落后和地价飞涨等问题的出现。区域中心承载力下降,会产生聚集不经济现象,扩散效应会相对增加。扩散作用的规律性是从区域中心沿着向外延伸的交通线路辐射。这样交通运输线路成为产业布局的空间走廊。区域空间结构表现为以点轴为骨架特征。 4、均衡化空间结构阶段 扩散导致人口和产业在更大范围重新配置。其结果是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人口将减少,整个城市出现负增长。但次级中心和地方中心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整个区域范围的城市体系日趋完善,区域差距逐渐缩小,整个空间结构呈现均衡状态。,三、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影响因素,旅游资源;
39、 地理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 经济条件; 社会条件。,讨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旅游产业的区域结构特点及发展差异。,在80年代,广西旅游业处于黄金时代的时期,云南的旅游业刚刚起步,主要靠昆明景区(包括滇池、大观楼和石林),接待量非常小,在全国排位很后,但云南省却高瞻远瞩,把旅游业作为政府主导型产业来抓,加大对旅游的投资,从1992年起,每年投资一亿多元搞旅游规划、开发和 宣传促销,大力开发新的景点和景区。先是开发西双版纳,接着向旅游者开放碗叮和瑞丽口岸,尔后又推出大理和丽江,接着有世博会和“香格里拉在中甸”,集中财力作团块状开发,保证二至三年推出一个新“卖点”,首先实现量上的扩张,再进行质的
40、改善和提高。另外还拿出更多的钱发展旅游交通,优先发展航空客运,建了10个飞机场,做到旅游发展到哪里飞机场就修到哪里。同时加大了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并以此作为宣传促销的突破口,号称“七彩云南”,使云南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充满各种民族风情、色彩缤纷的旅游大省。思考问题:贵阳的旅游业发展具有什么后发优势?,四、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与原则,(一)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 1、增长极布局模式:是指重点开发某个旅游地,使其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超过其他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即增长极。然后通过增长极的极化作用,促进区域旅游中心发展,为旅游地的空间扩散做准备。 2、点轴布局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应沿着一定的
41、方向进行,有意识地选择交通线作为区域开发的纽带和客流运输的生长轴,重点开发区域中心旅游地和位于生长轴上或附近的旅游地。 3、圈层布局模式: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旅游地分布在由内向外扩展的圈层中,形成市场资源的旅游地体系。,(二)旅游产业区域的原则,1、突出重点,带动周边 2、合理分工,优势互补 3、遵循点轴式发展规律 4、积极发展区域间的合作,旅游产业各要素的布局选址,旅游观赏娱乐业的微观选址从资源的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的角度出发,主要集中于旅游区(景点)和旅游城市,其中旅游观赏中的自然景观和部分人文景观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地,人造景观、主题公园等主要聚集在城乡结合地带,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主要分布在
42、城市周围的风光优美的乡村地带。 旅游娱乐业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地和旅游城市的边缘地带,常常和旅游景观融为一体。,滑雪场所布局选址示例:,旅行社业是专门从事旅游产品销售的机构,旅游市场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旅行社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便于和旅游者沟通、降低旅游宣传促销的费用,特别是充分利用旅游城市在产品销销中的特殊作用,吸引更多的旅游客源,旅行社业的微观选址主要位于市场集中的旅游城市。 旅游饭店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饮食服务的需要,其微观选址要综合考虑区位、客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旅游饭店业的选址多位于旅游中心城市、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枢纽地带或旅游线路上。,旅游交通业的选址主要考虑对旅游者的方便程度以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因此,航空公司和轮船公司主要分布在城郊结合部,汽车运输公司位于市区内。 旅游景区内的交通运输的主要功能是将旅游者一从景区外送入景区或把景区内的旅游者一送出景区因此,此类旅游交通运输业主要位于景区外围一定距离处,起连接外界与景区的作用。旅游商品经营业选址的原则主要考虑游客市场的人小,因此,其常常位于旅游景区、旅游城市中的客流集中地带和交通枢纽处以利于商品的销代。 论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趋势,辽宁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V0l. 29 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