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时间 120 分钟)有答案2006 年 01 月一、 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 通信、 资源共享、 分布计算、 提高可靠性。2、 ADSL 的中文名称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3、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主要定义了 电信电平、负载容限、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4、 TCP/IP 的传输层协议包括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 两个子协议。5、 冲突窗口是从数据发送开始到网络上最远的两个站之间信号传播时延的两倍止的时间区间。6、 对于 4KHz 的电话,每秒采样 8K 次,如用 8bit 来表示每个采样值,若要传 32 路电话,则要求信道带宽为 32
2、*8*8K=2.048 Mbps。7、 OSPF 路由协议是基于 LINK-STATE(链路状态)的路由算法,RIP 路由协议是基于 V-D(距离向量)的路由算法。8、 SMTP 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的简称 ,其服务端 Socket 端口号为 25 ,用于远程登录的协议简称 TELNET ,其服务端 Socket 端口号为 23 。9、 网络应用系统通信模型称为 客户/服务器模型(Client/Server) 。10、网络上两个进程之间进行通信需要用一个五元组来标识:(本地主机地址,本地端口号,协议,远程主机地址,远程端口号) 。二、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关于 TCP/I
3、P 的 IP 层协议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A、是点到点的协议 B、不能保证 IP 报文的可靠传送C、是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 D、每一个 IP 数据包都需要对方应答2、下面的关于 TCP/IP 的传输层议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A、进程寻址 B、提供无连接服务 C、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D、IP 寻址3、802.3 以太网最小传送的帧长度为 个 8 位组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A、1500 B、32 C、256 D、644、下列媒体访问协议中没有冲突的协议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A、1-支持 CSMA B、ALOHA C、CSMA/CD D、TOKEN RING 5、若子网掩码为 255.255.0.0,下列哪个 IP 地址与其他地址不在同一网络中。 。 。 。 。 。 。 ( D )A、172.25.15.20
5、0 B、172.25.16.15C、172.25.25.200 D、172.35.16.156、对地址转换协议(ARP)描述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A、ARP 封装在 IP 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B、ARP 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的C、ARP 是用于 IP 地址到域名的转换 D、发送 ARP 包需要知道对方的 MAC 地址7、对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描述错误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B )A、ICMP 封装在 IP 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B、ICMP 是属于应用层的协议C、ICMP 是 IP 协议的必需的一个部分 D、ICMP 可用来进行拥塞控制8、对三层网络交换机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A、能隔离冲突域 B、只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C、通过 VLAN 设置能隔离广播域 D、VLAN 之间通信需要经过三层路由9、下面协议中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B )A、FTP、TELNET B、 ICMP、ARP C、SMTP、POP3 D、HTTP、SNMP10、Spanning Tree 算法用来解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A、拥塞控制问题 B、广播风暴问题C、流量控制问题 D、数据冲突问题三、 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在 IEEE802.3 标准以太网中,为什么说如果有冲突则一定发
8、生在冲突窗口内,或者说一个帧如果在冲突窗口内没发生冲突,则该包就不会再发生冲突?答: (1)由于节点要发送数据时,先侦听信道是否有载波,如果有,表示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至检测到空闲为止; (2 分)(2)当一个数据帧从节点 1 向最远的节点传输过程中,如果有其他节点也正在发送数据,此时就发送冲突,冲突后的信号需要经过冲突窗口时间后传回节点 1,节点 1 就会检测到冲突,所以说如果有冲突则一定发生在冲突窗口内,如果在冲突窗口内没有发生冲突,之后如果其他节点再要发送数据,就会侦听到信道忙,而不会发送数据,从不会再发送冲突。2、试简述主机 1(IP 地址为 192.168.25.1,MAC 地址为
9、 E1)向主机 2(IP 地址为192.168.25.2,MAC 地址为 E2)发送数据时 ARP 协议的工作过程(主机 1、主机 2 在同一个子网内) 。答:(1)当主机 1 要向主机 2 发送数据时,必须知道主机 2 的 MAC 地址,为此,先根据主机 2 的 IP地址在本机的 ARP 缓冲表内查找,如找到 E2,则把 E2 填到 MAC 帧中,并把数据发送给主机 2; (1 分)(2)如果在本机的 ARP 缓冲表内找不到主机 2 的 MAC 地址,则主机 1 产生一个 ARP 询问包,其中包含主机 1 的 IP 地址,MAC 地址 E1,主机 2 的 IP 地址,并广播到网络上询问有谁知
10、道主机 2的 MAC 地址?(2 分)(3)主机 2 收到 ARP 询问包后,根据询问者的 IP 和 MAC 地址 E1 立即向主机 1 回送一个 ARP 响应包,其中包含主机 1 的 IP 地址,MAC 地址 E1,主机 2 的 IP 地址和 MAC 地址 E2,从而主机 1获得了主机 2 的 MAC 地址 E2,进而可向主机 2 发送数据。 (2 分)3、设某网络在某一时刻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试用 L-S 路由算法为节点 C 计算到各节点的路由表(包括目的地、下一站、最小代价) 。答:4、试简述 TCP 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收发双方是如何保证数据包的可靠性的。答:(1)为了保证数据包的可靠传
11、递,发送方必须把已发送的数据包保留在缓冲区; (1 分)(2)并为每个已发送的数据包启动一个超时定时器; (1 分)(3)如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收到了对方发来的应答信息(可能是对本包的应答,也可以是对本包后续包的应答) ,则释放该数据包占用的缓冲区; (1 分)源节点 目的地 下一站 代价A D 4B B 4C C 0D D 2CE D 52 3 236A BD EC2 4(4) 否则,重传该数据包,直到收到应答或重传次数超过规定的最大次数为止。 (1 分)(5) 接收方收到数据包后,先进行 CRC 校验,如果正确则把数据交给上层协议,然后给发送方发送一个累计应答包,表明该数据已收到,如果接收方正
12、好也有数据要发给发送方,应答包也可方在数据包中捎带过去。 (1 分)四、 应用题(共 40 分)1、设生成多项式为: G(x)=X 4X 31,收到的信息码字为 100011,检查和 CRC 为 1001,请问收到的信息有错吗,为什么? (5 分)解: G(x) = 1 1 0 0 1 (1 分)1 0 0 0 0 1G(x)1 1 0 0 1 ) 1 0 0 0 1 1 1 0 0 1 1 1 0 0 1 . 1 0 0 0 1 1 1 0 0 1 1 0 0 0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1 0 1 1 0 0 1 1 0 1 1 1 1
13、1 0 0 1 1 1 1 0 R(X) (2 分)因为余数 R(x)=1110 不为 0,所以收到的信息不正确。 (2 分) 2、将某 C 网 192.168.118.0 划分成 4 个子网,请计算出每个子网的有效的主机 IP 地址范围和对应的网络掩码(掩码用 2 进制表示) 。(5 分)解:(1)子网 1 的有效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18.1 - 192.168.118.63 (1 分)(00 00 0001-00 11 1110)子网 1 的网络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1 分)(2)子网 2 的有效 IP 地址范
14、围为: 192.168.118.65 - 192.168.118.126 (1 分)(01 00 0001-01 11 1110)子网 2 的网络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3)子网 3 的有效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18.129 - 192.168.118.190 (1 分)(10 00 0001-10 11 1110)子网 3 的网络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4)子网 4 的有效 IP 地址范围为: 192.168.118.193 - 192.168.118.254 (
15、1 分)(11 00 0001-11 11 1110)子网 4 的网络掩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3、假设要设计一个网络应用程序,用来测试从本机到互联网上任意一台主机是否连通,如果不通,还要知道在哪个路由器不通,并了解中间需要经过哪些路由器(或网关)及从本机到这些路由器的时延有多长,请你根据所学的网络原理(要求先简述该原理),简要说明如何实现该应用程序。(15 分)答:(1)根据 IP 协议的规定,在每一个 IP 包中有一个 TTL 字段,标示该 IP 包剩余的生命周期(如开始时为 128),IP 包经过某一个路由器时,将 IP 包中的 TTL
16、 值减 1,当变为 0 时,该路由器将丢弃该 IP 包,并通过 ICMP 协议向发该 IP 包的源主机报告丢弃的原因(其中包括原因即TTL=0,丢弃的路由器 IP,丢弃的时间等信息); (5 分)(2)第一次让应用程序向目的主机发送一个 TTL=1 的 ICMP 包,达到第一个路由器后,由于 TTL将会变为 0,该 ICMP 包被丢弃,故第一个路由器将源主机报告丢弃的原因,从而得知该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时延; (4 分)(3)同理,第 N 次让应用程序向目的主机发送一个 TTL=N 的 ICMP 包,达到第 N 个路由器后,由于 TTL 将会变为 0,该 ICMP 包被丢弃,故第 N 个路由
17、器将源主机报告丢弃的原因,从而得知该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时延; (4 分)(4)直到到达目的主机(假如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 M 个路由器)或无法到达目的主机(通过M 个路由器)。 (2 分)4、假设某用户需要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留言系统,其主要功能为: 可同时接受多个客户留言请求,将给某用户的留言保存在数据库中; 可同时接受多个客户留言提取请求,若有该用户的留言,则把留言发送给该用户。请用 SOCKET 编程接口为该留言系统的服务器端子系统设计其主要的程序流程,用流程图表示。(15 分)答:(如图) (8 分) (7 分)创建 Socket()地址绑定 bind()服务侦听 listen()等
18、待接受服务请求 accept()Fork()/CreateThread() 一个子进程或线程有服务请求吗?有无服务端系统主进程 子进程/线程接受客户服务请求recv()发送留言 send()closesocket()exit()/ExitThread()留言/提取留言?提取留言保存留言留言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时间 120 分钟)参考答案2006 年 11 月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RS-232C 的电气特性规定逻辑“0”的电平电压为。( A )A、+5 至+15 伏 B、0 至+5 伏 C、-5 至 0 伏 D、-15 至-5 伏2、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
19、C )A、信息 B、分组 C、帧 D、比特流3、网络层的主要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A、在邻接节点间进行数据包传输 B、在邻接节点间进行数据包可靠传输 C、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包传输 D、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包可靠传输4.传输速率单位“bps”代表。( B )A、BYTES PER SECOND B、BITS PER SECOND C、BAUD PER SECOND D、BILLION PER SECOND5、防火墙系统采用主要技术是。(
20、B )A、对通过的数据包进行加密 B、对通过的数据包进行过滤 C、对通过的数据包进行正确性检测 D、对通过的数据包进行完整性检测6. 关于 TCP/IP 的 IP 层协议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A、是点到点的协议 B、不能保证 IP 报文的可靠传送C、是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 D、每一个 IP 数据包都需要对方应答7、如要将 138.10.0.0 网络分为 6 个子网,则子网掩码应设为。 ( D ) A. 255.0.0.0 B. 255.255.0.0 C. 255.255.128.0 D.
21、255.255.224.08、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D )A. 故障管理 B.性能管理 C.配置管理 D.资产管理9、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A、Telnet 协议 的服务端口为 23 B、SMTP 协议的服务端口为 25C、HTTP 协议的服务端口为 80 D、FTP 协议的服务端口为 3110、冲突窗口是指网络上最远的两个站点通信时。( D )A、从数据发送开始到数据到达接收方为止的时间B、从冲突发生开始到发送方检测到冲突为止的时间C、从冲突发生开始到接收方检测到冲突为止的时间D、从数据发送开始到数据到达接收方为止的时间的两倍二、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1、以任意
22、一种网络应用系统为例,简要说明什么是网络通信的 C/S 模型。答:(1) 以用户在 WINDOWS 上使用 Outlook 向新浪的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为例;(2 分)(2) Outlook 作为客户端(Client),邮件服务器作为服务端(Server);(3 分)(3) Outlook 向服务器发起连接建立请求,服务器端响应请求,Outlook 把邮件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邮件后负责将该邮件传递到指定的邮件帐号上。(3 分)2、SNMP 网络管理模型主要包括哪三部分?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答:(1)SNMP 网管模型包括三部分:管理者(Manager)、管理代理(Agent)、被管
23、对象(MO);(2 分)(2)管理者:负责向代理发送管理命令,接受管理信息;(2 分)(3)代理:负责接受管理者发来的管理命令,收集被管对象的管理信息存储在 MIB中,并根据需要报告给管理者;(2 分)(4)被管对象:所有具有网管功能的 IP 设备。(2 分)3、一个 C 类网络的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240,则每一个子网上能连接的主机数为多少?答:(1)240 对应的 2 进制数为:11110000,即有 4 个 BIT 用作子网掩码;(2 分)(2)剩下的 4 个 BIT 作为主机编码(015);(2 分)(3)0 和 15 不能分配主机;(2 分)(4)每个子网最多连接 1
24、4 台主机。(2 分)4、假设主机 1(IP1,E1)与主机 2(IP2,E2)在同一个子网内,当主机 1 需要与主机 2 通信时,简要说明 ARP 的工作原理。答:(1)当主机 1 要向主机 2 发送数据时,必须知道主机 2 的 MAC 地址,为此,先根据主机 2 的 IP 地址在本机的 ARP 缓冲表内查找,如找到 E2,则把 E2 填到 MAC帧中,并把数据发送给主机 2; (2 分)(2)如果在本机的 ARP 缓冲表内找不到主机 2 的 MAC 地址,则主机 1 产生一个ARP 询问包,其中包含主机 1 的 IP 地址,MAC 地址 E1,主机 2 的 IP 地址,并广播到网络上询问有
25、谁知道主机 2 的 MAC 地址?( 3 分)(3)主机 2 收到 ARP 询问包后,根据询问者的 IP 和 MAC 地址 E1 立即向主机 1回送一个 ARP 响应包,其中包含主机 1 的 IP 地址,MAC 地址 E1,主机 2 的 IP 地址和 MAC 地址 E2,从而主机 1 获得了主机 2 的 MAC 地址 E2,进而可向主机 2 发送数据。 (3 分)5、简要说明计算机 A 与 B 采用 TCP 协议通信时,连接建立过程。答:(1) A 向 B 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包;(2 分)(2) B 接受请求,向 A 回送一个连接请求响应包;( 3 分)(3) A 收到响应包后,再向 B 发送一
26、个连接请求确认包。 (3 分)三、应用题(共 40 分)1、设利用 IEEE 802.3 协议局域网传送 ASCII 码信息“Goodmorning”,若封装成 MAC 帧格式,请问:(1)帧中数据字段长度为多少字节?(2)需要填充多少个字节?(本题 10 分)解:(1)MAC 帧长度最小值为 64 字节,头部占 18 字节;(2 分)(2)帧的数据字段有效字节是 11 字节;(4 分)(3)填充字节(PAD)是 64-18-11=35(字节)。(4 分)2、在某网络应用系统中,计算机 A( IP 地址为 192.168.25.168 , MAC 地址为00:11:22:33:44:55)需要
27、知道目前本网络内有多少台计算机在联网,其 IP 地址分别为多少,试运用所学的网络原理,说明解决此问题的方案(要求说明所采用的网络原理以及解决该问题的工作过程) 。 (本题 15 分)答:(1) 采用 ICMP 请求应答报文(echo ) ;(3 分)(2)计算机 A 从 IP 地址 192.168.25.1 到 192.168.25.254 做以下工作;(4 分)(3)构造一个 ICMP 请求应答报文,分别发给上述 IP 地址;(4 分)(4)如果能收到某 IP 有响应包,说明该 IP 对应的计算机已联网。 (4 分)3、设某网络在某一时刻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节点 C 到相邻节点 B、D、E
28、 的代价分别为2,5,3,节点 C 收到从相邻节点 B、D、E 的向量表如右所示,试用 V-D 路由算法为节点 C 计算到各节点的路由表(目的地、下一站、代价) 。答:计算机网路与分布式系统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在 系统高层软件网络拓扑影响着网络的 系统可靠性和通信费用互操作 指网络中不同计算机系统间具有透明地访问对方资源的能力,由高层软件实现TCP/IP 参考模型中的网络接口层对应于 OSI 参考模型的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源节点 目的地 代价A 2B 3C 2D 0DE 1源节点 目的地 代价A 5B 4C 2D 2EE 0源节点 目的地 代价A 3B 0C 2D 1BE 5源节点 目的地 下一站 代价A B 5B B 2C C 0D B 3CE E 3A BD 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