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3-t 501.2-2004 无公害草莓 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477308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t 501.2-2004 无公害草莓 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33-t 501.2-2004 无公害草莓 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33-t 501.2-2004 无公害草莓 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33-t 501.2-2004 无公害草莓 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33-t 501.2-2004 无公害草莓 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7.080B 31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501.22004无公害草莓第 2 部分:生产技术准则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trawberryPart 2: Guidelines of production technique2004-07-26 发布 2004-08-26 实施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3DB33/T 501.22004I前 言本部分各项指标在现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近年来草莓高产栽培、病虫综合治理等技术研究成果,结合我省无公害草莓生产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无公害草莓系列标准分为:第

2、 1 部分:产地环境第 2 部分:生产技术准则;第 3 部分:质量标准。本部分为无公害草莓系列标准的第 2 部分。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建德市农业局、金东区农林局、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伯伟、王健敏、童英富、刘旭宇、毛碧增、孔樟良、任永源、胡美华。DB33/T 501.220041无公害草莓第 2 部分:生产技术准则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草莓的生产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草莓的设施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3、。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 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 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 8321.4-199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 8321.5-199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 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 8321.7-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NY

4、/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DB33/ 501.1-2004 无公害草莓 第 1 部分:产地环境3 要求3.1 产地环境3.1.1 产地环境无公害草莓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DB33/ 501.1-2004的规定。3.1.2 土壤条件土层较深厚,质地为壤质,结构疏松,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15g/kg 以上,排灌方便。3.2 施肥原则及允许使用的肥料3.2.1 施肥准则DB33/T 501.220042按照NY/T 496规定执行。使用的肥料应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提倡使用有机肥和专用复合肥,合理使用化肥。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和污泥。

5、人畜禽粪尿等施用前须经无害化处理。限制使用含氯复合肥、酸性肥料等。3.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3.2.2.1 有机肥料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杆肥、泥炭肥、饼肥、腐殖酸类肥、人畜废弃物加工而成的肥料等。3.2.2.2 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硫肥、钙肥、镁肥、硅肥及复合(混)肥等。3.2.2.3 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处理肥料等。3.2.2.4 叶面肥料包括大量元素类、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类、腐殖酸类肥料。3.3 栽培方式栽培方式分为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两大类。本技术准则主要适用于我省草莓设施栽培。3.4 品种选择3.4.1 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选择休眠浅或较浅的品

6、种,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和抗病性。3.4.2 新品种引进应符合当地植物检疫要求。3.5 育苗3.5.1 母株选择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未产果、经越冬的植株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提倡使用草莓脱毒种苗。3.5.2 母株定植3.5.3 定植时间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时定植母株。3.5.4 苗床准备草莓忌连作,选用前作为稻或休闲空地作专用苗地繁育。母株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 2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kg,氮、磷、钾(15%:15%:15%)三元复合肥20kg。苗地按畦宽1.2m-1.5 m (沟宽35cm,深25cm)整地作畦。3.5.5 定植方式每畦中间种1行或畦两旁各种一行,株

7、距80cm-100cm或100cm-150cm,植株栽植的合理深度是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利用脱毒原种苗繁育种苗,必须使用防虫网隔离,提倡使用消毒基质,以防再度感染病毒。3.5.6 苗期管理定植后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为促使早抽生、多抽生匍匐茎,在母株成活后可喷施一次赤霉素(GA3),浓度为50mg/L。匍匐茎发生后,将匍匐茎在母株四周均匀摆布,并在生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促进子苗生根。日常做好摘花序、理蔓、摘老叶、除草等工作。3.5.7 追肥匍匐茎发生期,使用稀薄人粪尿或用0.3%复合肥进行浇施,7月底停止使用。3.5.8 苗圃地灌溉使用清洁水沟灌、微型喷灌或滴灌进行。3

8、.6 假植育苗3.6.1 假植时间在7月中下旬,即草莓移栽前45天左右, 假植应在傍晚或阴天进行。DB33/T 501.2200433.6.2 假植方法假植畦宽150cm(其中沟宽30cm、沟深25cm),假植时选择2-3片展开叶、植株健壮、根发达的幼苗,带土移植,栽植行株距为15cm20cm,种植后立即浇水,确保成活。3.6.3 假植苗管理做到边起苗边种植边浇稀薄人粪尿。种后及时搭棚覆盖遮阳网等进行遮荫,日盖夜揭,以促进成活。种后3-5天内每天浇水1-2次,以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除去遮荫物,结合浇水2-3次,以薄氮肥勤浇促幼苗根、叶迅速生长。3.6.4 促进花芽分化待假植苗长出2片-3片新

9、叶时,要及时摘除老叶,8月中旬后控制叶量,保持4叶-5叶,并控制施用氮肥和浇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燥,促进草莓花芽分化。3.6.5 壮苗标准叶柄短,具4片-5片展开叶,叶大、叶肉厚,根茎粗1.0cm-1.3cm,根系发达,白根多,苗重25g-30g。顶花芽分化完成,无病虫害。3.7 栽培管理3.7.1 土壤消毒、增施有机肥3.7.1.1 土壤消毒采用太阳能热量消毒,于 7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每 667 m2投入经切碎的稻秸杆1000kg 和 2000kg 有机肥(栏肥)加入石灰 50kg,翻耕后,水灌至高出地面,再用尼龙地膜密封 7 天-10天。揭膜后让土壤将水分自然吸干,加施饼肥 100kg

10、,复合肥 40kg,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 70%。如使用氯化苦土壤薰蒸消毒,于 8 月上中旬进行,每 667 m2使用量 20kg,氯化苦采用注射器注入法,每30 平方厘米注 3ml,然后覆盖地膜,封闭严密,覆盖 7 天(早春覆盖 15 天)后揭膜,重新翻耕整地做畦。3.7.1.2 地下害虫用 48%乐斯本 800 倍或 52.5%农地乐 1000 倍液喷洒土壤后翻耕,杀死地下害虫。3.7.1.3 整地作畦土壤经消毒后重新翻耕,耙平,作畦,畦面65cm,沟底宽30cm,沟深不低于30cm。3.7.2 定植大棚草莓于9月上、中旬进行定植,每畦种两行,“三角形”种植,株距15cm-20cm。栽种时

11、苗上不埋心,下不露根,苗弓背朝沟,使果实产于畦沿,便于管理和采收。每667m 2大田种7000株-8500株左右。3.7.3 肥水管理3.7.3.1 浇水保苗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每天浇水一至二次,直至苗成活,以后经常及时灌水,防止干旱。3.7.3.2 苗期追肥第一次在苗成活松土后,第二次在覆地膜前分别用(15%:15%:15%)三元复合肥兑水100倍浇施草莓行中间,不能直接浇施草莓株上,每667m 2用量10kg-15kg,以后分别在各花序顶果采摘期和采果盛期各追肥一次,并视长势而定,用磷酸二氢钾和多元素肥进行根外追肥。液肥浓度控制在0.3%-0.4%,切忌过浓,以防肥害。3.7.3.3 CO

12、 2施肥用CO 2颗粒剂于11月中旬穴施入草莓植株旁,每667m 2施入50kg,也可利用酸碱反应法产生CO 2 ,可起到明显的增强植株抗性、提高产量的效果。3.7.4 大棚膜、地膜覆盖3.7.4.1 膜材料地膜以0.02mm黑色不透明聚乙烯膜为宜;大棚膜以EVA膜和多功能无滴膜为宜。3.7.4.2 覆膜时间DB33/T 501.220044日平均气温降至17时开始覆大棚膜(约在10月25日前后),大棚膜覆盖后,畦面铺设滴管后再覆地膜。大棚夜间气温低于5(约1月-2月上旬),夜间加盖中棚和小棚实行多层覆盖保温。3.7.5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3.7.5.1 喷施赤霉素根据不同品种而异。丰香品种花序

13、出现时喷10mg/L赤霉素,每株5ml,667m 2药液量40L,隔一周后第二次喷5mg/L赤霉素每株5ml。3.7.6 植株管理3.7.6.1 植株整理剪去植株残留匍匐茎,去老残叶,留3叶1心以上。3.7.6.2 生产期株形整理每株草莓叶片保持8张-10张,应及时剥去老残叶、病叶和抽发的匍匐茎,确保养分集中供应果实。并对草莓花果进行适当疏除,每花序留果8个-10个,疏除果梗短、花小、果实不肥大的果或畸形果。3.7.7 放蜂授粉每标准棚内饲放蜜蜂一箱。提高草莓花的授粉率,减少草莓畸形果的产生。期间蜜蜂要经常用白糖喂养。3.8 病虫草害的防治原则做到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草莓园地生态系统出

14、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草莓园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要时使用化学防治,降低农药残留量,达到无公害要求。3.8.1 农业防治3.8.1.1 营造良好的园地环境:种植前清除田间周围杂草,增施有机肥,采用日光高温进行土壤消毒。草莓定植后保持田间和田头地角清洁,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清理植株老病残叶、病果,及时疏花疏果以及清除侧芽,发现病株及时带土挖除,并集中进行消毁处理。3.8.1.2 合理轮作采取草莓水稻轮作,减少草莓连作病虫发生。3.8.2 物理防治3.8.2.1 灯光诱杀:利用害

15、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夜间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每公顷使用一盏。3.8.2.2 人工捕杀:对发生较轻、危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3.8.3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当地主要的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使用生物、矿物和植物性的药剂、硫磺熏蒸器、矿物油和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3.8.4 化学防治加强草莓园地病虫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参见附录A)。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其选用品种、使用次数、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应按GB/T 8321.1、GB/T 8321.2、 GB/T 8321.3、

16、 GB/T 8321.4、 GB/T 8321.5、 GB/T 8321.6、 GB/T 8321.7的要求执行,浙江省无公害草莓可限制性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B。改进施药技术,提倡低容量细喷雾。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3.8.4.1 病害预防为主,苗期防治为主,适时施药合理兼治。3.8.4.1.1 白粉病DB33/T 501.220045草莓育苗期用99%敌死虫300倍或50%翠贝4000倍或3%烯唑醇2500倍-3000倍或用80%大生700倍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定植大棚覆膜后用硫磺熏蒸器按180m 2/50g硫磺,夜晚熏蒸,每隔7天一次,或用40%福星5000倍防治。3.8.4

17、.1.2 炭疽病该病主要在苗期发生,初发病时用25%使百克800倍-1000倍或40%苯菌灵1000倍液,连续2次-3次。3.8.4.1.3 灰霉病大棚覆膜后,初期用20%一熏灵烟熏剂防治,也可用50%腐霉利1000倍防治,幼果到采收前可用10%多抗灵300倍防治。3.8.4.1.4 其他病害黄萎病、青枯病、疫病等,发现病株带土清除,然后进行土壤消毒。叶斑类病害可参照炭疽病防治。3.8.4.2 主要害虫加强田间检查,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进行生物或化学防治。3.8.4.2.1 螨类苗期可用5%尼索朗1500倍或15%哒螨灵1200倍防治;大棚覆盖后用10%阿维.哒螨1500倍或15%哒螨灵150

18、0倍液防治。3.8.4.2.2 蓟马、斜纹夜蛾用2%菜甾醇素1000倍或5.7%氟氯氰菊酯1500倍或3%啶虫脒3000倍液防治。3.8.4.2.3 蚜虫10%吡虫啉3000倍或1%阿维菌素2500倍液。3.8.4.2.4 地下害虫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均用40%毒死蜱800倍或52.5%啶虫脒1000倍液防治。3.9 果实采收3.9.1 草莓采收期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本色和特征掌握果实采摘期。长途运输果实采摘可在七、八成熟度(果面2/3着色时),市场鲜销草莓果实采摘应在九成熟。3.9.2 草莓采摘在气温较低时进行,掐断果柄时留柄宜短,勿伤及萼片及果面,轻采轻放,盛放容器壁要光滑柔软,避免机械损

19、伤。DB33/T 501.220046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表 A.1 无公害草莓生产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农药种类 农 药 名 称 禁用原因无机砷杀虫剂 砷酸钙、砷酸铅 高毒有机砷杀菌剂甲基胂酸锌(稻脚青) 、甲基胂酸铵(田安) 、福美甲胂、福美胂 高残留有机锡杀菌剂薯瘟锡(毒菌锡) 、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氯化锡 高残留、慢性毒性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 、醋酸苯汞(赛力散) 剧毒、高残留有机杂环类 敌枯双 致畸氟制剂氟化钙、氟化钠、氟化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 剧毒、高毒、易药害有机氯杀虫剂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硫丹、三氯杀螨醇 高残留卤代烷类熏蒸

20、杀虫剂二溴乙浣、二溴氯丙烷、溴甲浣 致癌、致畸有机磷杀虫剂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治螟磷、磷胺、内吸磷、甲基异硫磷、氧化乐果、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高毒、高残留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克百威(呋喃丹) 、丁(丙)硫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 高毒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螨剂杀虫脒 慢性毒针、致癌取代苯杀虫菌剂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 、苯菌灵(苯莱特)国外有致癌报导或二次药害DB33/T 501.220047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性附 录 B(规范性附录)表 B.1 草莓无公害生产推荐农药及生长调节剂名称(通用名、商品名) 防治对象

21、使用浓度(倍) 安全间隔期15%哒螨灵(哒螨酮) 螨类 1500 7天10%阿维哒螨 螨类、蚜虫 1500-2000 5天1%阿维菌素(灭虫灵) 蓟马、夜蛾类、蚜虫 2000 3天2%菜喜(菜甾醇素) 蓟马、夜蛾类、蚜虫 1000 1天3%农不老(啶虫脒) 蓟马、粉虱、蚜虫 3000 3天5%尼索朗(噻螨酮) 螨类 2000 苗期使用10%吡虫啉 蓟马、粉虱、蚜虫 3000 苗期使用3%虱蚜威(吡虫啉) 蓟马、粉虱、蚜虫 1500 苗期使用48%乐斯本(毒死蜱) 地下害虫 300-1000 土壤、苗期使用5.7%百树得(氟氯氰菊酯) 斜纹夜蛾、蚜虫 1500 苗期使用20%一熏灵(二甲菌核利) 白粉病、灰霉病等 标准棚/4个药熏蒸 采前7天3%烯唑醇 白粉病、灰霉病等 2000-3000 采前7天硫磺 白粉病、灰霉病等 标准棚/50g药熏蒸 采前7天80%大生(代森锰锌) 白粉病、灰霉、炭疽病800 苗期使用25%使百克(咪鲜胺) 白粉病、灰霉、炭疽病1000 采前3天10%多抗灵(多抗霉素) 白粉病、灰霉病等 300 采前3天赤霉素 10、5mg/L增产菌(芽孢杆菌) 1000细胞分裂素 600天然芸苔素(芸苔素内酯) 1m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