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B 05备案号:13488-200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3912003毛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high-yield Bamboo forest2003-02-24 发布 2003-03-24 实施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3DB33/T 3912003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造林13 幼林管护 14 材用林改建25 成林丰产技术2DB33/T 3912003II前 言本标准由绍兴市林业局、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归口。本
2、标准起草单位:绍兴市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金培、任立忠。DB33/T 39120031毛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毛竹笋用林的造林、幼林管护、材用林改建和成林丰产等栽培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毛竹笋用林的丰产栽培。2 造林2.1 选择林地选择海拔 500m 以下,坡度 25 度以下,光照充足,土层深 50cm 以上,疏松透气湿润,排水性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山谷、缓坡地。2.2 整地2.2.1 方 法劈 山 、 清 理 林 地 , 全 面 开 垦 , 深 度 30cm 以 上 , 同 时 清 除 石 块 、 树 蔸 等 。2.2.2 挖穴每公顷挖穴 600 个900 个(每
3、亩 40 个60 个),穴长 150cm、宽 100cm、深 50cm,穴长边与等高线平行。2.2.3 开沟每隔 5m10m 开水平沟一条,沟宽 25cm,深 30cm。2.3 选择母竹选择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1 年3 年生,胸径 3cm6cm 的毛竹为母竹。2.4 母竹的挖掘和运输2.4.1 母竹挖掘母竹留来鞭 30cm 以上,去鞭 50cm 以上,挖时不伤鞭芽,少伤鞭根,不损伤螺丝钉。带土直径一般以母竹地径 6 倍8 倍为度。留枝 4 盘5 盘,砍梢切口斜面平滑不开裂。2.4.2 母竹运输远途运输母竹必须用稻草、麻袋等将竹蔸鞭根和宿土一起包好扎紧;装卸时要避免
4、伤芽、鞭、螺丝钉;装车(船)时母竹横放或斜放,竹蔸相互紧靠,盖上覆盖物;对母竹枝叶经常喷水。2.5 种植解去母竹包扎物,母竹放入穴中,竹蔸上部略低于土面,鞭土密接,下紧上松,填土时防止损伤鞭根和笋芽,浇水保湿,打桩固定。种植时间为初冬和早春,种植密度每公顷 600 株900 株(每亩40 株60 株)。3 幼林管护3.1 水分管理母竹周围覆盖稻草等,久旱不雨应浇水灌溉,每株15kg;久雨不晴,必须及时排积水。3.2 松土除草3.2.1 第 1 年第 2 年每年除草 2 次3 次,分别为 3 月份4 月份、5 月份6 月份、8 月份9 月份。DB33/T 391200323.2.2 第三年开始每
5、年一次除草松土,可在 7 月8 月间进行。提倡竹、农间作,以耕代抚,但要选择很少与竹林生长争肥争水的作物。3.3 合理施肥3.3.1 第一年施肥二次,5 月6 月每株根施复合肥 0.25kg 或液施尿素 0.15kg0.25kg;9 月10月,每株施人粪尿 5kg,加水 2 倍4 倍浇施。3.3.2 第二年 5 月6 月每公顷根施复合肥 375kg(每亩 25kg),9 月10 月每公顷施入粪尿 4t(每亩 265kg),11 月12 月每公顷施有机肥 20t(每亩 1300kg);第三年 5 月6 月每公顷根施复合肥450kg(每亩 30kg),9 月10 月每公顷施入粪尿 8t(每亩 53
6、0kg),11 月12 月每公顷施有机肥30t(每亩 2000kg)。3.4 护竹留笋3.4.1 新造母竹护理及时处理新竹下陷、歪倒、露根、露鞭或因摇晃成积水穴洞,禁止牲畜进入。3.4.2 母竹 留 养除 删 去 过 多 的 并 生 笋 外 , 尽 量 留 养 。 在 新 竹 抽 枝 后 展 叶 前 砍 去 15 盘 以 上 的 竹 梢 。4 材用林改建4.1 竹林选择选择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湿润及排水和透气性能较好的竹林。4.2 母竹 选 留砍 去 4 度 以 上 的 老 竹 、 病 虫 害 竹 , 删 去 密 生 的 小 径 竹 , 每 公 顷 留 母 竹 2250 株 2 70
7、0 株 ( 每 亩 150株 180 株 ) 。4.3 深翻林地改混交林为纯林,秋末冬初全面垦复林地,翻垦时清除“三头”(竹蔸、树根、石头),挖除老鞭、死鞭。第一年翻垦深度 20cm,以后每年 5 月底 6 月初深翻,翻垦深度逐步加深到 30cm40cm,翻垦后按地形开好排水沟。4.4 增施肥料4.4.1 第一年施足基肥,每公顷施人畜肥 15000kg(每亩 1000kg),尿素或复合肥 750kg(每亩50kg)。4.4.2 第二年起每年施肥四次,一是催笋肥,以速效肥为主,挖春笋前一个月施入;二是笋穴肥,挖笋后,每穴施人畜肥加尿素或复合肥的混合肥;三是行鞭肥,5 月底 6 月初沟施或穴施人畜
8、肥、饼肥等;四是孕笋肥,8 月9 月施人畜肥、尿素、复合肥。每公顷施人畜肥 6t(每亩 400kg),尿素或复合肥 750kg1500kg(每亩 50kg100kg)。4.5 适度钩梢保持立竹留枝在 15 盘以上,无雪压风折地方可以不钩梢。5 成林丰产技术5.1 竹林结构调整5.1.1 立竹密度每公顷保留母竹 2250 株2700 株(每亩 150 株180 株)。每年 4 月中旬每公顷留新竹 315株386 株(每亩 21 株26 株);每年冬季挖去 8 年生以上的母竹(第二年为小年)315 株386 株(每亩 21 株26 株)。5.1.2 母竹胸径留养胸径 7cm10cm 的中径竹为宜。
9、DB33/T 391200335.1.3 年龄组成由 1 度4 度的立竹组成,其各度竹的株数成 1:1:1:1 的比例。5.1.4 均匀度、整齐度及叶面积指数要求母竹分布均匀,大小较整齐,叶面积指数应在 56 之间。5.1.5 地下结构清除老鞭、浅鞭及竹蔸,苗养生长健壮的竹鞭。5.2 松土一年二次结合施肥进行。5 月底 6 月初,深翻松土,深度 30cm40cm。9 月10 月,浅削松土,深度 6cm10cm5.3 施肥5.3.1 5 月底 6 月初,施行鞭肥,每公顷施腐熟厩肥 20t(每亩 1300kg),开沟深施。亦可施堆肥、垃圾、饼肥或复合肥 750kg1500kg(每亩 50100kg
10、)。5.3.2 8 月9 月施孕笋肥,每公顷撒施复合肥 750kg(每亩 50kg),浅削入土、或泼施人畜肥每公顷 15t(每亩 100kg)。5.3.3 2 月中旬(雨水前)施催笋肥,每公顷施尿素或复合肥 300kg(每亩 20kg),在母竹基部上方1m1.5m 处开沟施入。5.3.4 出笋期间施笋穴肥,每公顷施尿素或复合肥 750kg(每亩 50kg),每穴施尿素或复合肥10g20g。5.4 排水和灌溉5.4.1 排水平缓和山湾的林地、雨季要确保排水通畅。5.4.2 灌溉8 月10 月,如遇干旱要挑水浇地,并覆盖稻草、杂草(厚度 10cm 以上)保湿。5.5 适度钩梢常遭雪压风折的地方,可
11、在 9 月进行,留枝 15 盘以上,无雪压风折地方可以不钩梢。5.6 病虫害防治5.6.1 常见虫害有竹螟、竹小蜂、竹介壳虫、竹舟蛾、竹笋夜蛾、一字竹笋象、黄脊竹蝗、竹毒蛾、竹卵圆蝽。5.6.2 毛竹病害有毛竹枯梢病、毛竹秆基腐病。5.6.3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竹林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营林措施、物理手段、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各种防治措施,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孽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量农药。主要病虫害常用防治方法见表 1。表1 主要病虫害常用防治方法病
12、虫害名称 防 治 方 法竹小蜂1、成虫羽化期,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0-1500 倍,或用 2.5%敌杀死 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3 天4 天喷雾一次,连续 3 次4 次。2、受害严重竹株,老竹更新时将枝叶清出林地外烧毁。竹介壳虫1、若虫期用特效菌巴马乳油或 2.5%功夫乳油 1000 倍2000 倍液喷雾。2、人工抹杀。3、秋冬季节,清除被害枝叶烧毁竹笋夜蛾 1、松土除草、消灭越冬卵。DB33/T 391200342、笋前使用除草剂和地面喷洒杀虫剂。DB33/T 39120035表1(续)病虫害名称 防 治 方 法一字竹笋象1、加强林地管理,秋季垦复。2、成虫期,利用其假死性进
13、行人工捕虫3、成虫至盛期,林间用敌敌畏溴氰菊酯喷雾。竹螟1、加强林地管理,秋季垦复。2、成虫期,利用其假死性进行人工捕虫。3、成虫至盛期,林间用敌敌畏溴氰菊酯喷雾。黄脊竹蝗1、11 月挖出卵快杀灭。2、幼蝻上竹前,用 2.5%溴氰菊酯超低量喷雾。3、人尿诱杀。竹舟蛾(竹篦舟蛾)1、松土除草杀死越冬蛹和老熟幼虫。2、45 月下旬人工击竹震落再用菊酯类农药喷杀。3、烟雾剂熏杀或利用幼虫上竹喷绿色威雷。竹毒蛾1、6 月7 月人工刮卵灭茧。2、灯光诱杀。3、烟雾剂熏杀或利用幼虫上竹喷绿色威雷。竹卵圆蝽1、垦复除草施肥,破坏越冬场所。2、4 月上旬用黄油阻隔法防治。3、4 月上旬若虫上竹喷绿色威雷。毛竹
14、枯梢病 1、全面清除林内病竹、病枯枝梢,在林地外烧毁。2、5 月6 月,用 50%多菌灵 500 倍喷雾,一周一次,连喷 3 次。毛竹秆基腐病 1、清除林内病竹,减少侵染源。2、出笋前在林内撒生石灰或笋周围铺撒黄心土,可减轻发病。5.7 合理挖笋5.7.1 挖冬笋5.7.1.1 冬季全面细致翻土,挖掘冬笋,切忌大块翻土,以防损伤竹鞭。5.7.1.2 找隙裂挖冬笋,切忌追鞭损伤鞭芽。5.7.2 挖春笋清明前的笋全部挖去,养竹时期除留养外都挖去,后期笋也全部挖去。应挖泥下笋,提高笋的质量。5.7.3 挖鞭笋5 月底 6 月初始挖鞭笋,2 天3 天挖鞭笋一次,鞭笋挖后要覆土耙平。6 月份挖鞭笋与埋鞭相结合,应留养深层生长健壮的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