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3 t 532.2-2005 无公害中药材 浙贝母 第2部分 种鳞茎.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4772897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532.2-2005 无公害中药材 浙贝母 第2部分 种鳞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3 t 532.2-2005 无公害中药材 浙贝母 第2部分 种鳞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3 t 532.2-2005 无公害中药材 浙贝母 第2部分 种鳞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3 t 532.2-2005 无公害中药材 浙贝母 第2部分 种鳞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3 t 532.2-2005 无公害中药材 浙贝母 第2部分 种鳞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B38备案号: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532.22005无公害中药材:浙贝母第 2 部分:种鳞茎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Part 2:Squama for reproduction2005-01-31 发布 2005-02-28 实施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3DB33/T 532.22005I前 言DB33/ 5322005 无公害中药材:浙贝母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第2部分

2、:种鳞茎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收获与加工第5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是DB33/ 5322005的第2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磐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兰兰、陈斌龙、陈玉华。DB33/T 532.220051无公害中药材:浙贝母第 2 部分:种鳞茎1 范围DB33/ 532-2005的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浙贝母种鳞茎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浙贝母种鳞茎。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 532-200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3543.2-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GB/T 3543.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GB 15569-1995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DB33/ 532-2005的本部分。3.1种鳞茎用于繁殖的浙贝母地下鳞茎。4 要求4.1 原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Miq.) 植株高30cm90cm。一般有地上茎2个

4、3个,直立,呈圆柱形,主茎基部附生1个2个侧茎(生产上称二秆)。叶片狭披针形至条形,茎下部叶多对生,中部叶常3片5片轮生,上部叶多互生,中上部叶先端卷须状。花单生,1至数朵生于茎顶或上部叶腋,花钟形,花被片6枚,雄蕊6枚。蒴果有宽翅。种子扁平,为不正卵圆形,边缘有棱翅。地下鳞茎近球形或扁球形,一般由2枚肥厚的鳞片组成。鳞茎基部生须根。花果期3月5月。4.2 选种宜选大叶浙贝母、细叶浙贝母、多籽浙贝母品种类型。4.3 种鳞茎质量标准浙贝母种鳞茎质量标准见表1,低于三级标准的种鳞茎不能在生产上使用。DB33/T 532.220052表 1 浙贝母种鳞茎的质量标准指标项目一级 二级 三级净度,% 9

5、5 90,95 90, 95大小,个/kg 40,80 80,120;40 120,280外观 鳞茎抱合紧密,新鲜、无破损、无病虫斑鳞茎完整,新鲜、无病虫斑 新鲜、无病虫斑内质 断面白色均匀检疫对象 不得检出5 试验方法5.1 净度按GB/T 3543.3-1995规定进行。5.2 大小用准确度为0.1g的天平称取1kg量,再数个数。5.3 外观目测。5.4 内质将单瓣鳞片横切,目测。5.5 检疫对象按GB 15569-1995规定进行检疫检验。6 检验规则6.1 批次同一产地、同期收获、同一等级的浙贝母种鳞茎作为一批次。6.2 扦样按GB/T 3543.2-1995规定执行。6.3 判定规则

6、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则该批为合格。否则,在同一批次中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指标复检一次,若复检结果仍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DB33/T 532.2200537.1 标志每批种鳞茎应附有标签,标明名称、生产单位、等级、数量、批号、产地、收获日期、标准号等。7.2 包装种鳞茎用布袋、箩筐、编织袋等包装。7.3 运输运输时,不能堆压过紧、堆放过高。装车后及时启运,并有防晒、防淋等措施,县外调运时,在运输前应经过检疫并附植物检疫证书。7.4 贮存种鳞茎如不能及时下种,应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贮存,如存放时间在10d以上,应在阴凉、干燥、通风、泥土地面的室内贮藏,用水分15%20%的细砂土同贮,先在地面铺一层5cm厚的细砂土,上铺一层8cm10cm厚的种鳞茎,再在上覆5cm厚的细砂土,如此放3层4层,最上层盖细砂土10cm。贮存期间,定期检查,防止鼠害,保持细砂土15%20%的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