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6 第一单元课题一 实验化学起步 教案.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767829
  • 上传时间:2019-01-11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5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6 第一单元课题一 实验化学起步 教案.doc
    资源描述:

    1、课题一 实验化学起步一、教学设计本课题是在单元引入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了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后,使学生了解实验化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通过【思考与交流】、【科学史话】和【科学探究】等活动对实验过程的安全问题和细节问题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人类进步依赖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依赖创新,培养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本课程中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贯穿始终的目标,但要循序渐进,在本课题中可结合【思考与交流】活动,使学生对此有一基本认识。实验 1-1,利用对比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实验化

    2、学的兴趣,并从中了解实验化学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由于该实验是本课程的第一个学生实验,因此在实验后给出了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学生第一次做实验时,就应明确实验报告的要求。应该注意的是,这里仅是一种形式的实验报告示例,当实验的类型、内容不同时,报告的形式、内容、记录表格也不相同。例如,有的实验报告还应包括“实验记录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等栏目。本课题教学重点:通过实验 1-1 蓝瓶子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实验化学的兴趣,了解做好实验的基本要求;通过已有化学实验不安全的实例,强化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本课题教学难点:了解实验条件对化学实验的影响以及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学建议:1实验

    3、 1-1 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靠、无毒无害的实验,教学中可以用此实验引入本课题,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通过这一实验,使学生初步体会做好化学实验的基本环节:实验预习、实验实施和实验报告的书写,其中实验实施是三个环节中的核心环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适时的提醒、必要的把关使学生明确这三个环节中具体应该分别做好哪些事情,如预习环节要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清楚实验操作方法和顺序;实验实施环节要遵守实验规则,按预定的操作方法的顺序,认真操作,并如实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报告的书写环节要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思考和小结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然后,通过学习【科学史话】,结合

    4、学生做实验的体会,组织学生开展【思考与交流 1】,使他们认识实验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而且实验细节往往决定其成败,培养他们实事求是、注重细节的优良素质,以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正确面对失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的精神。在此基础上,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实验化学研究的内容和实验化学学习的方法,完成教材中第一部分的教学。2从学生已有的化学安全知识出发,通过【思考与交流 2】的活动,完成教材中第二部分的教学。3以【科学探究】的内容为载体,对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条件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成功与否往往与很多因素有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举出实际的例子,如气体的制备实验

    5、,与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密切相关;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与实验的操作步骤有关。要达到实验目的,顺利完成实验,就必须控制好实验的条件,进行正确实验的操作。然后通过【科学探究】中的实验来理解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完成教材中第三部分的教学。教学流程:1布置预习作业:阅读教材,预习实验 1-1“蓝瓶子实验”。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蓝瓶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除了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外,教师应指导学生体会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什么。3介绍实验化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4学生自己谈谈学习实验化学的一般方法。小结做好化学实验的三个环节:预习、实施实验和书写实验报告。5阅读【科学史话】,组织进行【思考与交流 1】活

    6、动。学生结合自己做“蓝瓶子实验”的体会,谈谈做好实验应该向科学家学习哪些科学品质。6组织学生完成【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来突破实验条件对化学实验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7通过【思考与交流 2】,提高实验安全重要性的认识。8总结本课题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参考1关于实验化学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教学设计采用边讲边实验法教学,将实验 1-1 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完成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1)布置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中第一部分内容实验化学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预习实验 1-1“蓝瓶子实验”的实验原理、操作技能和操作要点。(2)提出问题:“蓝瓶子实验”的原理是什么?亚甲基蓝被葡萄糖还原的反应速率

    7、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要完成一个实验,我们必须要注意哪些环节?怎样进行预习?实验中应注意哪些细节?实验后又需要完成哪些工作?【科学史话】对我们的实验化学的学习有哪些启发?在我们自己做实验时,应该如何向科学家学习?(3)实施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实验 1-1。在实验中,结合上述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4)交流讨论:阅读【科学史话】,结合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的体会,了解完成实验的三个重要环节:实验预习、实验实施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预习从实验原理、操作技能和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实验中,强调操作规范,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当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想的不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记录现象

    8、,然后去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强调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学习通过实验的现象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后,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化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2关于实验安全性教学的设计(1)实验引入:利用氢气的爆炸实验,引出在做化学实验时,安全第一的原则。(2)提出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试剂的使用:实验室中的哪些试剂有毒或有腐蚀性?有哪些试剂易燃、易爆?如何使用这些试剂?基本操作实验:酒精灯的使用、给固体药品加热、给液体药品加热、药品的取用等操作要注意哪些事项?气体制备实验:制备有毒气体、可

    9、燃性气体应注意哪些事项?(3)问题研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标有安全警示图标的试剂、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交流汇报。(4)解决问题:有腐蚀性的物质:浓盐酸、浓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等;有毒的物质:一氧化碳、甲醇、亚硝酸钠等;易燃易爆的物质:白磷、氢气、汽油、甲烷等。使用腐蚀性的物质时,不要把药品洒在桌子和自己的身上。使用易燃易爆物质时,要避免火源和高温的环境,以免发生燃烧或爆炸。实验室中的任何药品都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品尝任何药品。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灯内的酒精洒出引起酒精的着火燃烧而发生危险,应该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

    10、以免火焰回流,引起灯内酒精着火燃烧而发生危险,应用灯帽将酒精灯的火焰盖灭;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给试管中固体药品加热,要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避免水蒸气在试管的上部冷凝回流使试管炸裂;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要注意试管中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加热时要将试管上下移动,试管口不要冲着自己和他人。制备有毒气体时一定要注意尾气的回收与处理;对于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3针对实验成功的关键的教学设计(1)创设问题情景:某同学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能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设计了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的实验,但是没有观察到白色

    11、的沉淀,实验失败了,为什么呢?(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实验,来创设问题情景)(2)提出问题:实验的成败与反应条件的控制密切相关,我们如何根据实验的目标,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顺利地完成实验呢?(3)实验探究:利用本课题中的【科学探究】,教师组织学生探究 Fe(OH)2 制备实验的条件控制。注意首先要讨论方案(具体见活动建议中的相关部分),然后再进行实验探究。(4)归纳总结:首先实验的原理要科学,控制实验的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控制实验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控制实验的操作方法,如操作的顺序、操作的要点;注重实验的环保性,实验的试剂尽可能使用无毒无害的物质,实验产生的物质也要注意无毒无

    12、害,若有有毒的物质生成,则必须进行对有毒物质的处理;加强实验的安全性,控制好实验的条件,注意实验安全第一的原则。二、活动建议【思考与交流 1】实验是本课程的主旋律,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通过实验应培养自己哪些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品质,并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的精神与方法,教材安排这一【思考与交流】,就是为了使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了实验 1-1 后,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在实验中的体会,然后结合【科学史话】的阅读,组织学生完成这一【思考与交流】的教学任务。交流问题参考答案:科学家的科学品质: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勇于探索,求实奋进等等。科学家的思维品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严谨性、逻

    13、辑性、有序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等等。【思考与交流 2】树立实验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活动意在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实验安全问题,不能因为实验有危险而惧怕实验,抵触实验,不做实验,而应该学习如何正确的进行实验和应对偶发事故,以保护好自己。只要科学的对待实验,就能尽可能的避免危险发生。此【思考与交流】可以放在本课题的最后,在学生学习了实验化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了做好实验的基本环节,知道了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后,思考在实验的过程中应如何保障实验的安全。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利用实验室或是生活中贴有安全警示图标的实物,提出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出哪些试剂和实验存在危险,应介绍事故处理措施,如何

    14、避免危险的发生。【科学探究】目的是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备 Fe(OH)2的条件,使学生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往往是影响实验成败的重要因素,初步练习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由于 Fe2+的还原性强,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就是围绕着如何避免试剂中的少量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将 Fe2+氧化。初步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对于制备实验,可以从实验的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几个方面来考虑。(可以参考 2003 年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实验装置的改进)在实验设计时应该注重科学性、可行性、简约性、安全性。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实验与高考题做比较,初步学会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探究问题参考答案:实验原理:(1)

    15、、(2)见下表“实验方案设计与记录”;(3)可以利用液封来隔绝空气,可选作的试剂应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小,不易与空气发生作用,如苯、甲苯、植物油等有机试剂均可,其中植物油是无毒无害的液体,所以最佳试剂是植物油。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在试管中加入已经除去了 Fe3+的 FeSO4溶液,在溶液的上方加入少量植物油,用长滴管取 NaOH 溶液,插入 FeSO4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实验方案设计与记录三、实验说明实验 1-1 蓝瓶子实验1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作用。(2)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一般方法,并书写实验报告。(3)通过实

    16、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预习指导(1)实验原理: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改变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这是一个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究亚甲基蓝被还原的条件的实验。实验中的步骤 1和步骤 2 的目的是要对比探究溶液酸碱性对该反应的影响。亚甲基蓝与葡萄糖溶液混合,由于亚甲基蓝在碱性条件下易被还原,所以开始溶液的蓝色不易褪去。当加入了 2 mL 30% NaOH 溶液后,振荡,静置,亚甲基蓝被还原为无色亚甲基白;再次振荡锥形瓶,亚甲基白与氧气接触而被氧化,又生成蓝色的亚甲基蓝。如此重复操作,溶液交替出现蓝色和无色。步骤 3 和步骤 4 中,通过改变反应物氧气或

    17、亚甲基蓝的浓度,来研究转化的速率大小。号试管中液体上部没有空气,所以振荡后溶液不会变为蓝色。号试管中由于又滴加了两滴亚甲基蓝,使得溶液中亚甲基蓝的浓度增大,所以振荡后溶液的蓝色比号试管要深,且振荡周期要短。步骤 5 中,研究温度对该转化的影响,温度升高,反应加快,所以振荡周期变短。从振荡使溶液变为蓝色,到静置溶液变为无色所需的时间称为振荡周期。(2)操作技能:实验的操作比较简单,要预习天平、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方法;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振荡锥形瓶中液体的方法(用拇指、食指和无名指拿住锥形瓶口,用手腕轻轻画圈摇动锥形瓶中的液体);水浴加热时温度计放置的位置等。(3)操作要点:步骤 2 中,

    18、加入 NaOH 溶液后,振荡变蓝色,静置变为无色所需时间略长,所以需要耐心等待一会儿。在步骤 3 中,要求号试管中装满液体,使上部没有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反应的速率加快,所以在 40 的水浴中溶液的褪色速率加快,振荡周期变短,这时操作计时器动作要快速准确。另外水浴加热时温度计应放在水浴的中间位置,控制温度在 40 左右。NaOH 溶液的浓度最好控制在 30%左右,过稀,反应慢,影响教学的进度,过浓,腐蚀性太强,有潜在的安全问题。水浴的温度不宜太高,否则振荡的周期过短,不利于记录实验现象。3实验要求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中的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尤其是要按照实验步骤中要求的用量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19、对于振荡周期的记录要仔细,不得擅自改变周期的时间。教学中教师可从下述几方面要求或评价学生:(1)认真完成实验预习:教师通过检查预习作业或提问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如是否了解了反应原理,是否明确了实验步骤,是否明确了操作方法等。(2)步骤 1 中:量筒、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否规范。步骤 2 中:振荡的方法是否正确。步骤 3、4 中:倾倒液体的方法是否正确。步骤 5 中:温度计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及时、真实记录实验现象。(3)在实验中是否认真细致,是否积极与同学合作。实验后是否能自觉清洗仪器和整理实验台。(4)从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性、整齐性、科学性等方面考查学生是否认真完成实验报告。4问题与讨论(1)比较探究溶液酸碱性对亚甲基蓝与葡萄糖反应的影响。(2)本实验主要探究了浓度、温度以及溶液的碱性对葡萄糖还原亚甲基蓝反应的影响。还可以设计在酸性条件下,以及碱性的强弱,温度的高低等不同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3)略。5建议与改进实验中使用的溶液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验用品中的要求进行配制,实验的环境温度不能过低,否则实验现象可能和预期的不同。在含有亚甲基蓝和葡萄糖的锥形瓶中,加入 30%的 NaOH 溶液后,振荡静置,若环境温度较低时,蓝色需较长时间才能褪去,即第一次的振荡周期较长,教师可以用温水配制葡萄糖溶液,但水温不宜超过 30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6 第一单元课题一 实验化学起步 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7678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