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 cop9.506作业指导书 第 A 版 第 0 次修改使用单位:钢筋班 第 1 页 共 4 页标题:钢筋制作作业指导书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日 期 日 期 日 期修改概要修改号 修 改 内 容 概 要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日期钢筋制作作业指导书 第 2 页 共 4 页钢筋制作作业指导书1.0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钢筋进场验收、钢筋制作工艺及质量的要求。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华泰第二工程公司。2.0 引用标准:GB149991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 GB5020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施工手册。3.0 技术术语:表示一级钢,表示二级钢,表示钢筋直径。4.0
2、 钢筋进场验收:4.1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其中各种数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4.2 钢筋进场时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者不得验收。4.3 钢筋送检和检验按深二建字(1994)22 号及国家现行标准执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4.4 进口钢筋检验应按国家建委建发放字(1980)82 号文件执行。4.5 钢筋无合格证明、钢筋合格证明及代号与实际钢筋代号不符的禁止验收。4.6 钢筋进场要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5.0 钢筋加工订货单的审核及标牌:5.1 钢筋工工长对工号送来的钢筋下料单,要认真进行审核;内容包括钢筋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角度是否正确,尺寸是否漏
3、写,如对某份料单有疑问应及时与工号技术人员取得联系并及时更正。5.2 标牌人员对审核后的钢筋下料单进行标牌,标牌时要认真计算下料长度,对数量较大的标牌必须进行自审,以免造成浪费材料。标牌所用材料用 70100 毫米三合板制成,标牌正面应写工程名称、使用构件编号及数量,标牌反面应标明规格及下料长度并附简图。6.0 钢筋制作工艺:钢筋制作作业指导书 第 3 页 共 4 页6.16 8 盘元钢筋冷拉调直:6.1.1 对6 8 盘元钢筋调直采用单控冷拉率的方法,冷拉前要检查冷拉设备(卷扬机、夹具、滑轮等)。冷拉时严禁在冷拉线两端站人或跨越触动正在冷拉的钢筋。6.1.2 钢筋冷拉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冷拉
4、调直,冷拉率控制在 4%,冷拉速度不宜过快,待拉到规定冷拉率后须稍停,然后放松。6.1.3 冷拉出的钢筋必须光滑,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四周不得有毛刺、棱角或划伤的痕伤,不得有水波弯曲等现象。7.0 钢筋切断:7.1 切断机切断。7.2 切断时根据料牌统筹断料,先长料后短料,精打细算,减少短头,减少损耗。7.3 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安装时,螺栓要紧固,刀口要密合(间隙不大于 0.5mm);固定片刀口和冲切片刀口的距离:直径20mm 的钢筋宜重叠 12mm,对直径大于 20mm 的钢筋宜留 5mm 左右。7.4 在断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裂纹、缩颈或严重的弯头等情况时必须将该段切除。7.5
5、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弯起等现象。7.6 钢筋下料长度允许偏差-5,+0。7.7 切断好的钢筋必须按工号、编号、规格、长度、数量分别堆放整齐并拴好下料牌。8.0 气焊断料:8.1 对直径在14 以上的钢筋,宜采用气焊断料,断料时把原料摆平打齐,不准在原料或原捆上直接下料,以免割伤其它钢筋。8.2 下料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的偏差-5,+0 的要求,并把下好的料按规格、长度、数量分别堆放整齐,并拴好下料牌。9.0 钢筋对焊: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和选择不同的参数。14 以下钢筋采用连续闪光焊,14 以上钢筋采用预热闪光钢筋制作作业指导书 第 4 页 共 4 页焊,钢筋在切断过程
6、中有严重压伤和刻痕及端头不平时,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在焊接时无论采用哪种焊接工艺,都必须先焊试件,待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焊接;具体焊接工艺及焊接参数的选择、质量要求请详见 cop9.507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10.0 钢筋弯曲成型:10.1 钢筋弯曲成型机每次弯曲数量见下表:钢筋直径(mm) 68 1012 1416 1820 2240每次弯曲根数 69 46 34 23 1210.2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应事先用粉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要先打样板,然后再批量加工。10.3 钢筋弯曲时发现有裂痕时应报废,重新补料。10.4 钢筋弯曲成型的质量要求: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11.0 质量检验:11.1 各班组在施工中应每天进行自检,并作好记录。11.2 各班组长要组织好工序交接校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认真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有权拒绝接收,并作好记录。11.3 专职质检员,每天进行抽检,并作好记录。11.4 对加工成型的钢筋组织好出厂前检查,每周进行一两次,并作好专检记录,并做到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