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中国的气象灾害【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旱灾的类型、特点、时空分布与灾情。2.掌握我国受台风、寒潮影响的主要地区及其危害。3.理解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课本的预习,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了解。通过举例说明和互相交流.做好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的梳理引导,并给予积极评价.二、自主学习一、旱灾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_、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_气象灾害。2区域差异(1)旱灾多发中心多发中心 _ 华南 西南 江淮多发季节 春季 _ 四季 _(2)不同区域,旱灾特点不同3时空特点:与涝灾Error!4灾情(1)表现:农牧业灾情重;工矿、_
2、受旱灾危害巨大。(2)原因:a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b._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二、台风灾害2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 9 月至次年 5 月。每年_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2源地与路径3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4寒潮影响的地区差异四、气象灾害多发区1华北地区灾害种类:_、寒潮、 _、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21 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华北地区多发原因33华北旱灾(1)特点: _,强度最大, _。25 26 (2)类型:春旱、 _、春夏连旱、 _、春夏秋连旱甚至连年干旱。27 28 (3)灾情a变
3、化Error!b原因:国家首都所在地区,各类产业发达,工程设施密集,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都很大。4华北沙尘暴(1)时间:多发生于 _。30 (2)内涵:是 _和 _两者兼有的总称。31 32 (3)界定: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4)灾情:华北地区损失十分严重。提示:最广 渐发性 华北 夏秋 夏季 很少 交替 城市 水土资源 西北太平洋 沿海 沿海 春秋 蒙古高原 南方冷空气 通道 霜冻 东北 干旱 沙尘暴 水热 沙源地 灌溉21 22 23 24 用水 范围最广25 灾情最重 初夏旱 夏秋连旱 最缺水26 27 28 29 春季 沙暴 尘
4、暴30 31 32 三、合作探究问题 1为什么西北干旱区很少发生旱灾?提示: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 。所以,不同的区域,旱灾的特点不尽相同。在这里关键是“灾”字的理解与含义。所谓“灾”应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的事件。而西北地区的受灾体稀少,甚至有的地方基本没有受灾体,形不成多大的破坏,所以干旱不等于旱灾。4问题 2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不易侵入?提示:寒潮在南侵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不断减弱,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受寒潮的影响相对
5、较少。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所以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则因海拔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问题 3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探究点 1 我国的旱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1 年入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 94.5%的地区先后遭受干旱,出现了 60 年罕见的旱情,为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范围最广的一年。材料二 教材 P45图 2.3
6、0“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1)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这些地区易形成干旱灾害?(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提示: (1)我国有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分别是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2)这些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这些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量少的季节或年份,就容易形成旱灾。(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 7、8 月份。 7、8 月份随着我国雨带的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容易形成伏旱。反思归纳 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旱灾的自然原因5提示: 从左往右,从上到下:春旱 副高 伏旱 夏秋连
7、旱 西南探究点 2 我国的台风和寒潮灾害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_。(至少列举三个省区)(2)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3)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提示:(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2)台风危害主要表现为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能带来丰沛的降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所以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反思归纳 台风与寒潮灾害成因、时空分布及危害灾
8、害 成因 源地 时空分布 主要危害台风 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 _ _季节,东南沿海 主要由6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_ 的粤、琼、台、闽、浙等省区_、_和风暴潮造成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_、_、冻害等现象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冬半年(9 月至次年5 月),除滇南、_高原、台湾、_外大部分地区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_,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提示:从左往右,从上到下依次是:西北太平洋 夏秋 强风 特大暴雨 大风 雨雪 青藏 海南 冻害四、当堂测试读下图,完成 13 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黄淮海平原C云贵高原
9、 D四川盆地2上述地区干旱表现为( )A以伏旱为主 B全年干旱C春旱和春夏连旱 D冬春连旱3关于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量高于平均值就出现干旱B北方水少、耕地少易造成干旱C降水年际变化小的地方发生干旱的几率大D人口增长、工农业的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量提高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预报:2016 年我国沿海台风灾度将上升。据此完成 46 题。74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重,北方轻 B内陆重,沿海轻C沿海重,内陆重 D沿海重,南方重5下列各组区域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 )A桂、滇、黔 B粤、闽、浙C赣、鄂、湘 D冀、晋、豫6台风导致人员死亡和房屋倒塌是因为
10、 ( )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狂风刮倒建筑物,吹翻船只风暴潮引发洪水低温冷害A BC D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气温低于 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 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 。材料二 2011 年 1 月 23 日我国冻雨区域预报图。(1)图中 A 省是我国冻雨出现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成因。(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提示:1B 干旱频次越高的地区干旱灾害越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淮海平原地区的
11、干旱灾害最严重。2C 黄淮海平原地区,由于降水变率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常出现春旱和春夏连旱。83D 降水量低于平均值才易出现干旱;北方耕地少与形成干旱无关;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方发生干旱的几率大。4D 5.B 6.D 第 4 题,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第 5 题,东南沿海各省受台风影响最大,内陆地区较小。第 6 题,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带来的损害。7(1)冬季,A 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阴雨天多;海拔高,气温低,出现冻雨的概率高。(2)路面结冰,影响交通;输电设施结冰,
12、电线被压断;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破坏树木,冻伤果树。解析 第(1)题,注意审题,在冬季,A 省处于昆明准静止锋天气系统控制。A 省处于冷气团一侧,海拔较高,气温低,易出现冻雨现象。第(2)题,冻雨是由于气温低,从天空降落的雨滴与地面或各种地表物体相接触后即刻冻结的天气现象,冻雨多发生在秋末、初春季节。冻雨主要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此外还破坏林木,威胁输电线、电话线,影响交通运输。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提示:92.4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旱灾的类型、特点、时空分布与灾情。2.掌握我国受台风、寒潮影响的主要地区及其危害。3.理解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
13、发的原因。【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旱灾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_、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_气象灾害。2区域差异(1)旱灾多发中心多发中心 _ 华南 西南 江淮多发季节 春季 _ 四季 _(2)不同区域,旱灾特点不同3时空特点:与涝灾Error!4灾情(1)表现:农牧业灾情重;工矿、_受旱灾危害巨大。(2)原因:a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b._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10知识点二、台风灾害知识点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 9 月至次年 5 月。每年_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2源地与路径3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4寒潮
14、影响的地区差异知识点四、气象灾害多发区1华北地区灾害种类:_、寒潮、 _、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21 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华北地区多发原因113华北旱灾(1)特点: _,强度最大, _。25 26 (2)类型:春旱、 _、春夏连旱、 _、春夏秋连旱甚至连年干旱。27 28 (3)灾情a变化Error!b原因:国家首都所在地区,各类产业发达,工程设施密集,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都很大。4华北沙尘暴(1)时间:多发生于 _。30 (2)内涵:是 _和 _两者兼有的总称。31 32 (3)界定: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4)
15、灾情:华北地区损失十分严重。二、合作探究问题 1为什么西北干旱区很少发生旱灾?问题 2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不易侵入?问题 3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探究点 1 我国的旱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1 年入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 94.5%的地区先后遭受干旱,出现了 60 年罕见12的旱情,为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范围最广的一年。材料二 教材 P45图 2.30“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1)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这些地区易形成干旱灾害?(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探究点 2 我国的台风和
16、寒潮灾害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_。(至少列举三个省区)(2)台风主要有哪些危害?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3)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三、当堂测试读下图,完成 13 题。13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黄淮海平原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2上述地区干旱表现为( )A以伏旱为主 B全年干旱C春旱和春夏连旱 D冬春连旱3关于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降水量高于平均值就出现干旱B北方水少、耕地少易造成干旱C降水年际变化小的地方发生干旱的几率大D人口增长
17、、工农业的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量提高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预报:2016 年我国沿海台风灾度将上升。据此完成 46 题。4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重,北方轻 B内陆重,沿海轻C沿海重,内陆重 D沿海重,南方重5下列各组区域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 )A桂、滇、黔 B粤、闽、浙C赣、鄂、湘 D冀、晋、豫6台风导致人员死亡和房屋倒塌是因为 ( )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狂风刮倒建筑物,吹翻船只风暴潮引发洪水低温冷害A B14C D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气温低于 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 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 。材料二 2011 年 1 月 23 日我国冻雨区域预报图。(1)图中 A 省是我国冻雨出现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成因。(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