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州市县级图书馆 业务培训,德州市图书馆2013年5月,主要培训内容,基本概念、属性、特点及社会职能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文献分类工作 文献编目工作 自动化集成系统应用与管理 读者服务工作 共享工程工作及公共电子阅览室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第一章 基本概念、属性、特点及社会职能,一、图书馆的概念图书馆: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贮、传递和开发,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这个概念包括以下4个内容: 一是图书馆的工作程序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存贮、传递和开发 二是图书馆的工作对象文献信息和读者 三是图书馆活动的目的提供利用与服务,以用为主 四是图书馆的性
2、质学术性、文化性、教育性和服务性,第一章 基本概念、属性、特点及社会职能,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1。文献信息资源;(传统图书馆-纸为介质;现代图书馆-机读信息;多媒体信息;数据库等) 2。读者(用户); 3。工作人员; 4。技术方法; 5。建筑与设备等。,第一章 基本概念、属性、特点及社会职能,二、图书馆的属性1、基本属性: (1)、社会性(2)、依辅性 依附性、辅助性(3)、学术性(4)、教育性(5)、服务性2、本质属性:中介性 图书馆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图书馆实现的。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和部分价值。图书馆工作的任务,就是充分揭示文献的形式信息和内容信息,从而使
3、文献的内容信息得以传播。,第一章 基本概念、属性、特点及社会职能,古代图书馆:藏书楼;以藏为主;四分支-官府、私家、书院、寺观。 近代图书馆主要标志是公共图书馆的建立。“藏用并重”是近代图书馆的特征。 现代图书馆主要标志是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本质上的区别集中表现在是以服务为中心还是以保存为中心这一管理思想上。 现代图书馆的特点: 工作重心: 书本位人本位 业务重心:二线一线(新技术的应用;业务外包) 服务重心:一般服务咨询服务(咨询专家;知识导航员) 收藏:注重“拥有” 注重“存取”(联机网络;馆际互借) 服务:向社区及家庭延伸,提倡近距离服务 终身教育和文化娱乐中
4、心;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中心,第一章 基本概念、属性、特点及社会职能,三、图书馆的社会职能1、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 2、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 3、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4、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5、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的职能,第一章 基本概念、属性、特点及社会职能,县(区)图书馆的具体任务: 一是根据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原则,收藏通俗各类读物,适合中等文化水平读者阅读,建立适应广大城镇居民、乡村农民实际需要的藏书体系。大力加强为农业生产及科技人员服务。 二是在开展馆内流通阅览的同时,到乡镇、农村开办借书点和流通点,把书送到基层。 三是积极开展业务辅导,协助和
5、辅导农村、社区的基层图书室,建立城乡基层图书馆网。,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一、县级图书馆的工作流程 二、县级图书馆的工作内容,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一、县级图书馆的工作流程,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1、文献搜集工作流程: 制定采选原则 收集文献出版信息 选择文献 采购、征集和复制文献 文献验收登录 文献分编加工等,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2、文献加工整理工作流程 查重查重又叫查复本,查重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待查图书是否已入藏本馆,它与本馆现有图书的关系,以保证馆藏图书的连续和完整及分类工作的前后一致。图书分类是指对到馆图书按照一定的归类方法及原则对其分门别类的一项工作。如果同一
6、类,同一种图书不能集中在一起,给馆藏带来混乱。有些订错、订重了的书,造成了人力和经费的浪费,同时又占地方,利用率很低。 文献分类与主题标引 文献编目 审校 技术加工 目录组织等,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3、文献典藏工作流程 藏书布局 文献排架 文献保护 清点、剔除等,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4、读者组织工作内容 确定读者对象与原则 发展读者 读者调研 读者教育等,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5、读者服务工作内容 文献宣传 文献外借、阅览、复制等流通服务 阅读辅导 信息检索、咨询、报道等服务,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6、读者活动内容 制定活动计划 策划与筹备活动 组织开展阵地活动与延
7、伸活动等,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二、县级图书馆的工作内容 1、文献采集:采选补充、验收登录 2、文献整理:文献标引、文献著录、技术加工、目录 组织 3、文献典藏:藏书布局 、文献排架、文献保护 4、读者组织 :读者发展 、读者调研 、读者教育 5、读者服务 :文献流通 、宣传导读 、信息服务 6、读者活动 :读书活动 、延伸服务,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一、文献基础知识 二、县级图书馆的藏书特点 三、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的基本任务 四、县级图书馆的藏书体系 五、图书馆藏书的选择与采集 六、藏书的验收登记 七、藏书的组织管理,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一、 文献基础知识文和献在历史典籍中从
8、来都不是独立表现的,它总是相辅相成交相为用。尚书的“典”是文,“汉”是献。现代辞书对文献的解释为“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我国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给文献的定义是:“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具体地说就是,凡是人类的知识信息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形式,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记录在物质载体上的,统称为“文献”。文献的概念有三层意思:一是记录下来的知识;二是以保存和传递知识为目的;三是必须存在于某一种载体上。,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二、县级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特点 1、文献信息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 2、文献信息是有序的 3、文献信息是经过加工的 4、文献信息是可检的,第
9、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三、图书馆文献信息建设工作的基本任务 1、确定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2、加强文献信息发展政策研究 3、合理布局与优化配置文献资源 4、建立各具特色的馆藏文献 5、加强协作协调,推进共建共享,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四、县级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县级图书馆属于大众图书馆类型,其文献信息以普及性的大众读物为主体,文献收藏的级别不要求达到研究级水平。其藏书特点具有综合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地方性等特点。,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四、县级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体系(1)县级图书馆文献信息的综合性主要取决于其读者对象的广泛性。作为基层图书馆,其读者对象遍及社会各个领域,
10、读者需求具有广泛性,因此,其具有众多的学科和不同层次,即综合性。(2)县级图书馆文献信息具有普及性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其大众图书馆的性质决定其文献信息的普及性。普及性要求收藏的文献适合具有中、初级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3)县级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实用性是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特点。(4)地方性是基层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又一明显特征。地方文献的收藏是其地方性的突出体现。,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五、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选择与采集一)、馆藏文献的选择与采集是图书馆文献补充活动的两个必要环节,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1、文献选择是指图书馆遵循一定的方针、原则标准,对众多文献进行鉴别、判断,从
11、中挑选出适合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目标及用户需要的文献的过程。2、文献选择标准:文献内容主题、文献用户对象、文献的责任者、文献的出版者、文献的价格,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二)、图书馆文献采集方式:文献采集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获取经过选择的文献的过程。1、购入方式:图书馆用货币向文献销售单位购买文献的方式,主要包括预订、直接选购、委托代购、邮购、复制等方法。 2、非购入方式 :采用多种方法免费或用少量经费获得各种非买品文献,许多难得文献、内部资源等,学术性强、信息价值高,又不作为商品销售,对这些文献,只能采用呈缴、调拨、征集、交换、赠送等方法获取,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六、文献信息资源的验
12、收登记文献验收登记包括文献的到馆验收和文献信息的登记两个环节,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一)、文献的验收: 1、数量检验:主要检验到馆图书同预订、采购图书数量是否相符 2、质量检验:主要检查到馆图书是否存在印刷、装帧、定价等出版质量问题。,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二)、文献的登记 1、总括登记:又称总登记或总登录,是将收进文献或删除文献按批量单位进行整体登录的工作。,总括登记帐,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2、个别登记 :又称分登记或分登录。是按文献的种或册(件)为单元进行具体登记的工作。收入的每册(件)文献给一个号码,称为个别登记号,或个别登录号。,个别登记帐,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七、
13、文献信息的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包括文献布局、文献排架、文献清点和文献保护四个环节。,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一)、文献布局 藏书布局也称藏书划分,指将馆藏图书区分为各种书库,以便存放和利用。县级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一般设成人借阅室、少儿借阅室、报刊借阅室、地方文献室等,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二)、藏书排架 1、馆藏文献排架又称藏书排列,将馆藏文献按照一定的方法,科学、系统、合理地依次排列在书架上,以便迅速提取和整理。 2、馆藏文献排架的目的和要求:(1)便于检索和利用,能简便迅速地取书及归架,节省人力和时间。(2)便于读者系统地选择使用馆藏文献,也便于馆员通过书架直接了解和掌握文献的入藏
14、情况,熟悉和研究馆藏。(3)建立清晰准确的排架标志,减少排架误差。(4)充分利用书库空间,节约书库面积,尽量减 少倒架次数。(5)开架书库的藏书排列要符合读者的检索习惯。(6)便于清点和剔除馆藏文献。,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3、馆藏文献排架法:(1)、内容排架法:分类排架法、专题排架法(2)、形式排架法:登录号排架法、固定排架法、字顺排架法、年代排架法、书型排架法、语文排架法(文献本身的语言)、地区排架法(3)、中外文普通图书的排列A、一般采用分类与字顺(著者字顺、书名字顺)或分类与序号(种次号)组配,以分类著者号、分类书名号、分类种次号为排架号。其中,分类种次号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工作效
15、率高,但不能集中同一门类中同一著者的著作;分类著者号、则可以集中同一门类同一著者的著作。这两种排架方法图书馆采用的较多。B、固定排架法:按照文献的固定编号排架。就是给图书编制一个固定的排架号,包括:书库号、书架号、格层号、书位号。如:1/15/2/12,表示这本书排列在第1书库,第15书架,第2层第12号书位上。,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三)、藏书清点 清理核对馆藏图书的实际情况,通过掌握家底,改进藏书管理工作。通过清点可以准确的统计藏书的品种、数量,并在清点藏书的基础上核对馆藏数据与藏书目录,甚至藏书与馆藏数据和目录一致。,第三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四)、藏书保护 1、为了延长文献的使用寿
16、命,为现在和将来的人们利用文献资源创造条件,发挥文献资源潜在的使用价值。 2、馆藏文献保护方法:(1)针对馆藏文献损失的社会原因,一方面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大家抵制各种破坏馆藏文献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使读者养成良好的爱书习惯。此外,还应该安装自动防盗报警装置。(2)针对馆藏文献损失的自然原因,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防尘和防菌、防虫防鼠、防晒防潮、防火防盗等,第四章 文献分类工作,一、图书分类的含义与特征 二、图书分类的工具 三、图书分类工作程序与图书分类规则 四、同类书的区分,第四章 分类工作,一)、图书分类的含义与特征 1、图书分类的含义 :图书分类就是依据图
17、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及其它特征,将图书馆藏书分门别类的、系统的加以组织和揭示的方法。2、图书分类的特征:按照图书内容性质的相互关系加以组织;一般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集中图书;以一定的标记符号作为排序工具 ;主要用于对文献进行组织和揭示。3、图书分类的作用:(1)编制分类目录(2)组织分类排架(3)进行分类统计4、图书分类的准备工作(1)选择图书分类法(2)熟悉图书分类法(3)确定使用本,制定图书分类细则。(4)分类工作人员的培训,第四章 分类工作,5、图书分类的任务: 揭示图书内容的学科性质及其他特征;把学科性质相同的图书集中在一起,不同的加以区分;把各个不同类别的图书按其亲疏关系组成一个系统的、有
18、条理的藏书体系。 6、图书分类的要求: (1)、确认图书 (2)、归类正确 (3)、前后一致 (4)、位置固定,第四章 分类工作,分类检索语言的种类及代表的分类法: 等级体系分类语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分析综合分类语言:冒号分类法 半分析综合分类语言:国际十进分类法,第四章 分类工作,二、图书分类的工具图书分类的工具就是图书分类法,目前我国图书馆比较通用的图书分类法就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2011年第五版开始试行。,第四章 分类工作,1、中图法的分类体系 它是基本部类与基本大类的构成及其序列以及所有类目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形成的等级结构。基本
19、部类与基本大类的构成及其序列是中图法最基本的分类体系。 它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文献分类的需要,设五大部类,二十二个基本大类。如图:,五大部类、二十二基本大类,五大部类、二十二基本大类,第四章 分类工作,(1)类目及类目表五大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类目表由主类表和复分表组成:主类表:按层次划分为:基本大类、简表和详表。基本大类是首先划分出来的第一级类目,在五大部类基础上扩展出22个基本大类;简表是由基本大类进一步区分的一些基本类目构成的;详表由各级类目组成,是分类法的正文、主体;复分表是将主表中许多用同一标准区分出的子目
20、(下位类)单独编列成表,作为有关类目进一步区分的依据。 中图法共有8个通用复分表,若干专类复分表。,第四章 分类工作,分类法的宏观结构: 编制说明 基本类目表 分类法主表 辅助分类体系 分类法索引 分类法使用手册与附录 分类法的微观结构: 分类法的微观结构,是指分类法的类目结构。一个类目是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的,其中类号、类名、类级是必须的。 中图法的类目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如:P58岩石学:“P58”为类号,“岩石学”为类名,“岩石力学入TU45”为注释,“参见P634.1”为参照。 对于网络信息分类法,由于不涉及实体文献排架定位问题,分类号一般不显示在用户浏览
21、界面上,但分类号还是必要的。,第四章 分类工作,(2)标记符号:是类目的代号,决定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标记符号用作文献分类排架的排架标识、组织分类检索工具的检索标识。基本符号:以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作为基本符号。如I25。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但“法律”大类第二分类体系用“DF”表示,“工业技术”类的二级类采用双字母,如TB、TP。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及工业技术所属二级类的序列,字母后用数字表示下属各级类,数字以小数制排序。辅助符号:推荐符号 “a ”;总论复分号“ ”;组配符号“ :”;地区区分号“()”;时代区分号“=”;民族区分号“” ;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此外,还有起止符
22、号“/”、交替符号“”、“|”停用符号、加号“+”等辅助符号,只出现在分类表中,分类时不用。,第四章 分类工作,(3)类目注释:主要说明该类的内容范围,该类与其它类的区别,如何复分仿分以及该 类特殊的分类方法和藏书及目录组织方法等。(4)类目间的关系:隶属关系;并列关系;交替关系;相关关系。,第四章 分类工作,2、中图法类号的组合方法在图书分类法中,各级类目(包括通用复分表、专 类复分表中的类目),都是由号码标识的,图书分类的 最终结果是要由分类号来表达图书的主题。有些图书的 主题可以直接用主类表中主类号表达(如中国历史 K2)。但多数图书主题及其各方面因素则需要将分类 号组合才能确切、完整地
23、表达,因此掌握分类号的组 合和类目(仿分)复分的规则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第四章 分类工作,三、图书分类工作程序与图书分类规则1、图书分类工作程序:主要有五个步骤查重主题分析归类确定分类号(给书次号)审核2、图书分类的基本规则1)、图书分类应以图书的学科性质为主要标准,必要时再以图书的其它属性作为辅助标准。如:化工词典先按其内容入TQ化学工业,再按词典“61”复分,即TQ61 2)、分类必须体现法的逻辑性、系统性。3)、分类必须符合专指性要求,归入最切合内容的类。如:工业会计应入F406.72,而不能入F230会计学中。4)、分类必须符合实用性要求,归入到用途最大的类。如:工程数学在数学专业图
24、书馆中归入O29:TB11更合适,而其它图书馆入TB11更合适。5)、分类必须遵守一致性原则。 6)、分类不能单凭书名分类。,第四章 分类工作,四、同类书的区分: 即确定同一类中各种不同图书的排列次序,这个确定排列次序的号码称为书次号。书次号主要用于藏书的分类排架。常用的书次号有著者号和种次号。大部分图书馆用种次号来区分同类书。,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一、文献编目工作内容: 二、文献编目工作流程: 三、普通图书著录: 四、计算机编目:,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一、文献编目工作内容: 文献编目就是以揭示检索和报道为目的,依据特定的规则与方法,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标引并使其有序化。它
25、包括三方面的工作,即著录、标引、目录组织。 1、著录: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析、选择、记录文献信息的过程。其中的文献信息包括文献的外部信息和内容信息。 2、标引:通过对文献的分析,选用确切的检索标识,来反映该文献的内容过程。通过标引形成了决定款目在目录中排列位置的标目。最常用的有题名标目、责任者标目、主题标目和分类标目。 3、目录组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将各种款目排列成报道与检索文献信息的有序化系统。,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二、文献编目工作流程 1、手工编目工作流程:查重分类并确定书次号、著录款目复制填写业务注记目录组织图书加工(贴书标、书卡又称书袋卡、贴书卡袋。,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2、计算
26、机编目工作流程 计算机编目工作就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技术进行文献编目工作,包括对目录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等一系列操作。,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三、普通图书著录 文献著录: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 择和记录的过程。 著录项目:揭示文献外表形式和物质形态及内容特征的描述说明称著录项目。分主要项目和选择项目。GB3792.285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对主要项目和选择项目规定如下:主要项目:书名与责任者项的正书名、第一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发行项的出版发行地、出版发行者、出版发行年;载体形态项。选择项目:并列书名、副书名及说明书名文字、其他责任者,印刷者、印刷者、印刷地;丛书项;附
27、注项;标准书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排检项。,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著录格式:,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文献著录项目和标识符号:构成目录的基本单位是款目,构成款目的基本单位是著录项目。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规定图书著录项目共有十个大项目,每个大项又分为若干个小项目。(1)著录项目: 书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书项;附注项;国际标准书号与获得方式项;提要项;排检项。其中“文献特殊细节项”普通图书著录时不用。,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标识符号: 规则规定在各大、小项目之前冠以一定的标识符号,以表示一定的著录内容。手工编目时,主要用到9种著录项目标识符:“.” 项目标识
28、符;“=”并列书名和并列丛书名;“:”副书名及说明文字、出版发行者、印刷者、图、副丛书名、价格;“;”同一责任者的第二合订书名、不同著作方式的其它责任者、第二出版地或发行地、尺寸或开本、丛书编号;“/”第一责任者、与本版有关的责任者; “,”用于丛属标识的丛属书名、同一责任说明的第二第三责任者、出版发行年、交替书名、分段页码、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用于属于不同责任者的第二第三个合订书名文献的书名和分丛编题名之前;“+”附件;“()”用于丛编项、印刷事项、载体形态项的补充说明等等。,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所有标识符号均添加在著录项目之前的中间位置;除大项符号(.)占两个字格外,其他符号占一格
29、,且前后均不空格;书名与责任者项以外的各个大项回行时,可省略.符号,但其前一项的结尾需用“.”;各个大项中的小项回行时,均不应省略标识符。例:,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在版编目: 简称(CIP)是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由某一集中编目机构根据出版机构提供的书稿清样进行的文献编目工作。一般印在即将出版的图书的特定位置(书名页背面或版权页)。格式如下:,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四、计算机编目 1、机读目录(简称MARC),也称机器可读目录,是指以代码形式和特定结构记录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的,由计算机识别、处理、编辑与输出的目录。 机读目录记录是指以机读形式存储的目录数据,它包括文献本身的信息以及与其有关的信息
30、。每一条机读记录就相当于图书馆目录中的一条款目。 2、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NMARC) CNMARC记录总体格式根据GB2709-92的规定,每条机读目录记录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即:,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头标区:记录计算机处理所需一些基本参数,固定长24个字符(023),其中记录状态、执行代码和记录附加定义由人工输入,其它均有计算机自动生成。 地址目次区作用象图书的目次,它告诉计算机数据字段区每一个字段有多长,从哪一位字符开始。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记录分隔符表示一个记录的结束,也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数据字段区:数据按五个层次进行组织,数据元素子字段指示符字段字段分隔符,录入编目实体的各种信息。
31、记录分隔符是表示一条书目记录结束的字符,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记录头标区,记录头标没有字段号、指示符或子字段标识符。 2、头标中的数据元素是由字符位置标识的。头标的总长度为24个字符。字符位置规定从0到23 定长数据元素表 数据元素名称 字符数 字符位置(1)记录长度 5 0-4(2)记录状态 1 5(3)执行代码 4 6-9(4)指示符长度 1 10(5)子字段标识符长度 1 11(6)数据起始地址 1 12-16(7)记录附加定义 3 17-19(8)地址目次区款目结构 4 20-23 3、内容注解需要人工填写的有:记录状态(5)、执行代码(6-9)和记录附加定义(17-19),其它均由计算
32、机系统在转换成ISO2709格式记录时自动生成。例:0 0 4 2 4 n n a m 0 # 2 2 0 0 2 3 5 # # # 4 5 0 # 为无层次关系的图书专著新记录 著录规定:一律使用单字节,字母代码用小写,注意缺省值的修改。,记录头标区,每个记录的头标为24个字符长,由定长数据元素组成。需人工设定的有记录状态、执行代码和书目级别三个数据元素。(一)、记录状态: c=更下过的记录 ;d=删除的记录 ;n=新记录 ;o=已有较高层次的记录(二)、执行代码: 1、记录类型 a=文字资料(印刷品);b=文字资料(手稿);m=多媒体资料2、书目级别 a=分析级; m=专著 ;s=连续性
33、出版物; c=合集 层次等级代码=层次关系未定或不采用层次结构; 0=无层次等级关系;1=最高层次的记录; 2=低于最高层次的记录,常用字段,001 记录标识号:(记录控制号)是数据库中准确对应一条记录的唯一标识。本字段必备,不可重复。长度为12个字符位,如前两位为文献类型,后四位为编目年,最后六位为流水号。例:第一二位:文种 如:中文01 外文02第三六位:年代 如:1999第七十二位:年内流水号011999000032 为1999年编目的第32种中文图书,常用字段,005 记录处理时间标识本字段包含记录的最后处理日期和时间。本字段选择使用,不可重复。 该项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 010 国际标
34、准书号本字段选择使用,当有多个有效的ISBN数据时,可重复。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子字段有4个:a ISBN b 精装 d 获得方式和订价z 错误的ISBN号,常用字段,100 通用处理数据:本字段为必备字段,不可重复。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子字段:a通用处理数据,不可重复。该子字段的全部数据是由字符位置标识的,字符位数从0-35位计数。所定义的字符位置必须出现在该子字段中,不可缺位。数据元素名称 字符数 字符位置(1)记录生成时间(必备) 8 0-7(2)出版时间类型 1 8(3)出版年1 4 9-12(4)出版年2 4 13-16(5)阅
35、读对象代码 3 17-19(6)政府出版物代码 1 20(7)变更记录代码(必备) 1 21(8)编目语种代码(必备) 3 22-24(9)音译代码 1 25(10)字符集(必备) 4 26-29(11)补充字符集 4 30-33(12)题名文字代码 2 34-35,常用字段,101 作品语种本字段包括文献整体、部分和题名的语种代码本字段均为必备,不可重复。指示符1:译文指示符0:原作品语种1:作品为原作或非原作的中间语种的译本2:作品含译文(文摘除外)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子字段:a:正文; b:中间语种 c:原作语种例:101 0# achi 中文原著 1# achi crus 作品由俄
36、文译为中文101 2# achi aeng ajpn 作品正文为英汉日对照,常用字段,105 编码数据字段本字段选择使用,不可重复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 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a 专著编码数据 共13个字符位1、图表代码(0-3位):a必须全书基本都是图或图文并茂的,插图也要填a2、内容类型代码:a:书目 b:目录 c:索引 ;文献类型各种都不包括的用z3、文学体裁代码:报告文学填写z4、传记代码:文学里的报告文学或传记文学填d,常用字段,200 题名与责任说明:本字段记录图书的题名、其它题名信息和有关责任说明,包括其它语种的相同内容(如并列题名、并列责任说明)。一般按图书上出现的形式和
37、顺序著录。本字段是必备的,不可重复。指示符1:题名意义指示符,指明图书的正题名(a)是否作检索点0 题名无意义1 题名有意义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子字段:a 正题名:包括交替题名,必备可重复。c 另一著者的著作正题名,只在第一个合订记录里使用d 记录书名页上出现的另一语言和文字形式的正题名,可重复。e 解释和补充正题名的文字,包括副题名和其它说明书名文字。f 第一责任说明g 其它责任说明h 分卷册次i 分卷册题名z 并列题名语种,常用字段,著录规定:1、正题名:(1)正题名:图书的主要题名。正题名中所含的空格、标点符号、数字、汉语拼音及外文字母、所写内容在语言学上有意义的应按原书照录。如题名
38、中某些符号,有图形等无法录入时需用其它符号或文字代替时应将其著在 内,应在304作附注。例:2001#a世界伟人邓小平2001#a电工 动力 理化 光学2001#aATP:三个字的革命2001#a爱心304 a心原为一桃形符号(2)关于连续出版物(年鉴、手册、指南、会议、论文集)这些要按全题著录。经规范的题名要著录在540字段例:2001#a1996国际形势年鉴5401#a国际形势h1996(3)题名页上出现的交替题名,不应重复使用a,按原题著录“又名”,“亦名”,“一名”等如实照录,没规范控制的系统,交替题名著在517字段。例:2001#a鉴湖情,一名,芳草集5171#a芳草集(4)冠于题名
39、前的“钦定”、“笺注”、“校订”、“袖珍”、“插图”、“图解”、“新编”、“增订”等字样,均依原题著录,在500字段去掉冠词作统一题名。例:2001#a绘图今古奇观5001#a今古奇观(5)中小学教学参考书,相同的题名较多,为区别,无论是原题名如何排列,均按顺序著录。例:2001#a上海市高级小学课本算术第三册暂用本补充教材5401#a小学数学补充教材,常用字段,并列题名(1)并列题名有检索意义,其检索点记入510字段。(2)当并列题名出现在书名页上时,书目记录中著在200d子字段,并列题名出现在书名页以外的信息源时,不做200d,而著录在300附注,然后再作510,常用字段,其它题名信息e主
40、要指从属于正题名的副题名及题名说明文字,包括对图书内容与范围、体裁、用途、编辑方式等的说明著录说明:(1)副题名录在e,排列在a c d之后。例:2001#a寿星列传e古今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经(2)著作内容的篇章段落的章回数、卷册数、戏剧幕数及某资料的年代限定,作为题名说明文字著录。例:2001#a花间集e十卷2001#a西游记e一百回(3)其它题名信息按原题形式照录(4)具有并列关系的副题名著录在同一个e子字段中。例:2001#a全球性挑战e从危机到合作:打破南北僵局(5)具有从属关系的副题名重复著录在e例:2001#a哲学漫话e大千世界e认识的起点(6)凡属以下内容应著于300字段,而不做
41、为副题名处理。读者对象(如少儿读物)、图书用途(如电大教材)、附录、译自xxx、写作材料的来源。(7)有检索意义的副题名应著录于517字段。例:2001#a探险者的足迹e大地理学家徐霞客5171#a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常用字段,责任说明 f对图书的知识内容负有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均可作为责任说明著录在题名之后,责任说明分第一责任说明和其它责任说明,包括责任者名称和各种责任方式。f第一责任说明 g其它责任说明,常用字段,205 版本说明本字段包含图书的版本说明,以及与版本有关的附加版次说明和责任说明等内容。本字段可选择使用,可重复。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子字段:a 版本说明,
42、不重复b版次和附加版本说明,可重复 有“修订”、“增订”等说明版本改变过程的文字与版次一起出现时,应著录于b。如:a2版b修订本,常用字段,210 出版发行项 本字段选择使用,不可重复 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 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 子字段:a出版发行地 可重复c出版者发行者名称d出版发行日期,常用字段,215 载体形态项本字段包含文献物质形态、数量、尺寸及附件等信息。选择使用,可重复。 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 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 子字段:a特种资料标识和文献的数量及单位 可重复c其它形态细节 不重复d尺寸 可重复,常用字段,225 丛书项本字段按图书上出现的形式和顺序,记录丛书题
43、名和其它题名信息丛书责任说明以及并列丛书信息。本字段选择使用,可重复。指示符1:题名形式指示符丛书的规范检索点形式应记录在410字段,这个指示符指明该丛书著录形式与410或461字段记录的检索点形式是否相同。0 不相同:与410或461字段连接的丛书名形式不同1 不做检索点2 相同:与410或461字段连接的丛书名形式相同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 子字段:a正丛书名 不重复d并列丛书名 可重复f 丛书责任说明,常用字段,300 一般附注对版本、出版发行信息、载体形态、丛编等信息内容的附注与补充说明。 本字段选择使用,可重复 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 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 子字段:a附注内容
44、,不可重复,常用字段,连接块 4- 410 丛编 461 总集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指示符2:附注指示符0 不作附注1 作附注子字段:1连接数据,常用字段,相关题名块: 510 并列正题名选择使用,可重复。指示符1:题名意义指示符。0 并列题名无意义,不作检索点1 并列题名有意义,作检索点 512 封面题名和书名页不同的 516 书脊题名和书名页不同的 517 无法选择500 510 512 516等的在517著。,常用字段,主题分析块6-: 600个人名称主题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 指示符2:名称形式指示符。0 直序; 1 倒序子字段:a款目要素,不重复;b名称的其它部分;f年代;j形式
45、复分;x学科主题复分;y地区复分;z年代复分 606学科名称主题指示符1:主题词的级别0 未指定级别; 1 主要词; 2 次要词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子字段:a款目要素;j形式复分;x学科主题复分;y地区复分;z年代复分。例:2001#a机动车修理工艺学6060#a机动车x维修x工艺2001#a德川宗教e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6060#a宗教文化研究y日本z1600-1860607 地理名称主题分类号:69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号 a v,常用字段,知识责任块7-:本功能块包含对所编图书的知识内容创作员有某种责任形式的个人、团体和正式会议名称。701个人名称:主要责任者本字段含的名称是以检
46、索点形式出现的规范的个人主要责任者,该名称对作品内容负有主要的知识责任。本字段选择使用,可重复。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指示符2:名称著录方式指示符。0 直序著录(中国人名或汉译外国人名) 倒译(姓为标目的基本元素)子字段:a标目基本元素,不重复; b名称的其它部分,不重复; c名称的附加; f 年代(日期) 4 责任方式702个人名称:次要知识责任 同701711、712团体名称主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指示符1:0 团体名 1 会议名指示符2:0 倒序; 1 地名; 2 直序(中文图书常用),常用字段,801 本字段含有记录来源的说明,为必备字段,可重复。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指示符2:功
47、能指示符0 原始编机构; 1 录制机构; 2 更改机构; 3 发行机构 子字段:a国家,以两个字符代码形式表示编制或发行的国家,不可重复; b机构名称和代码,建议以中文名称记入; c处理日期 905 馆藏信息 本字段选择使用,可重复。指示符1:未定义,填空格指示符2:未定义,填空格 子字段:a 收藏单位代码或名称,可重复 f 索取号,不可重复,第五章 文献编目工作,如图:,Interlib使用,图书采访编目 期刊采访编目 流通的实际操作,第六章 自动化集成系统应用与管理,新书验收流程步骤一、验收前参数设置准备,(四个前提参数,检查是否设置好。)进入“采访采访参数设置-设置采编参数”,如果做中文图书则设置为cnmarc-1,书目控制号也设置为中文图书的书目控制号。(说明:每个工作人员如果一直做图书那么只需要设置一次),第六章 自动化集成系统应用与管理,第六章 自动化集成系统应用与管理,进入“采访-采访参数设置-书商管理 ”设置书商信息(说明:不需要每次去设置,保证系统至少存在一个书商即可) 进入“ 采访采访参数设置资金预算管理” (说明:不需要每次去设置,保证系统至少存在一个预算代码即可) 进入“采访图书验收管理验收批次管理” ,然后将验收参数设置中的“是否验收时分配索书号” 勾上(说明:每个工作人员设置一次即可,不需要重复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