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鸿门宴中的伦理纠结【摘 要】 鸿门宴是描写笔者国古代政治集团间斗智斗勇的一篇经典之作,由七个段落组成,节选自司马迁的文史名著史记 ,是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片段。它记载了推翻秦王朝后项羽、刘邦在鸿门的一场暗藏杀机的宴会,作者用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为笔者们描绘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跃然纸上,让人难忘。这篇文章不仅为笔者们勾勒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生命,而且也让笔者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与不同的处事原则之间的碰撞。其中许多人物的命运选择都折射出了很有代表性的伦理问题。【关 键 词】 鸿门宴 伦理 纠结 选择 说明: 按说一般的论文里面是不应有这一段的,但笔者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说明一下。虽
2、说鸿门宴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但是本着学习哲学所养成的严谨的态度和有了疑问就要说出来的精神,笔者还是要对司马迁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当然了,在这里笔者不会长篇大论其真伪,因为那不是笔者要写的重点。笔者只是想阐述下面这两个推论。推论一:前提:鸿门宴的内容千真万确,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条件:读者读了下面的论述。结论:读者看了是一篇历史评论性文章。推论二:前提:鸿门宴部分内容有水分,或者说这只是个故事而已。条件:读者还是读了下面的文章。结论:读者看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读鸿门宴有感。第一部分 故事背景公元前 206 年,当时为沛公的刘邦率领义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入关后
3、,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当时项羽刚刚于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并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正向关中进攻。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得知刘邦已经攻陷关中,一怒之下攻陷了关隘,并推进至戏水之西。刘邦当时与其军队同处霸上,暂未会见项羽。当时项羽的兵力约四十万,号称百万。刘邦兵力约十万,号称二十万。 【1】第二部分 人物分析下面笔者将和大家一起按照鸿门宴的情节发展来探讨一下三个人伦理纠结。这三个人分别是曹无伤、项伯和项羽。笔者认为正是这三人的纠结使刘邦的命运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曹无伤先说曹无伤,这个人在历史上真可谓是有名小卒。有名是因为鸿门宴开篇、中间和结尾都提到了他,小卒是因为出了那几句话
4、,和史记里其他章节关于鸿门宴的重叠记载外,很难再找到有关他的资料。史书记载:“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2】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们可以判断出这位左司马出卖了刘邦,后被项羽告发,最后被刘邦杀了。可是这和伦理纠结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现在让笔者们设想一下当时的政治环境。气势汹汹的项羽帅“百万”人马冲破函谷关,以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驻扎在离刘邦不到四十里的鸿门。没有人知道战争哪一天就开始了。不开战还好,若真打起来,刘邦定是凶多吉少。而无论刘邦败了或被杀,曹无伤肯定都没好日子
5、过。而笔者认为这位左司马也是不想与刘邦共存亡的(现实也是如此) 。因此告密求封的念头便出现在曹无伤的脑海中。估计他可能是这么想的:如果自己告密了,项羽进军,然后刘邦兵败,最好全军覆没,自己便成为了有功之臣,而那时候的项羽自然就是名副其实的最强者(当时也算最强) ,然后回师与各诸侯会盟,就像当年的楚庄王一样成为中原霸主,甚至是天下霸主。到时候,上头论功行赏,项羽大王一高兴,封这位“告密功臣”做个大官,太大的官不敢奢望,但他曹先生至少不用和刘邦陪葬,而且比原计划少奋斗了若干年就看到了平定天下的一天,从此光宗耀祖,享受荣华,多好的事啊。但与此时,自己就变成出卖刘邦的叛徒了,也许以后一辈子都要顶着这个
6、“光环”过日子,自己能承受的了这“光环”的重量吗?萄子说:“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师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 ”3 而曹无伤是冒着不要三纲五常里面的“君为臣纲”的危险而实施告密的。因此他必定经历了一次十分纠结的选择。但纠结过后,他还是在告密合同上签了字。客观上来说,曹无伤的选择代表了当时一部分人的想法,他们当兵打仗,无非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没必要也不想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因此“弃刘投项”在笔者看来无可厚非,而且笔者也不想把“从一而终”的思想加在这些可怜的“战争工具”身上。更何况“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在风云突变的乱世中,易主之人也绝不在少数。只是曹先生的如意算盘
7、里有两处错误。第一,前提错误。这是指他告密所基于的前提。在他看来战争必起,而刘邦也必败,也正是基于这个前提,它才实施告密活动的。但是最后两家言归于好,没打起来。因此这个前提也就不成立了。第二,对新主子的认识不足。这个新主子自然就是指项羽了。曹先生可能有一点没想明白,那就是为什么刘邦手下的这十万来人中只有他去找项羽。难道这些人都对刘邦忠心耿耿?自然不会。这是因为想换主子的那些人摸不清项羽的脾气和心思,怕走错棋而失去退路,因此不敢贸然行动。而曹先生则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独闯龙潭,单刀赴会,而且顺利的挑起火苗,似乎刘邦就要完了。但在他正准备收拾行李搬家的时候,这位新主子却对自己的旧主子主动说出“此沛公
8、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可见在项羽眼中曹先生的分量不足以做成这笔杀人的买卖,支配当自己拜托窘境的一个托词。曹先生也用自己的生命提醒了那些蠢蠢欲动的仁兄,投降项羽是一部死棋。曹无伤这个名字也就此被列入入了我国历史上较早一批“流芳千古”的叛徒的行列。韩非曾说过:“恶来知不适纣之诛也,而不见武王之灭之也。国神比干、子胥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故曰崇侯、恶来知心而不知事,比干、子胥知事而不知心。圣人其备矣。 ”【4】 在韩非看来,圣人既要知事又要知心。事自然指的是天下大势,而心则指帝王之心或领导的性格。将这个道理演绎开来,就是指一个成功之人既要能看清大的形势,又要能准确度洞察人
9、心。依照这个逻辑来评判曹无伤,他既没有准确的预见到事情的发展,也不了解自己的新主子项羽的性格,真可谓是彻彻底底的不知事不知心,焉有成功之理。但也正是曹无伤的这一愚蠢的举动拉开了鸿门宴的序幕。二、项伯下面要介绍的人物是项伯。而正是这位仁兄的纠结直接促成了这次流传千古的宴会。笔者们先介绍一下项伯是何许人也。 鸿门宴明确交待:“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作为楚国的左尹和项羽的伯父,项伯应该说是项羽集团的重量级人物。其地位甚至超过范增。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宴会时,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按照古代礼仪,座次由尊到卑为西、北、南、东。
10、而文中的“东向”指面向东坐,也就是坐于西边的意思,因此通过太史公的一段细微的座次描写,我们看到了项伯和项羽平起平坐,而范增在他俩之下。在曹无伤告密后,项羽大怒并下令第二天要灭了刘邦时,项伯的内心是很复杂很纠结的。纠结什么呢?他自然不是在担心楚军不是刘邦的对手,更不会为刘邦的安危而担忧,他的纠结只是因为那个人张良。笔者上面也提到了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这两个人其实是老朋友了。因为秦时项伯与张良相识。很是投合。这两个人:一个是韩国丞相的公子一个是楚国大将的儿子。对秦的“阶级仇恨”一致。而且还是一对难兄难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其间,项伯杀了人,张良救了他。而救他的张良也刚刚从博浪沙行刺完嬴政。两
11、个朝廷通缉犯成了好朋友。项伯既是楚国贵族,但也是一位义士(从下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自然知道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而他的这位恩人现在就在刘邦的军中,还是刘邦手下的第一谋臣。这么一位重要人物,又是个文弱书生,在明天的混战中,肯定有许多人等着取他的人头领赏。因此受过张良恩情的项伯必然要在报恩与忠心之间做一个艰难的选择,用现代的句话来说项伯处于两种角色的冲突之中。项伯选择了报恩。他在那个有无数人失眠的夜里快马疾驰来到了张良的帐中,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7】 他的本意只是想让张良与他一同离开,免遭杀身之祸。但是聪明而又与刘邦惺惺相惜的张良怎会离开,张良思考片刻,便以“臣为韩王送沛公
12、,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的借口稳住了项伯。之后又是在张良的撮合下,项伯和刘邦见面并结为儿女亲家,而项伯则像个傻子一样被这两个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还答应刘邦替他说请。虽说项伯不慎聪明,但对于刘邦的刻意拉拢他还是看得出来的,他之所以最后决定帮助刘邦渡过难关说到底还是因为张良。因为他已经看出了张良是不会离开刘邦的,因此救刘邦也就是救张良。在那种环境下,不救刘邦,则张良危在旦夕,不杀刘邦,则日后有的是机会。因此项伯终于答应了刘邦,回到营中想办法说服了项羽,并在第二天的宴会上极力的庇护这位亲家。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项伯心理“义”是高于“忠”的。用现在的话来说,项伯遇到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
13、角色冲突的问题,也就是两种伦理角色同时占用了一个身体的问题。而这两种角色又是不可兼得的,必须要舍弃一样。而项伯最后的选择是推掉了楚国左引兼项羽叔叔的角色, “饰演”了一位不顾一切就恩人于危难之中的义士角色。客观上来说,项伯在那个时候不可能就预见到刘邦将来会时来运转,他救刘邦也绝不是想从刘邦那里捞好处,他只是为了报恩。但也正是在这次帮忙之后,项伯和刘邦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很微妙的变化,而项伯也似乎成为一个处于刘邦和项羽中间的那么一个人。从后来他帮助刘邦扩大地盘, “请汉中地” 【5】 到后来以“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6】 来说服项羽不要杀刘邦的家眷,再到项羽兵败
14、后“乃封项伯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氏” 。 【7】 这一连串似乎只有一个政治老手、两面派才能做出的事情却发生在大老粗项伯身上,只能是因为鸿门宴之前与他成为亲家的刘邦和恩人张良抓住他“重义”的弱点一步步引诱他做出的,但无论如何他的告密行为确实在客观上帮了他自己一把,无意中为自己留了一条退路。那么项伯的泄密对当时的项羽集团又会有什么影响呢?这就需要我们在项羽的内心世界中找寻答案了。三、项羽现在该研究一下项羽了。因为这个人是最终决定事态走向的人,也是最后决定刘邦命运的人。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可以说多如牛毛,但就其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而言,则是批评者多,褒奖者少。用韩信的话来说就是“匹夫
15、之勇,妇人之仁” 。可项羽真的是这样的人吗?项羽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其祖父是楚国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项燕,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少祖父项堇被车裂于家乡吴中。项羽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县(今江苏苏州) 。项羽从小立志做“万人敌” 。后随叔父项梁起义,杀郡守,平景驹,立怀王,会诸侯,打雍秋,二十多岁的项羽在连年战争中迅速成长起来,屡立战功,再加上他有“力能扛鼎”之气, “才气过人”之智,和“勇冠三军”之势,因此势力渐强。后项梁战死,项羽奉怀王之命北上救赵,与秦军主力在巨鹿决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以扭转乾坤之势取得大胜,后被公推为诸侯军领袖。这时的项羽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也
16、没人能能让他放在眼里了。而项羽也正是在这种洋洋得意的心态下向函谷关进军的,到了函谷关,就出现了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项羽“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8】 这段背景对于我们理解项羽的“怒”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人容易受鸿门宴节选的影响,认为项羽大怒要灭刘邦是曹无伤的告密使然。其实在项羽派英布(当阳君)攻击函谷关的时候,就已经和刘邦撕破了脸皮,而刘邦的“距关,毋内诸侯”也过早的暴露了他的政治企图。而曹无伤的告密只是告了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秘密,这个举动的唯一作用就是火上浇油,增加项羽的愤怒指数,所以说曹无伤的情报没有什么真
17、正价值,这可能也是日后项羽轻易将曹无伤泄密之事透露给刘邦的原因之一吧。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范增看准时机,煽风点火,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坚定了项羽灭刘的决心。表面上看项羽大怒的原因是刘邦要称王,可其真实的内心想法并非这么简单。笔者根据自己的推论总结了以下两条,一是因为项羽的性格。巨鹿之战后,当项羽发现秦国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 【9】 时,便毫不犹豫地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 。还有一次是,当项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外黄,大怒,欲活埋城内十五岁以
18、上的男子 【10】 。根据这两个例子,我们总结出来一句话,那就是项羽对于挡他路的人报复心很强,或者说是“轻率易怒” 。然后我们再来分析他这次大怒吧。起初是锋芒毕露的项羽击败秦军主力后,来到了函谷关,刘邦守住了关口没有让他进去,将了他一军,他认为这是刘邦对他的挑衅。对心高气傲的项羽来说,这简直是莫大的耻辱,秦军听到项将的名字尚且都四散奔逃,他个小小的刘邦竟敢不买他的帐,项羽自然不会放过他。第二,两人出兵前,怀王有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11】 , 但刘邦却先他一步入关了,如果是两个人公平竞争,那项羽可能也不会想太多,但事实却是,刘邦一路西进阻力较小,而项羽则是对抗秦军主力,并凭着自己的勇猛和顽
19、强的毅力战胜对手,甚至差点把命搭上,才来到函谷关的,不料却看到刘邦的士兵正自鸣得意的站在城头,这显然对项羽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如果刘邦能聪明一点,把那份红鸿门宴上的谦恭态度早一点拿出来,出城三十里相迎,并将项羽请入关中,在拍几句马屁,那估计也就不会有鸿门宴了,即使有也不会那么剑拔弩张,险象环生。自尊心被伤害和对怀王的不公所引发的对刘邦的羡慕嫉妒恨才是项羽大怒的真实原因。不过项羽也并非一个蠢人,经范增一提醒,他也看到了一路西进的刘邦实力不断壮大,其存在已经对自己构成了威胁,而且刘邦封锁关口,称王之心已露,日后必定会反。因此,也正好借这次行动除掉这个隐患。但项伯恰在这个时候来找自己了,并把刘邦的那副
20、懦弱和哀求的表情呈现在这位侄子面前,还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击中了项羽“讲义气”的软肋。估计项羽当时对叔叔的这次“夜访”是很不满意的,但碍于叔侄关系,项伯是自己的长辈,因此项羽也没当面怪他,而且叔叔讲的也确实有理,所以他当时点头同意了。可项伯叔叔走后,侄子项羽要纠结了。项羽当晚的心情是很微妙的,估计应该会失眠的。前面我们也分析过了,项羽这次军事行动是性格使然和发泄对刘邦的羡慕嫉妒恨,当然了也是以刘邦对他的冒犯为借口达到消灭刘邦集团的目的。而如今,这位拜把子兄弟已经表达了歉意和“不敢倍地”的意思,并且明天还要当面来赔礼,应该说项羽的面子是找回来了
21、,可与此同时,他答应对方的道歉就意味着出兵的理由不成立了,师出无名的仗难免会给别人留下口实。但已经答应叔叔了,自己又不好再出尔反尔,因此项羽当晚肯定是纠结无比。但是最后他应该还是想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宴会上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举动说明了这场宴会那是早有预谋,而根据项羽之前的计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来看是没有鸿门宴这一步的。可范增却偏偏在宴会上举起玉玦“提示”项羽。这说明之前范增已经知道了会有这么一场宴会。推理到现在,答案应该出来了:项伯去刘邦营中的事情范增是知道的,不光知道,这位亚夫应该还想办法说服了项羽“将错就错”进行一次斩首行动。可具体安排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估计应
22、该是:五百甲士埋伏帐外,听项王摔杯为号,然后一齐杀入帐中将刘邦一干人等剁为肉泥之类的内容。然后就是第二天了,刘邦和随从们来到项羽营中,见面就是“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的一番说辞,先是和项羽套交情,后通过贬低自己的身价对其进行吹捧,最后将两家之间确实存在的政治矛盾解释成 “郤” (误会) ,还将误会的原因归于小人的挑拨,给两个人都留了面子,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戳中项羽要害。这些看似言之凿凿的托词再配上刘邦那一口一个“臣”自称和一副谦恭的表情,在大庭广众之下的项羽似乎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为难眼前这个为自己马首是
23、瞻的人了,所以这个时候他想到了曹无伤,似乎没有这个人自己就不会这样做,于是曹无伤就这样被项羽出卖了,死在了那个听完曹无伤三个字之后依然面不改色的刘邦手里。然后项羽便留下刘邦吃饭。到目前为止,应该说一切都还是按计划走的,当然了,除了项羽随口提了一下曹无伤,不过这对斩首行动也没什么影响。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让范增坐不住了。范增一直等着项羽“摔杯”之类的信号,可左等,没有,右等,还是没有。范老先生感觉到事情不对劲了,因此就有了刚才提到的“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一幕。出现这一幕的原因可能是项羽临时改主意了,或者说他听完刘邦的话后犹豫了,一时拿不定主意。很多人都将项羽的这次犹豫称作“妇人之仁”或者是“假
24、仁义” “沽名钓誉” (毛主席都说过“不可沽名学霸王” ) 。 按照我们刚才的推论,宴会之前项羽是已经决定要铲除刘邦的了。但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时,却又犹豫了(大家也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这说明项羽决心还是不够坚定,当然了和刘邦见面之后的那一段话也是有关系的。所以当时的项羽肯定又纠结了一回,而且是比前一天晚上更难受的纠结(因为他还要赔笑和大家喝酒,聊天) 。项羽毕竟是生长在楚国项氏大族, ,他的早年年活环境也就是这个宗族社会,培养丁他“言必行,行必果”的诫信守义知恩图报的品质。他们家族的人也大都很重“义” ,项燕算一个,当然了,前面提到的项伯也是如此,由此看来,这似乎也是项羽不追究叔叔告密的原
25、因之一吧。在那场特殊的宴会上,在那个每个人心中都忐忑不安的中军大涨之中,项羽选择了“义” ,这个“义”可能是兄弟之义,可能是信义之义,不管项羽心目中更倾向于哪一种,结果是一样的,他放走了刘邦,尽管之后范增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终究没有改变项羽的这次决定。现在到笔者分析这一选择的时候了,记得英国的亚当斯密曾说过“自利原则”会引发利他和互利现象,在一只无形的手的支配下,人们奉行“小河无水大河干”逻辑理念就可以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却没有多少人敢这么说,那时候的几位伟大的思想家是这样认为的,孔圣人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圣人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舍生取义”
26、 。甚至就连“性本恶”的支持者荀子也说过“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的话。他们自然不知道那只无形的手是什么,而且知道了也没地方用。这大概就是项羽那一时代的道德标准之一。所以转回头来,我们再分析一下项羽的选择。笔者认为,项羽的纠结本质上属于“义” “利”之间的选择,简单地说,杀了刘邦,那是既出气又除了个后患,放了刘邦则成全了“义” ,项羽可以依然做那个光明磊落的英雄。写到这里,可能有部分人士又要提出异议了,比如项羽这么做是害怕杀了刘邦之后,其他的诸侯结成联盟一起讨伐他。也确实有不少学者表过类似的文章。但笔者则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笔者认为项羽根本就没把那些人放
27、在眼里。项羽从会稽起事开始,攻城掠地,拔营下寨,从来就不知道世上还有一个“怕”字后来刘邦占了他的彭城之后,他居然亲帅三万军马来攻打号称五十万大军的刘邦,最后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又诚如他在垓下之围后对他的手下所言,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即使他只剩下二十八员骑兵,仍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中左冲右突,斩兵杀将,如入无人之境。这种惟我独尊、谁与争锋的气势,足町撼三军,动天地。 【12】 更何况当时项羽四十万大军在握,更是如虎添翼,巨鹿之战又是锋芒毕露,谁敢跟他叫板呢?因此笔者认为项羽的这次犹豫终归是过不了内心的那道坎,如果是在战场上,他可以毫不客气的杀了刘邦,但在他的大帐中,他
28、做不出来,在他看来,那个唯唯诺诺、为自己马首是瞻的刘三(刘邦排行第三)是不值得他败坏自己的名声的。第三部分 总结我们前面分别介绍并分析了曹无伤、项伯、项羽所面临的处境以及他们所作出的选择。正是因为他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一些列的举动使刘邦的命运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们的观念抉择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本人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大概总结了以下几句话,若果读者觉得有不妥之处,还望不吝赐教。1、曹无伤弃刘投项无可厚非(这是就今天人们的道德评价标准而言的,古代人们只会说他叛徒 ) ,但就像前文中笔者提到的那样,他不知事、又不知心,因此笔者对他的评价就只有两个字“愚蠢”了。曹无伤的故事也告诫各位跳槽者
29、(不包括为跳槽而跳槽的跳槽者)在跳之前可要看好自己的新东家是什么人,新单位长远发展如何,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等到跳完了再观察。2、项伯是一个被迫走上投机道路的政治投机者。除此之外,笔者无话可说。3、项羽的“义”只包括身边的亲人,兄弟,朋友,不包括天下的百姓,自然更不会包括他的敌人(比如俘虏) ,甚至不包括自己的手下。他的政治眼光只看到了西楚霸王,却看不到西楚帝国。但他的勇猛无畏和光明磊落确实那个时代无人能及也无人敢去做的,因此他可以做一个快意恩仇的侠客,所向无敌的将军,却做不稳这山川之主,原野之王。【参考文献】【1】 摘自 http:/ 【7】 【8】 【9】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中华书局 1963 年版, 史记卷 7。 【3】 章诗同苟子简注M上海 t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49 页。【4】 韩非 韩非子 说林下,第二十三:【5】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中华书局 1963 年版, 史记【10】 【12】 蔡伟 千古一宴,尽显英雄本色 书屋2002 年第 6 期 【11】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中华书局 1963 年版,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