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8下.doc

上传人:czsj190 文档编号:475899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8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8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8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一、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设。知识梳理:1、中国共产党在在建国后提出的土地政策及结果影响建国初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实行保护富农阶级的土改运动,到1952 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即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建国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1)过渡时期(19491956 年):1950 年实行的土改,实质是农民个体所有制;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先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后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

2、农业合作社,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1966 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改革开放以来(1979 年至今):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二、历史性的会晤与台湾问题知识梳理:1、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隔离与统一:(1)第一次隔离与统一: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直到 1662 年被“反

3、清复明”将士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 年康熙帝派军进军台湾,台湾才纳入中央政府的版图。(2)第二次隔离与统一: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直到 1945 年二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才恢复行使对台湾的主权。(3)第三次隔离:1949 年 12 月,国民党政府退踞台湾。从此,国民党当局割据台湾,坚持反共拒和,造成海峡两岸的长期分离。2、一个中国的事实和法理基础(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实和法律依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

4、平统一、一国两制”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何在?海峡两岸一定能实现统一的主要依据有哪些?.主要障碍:.台独势力的阻扰和破坏。.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政的肆意干涉。.统一的依据:(有利因素).根本保证: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心所向: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历史依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实略) ;.国际法依据:中美联合公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交公报等国际文献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政策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榜样借

5、鉴:港澳回归,并保持了繁荣,提供了榜样和借鉴;三、中美关系(中美建交 30 周年)知识梳理: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1、侵略中国:美国人华尔统领洋枪队镇压太平军;1900 年参与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2、中美合作:1942 年 1 月 1 日,中、美、苏等 26 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中美两国在战争中结为盟国,互相援助。 3、扶蒋反共: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6、4、中美敌视: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企图分裂中国的行径。5、中美建交: 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 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美正式建交后,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冲突,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对外交往的立足点:维护本国利益四、中日关系知识梳理:1、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

7、建社会中心店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殖产兴业” 、 “文明开化” ,成为亚洲的强国;(2)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 ,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1900 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占东三省,实行殖民统治;1937 年发动“ 七七”事变,全面侵华。2、23 年的冷战对立:(1949 年1972 年)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3、30 多年

8、友好和平交往:(1972 年至今)(1)1972 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3五、建国六十年的成就(中国的和平崛起)1、民主政治:(1)制度建设:建国初期确立的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2)法制建设:建国初期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2、经济建设:(1)19531957 年一五计划开

9、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三大改造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1978 年后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企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3、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改革开放后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4、国防科技教育: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5、外交成就:(1)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70 年代,1971 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邦交正常化,1979 年中美建交;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建交。(3)2001 年上海 APEC 会议。6、祖国统一:方针:和平统一;政策:一国两制;成就:1997 年香港回归、1999 年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7、思想成就: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