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章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doc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475843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一章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1国家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和特点有哪些?答:1课程目标基本价值取向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设计目标价值取向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升学和就业并重;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养成,培养合格的公民;注重基础实施和基本技能的养成;提倡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相统一。2课程结构突出选择性和灵活性。其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打破了传统以学科为主的观念,课程形态更加多样化;课程结构改变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强调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调整课时之间的比例。3课程内容上传统与现代并重。首先,课程内容在保证原有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课程内

2、容,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其次,注重学生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为他们的活动提供重组的材料。最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由内容为主转向内容和能力多样性的结合。4课程实施和管理上,注重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建立完善的选课指导制度和实行学分制管理,保证课程改革的实施。5课程评价上,注重校本评价与外部评价的结合,发挥评价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作用。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课程的历史发展阶段? 答: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在探索中走过 50 多年的历程。从总体上看,我们把高中课程改革历史演进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的高中课

3、程改革(19491957 年);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中课程改革(19581965 年);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中课程改革(19661976 年);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期的课程(19771998 年);五、高中课程改革的调整和发展时期(1999 年至今)。3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有哪些?答:高中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社会的发展要求改革高中教育;高中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高中课程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把知识和技能作为高中课程目标的核心,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导致高中教育价值观的异化和扭曲;2为了追求升学率,课程极力跟随

4、高考的取向,一方面导致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使得反映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内容很难纳入到课程内容领域,课程内容难于反应时代性;3分科的倾向严重,课程结构简单、划一,进而也限制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4为了能牢固记忆固定僵化的知识,在课程实施主要采用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5在课程评价上,以高考选拔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6课程管理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方式,地方、学校和教师成为课程被动执行者。 4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以“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

5、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创新教育,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奠定基础。5结合实际谈谈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哪些?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高中课程改革秉承两个教育理念:1使所有学生和学校都成功。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点、示范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学校都能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为促

6、进所有学生成功的优质高中。高中课程改革的这种理念旨在满足社会和个体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2高中的任务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或者公民基本素养。无论从国际还是从我国发展上来看,高中教育要超越工具性,转向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和人格。这种公民素质和人格培养并不排斥升学和就业的任务,而是为学生打好终身教育的基础,为学生升学、就业或者今后的发展打基础,它是一个更为宽泛科学的任务。6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一)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二)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1设置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改变传统的学科占据课程主导的局面;2合理处理必修与选修之间的关系,使必修之中有选择,选修之中有规范;3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五)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