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生物重要的生理过程.doc

上传人:jw66tk88 文档编号:475812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重要的生理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重要的生理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重要的生理过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重要的生理过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重要的生理过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翻译(主要在细胞质中)高中生物教材的有序分解(二)重要的生理过程图和操作流程图一蛋白质合成过程(1)氨基酸之间的缩合反应看清水的生成及肽键的形成脱水数 肽键 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若是环状肽则: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氨基酸之 间 脱水缩合时,原来的氨基和羧基已不存在,形成的多肽的一端是-NH2,另一端是COOH,所以对于 n 条肽链的多肽,每 1 条肽链至少应有 1 个-NH 2,1 个COOH ,若 还有-NH2或COOH,则存在于 R 基中。有关蛋白 质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有 n 个氨基酸,形成 m 条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n 个氨基酸m 条肽链

2、+(n-m)H 2Ona = X + (n-m)18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X= na -(n-m)18 其中(n - m)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 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2)蛋白质合成经转录和翻译过程DNA 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 的碱基数(至少):氨基酸的数目 6:3:1;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所需条件 必须有光、酶 有光无光均可、酶 进行场所 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内的基质中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ATP 生成 CO2 的固定、C 3 的还原能量转换 光能转变为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中稳定的化

3、学能 联系 物质联系: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在暗反 应阶段用于还原 C3;能量联系:光反应阶段生成的 ATP,在暗反应阶 段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ATP 中的化学能则转化为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 22反应方程式及元素去向总反应式:物质转移(以生成葡萄糖为例):三细胞呼吸过程1有氧呼吸2无氧呼吸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个阶 段的变化一定要拿下。2、温度、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类题目频考,对这类题目进行分类总结是很不错的战术。3、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一起来决定作物的 产量, 这类计算是 历年高考的命题密集区,解决这类难题关键要理清“有机物的积累量”和“ 有机物的合成量”。四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

4、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DNA 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当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 含有一个 DNA 分子;人、高等动物、乳酸菌等高等植物、酵母菌等CO2+H2O (CH2O)+O2光能叶绿体光能叶绿体6CO2+12H2O C6H12O6+6O2+6H2O3当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 DNA 分子。(3)在含有四分体的时期(减的前期和中期),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同源染色体的 对数。(4)染色体的数目在间期和减分裂期与体细胞相同,通 过 减分裂减半,减 分裂后期 暂 时 加 倍 ,与 体 细 胞 相 同 。(5)DNA 数目在减前的间期复制加倍,两次分裂分 别减少一半。(

5、6)四分体在四分体时期和减中期有,其它各期无。1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着丝点分裂第一极体第一次分裂卵原细胞第二极体卵细胞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丝分裂第二次分裂复制间期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末期结束动物植物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丝体现,膜仁失体散乱点中央,数形清点裂数倍移两极丝体失,膜仁建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初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精细胞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复制41复制开始时,DNA 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等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

6、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2以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分别形成一个新的 DNA 分子哺乳动物的精子、卵细胞发生 过程的特点(1)雄性动物初情期之后,睾丸中源源不断地发生精原细胞增殖并 经减数分裂产生精子。(2)雌性动物卵子的发生是间断的、不 连续的。(3)卵子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观察到两个极体五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1DNA 复制PCR 技术(体外 DNA 复制)卵原细胞卵原细胞有丝分裂 复制初级卵母细胞胎儿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第一极体(一般

7、不分裂)次级卵母细胞初情期排卵前后减数第二次分裂受精过程中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指在 DNA 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 DNA 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出与母 链模板DNA 互补的子链 DNA 的过程。是一项 DNA 体外合成扩增技术,能快速特异地在体外扩增任何目的 DNA。52蛋白质的合成过程(1)转录转录是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mRNA、tRNA、rRNA)的过程。DNA 复制只发生在能分裂的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中,而 转录则可 发生在所有完整的活细胞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2)翻译(3)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传递)1.

8、高等动植物只有 DNA 复制、 转录、翻译三条途径,但具体到不同细胞情况不尽相同,如根尖分生区细胞等分裂旺盛的组织细胞中三条途径都有;但叶肉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无 DNA 复制途径,只有转录和翻译两条途径;哺乳 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信息 传递。2.RNA 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 RNA 病毒中,是后来发现的,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3.逆转录一定要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完成。4.根据模板和原料即可确定是中心法则的哪一过程,如模板 DNA,原料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即可确定为 DNA 复制(转录)。5 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上述都有;进行互补配对的场所有四个,即细胞核、叶 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9、6.需要解旋酶的过程:DNA 复制(两条链都作模板)和转录(DNA 一条链作模板)。6六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血糖平衡调节(1)体温调节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 调节中枢:下丘脑参与的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促 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3)水平衡调节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调节中枢:下丘脑参与的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是促进血糖的去路,同时抑制血糖的来路,降血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是促进血糖来路升血糖。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调节中枢:下丘脑参与的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

10、重吸收,使尿量减少7七特异性免疫过程(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B 细胞、 T 细胞、记忆 B 细胞、记忆 T 细胞、效 应 T 细胞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有浆细胞能增殖分化的细胞:B 细胞、T 细胞、记忆 B 细胞、 记忆 T 细胞浆细胞的来源:抗原初次侵入由 B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抗原再次侵入由 B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主要由记忆 B 细胞增殖分化。效应 T 细胞:抗原初次侵入由 T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抗原再次侵入由 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主要由记忆 T 细胞增殖分化。八基因工程操作步骤基因文库 PCR 扩增 人工合成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11、。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由四个元件组成: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感受态法(即用 Ca2+处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的 DNA 分子上,以及目的基因是否完成转录的方法是:DNA 分子杂交;是否完成翻译表达出相应蛋白质的检测方法是:抗原-抗体反 应81基因工程能够实现的理论依据是(1)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能相互拼接: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双螺旋结构;都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都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2)相同的基因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12、各种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蛋白质合成都经过转录和翻译。2基因工程产生变异的来源:基因重 组3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1)能定向 产生变异。 (2)能克服远缘杂 交不亲和的障碍。PCR 扩增 DNA条件过程PCR 扩增 DNA 的原理:DNA 复制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将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制成一定 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再将 该悬浮液放入培养瓶中,在培养箱中培养,这个过程称为原代培养。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随着细胞的生 长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 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

13、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九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2营养物质3适宜的温度和 pH4气体环境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细胞的有丝分裂9十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十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用传统方法从血清中获得抗体,特异性差,纯度低。单克隆抗体:由单个 B 淋巴细 胞(浆细胞)增殖,通 过克隆形成细胞群所产生的抗体。十二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又称体细胞克隆,作为动物 细 胞工程技术的常用技术手段,即把体细胞移入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的去核 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能发育为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 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方法获 得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由于体细胞高度分化,恢复全能性 困难,体细胞核移植的原理即是细胞核的全能性。诱导融合的方法有哪些?第一次筛选:用特定的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的方法:抗原抗体杂交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是:杂交瘤细胞给动物注射相应的抗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