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2

类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烧热与能源.doc

  • 上传人:fmgc7290
  • 文档编号:4756359
  • 上传时间:2019-01-10
  • 格式:DOC
  • 页数:32
  • 大小:1.51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烧热与能源.doc
    资源描述:

    1、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03311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第 11 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烧热与能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答案 CD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酸碱中和反应 浓 H2SO4稀释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H 2在l 2中燃烧 弱酸电离 NH 4Cl 晶体与 Ba(OH)28H2O 混合搅拌A.

    2、B. C. D.答案 A3.(2008上海,17 有改动)已知:H 2(g)+F 2(g)2HF(g);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 1 L 氢气与 1 L 氟气吸收 270 kJ 热量B.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反应生成 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 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 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 个氢气分子与 1 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 2 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 270 kJ 热量 答案 C4.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142.9 kJ 热量,表

    3、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g)+O 2(g) 2H2O(l);H=-142.9 kJmol -1B.2H2(g)+O2(g) 2H2O(l);H =-571.6 kJmol-1C.2H2+O2 2H2O;H=-571.6 kJmol -1D.2H2(g)+O2(g) 2H2O(l);H=+571.6 kJmol -1答案 B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57.3 kJ/mol,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 =2(-57.3) kJ/molB.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4、则 2CO2(g) 2CO(g)+O2(g)反应的 H=+2283.0 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答案 B6.已知:H +(aq)+OH -(aq) H2O(l);H=-57.3 kJ mol -1,计算下列中和反应里放出的热量 (1)用 20 g NaOH 配成的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放出 kJ 的热量。(2)用 0.1 mol Ba(OH)2配成的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 kJ 的热量。(3)用 1 mol 醋酸稀溶液和足量 NaOH 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 (大于、小于或等于)5

    5、7.3 kJ,理由是 。(4)1 L 0.1 molL-1 NaOH 溶液分别与醋酸溶液、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03312Q1、 Q2、 Q3(单位: kJ) 。则它们由大至小的顺序为 。 答案 (1)28.65 (2)11.46 (3)小于 醋酸电离需要吸热 (4)Q 2Q3Q17.有专家指出,如果燃烧产物如 CO2、H 2O、N 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能够实现,那么,这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 )A.化学能 B.热能 C

    6、.生物能 D.电能答案 B8.(2009岳阳质检)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又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但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C.煤、石油、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水煤气、干馏煤气是一级能源(2)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

    7、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获得氢能源答案 (1)BD (2)AC【例 1】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 393.5 kJmol-1 、285.8 kJmol -1、890.3 kJmol-1、2 800 kJmol -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 O2(g) CO(g);H=-393.5 kJmol -11B.2H2(g)+O2(g) 2H2O(g);H =+571.6 kJmol-1C.CH4(g)+2O 2(g) CO2(g)+2H2O(g); H=

    8、-890.3 kJmol-1D. C6H12O6(s)+3O2(g) 3CO2(g)+3H 2O(l); H=-1 400 kJmol-1答案 D1.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 H2和 CH4) ,有希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 kPa 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CO2,放出 890.3 kJ 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g)+2O 2(g) CO2(g)+2H2O(l); H=+890.3 kJmol-1B.CH4(g)+2O 2(g) CO2(g)+2H2O(

    9、l); H=-890.3 kJmol-1C.CH4(g)+2O 2(g) CO2(g)+2H2O(l); H=890.3 kJD.2H2(g)+O 2(g) 2H2O(l); H=-285.8 kJmol-1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03313答案 B2.(2008重庆理综,13)化学反应 N2+3H2 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 2NH3(l); H=2(a-b-c) kJmol-1 B.N2(g)+3H2(g) 2NH3(g); H=2(b-a) kJmol-1 C. N2(g)+

    10、H2(g) NH3(l); H=(b+c-a) kJmol-11D. N2(g)+ H2(g) NH3(g); H=(a+b) kJmol-1答案 A例 2 (2008宁夏理综,13)已知 H2(g) 、C 2H4(g)和 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 285.8 kJmol-1、1 411.0 kJmol-1 和 1 366.8 kJmol-1,则由 C2H4(g)和 H2O(l)反应生成 C2H5OH(l)的 H 为 ( ) A.-44.2 kJmol-1 B.+44.2 kJmol-1C.-330 kJmol-1 D.+330 kJmol-1答案 A3.(2009沙市模拟)在同温同压

    11、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H 1H 2的是 ( )A.2H2(g)+O2(g) 2H2O(l);H 12H 2(g)+O2(g) 2H2O(g); H2B.S(g)+O2(g) 2SO2(g);H 1S(s)+O 2(g) 2SO2(g);H 2C.C(s)+ O2(g) CO(g);H 1C(s)+O 2(g) CO2(g);H 21D.H2(g)+Cl2(g) 2HCl(g);H 1 H2(g)+ Cl2(g) HCl(g);H 2答案 C4.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2 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 、PO b kJmol-1

    12、、P O c kJmol-1、O O d kJmol-1 。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 H,其中正确的是 ( )A.(6a+5d-4c-12b) kJmol -1 B.(4c +12b -6a-5d) kJmol -1C.(4c +12 b -4a-5d) kJmol -1 D.(4a +5d-4c -12b) kJmol -1答案 A1.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再生能源 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 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

    13、5903314答案 C2.下列有关 H+(aq)+OH -(aq) H2O(l);H=-57.3 kJ/mol 的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B.反应物一定是强酸与强碱C.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都可以这样表示D.代表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水时,放出热量 57.3 kJ答案 D3. NH3(g)燃烧的产物是 NO2( g)和 H2O(g) 。已知反应有: (1)H 2(g)+ O2(g) H2O(g);H=-241.8 kJ/mol(2) N2(g)+O2(g) NO2(g); H=+33.9 kJ/mol(3)NH 3(g) N2(g)+ H2(

    14、g);H =+46.0 kJ/mol1 3下列关于 NH3(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NH3(g)+ O2(g) NO2(g)+ H2O(g); H=-282.8 kJ/mol473B.NH3(g)+ O2(g) NO2(g)+ H2O(g); H=-161.9 kJ/mol5C.NH3(g)+ O2(g) NO2(g)+ H2O(g); H=-161.9 kJ/molD.NH3(g)+ O2(g) NO2(g)+ H2O(g); H=-282.8 kJ/mol43答案 A4.已知:CH 3CH2CH2CH3(g)6.5 O 2(g) 4CO 2(g)5H 2O(l);H

    15、=-2 878 kJ/mol(CH3)2CHCH3(g)6.5 O 2(g) 4CO 2(g)5H 2O(l);H=-2 869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答案 A5.(2009孝感模拟)如果 1 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这个规律称为盖斯定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 3H8) ,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 3H6) 。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

    16、C 3H8(g)CH 4(g)+HCCH(g)+H 2(g); H1=+156.6 kJmol-1CH3CH CH2(g) CH 4(g)+HCCH(g); H2=+32.4 kJmol-1则相同条件下,丙烷脱氢得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已知:Na 2CO310H2O(s) Na2CO3(s)+10H2O(g);H 1=+532.36 kJmol-1Na2CO310H2O(s) Na2CO3H2O(s)+9H 2O(g);H 2=+473.63 kJmol-1写出 Na2CO3H2O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 (1)C 3H8(g)CH 3CH CH2(g)+H2(g);H=+12

    17、4.2 kJ/mol(2)Na2CO3H2O(s) Na2CO3(s)+H2O(g); H=+58.73 kJ/mol6.把温度为 13、浓度为 1.0 mol/L 的酸溶液和 1.1 mol/L 的碱溶液各 50 mL 混合溶液密度均为 1 g/mL,所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4 J/(g) ,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03315(1)试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H 1=_;H 2=_。(2)实验中碱液过量的目的是_。(3)两组实验结果有差异的原因是_。答案 (1)-56.9 kJmol -

    18、1 -52.7 kJmol-1 (2)提高实验的准确度(3)NaOH 是强电解质,NH 3H2O 是弱电解质,继续电离时吸收热量系列实验 8 酸碱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设计】用 50 mL 0.50 mol/L 的盐酸与 50 mL 0.55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2)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环形铁质搅拌棒代替?_(填“能”或“不能” ) ,其原因是_;(3)实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用 0.55 mol/L 的原因是_;实验中若改用 60 mL 0.50 mol/L

    19、 的盐酸与 50 mL 0.55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 “不相等” ) ,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 “不相等” ) ;(4)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时,放出 57.3 kJ 的热量,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减少热量损失(2)不能 铁会和盐酸反应铁导热性好,热量损失较大(3)为了确保盐酸完全被中和 不相等 相等(4)NaOH(aq)+HCl(aq) NaCl(aq)+H2O(l); H=-57.3 kJmol-1【实验拓展】某实验小组设计用 50 mL 1.0

    20、 mol/L 盐酸跟 50 mL 1.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上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 ,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 ,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 NAOH 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 。(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

    21、溶液各 50 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实验序 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度 t2/ 温差( t2-t1)反应物 起始温度 t1/ 终了温度/t 2 中和热 kgmol-1HCl+NaOH 13.0 19.8 H 1HCl+NH3H2O 13.0 19.3 H 2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03316号 盐酸 NaOH 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2 25.1 25.1 31.8 31.8 6.73 25.1 25.1 25.1 31.9 6.8已知盐酸、NaOH 溶液密度近似为 1.00 g/cm3,中和后混合

    22、液的比热容 C=4.1810-3 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H=_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 NaOH 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 ,其原因是_。(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 。答案 (1)偏小 (2)-56.01 kJ/mol (3)偏小 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热量,造成测得中和热偏小(4)偏小1.(2008上海,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

    23、反应主要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要外界能量答案 C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 H 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 )A.2CO(g)+O 2(g) 2CO2(g);H=-566 kJmol -1B.CH4(g)+2O 2(g) CO2(g)+2H2O(l); H=-890 kJmol-1C.2H2(g)+O2(g) 2H2O(l);H =-571.6 kJmol-1D.H2(g)+Cl2(g) 2HCl(g);H=-184.6 kJmol -1答案 B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图示能表示 Ba(OH)2

    24、8H2O 与 NH4Cl 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答案 A4.在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分别与 H2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Cl2 B.Br2 C.I2 D.S答案 A5.(2008苏州质检)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 2O(l)2H2(g)+O 2(g),该反应要吸收大量的热。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B.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

    25、放能量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03317D.寻找特殊催化剂,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答案 AC6.实验室用 4 mol SO2与 2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 2(g)+O 2(g) 2SO3(g);H =-196.64 kJ/mol,当放出 314.624 kJ 热量时,SO 2的转化率为 ( )A.40% B.50% C.80% D.90%答案 C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 2O3(s)+3CO(g) 2Fe(s)+3CO2(g); H=-24.8 kJ/molFe2O3(s)+ CO(g) Fe3O4(s

    26、)+ CO2(g); H=-15.73 kJ/mol11Fe3O4(s)+ CO(g) 3FeO(s)+CO 2(g); H=+640.4 kJ/mol则 14 g CO 气体还原足量 FeO 固体得到 Fe 固体和 CO2气体时对应的 H 约为 ( )A.-218 kJ/mol B.-109 kJ/mol C.+218 kJ/mol D.+109 kJ/mol答案 B8.(2009 临沂模拟)如图所示,把盛有几小块镁片的试管放入盛有 25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再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入 2 mL 的稀盐酸下列对烧杯中的实验现象的描述及原因说明中正确的是 ( ) A.烧杯中出现白色浑浊,原因是试管中

    27、的反应放出热量使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溶质析出B.烧杯中出现白色浑浊,原因是试管中的反应吸收热量使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温度降低,溶质析出C.烧杯中没有任何现象,原因是试管中的反应与烧杯中饱和石灰水没有关系D.烧杯中没有任何现象,原因是试管中的反应既不放出热量,也不吸收热量答案 A9.2007 年 10 月下旬,我国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分解,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H 4ClO4 N2+4H 2O+Cl2+2O 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下列有关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28、上述反应瞬间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推动卫星发射升空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答案 D10.(2009莱芜质检)已知 25、101 kPA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O 2(g) CO2(g);H=-393.51 kJmol -1 C(金刚石,s)+O 2(g) CO2(g);H=-395.41 kJmol -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B.由于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C.由于石墨制备金刚石

    29、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D.由于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 答案 A11.(2009三亚模拟)通常人们把拆开 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化学反应的 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03318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键能/kJmol -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请

    30、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SiC_Si ;SiCl 4_SiO2。(2)工业上用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 4(g)+2H2(g) 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 H=_kJmol -1。答案 (1) (2)+23612.近 20 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像电一样,氢是一种需要依靠其他能源,如石油、煤、原子能等的能量来制取的“二级能源” ,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现成形式能量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和原子能。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1)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可持续利用的制

    31、氢气的方法是 ( )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C.光解海水 D.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2)氢气燃烧时耗氧量小,发热量大。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O2(g) H2O(l);H=-285.8 kJmol -1C(g)+O 2(g) CO2(g);H=-393.5 kJmol -11试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比是:_(3)氢能源既可能实现能源贮存,也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型氢化物(又称间充化物) ,在这类氢化物中,氢原子填充在金属的晶格间隙之间,其组成不固定,通常是非化学计量的,如:TiH 1.73、LAH 0.78。已知标准状况下,1 体积的钯

    32、粉(Pd)可吸附 896 体积的氢气(钯粉的密度为 10.64 gcm-3,相对原子量为 106.4)试写出 Pd 的氢化物的化学式:_。答案 (1)C (2)4.361 (3)PdH 0.813.(2008烟台模拟)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C(s)+H2O(g) CO(g)+H 2(g);C(s)、 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 2(g) CO2(g);H =-393.5 kJmol-1 H2(g)+ O2(g) 1H2O(g) ;H=-242.0 kJmol -1 CO(g)+ O2 CO2(g);H =-283.0 kJmol-11请回答:(1)

    33、根据以上数据,写出 C(s)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 mol CO(g)和 1 mol 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 1 mol 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甲同学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可以使煤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做出下列循环图:并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请分析: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_(填“甲”或“乙” ) ;判断的理由_。 (3)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为燃料和煤直接燃烧相比有很多优点,请列举其中的两个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

    34、03319优点_。(4)水煤气不仅是优良的气体燃料,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CO 和 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 甲醛 甲酸 乙酸。试分析当 CO 和 H2按 11 的体积比混合反应,合成上述_(填序号)物质时,可以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完全利用原料中的原子,实现零排放。答案 (1)C(s)+H 2O(g) CO(g)+H2(g); H=+131.5 kJmol-1(2)乙 甲同学忽略了煤转化为水煤气要吸收热量(或 H 1=H 2+H 3,且 H 20)(3)减少污染 燃烧充分 方便运输(4)14.(2008全国理综,26 有改动)红磷 P(s)和 Cl2(g)发生反应生成 PCl3(g

    35、)和 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 H 表示生成 1 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 和 Cl2反应生成 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PCl5分解成 PCl3和 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3)工业上制备 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 P 和 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PCl3,然后降温,再和 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_。(4)P 和 Cl2分两步反应生成 1 mol PCl5的 H 3=_,P 和 Cl2一步反应生成 1 mol PCl5的 H 4_ H3(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答案 (1) Cl2(g)+P(s) PC

    36、l3(g);H=-306 kJ/mol3(2)PCl5(g) PCl3(g)+Cl2(g);H=+93 kJ/mol(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生成物分解(4)-399 kJ/mol 等于第 12 讲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化学电源1.在下图的 8 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哪几个? 。答案 2.在如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中:Zn 为 极,Cu 为 极;负极上发生 反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033110应,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上发生 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电子流出的极是 极,电子流入的极是 极;电流方向 。盐桥中的盐溶液是

    37、溶液,其作用为 。盐桥中的 会移向 ZnSO4溶液, 移向 CuSO4溶液,使 ZnSO4溶液和 CuSO4溶液均保持电中性。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电极的质量将会 。答案 负 正 氧化 Zn-2e- Zn2+ 还原 Cu2+2e- Cu 负 正 从 Cu 极流向 Zn 极 饱和 KCl 提供定向移动的阴阳离子 Cl - K+ Zn 极减小,Cu 极增加3.(1)将 Al 片和 Cu 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稀 H2SO4中组成原电池,写出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Al 片( ) ,Cu 片( ) 。(2)若将 Al 片和 Cu 片用导线相连,插入浓 HNO3中能否组成原电池? (填“能”或“不能”

    38、, “若不能” ,则不用回答下面的问题) ,若能组成原电池,写出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Al 片( ) ,Cu 片( ) 。答案 (1)负极 2Al-6e - 2Al3+ 正极 6H +6e- 3H2(2)能 正极 2NO +4H+2e- 2NO2+2H 2O 负极 Cu-2e - Cu2+34.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SO (aq) PbSO4(s)+2e -24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O4(s)+2e - Pb(s)+SO (aq)24答案 B5.一种

    39、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CH3OH(g)+O2(g) H2O(l)+CO2(g)+2H+(aq)+2e-B.O2(g)+4H+(aq)+4e- 2H2O(l)C.CH3OH(g)+H2O(l) CO2(g)+6H+(aq)+6e-D.O2(g)+2H2O(l)+4e- 4OH-答案 C6.新型高能钠硫电池以熔融的钠、硫为电极,以导电的陶瓷为固体电解质。该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反应原理为:2Na+xS Na 2Sx。(1)放电时 Na 发生 反应,S 作 极。(2)充电时 Na 所在电极与直流电源的 极相

    40、连。创新设计步步高南京总发行:南京支点教育研究中心 84590031 8459033111(3)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4)用此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 NaCl 溶液,当阳极产生 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消耗金属 Na 的质量为 。答案 (1)氧化 正 (2)负 (3)Na-e - Na+ S -2e- xS (4)69 g2x7.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 0.1 molL-1的 NaCl 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装置中的四块相同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 ( )A. B. C. D.答案 D8.(2008长治质检)如图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1)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则原溶液呈 性,发生 腐蚀,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2)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 性,发生 腐蚀,电极反应:负极: ;正极: 。 答案 (1)中性、碱性或弱酸 吸氧 Fe-2e - Fe2+ O2+2e-+H2O 2OH-1(2)较强酸 析氢 Fe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燃烧热与能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7563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