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生物化学复习.doc

  • 上传人:yjrm16270
  • 文档编号:4755898
  • 上传时间:2019-01-10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5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生物化学复习.doc
    资源描述:

    1、名解 1、必需氨基酸:人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称为营养必须氨基酸。 亮、异亮、苏、节、赖、甲硫、苯丙、色2、酮体:脂酸在肝脏线粒体内产生的特有中间产物乙酰乙酸,-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 3、一碳单位:指在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等。一碳单位载体:四氢叶酸,一碳单位主要来自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及色氨酸的分解代谢。 4、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核糖核酸。5、核心酶 6、順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元件 7、内含子/外显子 8、半保留复制:DNA 复制是以 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以 dNTP 为原料,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

    2、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样形成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与原来的 DNA 分子完全相同,故称之为复制。又因子代 DNA 分子的双链期中一条来自亲代,另一条是新合成的,故名半保留复制。 9、酶的活性中心:酶的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性结合,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10、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 DNA 分子末端的结构。形态学上,DNA 末端与它的结合蛋白质紧密连接,像两顶帽子盖在染色体两端,也使染色体 DNA 末端膨大成粒状。11、端粒酶:12、乳糖操纵子:大肠杆菌中与乳糖代谢功能相关的基因成簇地

    3、串联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转录单位即乳糖操纵子,包括:Z、Y 、A 三个结构基因,一个操纵子序列 O,一个启动序列 P 及一个调节基因 I.Z、Y 、A 是指结构基因,用于表达性状;lacZ 编码 -半乳糖苷酶,它可以切断乳糖的半乳糖苷键,而产生半乳糖和葡萄糖;lacY 编码 -半乳糖苷透性酶,它构成转运系统,将半乳糖苷运入到细胞中;lacA 编码 -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只将乙酰- 辅酶 A 上的乙酰基转移到 - 半乳糖苷上;R 是指调节基因,调节分泌阻遏物或诱导物;O 是指操纵基因,与乳糖的结合部位;P 是指启动子,启动基因的转录和翻译。13、引物 是一小段单链 DNA 或 RNA,作为 DNA

    4、 复制的起始点,在核酸合成反应时,作为每个多核苷酸链进行延伸的出发点而起作用的多核苷酸链,在引物的 3-OH 上,核苷酸以二酯链形式进行合成,因此引物的 3-OH,必须是游离的。14、领头链 复制时,亲代 DNA 双链解链为模版,顺解链方向连续复制下去的链为领头链15、复制 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一个新的子代 DNA 分子的过程。16、随从链 在细胞内,DNA 的两条链都可以作为模板,分别合成两条新的 DNA 子链。由于 DNA 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即一条链是 53 ,而另一条链则是 35 。但是,DNA 聚合酶催化 DNA 链的合成只能沿着 53方向进行,因此,解开双链以后,在35

    5、,方向的模板上可以反向平行的方式顺利地按 53方向合成新的 DNA 链。这条链是连续合成的(以 35方向链为模板,称为前导链;而另一条链是不连续合成的(以 53方向链为模板) ,称为随从链17、端粒酶 细胞中有种酵素负责端粒的延长,其名为端粒酶18、冈崎片段 DNA 双链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在 DNA 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19 点突变 也称作单碱基替换(single base substitution) ,指由单个碱基改变发生的突变。可以分为转换(transitions)和颠换(transversions)两类。转换:嘌呤和嘌呤之间的替换,或嘧啶和嘧啶之间的替换。颠换:嘌呤和嘧啶之

    6、间的替换。20、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DNA 复制时在 DNA 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 SSB 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 Y 字型结构称为复制叉。在复制叉处作为模板的双链 DNA 解旋,同时合成新的 DNA 链21、复制子(replicon):是 DNA 复制时从一个 DNA 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这个起点起始的复制叉完成的片段。DNA 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称为复制子。22、重组(recombination) 杂交后代的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所没有的基因组合的现象。23、生物转化作用:机体在排出非营养物质之前,须对他们进行代谢转换,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7、肝的生物转化第一相:氧化 还原 水解。24、转化作用: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援 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接合作用:当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 DNA 就可从一个细胞转移(细菌)至另一个细胞(细菌),这种类型的 DNA 转移称为接合作用。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 DNA 转移及基因重组极为转导作用。转座:可移动的 DNA 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以为或重排。25 管家基因:有些基因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须的,或必不可少的,这类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

    8、表达。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相应的基因被激活,基因表达产物增加,即这种表达基因是可诱导的。相反如果基因对环境信号应答时背抑制,这种基因称为可抑制基因。26 癌基因:是指能在体外引起细胞转化,在体内诱发肿瘤的基因。他是细胞本身遗传物质的组成部分,人们将这类存在于生物正常细胞基因中的癌基因称为原癌基因。抑癌基因:是一类能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值从而抑制肿瘤形成的基因。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如加热、酸、碱等)引起蛋白质结构变化,并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变性时不涉及一级结构改变或肽键的断裂。2、酶的活性中心 :必需基团相对集中并构成一定空间构象,直接负责

    9、结合及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区域。3、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等在肝中转变为糖的过程。4、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的释能反应同时伴有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的吸能反应,二者偶联,称为氧化磷酸化。5、呼吸链: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由一组 H 和电子传递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所构成的,能把还原当量(2H=2e2H)氧化成 H2O 的反应链称为呼吸链。6、载脂蛋白:载脂蛋白是存在于血浆脂蛋白中的一类蛋白质。现一般将其以A、B、C、D、E 表示分为五类,其中有的又分若干亚类(以、等表示),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促使脂类溶于血浆转运,稳定脂蛋白结构。有的尚有激活有关酶、识别受体等特殊功能。7、r谷氨酰循环:是指氨基

    10、酸从肠粘膜细胞吸收,通过定位于膜上的 r谷氨酰转肽酶催化使吸收的氨基酸与 GSH 反应,生成 r谷氨酰基氨基酸而将氨基酸转入细胞内的过程。由于该过程具有循环往复的性质,故称其为 r谷氨酰循环。8、DNA 半保留复制:一个亲代 DNA 分子复制一次所得到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两条链里的一股是来自亲代,另一股是新合成的,即“新、旧”各半,称半保留复制。9、不对称转录:双链 DNA 分子上分布着很多基因,并不是所有基因的转录均在同一条 DNA单链上,而是一些基因在这条单链转录,另一些基因的转录在另一条单链上,DNA 双链一次只有一条链(或某一区段)可作为模板转录,称之为不对称转录。10、酶原的激

    11、活: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和初分泌时,并不表现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酶原在一定条件下,受某种因素的作用,酶原分子的部分肽键被水解,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中心,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称酶原的激活。11、胆色素: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它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因其具有颜色故名胆色素。正常时随胆汁排泄。12、反向转录:以病毒 RNA 为模板,以4SRNA 或色氨酸 RNA 为引物,4种 dNTP 为原料,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在反向转录酶催化下合成 DNA 的过程。简答1.DNA 双螺旋结构要点2.复制/转录的区别DNA 复制 RNA 转录合成

    12、部位 真核生物:主要在细胞核中,也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原核生物:核区和质粒周围真核生物:核仁rRNA核质mRNA,tRNA 及5S rRNA;线粒体原核生物:核区和质粒周围底物 dNTP(4种):dATP,dGTP, dCTP, dTTP NTP(4种):ATP,GTP,CTP,UTP模板 DNA 的两条链 DNA 中的一条链(反意义链)酶 解旋酶,解链酶DNA 聚合酶 I,II,III.(原核)DNA 聚合酶 拓扑异构酶引物酶DNA 指导下的 RNA 聚合酶(DDRP ):2 (原核)I ,II, III (真核)引物 需 RNA 做引物 不需引物作用机理 引物或正延长的 DNA 的3-OH

    13、向新加入的 dNTP 的5-磷酸进行亲核进攻正延长的 RNA 的3-OH 向新加入的 NTP 的5-磷酸进行亲核进攻链的延长方向 5-3合成,3-OH 端延长 5-3合成,3-OH 端延长产物 双链 DNA 单链RNA(rRNA,mRNA,tRNA)血糖的来源于去路1.血糖来源(1)糖类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入血,这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 (2)肝糖原分解:短期饥饿后,肝中储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3)糖异生作用:在较长时间饥饿后,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质在肝内合成葡萄糖。(4)其他单糖的转化。2.血糖去路(1)氧化分解: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 ATP,为细胞

    14、代谢供给能量,此为血糖的主要去路。(2)合成糖原:进食后,肝和肌肉等组织将葡萄糖合成糖原以储存。(3)转化成非糖物质:转化为甘油、脂肪酸以合成脂肪;转化为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4)转变成其他糖或糖衍生物,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等。(5)血糖浓度高于肾阈(8.99.9mmolL,160 180mgdl)时可随尿排出一部分。4.原核/真核 DNA 聚合酶的作用5.复制保真性的三种机制:(1)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A 与 T、G 与 C(2)DNA-pol III 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3)复制出错时 DNA-pol I 有即时的校读功能6.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及各种因子发挥的功能Z、Y、

    15、A 是指结构基因,用于表达性状;lacZ 编码 -半乳糖苷酶,它可以切断乳糖的半乳糖苷键,而产生半乳糖和葡萄糖;lacY 编码 -半乳糖苷透性酶,它构成转运系统,将半乳糖苷运入到细胞中;lacA 编码 -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只将乙酰-辅酶 A 上的乙酰基转移到 -半乳糖苷上; R 是指调节基因,调节分泌阻遏物或诱导物; O 是指操纵基因,与乳糖的结合部位;P 是指启动子,启动基因的转录和翻译。2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 在没有乳糖存在时,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此时基因列在 P 启动序列操纵下表达的乳糖阻遏蛋白与 O 序列结合,故阻断转录启动。阻遏蛋白的阻遏作用并非绝对,偶有阻遏蛋白与 O 序列解聚

    16、。因此,每个细胞中可能会有寥寥数分子 半乳糖苷酶、透酶生成。当有乳糖存在时,乳糖操纵子即可被诱导。真正的诱导剂并非乳糖本身。乳糖经透酶催化、转运进入细胞,再经原先存在于细胞中的少数 -半乳糖苷酶催化,转变为别乳糖。后者作为一种诱导剂分子结合阻遏蛋白,使蛋白构型变化,导致阻遏蛋白与 O 序列解离、发生转录,使 -半乳糖苷酶分子增加 1000 倍。 3CAP 的正性调节 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 CAP 是同二聚体,在其分子内有 DNA 结合区及 cAMP 结合位点。当没有葡萄糖及 cAMP 浓度较高时,cAMP 与 CAP 结合,这时 CAP 结合在乳糖启动序列附近的 CAP 位点,可刺激 RNA

    17、 转录活性,使之提高 50 倍;当葡萄糖存在时,cAMP 浓度降低,cAMP 与 CAP 结合受阻,因此乳糖操纵子表达下降。 由此可见,对乳糖操纵子来说 CAP 是正性调节因素,乳糖阻遏蛋白是负性调节因素。两种调节机制根据存在的碳源性质及水平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的表达。 4对调节机制的解释 大肠杆菌根据碳源性质选择代谢方式。 倘若有葡萄糖存在时,细菌优先选择葡萄糖供应能量。葡萄糖通过降低 cAMP 浓度,阻碍 cAMP 与 CAP 结合而抑制乳糖操纵子转录,使细菌只能利用葡萄糖。 在没有葡萄糖而只有乳糖的条件下,阻遏蛋白与 O 序列解聚, CAP 结合 cAMP 后与乳糖操纵子的 CAP 位点,

    18、激活转录,使得细菌利用乳糖作为能量来源。 7 真核基因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真核生物基因组 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除配子细胞外,体细胞内的基因的基因组是双份的(即双倍体,diploid) ,即有两份同源的基因组。(2)真核细胞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一个结构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生成一个 mRNA分子和一条多肽链。(3)存在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可达百万次以上。(4)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区域。(5)大部分基因含有内含子,因此,基因是不连续的。(6)基因组远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具有许多复制起点,而每个复制子的长度较小。8.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

    19、压; (2)组成血液缓冲体系,参与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3)运输营养和代谢物质,血浆蛋白质为亲水胶体,许多难溶于水的物质与其结合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 (4)营养功能,血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其他蛋白质。 9.给一个 DNA 序列,写出其对应编码链,模板链,mRNA 链10.引起 DNA 损伤的因素及其是如何修复的:自发性损伤1.复制时的碱基错配2.互变异构:ANH 时可形成 A=C,GOH 时可形成 GT 三键配对3.碱基脱氨:C-U,A-I,G-X4.碱基丢失:大肠杆菌每代丢失一个嘌呤,哺乳动物可达一万个。嘧啶丢失几率只有嘌呤的 120。环境因素:物理 化学 生物修复:(1)直接

    20、修复系统利用酶简单的逆转 DNA 损伤(2)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识别 DNA 双螺旋变型(3)重组修复系统能够修复双链断裂损伤(4)SOS 修复系统是 DNA 损伤广泛而诱发的复杂反应11.参与 DNA 复制的确切顺序12.氨的来源于去路. 来源:1)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 (0.5 分)2)肠道吸收的氨。包括尿素分解(0.5 分)和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产生的氨。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 (0.5 分)去路:1)合成尿素(主要去路) 。 (0.5 分)2)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0.5 分)3)合成其他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0.5 分)4)以 NH4 的形式从肾脏排出。 (

    21、0.5 分)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 DNA 聚合酶有哪些种类?他们各自有何功能?原核生物的 DNA 聚合酶DNA Pol I 1)53聚合酶的活性: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 2)35外切酶活性:对复制中错误进行即时校读,保证复制的准确性 3)53外切酶活性:可去除 RNA 引物和突变碱基。DNA-pol II 在无 pol I 及 pol 的情况下才起作用,其真正的功能也未完全清楚,可能在损伤修复中有特殊作用。DNA-pol 53聚合酶的活性:是在复制延长中真正催化新链核苷酸聚合的酶。35外切酶活性:对复制中错误进行即时校读,保证复制的准确性。真核生物的 DNA 聚合酶DNApo1:

    22、延长领头链和随从链;DNApoI:合成 RNA 引物;DNApol: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DNApol:在没有其他 DNApol 时发挥催化功能。DNApo1:催化线粒体 DNA 的合成。3.DNA 复制时前导链与随从链的合成有何不同4.DNA 拓扑异构酶有何作用6.什么是逆转录?有何生理意义?7.比较逆转录酶与真核 DNA 聚合酶的性质1.遗传密码有哪些特点?2.按下列 DNA 単链 5TTCGGCTACTCCGTCGACGATGATCA3试写出 a.复制时,另一単链的序列b.转录时 mRNA 的序列c。合成的多肽链序列1.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途径2 体内第二信使有哪些?3 信息传递的一般方

    23、式4.受体作用的几个特点5.什么是受体?怎样分类?6.细胞间信息物质分为哪几类?什么是 NPN 临床上测定 NPN 有何意义?合成 Hb 的原料有?哪一个酶是合成过程的限速酶?简述 RBC 代谢的主要特点什么叫血液凝固?名解 生物转化作用简答生物转化的意义黄疸的类型,主要生物指标最后一题是 431 面那张表7 氨基酸脱氨基后可进行进一步代谢,主要有以下途径:(1)-酮酸课彻底氧化分解并提供能量(2)-酮酸经氨基化生成营养非必需氨基酸(3)-酮酸可转变成糖和脂类化合物8 鸟氨酸循环:(1)NH3、CO2、和 ATP 缩合生成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2)氨基甲酰磷酸与鸟氨酸反应生成瓜氨

    24、酸;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3)瓜氨酸与天冬氨酸反应生成精氨酸代琥珀酸;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4)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成延胡索酸;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5)精氨酸水解释放尿素并在生成鸟氨酸;精氨酸酶。9 核苷酸的生物学功用:(1)作为核算合成的材料(2)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ATP、GTP(3)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4)组成辅酶(5)活化中间代谢物。10 体内嘌呤核苷酸的两条合成途径:(1)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级 CO2 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 (2)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

    25、或重新利用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不就合成的两种方式: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由 PRPP 提供磷酸核糖,它们分别催化 AMP 和 IMP、GMP的补救合成。生理意义:(1)可以节省从头合成时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2)体内某些组织器官,脑、脊髓,由于缺乏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体系,它们只能进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11 能转录出 RNA 的 DNA 区段称为结构基因。转录的这种选择性称为不对称转录,他有两方面含义:在 DNA 分子双链上,一股连作为模板指引转录,另一股连不转录;其二是模板连并非总是在同一单链上。12RNA 聚合酶有多个亚基组成 决定哪些基因被转录 与

    26、转录的全过程有关 结合 DNA模板 辨认起始点() 称为核心酶,加上 称为全酶。活细胞的起始转录需要全酶,转录延长阶段仅需核心酶。13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1)依赖 因子的转录终止, 因子终止转录的作用是与 RNA 转录产物结合结合后 因子和 RNA 聚合酶都发生构想干煸,从而使 RNA 聚合酶停顿,解螺旋酶的活性使 DNARNA 杂化双链拆除,利于产物从转录复合物中释放。 (2)非依赖 因子的转录终止,DNA 模板链上靠近终止处有些特殊碱基序列,转录出 RNA 后,RNA 产物形成特殊的结构来终止转录。14 原核生物翻译:15 真核基因独特的结构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2)真核基因转

    27、录产物为单顺反子(3)真核基因组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16 血红素的生物合成:原料,甘氨酸、琥珀酸 CoA 和 Fe2+合成过程: -氨基-酮戊酸(- aminolevulinic acid ,ALA)的生成:由 ALA 合酶(ALA synthase)催化,是血红素合成的关键酶胆色素原的生成,ALA 生成后从线粒体进入胞液尿卟啉原与粪卟啉原的生成 血红素的生成,胞液中的粪卟啉原再进入线粒体。合成特点: 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和肝脏,但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 合成的原料简单:琥珀酰 CoA、甘氨酸 Fe2+等小分子物质; 合成过程的起始与最终过程在线粒体,中间过程在胞液。合成调节:ALA 合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受血红素反馈抑制;高铁血红素强烈抑制;某些固醇类激素可诱导其生成。 ALA 脱水酶与亚铁螯合酶;可被血红素 、重金属等抑制,亚铁螯合酶还需要还原剂(如谷胱甘肽)。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与膜受体结合,加速有核红细胞的成熟以及血红素和的合成促使原始红细胞的繁殖和分化。17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生物化学复习.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7558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