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上册孟子二章 复习要点-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475459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孟子二章 复习要点-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孟子二章 复习要点-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上册孟子二章 复习要点-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滨河中学初中部1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文言文和古诗基础知识背诵默写(二)本张试卷学习方法:会背会默写。理解字词,并把自己没有掌握的用红笔标注。 (家长签字: )一、富贵不能淫考试要点【常识】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题目富贵不能淫的意思: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淫,意思为“迷惑”。文章记录了孟

2、子和纵横家景春之间关于大丈夫标准的一次对话。文章主旨:一个人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轻易改变自己的心性,志向。人生于天地间必须坚持原则,必须要有傲骨和傲气。【翻译理解】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惧:害怕 安居:安静 熄:平息,指战火熄灭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2)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是:这,这个。 焉:怎么。 子:你。 未学

3、:没有学。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嫁:出嫁。 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往:去,到。 戒:告诫。女(r):通“汝”你 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谨慎 违:违背 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以:把 顺:顺从 为:作为 正:正理,及基本原则。 道:方法。翻译: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

4、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得:实现。 志:志向。 由:遵循。独行其道: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道:原则,行为准则。淫:惑乱,迷惑。使动用法。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屈:屈服。使动用法。翻译: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

5、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滨河中学初中部2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试要点【常识】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影响至今,激励着一代代人战胜磨难,走向成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翻译理解】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发:起,指任用。 畎(qu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吠,田间水渠。举:选拔。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士:狱官。海:海滨。市:市井。翻译:舜从田间被尧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

6、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任:责任,使命。 是:这样的。 苦其心志:使他的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 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违背。乱,扰乱。其所为,指其所做的事。 所以:用这些来 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动,惊动,震撼。忍,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

7、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曾益:增加。 翻译:因此上天将要将降下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的身体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恒过:常常犯错误。恒,常。过,过失,错失,此处是过失的意思。 困于心:内心困苦。困,被难住。于,被。 衡于虑:思虑阻塞。衡,通“横”,指不顺。 而后作:然后才能奋起。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

8、意思是憔悴枯槁,现在脸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通“弼”)士: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入:里面,此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通“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出:在外面,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翻译: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以后才能奋起;(别人)把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于言语之中,这样(你)才能明白。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滨河中学初中部3国家常常会灭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这样以后就才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