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级游泳救生员知识培训教材(PPT 28页).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475400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游泳救生员知识培训教材(PPT 28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级游泳救生员知识培训教材(PPT 28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初级游泳救生员知识培训教材(PPT 28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初级游泳救生员知识培训教材(PPT 28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初级游泳救生员知识培训教材(PPT 28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级游泳救生员知识培训教程,绪论,水上救生事业是一项“拯溺救难”的高尚事业,是人道主义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水上救生是指人们在水上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时所采取的救助措施。 水上救生工作的宗旨:“同心同德,拯溺救难”。 当溺水事故发生时,救生员必须大胆沉着,细心负责,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地救助溺者,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做出贡献;,水上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防为本,施救要准”。 水上救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防字当头,贯彻始终,是消除一切可能发生事故隐患的基础和保证。在处理水上救生意外事故时,施救要准,即在时间上要争分夺秒,做到就近、就便、就快;在施救方法上,操作要正确,做到准确

2、无误,要尽最大的努力挽回溺者的生命。因此,只有自始自终地坚持防、救结合,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才能更好地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做出贡献。,水上救生可分为“静水救生”和“海浪救生”。 “静水救生”是指在人工建造的规则或不规则的游泳场馆中的救生活动。 “海浪救生”是指在江、河、湖、海等公开水域中的救生活动。,水上救生的起源,水上救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地球上有 71 是江、河、湖、海,在人类生存活动中不免要与水打交道。人在水中这一特殊环境活动时,与正常的习惯相比,身体活动姿势,呼吸运动方式,人体活动动力均有所改变人为了生存,就要克服和适应这种特殊环境,

3、如在水中用木头、木板、竹竿、绳子等器物来自救或救助他人。从此就出现丁最原始、最早和最简单的水上救生方法总之,凡是有人在水上活动,就有水卜救生活动的存在.,生与拯溺溯源于公元前六卜几年至耶稣降生后十四年(63B.C-14A.D ) ,意大利罗马皇家大帝Emperor Augustus ,是历史最早发动组织救生队 First Life 一 Saving Brigade 的皇帝。他组成一七旅步兵团,每团拥有六白人,兼负责市区内夜间之安全(Night Guards)。因当时颇多遇溺事件,他们不但救溺也兼救火。罗马海军不但担任救生上作,而且对于救生人员的父亲亦给以嘉奖,因为他们会鼓励其子女参加这种英勇工

4、作。1720 年,法国的里莫 Reamur 奉当时摄政王 Regent 之命传授救生方法于市民以便拯救溺者。,1740 年,中国的救生技术开始萌芽,当时清高宗乾隆阜帝及其幼子已有先见之明,并御诏朝臣制定法例及刊印关于如何协助拯救沉船遇溺百姓的宪章。 1753年,瑞士在苏黎世发现关于如何拯救溺者的教材。,水上救生员的条件及职责,拥有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水上救生也就成了必不可缺的特殊职业。水上救生的职业特征是“做大众生命守护神,职责重如泰山,不允许有半点差错,不能有万一 发生”。对每个从事水上救生的人员而言,要有严谨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做人原则,必须具备较好职业道德和优良品质。,应具有良好的职

5、业道德观念; 应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 应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应具有较好的诚信理念:,诚然,做一个合格称职的水上救生员,除具有优秀的品质修养外,还应具有必备的基本素质: 应具备警觉的视观洞察能力; 应具备机敏的快速反应能力; 应具备果敢正确的判断能力; 应具备冷静而不受外界干扰的心理承受能力; 应具备沉着面对突发事态的应变能力; 应具备娴熟的水中赴救和陆上抢救规范技术和程序工作的专业能力;,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 ) 海量资料下载,救生员工作守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水上救生事业; 同心协力、拯溺救难; 见“溺”勇为。不怕脏、不怕累、不推卸、不拖延、不随意终止抢救; 遵守纪律、严守岗位、

6、服从指挥、统一调度; 值岗时,不接电话、不会亲友、不兼任教练、不擅自离岗(换岗)或串岗; 严禁携带任何与值岗无关的物品; 值岗时,精神饱满、仪表端正、穿着中国救生协会统一制作的救生服装; 遇事故时,不要随意对外发表“个人见解”。,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心理原因:指怕水,心情紧张,一旦遇到意外时,就惊慌失措,动作慌乱,四肢僵直等导致溺水,还有寻死、自溢溺水; 生理原因:指体力不支,饱食、饥饿,酒后等导致溺水; 病理原因:指患有不宜在水中活动的疾病的人,如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精神病(含癫痫病者)等下水后引起病发导致溺水; 技术原因:指游泳技术不佳,或技术失误者出现意外等导致溺水; 其他原因:指游泳

7、场所的组织管理不规范、设施有隐患,游泳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导致溺水。,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不小心从池边、岸边等处落水; 在水中滑到后,站立不起来; 身上的浮具脱离或破裂漏气,沉入水中; 游泳技术不佳,在水中遇到碰撞等意外,惊慌失措、动作忙乱; 突然呛水,不会调整呼吸; 过于逞强; 入水方法不当; 冒险潜水; 被溺水者紧抱不放的其他游泳者; 嬉水时,被人按压; 游泳场所设施不当等。,观察,观察是指救生员在自己的责任岗位上,不间断地扫描、环视自己所负责的责任区域,及时发现溺水事故的隐患和溺水者,防止造成溺水事故发生的一项专门救生技术。它是我们救生工作中“以防为主”的具体体现,是救生工作中最重要

8、的一环。 方法: 扫视法: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自己责任区的远近、左右进行直线的不间断的观察; 环视发: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自己责任区以某一点为起点,进行圆周的不间断观察; 跟踪法: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自己责任区内游泳技术不佳者进行重点的跟踪观察。,观察区域的划分,直线切割法:是根据各个救生岗位位置观察分工的要求,用直线将全池的水域面积平均切割成几个长方形水域,分别为各求生岗位的主责区。对岸救生岗位和旁近救生岗位主责区近端二分之一的水域为次责区;,直线切割法,弧线切割法:是以每一救生岗位为圆心,以十米(小池)或十五米(大池)为半径切割水域,其水域即为各救生岗位的主责区。如果将主责区的半径再延长至五米(

9、小池)或十米(大池)切割的水域,则此水域为各救生岗位的次责区。,弧线切割法,更多资料在资料搜索网( ) 海量资料下载,区域划分法:是针对不规则的游泳池的一种区域划分的方法。不管采用那种划分方法,其关键是不留死角区域大小分布均匀,在扫视水域时,必须做到“池面与池底、池面与岸边、点与面”三结合,每隔4秒钟扫视一遍。,赴救技术,池岸赴救 池岸赴救是指救生员在岸边利用水域现场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竹竿、绳子等);对较清醒的溺水者进行施救的一种救生技术。,救生圈:救生圈是游泳池常用的救生工具,如何抛投救生圈也是每个救生员必须掌握的一项专门技术。一般抛投距离为救生员与溺水者5-8米的扇面范围。救生圈可系绳

10、子或不系绳子。不系绳子在抛投救生圈时,应目测与溺水者的距离。手抛时应注意风向、风速及救生圈的轻、重。系绳救生圈抛掷时技术要求同不系绳抛掷救生圈相同。但是,事先要整理好绳子,手抛时手一定要握紧或用脚踩住绳子的另一端。当溺水者抓住救生圈后,将其拖至池岸边救起。,手援:在离池岸较近距离发生溺水事故时,救生员可用手、脚、衣物将溺水者施救上岸; 救生杆:救生杆是游泳池内常用的间接救生的专门器材之一。 救生球: 其他救生器物:如毛巾、救生衣、泡沫塑料板、木板、长棍、绳子、球等。,接近,背面接近:在一般情况下,救生员应尽可能采取此方法。 技术:救生员游至溺水者1米处急停,然后,右手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左肩

11、处夹胸托右腋或双手托腋。,侧面接近:当溺水者尚未下沉,特别是两手在水面上挥舞挣扎时较适合用此法。 技术:救生员游至溺水者3米处,有意识的转向溺水者侧面游进,看准并果断、利索地用同侧抓握住挣扎中的溺水者近侧手腕部,将溺水者拉响救生员的胸前。然后,右手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左肩处夹胸托右腋,控制溺水者或双手托腋。,正面接近: 技术:救生员入水后,游至离溺水者3米左右急停,下潜至溺水者髋部以下,然后双手扶溺水者髋部,将溺水者转体180度,然后,右手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左肩处夹胸托右腋,或双手托腋。,沉底接近溺水者: 技术:直接下潜至溺水者身旁,双手托腋,脚蹬池底,将溺水者托出水面。然后,左(右)手

12、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右肩处夹胸在右肩处夹胸托在(右)腋,或双手托腋。,接近时的注意事项,救生员游至距溺水者安全距离后需急停,以免水浪将溺水者冲压下沉,进一步引起溺水者恐慌; 施救时不要太靠近溺水者,以免被溺水者抓、抱持; 正面接近时,需下潜时至溺水者髋部以下后,转动溺水者的身体; 托腋夹胸时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水者的胸和腋下,不要掐住溺水者的颈部; 在尚未控制住溺水者时,不要放开抓握溺水者的手腕; 救生员成功地接近并制住溺水者后,如果溺水者有知觉,应大声、迅速地告诉他(她):“我是救生员,请不要慌张,我将确保你的安全”。以便能顺利地将溺水者救上岸。,解脱时应注意的事项,当被抓抱持后,救生员应保持冷静,切勿在还未搞清自己是怎样被抱持时,就匆忙做解脱; 解脱的技术动作应迅速、突然、连贯; 解脱时,用力适当,不应使用蛮力,以免伤害溺水者; 解脱后,应及时用合理的技术动作将溺水者控制住,以便拖带; 在进行双人解脱时,应先确认两个人中,谁是溺水者,再进行解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