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言的魔力——通过言说创造心理现.txt.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475045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的魔力——通过言说创造心理现.txt.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言的魔力——通过言说创造心理现.txt.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言的魔力——通过言说创造心理现.txt.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言的魔力——通过言说创造心理现.txt.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言的魔力——通过言说创造心理现.txt.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语 言的魔力 通 过言说创造心理现 .txt 下载这本Txt小说语言的魔力 通过言说创 造心理现实 作者: 朱建军 | 文章出处:网络 | 发布人:管理 员 | 更新时间:2007-12-13 | 点击数:805 摘要:我们的直接心理经验是个人性的。通过符号化的过程,我们在心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符号化的心理世界。而符号化或言说和标定的方式不唯一,且有任意性。人对世界的符号化方式决定着他心中的世界和他相应的行为。通过言说,一个人可以把一种符号、一种标定方式、一种对心理世界的法则告知别人。一旦对方接受了他的话,那他

2、的心理现实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催眠就是一种仪式化的标定行为。宗教导师对信徒传教,政治领袖对群众宣传,商业界做广告也是标定过程。任何一种符号都可以用于标定,行为、意象和语言是最常用的,语言是各种符号中很有力的一种。标定的本质不变是任意的、虚幻的,而这个虚幻的法则却会实实在在的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关键词:心理经验、言说、标定、心理现实The magic of language To create psychological reality through speechAbstract: Our direc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is idiosyncratic. We

3、 build a psychological world based on our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ymbolization. However, the way of symbolization or speech (标定)is arbitrary rather than unique. The approach of symbolization determines how people see the world and their according behavior. By virtue of langu

4、age, one can transit a kind of symbols (标定),a kind of rules of psychological world to the others. Once his words is accepted by others, his psychological reality will be affected. Hypnogenesis is a ceremonial (标定)behavior. Such (标定)process is very common, such as sermon by a clergyman, propaganda by

5、 a statesman, even the advertising in business. Any kind o f symbol can be used as (标定). Behavior, image and language are widely-used and language is one of most powerful approach. The essence of (标定)is arbitrate and unreal, but the unreal rules really affect people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Key word

6、s: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speech, (标定),psychological reality原始民族普遍对语言有一种敬畏,他们相信语言文字和言辞有一种强大的魔力。原始人心目中的语言全部是一种“咒语”,它们可以呼风唤雨、役使鬼神,更可以为福为祸于人。这和现代人特别是西方人对语言的看法不同,在多数现代人心目中,语言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在大多数现代人心目中,原始人对语言的看法,只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表现,一种迷信而已,没有任何真实的价值。有少数哲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语言不仅仅是指称现实的工具,它本身就创造现实。现实不是一个已然存在的实体,等待着语言去描述和表达,相反,现

7、实本身就是语言的产物。这样的观点,在大多数人的心里,还是一种难于理解的玄学。当然也有一些人在经验中体会到了语言的魔力。但是,很少有人对语言具有魔力的原因进行过明确地研究。本文将对语言魔力的产生做一些初步的研究。一我将从这样一个命题开始:我们的直接心理经验是个人性的,多数时候它本身是不可交流的。我们一生都不知道别人看到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不可能知道别人眼中的大海的颜色是不是和我眼中的大海是一样的颜色,不可能知道别人听到的声音和我听到的是不是一样。正如罗杰斯所说,每个人存在于以他自己为中心的不断改变的体验世界中。通过符号化的过程,我们在心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符号化的世界,这是我们的心理世界

8、。符号化就是用某种内在或外在的工具(心理动作或操作)标志某个被固定化的直接经验,得到一个符号,再用这个符号标志其他直接经验。比如,当我看到大海的时候,我(或者别人)把眼中看到的一种经验命名为“蓝色”,以后,“蓝色”就是一个符号。以后,当我看到另一个类似颜色的东西时,我就会说这是“蓝色”。言说必定对直接经验有所歪曲。例如,当我下一次看到某种颜色,说“这也是蓝色”的时候,这个颜色和上次我在那个海边看到的颜色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我是回到同一个海边,但是时间不同了,那海的颜色也必定有所不同,只是近似于上次看到的颜色。但是,我说“这是蓝色”,也就忽略了这个差异,而把不同的东西看作是相同的了。这个歪曲是必

9、要的,这样的近似性的认知也是必要的,因为这世界上不会要完全相同的重复。只有借助近似性,我们才可能建立符号,并进行任何心理上的信息加工。发出音、跳舞蹈、想象出意象、说出语言都是工具,音乐、舞蹈、意象和语言就是符号,符号存在后,才有了“心理世界”的存在。言说方式不唯一,且有任意性,因此可言说的任何心理事物都是不唯一的各个民族、各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自己的“心理世界”。自由的人可以通过言说,任意建立心理世界的现实(当我说,要有光,就建立了一个“符号化”,一个光)一旦建立则对他来说这个现实就是自己心理世界的“真理”。我们或许可以以星空为比喻,星星可以比喻为我们的直接经验。而把几个星星的位置以某种方

10、式组合起来,就可以构成星座。星座可以比喻为我们符号化后形成的心理世界。我们看到,对同样的星星,不同民族可以用不同的想象中的连线把星星连接为不同的星座。对黄道线附近的星星,中国人划分为28宿,西方人划分为12 个星座,划分并不相同,所以中国星座和西方星座的样子是不同的。但是,这两者都分别是各自民族看到的“真相”。我们没有理由所其中那一个对而另一个错。二人对世界的符号化方式决定着他心中的世界。比如,对直接经验的标定方式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一个只学过西方星座知识的人,一抬头看夜空,就能看到狮子座、人马座这些星座,而没有学过西方星座知识的人,则绝对看不到什么狮子座那些星星他当然看得到,但是看不到这

11、些星星形成的“狮子座”这样一个组合。不同民族的颜色词不同,他们对色彩的识别也就不同。比如,中国人有一个“青”的颜色词,所以中国人就会看到这个颜色,而在美国人看的时候,所看到的却只能是某种蓝色、或绿色、或灰黑色,而不会有什么青色。人在自己的心中,还试图找到世界的“法则”。但是从现象界本身是不可能产生“法则”的,法则也是人的建构。人根据自己建构的法则去理解世界,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他建立的法则不同,他的心理世界中的真理就不同,他生活行为的依据就不同,他的整个人就不同。有些东西只存在于心理世界,比如爱情。爱情不存在于物质世界。爱情是人对一些感受的标定。感受是直接经验到的,但是,爱情不是。因此,不同的

12、人会把不同的经验标定为爱情:有的人把性冲动或未被满足的性需求带来的体验称为爱情,有人把一种相互依恋的温柔的体验称为爱情,也有人把欣赏对方或被对方欣赏的感受称为爱情,也有人把占有了一个异性的满足感称为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假问题,因为爱情本身就是人们创造的一个词汇,不同的人用它指不同的感情体验,你不能说谁绝对正确而谁绝对错误。虽然如此,你把什么标定为爱情,你对爱情法则有什么看法,对你的行为方式的影响是很大的。假如你看过很多的西方18世纪的爱情故事,认为爱情应当是两性间产生的一种激情,是一种盲目的感情,是一种狂热,那么当你和某一个异性相处时,产生了一种温柔的喜悦,一种朦胧的

13、快乐,你也许就不会把这个感情标定为爱情,从而也不会和那个异性建立恋爱关系。但是如果你看的是中国古诗,你也许就认为这个感情恰恰是中国的爱情。那么你可以会告诉自己,“我爱上他了”,并从而接受对方的追求。直接的经验即使是相同的,标定的不同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行为效果。梁山伯和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做了3年的同学,感情很好,但是梁山伯并不认为自己爱上了祝英台。因为梁山伯认为两个男人之间是不能产生爱情的。但是当他知道祝英台是女人时,却马上认为自己“爱上了她”。如果我们认为爱情是一种确定的感情,则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梁山伯对祝英台的“爱情”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如果说是在梁山伯知道对方的性别的时候开始的,那个时候祝英

14、台并不在他身边,并没有做任何新的举动,为什么这个爱情就会突然这样强烈?如果说梁山伯的爱情是3年来积累的,为什么这之前梁山伯并没有认为自己有哪怕是一点点的爱情,而认为自己对祝英台的好感都是友谊?因此,爱情不是感情经验,而是一个对直接经验的标定。当梁山伯知道对方是女性,符合爱情的条件时,他把自己原来标定为友谊的那些感情经验重新标定为爱情。如果标定是友谊,则梁山伯觉得双方分离是可以接受的,而标定为爱情后,则按照那时的中国人心目中的爱情法则,相爱的人之间分离是十分痛苦的,于是梁山伯的行为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他决定要和祝英台“永不分离”。三经过符号化创立的心理世界是可以交流的,因为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等符号系

15、统交流。我们所交流的事物,只是自己心中符号化的心理世界。因此,我们就有一种强有力的影响他人的方式,那就是把一种符号、一种标定方式、一种对心理世界的法则告知别人。一旦对方接受了我们的话,那他的心理世界就会受到我们的影响。这个方式对人的影响力量非常的大,原因是这个方法可以改变对方的整个心理世界。语言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符号体系,借助它,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词、新的句子、新的理论、新的意义和新的比喻,他们一旦被别人所接收,就会在别人的心理世界中创造出新的心理现实。最基本的方式是标定人,对别人说,“你是一个男人、一个大学生、浪子、聪明人”。如果对方接收了这个标定,对方就会把自己认同于“男人、一个大学生、

16、浪子、聪明人”,并从而增强他认为“男人、一个大学生、浪子、聪明人”应该有的行为表现。实际上,一个人用语言对别人进行标定,而对方接受了这个标定,这个语言就是咒语。对对方进行积极的标定就是所谓的祝愿,消极的标定就是所谓的诅咒。祝愿和诅咒都是咒语。我们说“你真是一个好人”,这就是一个积极的咒语,咒他做好人。如果他接受了,他就会认为自己是好人,从而在行动上和他认为好人的行为一致化。相反,父母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笨呢”,这就是一个消极的咒语。孩子接受了,就会变得越来越笨。再有一种方式就是命题或法则的设定,也就是设定一种因果关系或一种法则。一旦我们随意设定的因果关系被对方接受,这个法则就成为他所必然遵循

17、的法则。中国的老人对产妇说:“你如果月子里喝冷水,就会肚子痛”,这同样是一个咒语,因此中国的产妇假如在月子里喝了冷水,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会肚子痛。催眠就是一种仪式化的标定行为。不论催眠师说了什么,被催眠者都可能按照他所说的去做。催眠师告诉成年的被催眠者,说“你是一个儿童”,被催眠者就会表现的如同儿童。这就是因为他接受了催眠师的标定,相信自己是儿童了,行为上自然就如同儿童。同样,催眠师也可以告诉被催眠者一个因果关系或法则,“如果我摸头发,你就要去开窗”。随后催眠师只要摸头发,被催眠者就会开窗。这并不是因为摸头发和开窗之间应该有什么关系,而只是因为被催眠者接受了这样一个关系,一个由催眠师任意标定的关

18、系。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活动类似催眠。比如,一些宗教导师对信徒的传教,政治领袖对群众进行宣传,一个人对自己的情人的心理影响,商业界做广告。但是与其把这些行为都说成是广义的催眠,说成是一种“暗示性”的效果,不如说成是标定过程。因为标定过程的机制是清楚的,而什么叫做“暗示性”,研究者们并没有给出一个无争议的明确的说明。总而言之,心理世界既然是一种由符号化建立的世界,它必定没有什么自己的固定的法则,它自己固有的唯一“法则”是无法则,而在心理世界中存在的所有法则实际上都是被任意标定所创造的。任何一种符号都可以用于标定,行为、意象和语言是最常用的,语言是各种符号中很有力的一种。标定的内容以什么为载体,我们

19、虽然知道了一些,但是还不完全清楚。但是,载体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标定的内容。因为标定的内容是什么,直接决定了人的行为,塑造了这个人的心理世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所说的条件反射,实际上就是在一个比较基础层面的标定过程。当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出现的时候,人对这两个刺激的符号化过程中,就把这两个刺激结合起来了。以后,只要条件刺激出现,无条件刺激所能引起的反应就会出现。在条件刺激的反应之间出现了一个连接,这个连接并不存在于客观世界,它只存在于心理世界,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只是一个“幻”,但是在心理世界中,这个连接的作用却真实存在。当人的认知方式越来越多,标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它的本质不变。那就是

20、,自我标定或法则在本质上是任意的、虚幻的,而这个虚幻的法则却会实实在在的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原始民族的人如果相信自己被巫师下了咒,相信自己不可能活了,他就会死去。这个过程是通过什么载体和生理活动完成的,实际上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只要我们相信有这样的效果,在他们的心理世界中,这就是一个现实。古代中国人相信帝王应当有绝对的权利,他们就不会对帝王极端不Min主的行为有愤怒,因为在他们的心中,世界就是这样的。佛教提出的观点更不可思议,他们认为不仅仅心理世界是这样的符号化的产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实体的”物质世界,所谓物质世界同样是一种符号化的产物,是心的创造物。因此整个宇宙都没有我们以为的

21、那种“实体性”,没有什么“确定的”法则。按照佛教的观点,即使是我们现在所找到的物理学规律,实际上也是一个“心”所任意制定的。当然,这个心不是我们某一个人的心,而是一个更永恒的心。如果我们能超越这个“心”,物理规律也一样可以超越。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做到在你的最深的潜意识中放弃“固体是不可穿越的”这样一个观点,你就可以让身体穿墙而过。以上是我对标定过程的作用的一个简单分析,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比如,什么使一个人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标定,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真诚的愿望,就是自己的思考能得到同行的回应。同,有快点的,也有慢点的,但他们都是正常人、没病,那究竟以谁的为标准好呢?要是不同

22、呼吸节奏的正常人用自己的节奏去衡量别人,那能不出问题吗?哪会这么标准地都是这么四下五下呢?以我个人的呼吸为例,是偏慢的,所以我对正常人的脉,要用呼吸算,一般都得跳五六下或者六七下,来个深呼吸,七八下八九下的都有,那么在我手上他们就全成病人了,而且都是脉数的病人,反倒那些真正脉迟的病人呢,得,都成正常人了!是不是很不标准、很不合理呢?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当我们在留心注意我们的呼吸或是在数呼吸的时候,它的节奏与我们平常没去留意它、让它自由发挥的时候是有变化的,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节奏了,一般我的感觉是会相对偏慢一些的,大家也可以自己试验试验,看是不是这样。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去衡量

23、呢?西医在这方面的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吸收他们的经验。据他们的研究结果,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脉的跳动频率是在每分钟75次左右,而老年人呢,可能会相对慢些,年轻人呢,又可能会相对地快些,婴儿呢,更快。好,这个标准就出来了,比较直观,也比较好把握一些。有了这个标准,快慢就好定了:没能达到这个标准次数的,就叫慢;超过这个标准次数的就属于快;比较好懂。下面附上西医的这个研究结果给大家参考参考。附: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钟。脉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 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年人每分钟70 80次。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

24、可使脉率增快,而休息,睡眠则减慢。发烧时,人体的脉率会有所增高,一般每增多20下,相应体温会增高1摄氏度左右。成人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好,搞清楚脉的快慢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去弄明白它的临床意义了,否则怎么能更好地用它来指导临床呢?先看这个医书上是怎么说的:“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就是说快是有热证,慢是有寒证。这样说对吗?不对!这样说太片面了,把这个快慢的意义落掉了一大块!为什么这样讲呢?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这个快慢的成因,看这个快慢是怎么来的,一切就会清楚了。通常一个人脉会在什么时候跳得比较快呢?来看一下都是些什么时候:运动和情绪激动时

25、、发烧时(正邪交争,在里头干上了,打得激烈着呢!)、紧张或慌张时、刚吃饱时(肠胃开始工作,投入到消化吸收的工作中去。);那么慢呢:休息、睡眠时,情绪和心情比较平静悠闲时,吹着海风、享受着空调而感到非常凉快舒适时,饥饿时(肠胃没活好干了。)。大家能从中看出什么线索来没有?对了,这个快,它对应着一种兴奋甚至是亢奋的这么一种状态,而这个慢,对应着一种沉寂、惫懒的这么一种状态,而不是对应着热或冷的。当然,这个兴奋它也能导致热,所谓“头脑发热、冲动”就是这个兴奋引发出来的,而“冷静”就由这个沉寂、安静带出来,但这都只是快慢的副产品而不是快慢的真实含义,所以用这个热和寒去代表快和慢的含义是极不全面的。通过

26、上面的研究,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快慢的临床意义了:快,反映了这个机体的抗病自保系统还是处在一种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当中的,还是很想有所作为的;慢,反映了这个抗病机能已经相当疲惫,不想再跟疾病斗下去了,进入了一种比较消极、被动甚至是想放弃的状态。那么我们临床上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快慢变化呢?快,我们就积极配合袪邪,既然它自己这么主动抗敌,我们就给它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弹药!慢,我们就先得考虚扶正,不要急于攻邪,它自己都不想战斗,你硬把粮草弹药塞给它逼它上前线,到时候不是投敌就是做逃兵,打不了仗,你得先给它做思想工作,激起它的斗争情绪才行。好了,讲到这儿,整个脉诊的基本功夫就全部讲完了,剩下的问题只是怎样综合

27、应用的问题了,到最后的时候,我打算作个简单的总结,大概地讲一讲这个基本功夫的综合运用问题,看它究竟是怎样指导我们具体的临床实践以及学习研究的。但在总结之前,我还想先给大家说一下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但又比较特别的脉象停跳的脉。好,我们下期再见。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脉,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比较特殊,它就是停跳的脉。啊?不是吧,停跳?这脉都停跳了,这人还叫有脉吗?有,当然有,有脉,只是这个脉它老停跳,怠工、偷懒,总是在工作时间开小差,不知到哪玩儿去了,所以他不是个好员工啊,对应这种脉呢,也不是个好东西,所以属于病脉,就是说见着这个脉,这人肯定有毛病,搞不好还会是个大麻烦甚至要人命!那么这个脉是怎么一回事呢

28、?我下面慢慢说。它有以下的这么一些情形。、这个脉跳着跳着,忽然停顿了一下,没了!但很快它又跳动起来了,跟刚才没停前无论是力度、节奏都没有什么变化,但跳不了几下,又停了,然后再跳,就这样反复地跳跳停停、停停跳跳,而且这个停与跳的间隔时间很有规律,譬如说吧,跳五下,停了,停完再跳呢,又是跳五下就停了。很有节奏、很有规律。同时啊,这个人必然会伴随着这么些症状:心悸明显,心就象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一样;胸闷,这胸口堵得慌,堵得好象连呼吸都有问题、不能呼吸似的;手脚有点发麻;头呢,麻麻胀胀的,有点眼花、有点晕,眼睛也有点胀、不大想转动这个眼珠子;心里面就想马上找个地方坐下来靠着休息休息、闭目养神才好;这些都

29、是配合着这个脉同时出现的症状了,不一定全有,但这个胸堵、心悸是必有的,就因为这样,这个病人总喜欢用手直上直下地去摸自己的胸口,感觉这样会舒服一点。那么这个病脉到底反映了这个病人有什么毛病呢?其实啊,这个脉就是想对你说:“这个病人有心、脑血管的问题,至少目前这个心或脑的供血情况有异常,你要小心了!”这是一个警告了,你要不理会它的警告,马上好好休息一下或者进行治疗,它会出更大的毛病的。什么毛病啊,轻的是晕厥了,重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中风、脑溢血了,更严重的呢?猝死!。这通常是什么人出现得比较多啊?一般说是青壮年人比较多。主要是什么引起的呢?一般说是疲劳过度、消耗太过,好象连续地熬夜工作,超长时间地

30、玩电脑打游戏、打麻将之类的,又或者是这个下利的病人利得太厉害了的一种虚脱的表现,吃发汗药吃过了吃错了,大汗不止,也有机会出现这种虚脱的表现。那我们遇到这个脉呢,知道应该怎么治了吧:疲劳的得好好休息,下利、过汗的得先止利、止汗,严重的还要吃点补养的食品或者药物来补养补养、调理一下。一般说呢,这个还算是比较容易恢复的,因为它还算是比较轻的了,还只是一个较小的警号,算是口头警告,因为它这个脉还是跳得比较有规律的,还不至于太紊乱,所以它虽然是出状况了,但还比较轻或者说是一时的,治起来问题还不算是很大。下面就来个更大的警号了,出黄牌了!、在上面说的情况的基础上,这脉又出状况了。上面我们不是说这脉跳动有规

31、律吗,这回这个规律也乱了,没节奏了!它再不是每跳多少下才停了,这回呢,跳一下就停的有,回来呢,又可能跳三下才停,有时多跳几下才停,有时就每下都停,没有规律。所以说他比上面说的情况要乱,那么它的毛病肯定就更大了。这个脉一般是老年人比较多见。它同样具备上条说的那些伴生的症状,而且更严重,有的还有呕吐,一般还有这个高血压的问题。那么这个脉就得赶紧治疗了,中风、脑溢血、猝死的风险相当高!而且脉要到了这分上啊,人体的器官就都多少有点实质性的变坏了,就是说这个病就算是治好了,那你也得有心理准备,它保不定会经常复发,所以治好后,你也得在日常生活中好好注意保养,否则它会随时发作要了你的命!、这个更凶了!要是说

32、第二条那个乱,这个更乱。第一、二条,这个脉在停的前后都是一样快慢的,就是说要是快,停前停后的跳动都是那个快法,要是慢,停前停后的跳动都是那个慢法,它不会变动这种快慢的节奏。但这条的就不同了,它连这个快慢节奏都变了,就是它原来如果是快的,停完再跳,可能这个脉就变成慢的了,你会有这么个感觉:“刚才还跳得挺快的啊,怎么现在跳这么慢了呢,是怎么一回事啊?”。那脉再停,再回来,这个脉可能还是慢的,但也可能又变快了。而且还可能连力度都有变化,时而有力,时而软弱无力。把着这个脉,你可能会有点昏头,“出啥事了呀,怎么这个脉老停,而且忽快忽慢、忽轻忽重啊,这叫我怎么把脉啊?”。出啥事?大事!通常这个脉会在谁身上

33、见到?须要抢救的危重病人!所以要见到这个脉,上头中风、脑溢血、猝死这些情况基本上都已经发生了,成为现实了,要是抢救无效,就得下去跟阎王爷打麻将去了。所以说这个脉更坏,它都不给你出示黄牌了,直接就红牌罚你离场!以上说的这第一、二种情况,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头把它称为结,打结的结,就象在这个脉上给打了很多个结,你摸上去老受到这个结的阻碍;第三种呢,叫代,更代,更换替代的意思,就说这脉前后不一致,好象用一种脉替代了另一种脉似的。说到这,有朋友就会问了?咦,这脉你为什么不说浮沉、有力没力、粗细、快慢这些呢,是不是不用考虑这些啊?怎么可能不考虑,任何一个脉必定都有这几方面的情况,都得考虑,只是这个停跳的脉

34、在“停”这个点上很有特点,比较特别,所以我们就主要先观察这个“停”,至于治疗,我们还得综前几期所说的这些基本要素来综合分析,选择适当的方药进行适当的治疗。那么这些基本元素又是怎样指导我们的实践和学习的呢?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谈。前面我们讲了浮沉、力量、粗细、快慢、停这几种脉象,大家想想,我们在把脉时一般都会遇到些什么问题呢?首先是在哪里才能把到脉或者说这个脉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对吧?那么浮沉就为我们解决了问题。接着,一按到脉,第一感觉就是脉有没有力,这就是力量问题了。接着,会感受到这个脉管的粗细、长短的情况,这粗细情况不就来了吗?然后,数一下每分钟脉动的次数,这个快慢也有了。特殊情况下,这个脉要是

35、有停跳,这停的问题也完了。还有吗?一般我们对这个脉最直观的感知、触觉就到这里了,再来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剩下的只是怎么通过脉的情况判断病情的问题了。所以我们说上面讲的“浮沉、力量、粗细、快慢、停”这几个元素是这个诊脉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诊脉最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学这个诊脉干嘛呢,是不是用来跟别人辩论、吹、侃,让别人觉得我们很懂医术,自我膨胀、炫耀一番呢?不是的!我们学医不是为了说的,而是为了临床治病、跟疾病作斗争的,学这个脉也只是想得到一种工具,一种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临床实践的工具,最终它得回到实践中去,不能光用嘴巴说、用脑袋想但不动手实践。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它源于实践,

36、最终还得回到实践!说的时候侃侃而谈、天下无敌,但一遇到病人,一上手,就变得无能为力了,这不能叫医学,只能叫空谈!那么这几个要素又是怎么来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的呢?一、指导辨证。一般我们中医不是说八纲辨证吗?哪八纲啊?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纲。那么这个表里说的是病位问题了,浮沉是不是就说的病位问题啊?虚实、寒热说的是病的情况,也说的是人体里正邪交争中的战况,力量、粗细、快慢这几条不正好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吗?阴阳,一般是贯切于表里、虚实、寒热这几项之中的,前面这几项哪项不是一阴一阳啊,所以这个阴阳问题是不知不觉就搞定了。还有,我们要是把阴阳看成气血,那粗细不正好说的是气分、血分偏盛偏衰的问题吗?

37、所以这几个要素把八纲都包含进去了。二、指导制定治疗方案。我们用浮沉定出病位,就可以确定治疗的目标位置了,好象治胃,你要考虑用治胃的药,治肝你得找治肝的药。然后我们用力量确定这个病是要直接攻泻病邪还是要先扶补正气,确定药方的总体治疗方向,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再用粗细看看这个方子里是多用点气分药好呢还是得多用点血分药,要是这个方子是攻补并行的,我们还要用快慢看看是袪邪药用多点好呢还是这个扶正药用多点好,这么一综合,治疗方案不也有了吗?当然,这个治疗方案的确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实际临床中还得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另外,还得辨证,既要辨方证,还要辨药证,不能片面地只用某个方法。你分析越细、越全

38、面、辨证越精,所制定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就越高。三、指导药物的运用。上一条我们也讲了些用药的原则了,这里主要讲药物的用量和取舍。当然了,这个跟上条一样,也得综合分析,不能光靠脉,尤其是要辨证,有这个方证你才可以用这个方,有这个药证你才可以用这个药,有证而不用或无证而乱用,都不好。至于这个辨证问题,伤寒杂病论里头说得很精细,大家应该去好好看看。譬如我们辨证得用小柴胡汤。但这个病人没有作呕,我们可以把生姜、半夏去掉;要是这个病人没有胸口憋闷、不想吃东西,我们也可以考虑不用人参;这是从证上说了。从脉上呢?要是这个病人脉比较有力,那么我们用柴胡、黄芩的量就可以大点,偏于攻邪;要是这个脉比较软弱,我们用人

39、参、红枣就可以量大一些,侧重扶正;要是脉偏粗,人参可以减点量,红枣的量就可以加多一点;脉偏细,人参可以多些,红枣应该少些;脉偏快,生姜、人参可以用少点;脉偏慢,生姜、人参可以放多些;等等。这就是根据这个脉用药的一些方法了。那么这几个基本要素除了指导我们实践,也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研究。一、让我们更易看懂脉书和发现其错误。脉书上有很多脉了,现在一般固定下来的就有二十多种或三十多种,里面的记述很不好用于实践,通常是让人“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这个记述和对其形象的比喻不够清楚、实在,比较脱离现实而偏向于想象。好象我们一开始说的这个滑脉,怎么个“如珠走盘”法?不好懂吧?再加上历代一些

40、注解的人他没把它从实用性出发去讲,只是天马行空地想象,人云亦云地按着别人说的路子去瞎掰,于是啊,不注还好,越注越糊涂!那它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的脉呢?我试着给大家分析分析,为大家提供多一种思路。首先看字:滑,滑溜的滑,滑动的滑。一看这字的意思,第一感觉,这脉不会太慢,应该偏快,否则也不能算滑了,对不?滑,那它运动的空间应该不会太小,否则哪滑得动啊?所以这个脉应该不细,偏粗。再看,脉经上说这个滑“替替然如珠之应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下一下地打到手指上,象按到了一颗一颗的珠子,那么这个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有力,这脉有力,否则软弱无力,那还象按到珠子吗?那这个脉的形象就出来了:有力、偏粗、偏快。

41、按我们上头说的,这个病是个实证,得用攻法、偏袪邪、偏于血的问题比较多。来看一下滑的主证:痰饮、宿食、实热(都偏于实证、不是虚证了)、蓄血(血分),看,不都对上了吗?我们哪怕不知道这个脉叫滑,对我们临床上的这个治疗也不会有影响吧?还有一个也是开始提到过的,散脉。散,分散、散开,能散开的话空间应该不会太小吧?所以偏粗。“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飞啊,都到天上了,地上不叫飞,所以偏浮。另外,散开、散漫,这不都说明力量不会大吗?都说团结是力量,散了,这力量一定弱。“去来无定至难齐(脉动次数乱,前后不一样)”,这个更重要,是不是跟我们说的停一个样啊?那么总结这个脉:浮、无力、大、时快时慢、停。按我们的要素一分析:虚,得补,危重病人,得抢救了!看书上:“久病逢之不必医”,是不是又对上了?另外,有的脉书上说的这个结、代跟我说的是有点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书上说法也有很大的出入。其实我就觉得它那里说的也不太对,可能是有错误的,当然我也不敢说我说的这个就一定对,那不成自大狂了吗,只是对这个书上的说法有所怀疑而已。但无论这个名字叫什么,一到临床,一上手,一点都不影响我们的诊断和治疗。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个思路,就是说大家想问题不要光从书上说的去想,还要多从实践中总结,从不同角度去想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