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HR的心理学1-奖励引发的消极怠工.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475042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R的心理学1-奖励引发的消极怠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R 的心理学 1-奖励引发的消极怠工话题:老伯是如何赶走吵闹的孩子们的?方法:想改变一个人的不良习惯,就对他的不良喜欢进行奖励,在减奖励概述:爱安静的老伯突然每天家门前来了一群吵闹的孩子,他想出了个方法:去对孩子们说,你们每天来玩,我每天每人发 1 块钱,孩子们很高兴。过了段时间,再对孩子们说,我的钱不多了,你们每天每人只能得到 5 毛钱,孩子们觉得比以前少了,不高兴了,就再也没来过。老伯终于又回到了安静的日子里。应用:此原因涉及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以及“内外动因动机的转换”内部动机:活动本身能带来的满足感和乐趣(本身对事物的欲望)外部动机:外部表扬和奖励等促使你做出被动的行动(用方

2、法不知不觉提升他人对此事物的欲望)转换问题:孩子因为兴趣(内部动机)在老伯家门前玩,老伯用钱来奖励(外部动机),于是外部动机覆盖了内部动机,当奖励(外部动机)将少了,孩子们的兴趣(内部动机)也减退了,这是成正比的。莱特实验描述:这个实验是在幼儿园中实施的,他将一个班级的小朋友分成 A 组和 B 组,然后让 A 组的小朋友画图,并事先说明还有奖励,让 B 组的小朋友画图却没说有奖励。结果一周后 A 组的小朋友画图次数逐渐减少,而 B 组的小朋友画图次数比以前更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和上面说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孩子们对画画是有本能的兴趣的(内部动机),而在这个兴趣(内部动机)存在的前提下给了奖励(外部动机),于是,奖励(外部动机)覆盖了兴趣(内部动机),随着孩子们对取得奖励的兴趣逐渐下降,画画的次数也就逐渐减少。可见,奖励并不一定能改变些什么。同理,惩罚也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