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陋室铭教学课件ppt.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4839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教学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陋室铭教学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陋室铭教学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陋室铭教学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陋室铭教学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亲爱的同学们:前不久,与我有一面之缘的姓刘的朋友,邀请我到他家去做客。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我的心里犹豫不决。因为,听别人说,他的家有些与众不同。我就担心呀,我去了后,能住好、玩好、吃好吗?与他仅有一面之缘,对他也不了解,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对他的疑问太多了!心里还产生了不去的念头。可就在昨天,我居然收到了他给我写来的一封信。这封信,我想发给大家,请大家读完之后,帮我出个主意,老师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陋室铭,带着以上问题来读这封信。,刘禹锡,陋室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

2、且押韵。,1、解题:关于“铭”,安徽和县刘禹锡的陋室,“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2、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

3、,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重点字词,(1).辨音识字: 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西蜀( ) 何陋( ) (2).辨析多音字: 调素琴( ) / 调动( ),、重点词语,(3).辨析字形: 馨( )德馨 / 罄( )罄竹难书 牍( )案犊 / 读( )读书 儒( )鸿儒 / 濡( )相濡以沫,xn,ti,d,hn r,sh,lu,tio,dio,xn,qn,d,d,r,r,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

4、|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刘禹锡,文章的音乐美体现在哪里?,音韵和谐之美与整齐匀称之美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篇文章的音乐美。,语言美,押韵,对偶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在:,动词,在于,名:,动词,出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代词,这,斯:,只,惟:,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入:,动词,长到、蔓延,映入,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 竹

5、帘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即大儒,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儒:,白丁:,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演奏,调:,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珍贵的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双耳;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劳,使、劳累;形,身体,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用孔子的话来说:“有什么简陋呢?”,何陋之有:

6、,有何陋之(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道:”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绿。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

7、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重点字词,4.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尝驾黄鹤返起于此,遂以名楼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重点词语,(出名),(名字),(命名),(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的),(代词,千里马),5.积累词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无案牍之劳形,重点词语,(长到;映入),(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官府的公文;使劳累),读完全文,请你用文的一个字概括出这位叫刘禹锡的朋友的家的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为什么这个字能概括他的家的特点。 老师在他家,能住好

8、吗?为什么? 老师在他家,能玩好吗?为什么? 老师在他家,能吃好吗?为什么?(可以猜想),内容美,、再读课文,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内容美,1、 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陋室不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陋室环境生机盎然。(环境之雅),、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第一方面:从自然环境的清幽。,(). 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交往之人: (交往之雅)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第二方面:从交往人物的不俗。,室中往来人物不俗,映衬出作者的博学儒雅,().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日常生活(情趣之雅) 调素琴,阅金经。,第三方面:从生活情趣的高雅。,正面实写,写出生活高雅脱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面虚写,表现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重点字词,总结、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三是主人生活情趣高雅。(事),一是居室自然环境清幽。(景),二是主人交往人物不俗。(人),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 ”,暗示,惟吾德馨,陋室不陋,.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是画龙点睛之笔。总结全文,与篇首

10、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刘禹锡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老师能到这位朋友家去吗?你的意见是什么?,写法美,、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这篇“铭”赞美简陋的居室,写陋室不陋,表现了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环境幽雅 交往文雅 情趣高雅,处处紧扣 “惟吾德馨”,表达室主人 高洁傲岸的节操、 安贫乐道的情趣。,作者借此来表达他怎样的情操和志趣?,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陋室,物,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分析本文写法。,托物:言志:,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11、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写法美,2、开头写陋室,为什么要先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两句?,通过类比手法 引出陋室,不高,陋,山,水,室,名,仙,龙,德,馨,类 比,类 比,类 比,类 比,不高,灵,不深,龙,不高,灵,、结尾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用意何在?,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写法:类比,托物言志 、类比:山、水、仙、龙,诸葛庐、子云亭陋室、德馨 、托物言志,即作者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者说明道理。,总结,写法美,陋室铭,类比引题,山,仙,水,龙,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

12、美(清幽景),生活情趣(高雅事),引古贤以自况,反诘点题,交友高雅(不俗人),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君子之德),总结课文,探 究:本文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志趣,对于作者这种思想,你有怎样的看法呢?,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仿写作品,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阅金庸。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而言, 与刘禹锡对照,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 的学习?,讽刺无心向学,没理想、没志气,不要前途,只顾玩乐,来学校混日子的一类人。,公仆铭,位不在高,有德则行;权不在大,有才则灵。甘做公仆,为民终生。公正行其事,廉洁律其性。勤于下基层,多虑老百姓。真正爱本职,察实情。不忌批评逆耳,不任人而唯亲。兰考焦裕禄,阿里孔繁森,民赞云:“最够水平!”,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教师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