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3406 产品采购技术规范用不含钼的铬镍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制造的离心浇注管用于压水堆主管道0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不含钼的铬镍奥氏体铁素体可焊不锈钢铸造离心浇注管,该管用于压水堆主管道。1 冶炼此钢用电炉或其它技术上相当的冶炼工艺冶炼。2 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能2.1 规定值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所确定的化学成分,应符合 I 规定的要求。表 IAFNOR 牌号 Z3CN2019M元素 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碳 0.040(熔炼分析) ;0.040(成品分析)硅 1.50锰 1.50硫 0.015磷 0.030铬 19.0021.00镍 8.0011.00铜 1.00钴 0.20(力争 0.10)
2、注:氮、钼残余含量分析系作为资料而测定。2.2 化学分析钢厂须提供熔炼分析的化学成分单,该单由厂长或厂长正式委派的代表签证。成品分析应在试料上取样进行,该试料是在能代表成品管内表面深度上的一个试验环上截取的;须分析的元素只限于 C、Cr、Ni、Mo、N 和 Co 的含量。若要对材料做全面的分析,则除表 I 规定的元素外,还需测定通常的残余元素含量。上述分析必须按照MC1000 的规定进行。2.3 铁素体含量的测定按 MC1000 中的 Schaeffler 曲线图(不考虑氮含量)对熔炼分析结果评定的铁素体含量应为 12%25%,理想含量为 15%18% 。还应根据成品分析结果进行第二次铁素体含
3、量评定,并作为数据资料提供。作为数据资料提供时,供货商应对管两端截取力学性能试验试样,按 MC1340 的要求进行铁素体含量的测定。3 制造3.1 制造程序开始制造前,供货商须制订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的制造程序:钢的冶炼方式;离心浇注方式;标出试料在钢管上的位置的管材采购图;热处理方式;试样在试环上的尺寸标志图。按时间先后为序列出热处理、试料截取、无损检验等各个操作过程。样件按 M160 的要求制造样件,以试验制造方法,对样件还有以下特殊要求:除按 M160 进行射线照相检验外,还应对样件整体进行超声波检验。对于射线照相检验,整个样件均采用 1 级严重程度。3.2 离心铸造钢管是在金属铸模中采用水
4、平或垂直离心浇注而成。3.3 机加工钢管按尺寸采购表的说明进行机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在第卷中给出。3.4 交货状态热处理钢管以固溶热处理状态交货。固溶热处理温度应在 10501150。温度通过置于钢管上热电偶来测量。热电偶在钢管上的放置位置,应在制造程序中注明。热处理后若钢管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可重新热处理(见 4.4) 。钢管必须经固溶水淬处理。3.5 组织在试环上进行组织检验。3.5.1 宏观组织宏观检验应在铸件横截面全厚度上进行。所拍摄的截面长度应至少等于成品钢管厚度的 2 倍。3.5.2 显微检验显微检验(100)应在代表离成品管内侧为四分之一厚度处进行。此项检验必须能说明铁素体分布和热处
5、理效果。4 力学性能4.1 规定值力学性能规定值列于表。表试验项目 试验温度性能 规定值R0.002 210MPaRm 480MPa室温A%(5D) 35R0.002t 120MPa拉伸350Rm 320MPaKV 冲击 室温 最小平均值 80J4.2 取样试料是由取自固溶热处理后的钢管的每一端的圆环组成。应对每一试料与钢管铸造时的进口端的相对位置进行标记。试料应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便能截取有关试验和可能复试所需的试样。对于固溶热处理状态,试样的轴线应位于离开内侧四分之一厚度处,试样的有用部分与端部的距离应至少为管厚的 1 倍。所有试样应切向截取。4.3 试验4.3.1 试验项目和数量试验项目
6、和数量列于表。表试验项目 试验位置 取样方向 各试验项目试样数室温拉伸350拉伸室温 KV 冲击管子内侧壁厚 1/4 处管子内侧壁厚 1/4 处管子内侧壁厚 1/4 处切向切向切向相隔 180,两端各取 1 个试样相隔 180,两端各取 1 个试样每端邻近截取 3 个试样,试样在两端间隔 1804.3.2 试验实施方式A室温和高温拉伸试验a)试样试样应符合 MC1000 规定的尺寸要求。b)试验方法必须按 MC1000 的规定进行拉伸试验,并记录以下数值:残余伸长 0.2%条件下屈服强度, MPa;极限拉伸强度,MPa;断后伸长率,%;c)结果测得的结果必须符合表中规定的要求如果结果不是这样,
7、且试样有物理缺陷(不影响制品的使用能力) ,或由于试样装夹不妥、或试验机运行失常而使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则必须另取试样重作试验。如果第 2 次试验合格,该(批)铸件合格,反之则按下述规定执行。如果其结果不合格,不是由于上述任何一种原因所致,则可对测得的每个不合格结果再取双倍试样进行复试。复试试样取自不合格试样的邻近部位,若复试结果均合格,则该(批)铸件予以验收,反之,则必须拒收(见 4.4) 。BKV 冲击试验a)试样试样的形状、尺寸和试验方法必须符合 MC1000 的规定。b)试验方法应在室温下按 MC1000 的规定进行试验。 b)结果三个冲击试样的平均值必须满足表中规定的要求。个别值可以小于
8、规定的平均值但不得低于该平均值的 70%。如果上述规定的条件不能满足,则在不合格试样的邻近部位,再截取三根试样进行试验。如果试验结果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则该(批)零件可以验收:6 个试样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规定值;6 个试样中结果小于规定的最小值的个数不超过 2 个;6 个试验结果中只有一个小于规定平均值的 70%。如果情况不是这样,该(批)零件应予以拒收。4.4 重新热处理由于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不合格而被拒收的铸件,可重作热处理。重新热处理的条件必须列入试验报告。在此情况下,试样必须按 4.2 的规定截取。要进行的试验内容须与 4.3 的规定相同。重新热处理只允许一次。5 表面缺陷检查钢
9、管必须完好无损,不得有裂纹、气孔、夹砂或其它有害的缺陷。表面粗糙度按 MC7200 的要求确定。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 6.3m。5.1 目检机加工后,钢管应按 MC7100 的规定对钢管作全面目检。在交货前的最终阶段,应进行最后一次检验。由 5.2 规定的液体渗透检验所证实的尺寸小于 2mm 的表面缺陷可以忽略不计。由液体渗透检验发现的其它缺陷应按第 7 节的规定用打磨法予以清除。5.2 液体渗透检验应按 MC4000 的规定对交货的最终状态的整个钢管进行液体渗透检验。尺寸等于或大于 2mm 的任一显示应予记录。不可接受的缺陷显示如下:线状显示;尺寸超过 5mm 的非线性显示;3 个或 3 个以
10、上间距小于 3mm 的排列成行的显示;在 100cm2 的矩形面积上,累计有 5 个或 5 个以上密集显示。该矩形长边不大于20cm,且位于显示评定最严重的部位。对于呈现不可接受显示的缺陷,应按第 7 节的要求用打磨法予以清除。5.3 拒收若在打磨到允许的最小厚度之后,不合格缺陷仍然存在,则此钢管予以拒收。6 体积检验6.1 射线照相检验钢管应进行 100%的射线照相检验。射线照相检验应按 MC3200 的规定。检验范围应在制造程序中规定。检验准则缺陷类型由 NF A04160 标准给出。不能接受诸如缩孔、裂纹类型的缺陷。对整根钢管应通过对应 1 级严重程度的标准射线底片来判断 A、B、C 类
11、缺陷可否接受。6.2 超声波检验超声波检验的结果不能用来判废,而是为了:核查每根钢管的超声波穿透性;记录显示信号。6.2.1 一般检验条件a)检验条件检验条件采用 MC2141 的规定,但按 L.C.A 的规定,表面粗糙度 Ra 不得超过6.3m。b)检验方法用纵波反射法对钢管进行检验。6.2.2 设备a)超声脉冲发生器和显像装置按 MC2131 的规定执行。b)探头应使用两种探头:常用的 PANAMETRICS V604 型(2.25MH Z,直径 25mm)纵波显示衰减直探头或与之相当的探头。Vincotte V45 LSE85 型(1MH Z,20mm 2 晶片,折射角 45)纵波双晶片
12、斜探头或与之相当的探头。c)耦合介质所使用的耦合介质为油或水和甘油的混合物。零件经检验完后,必须立即清洗,以完全清除耦合介质。d)基准块基准块应从相同材料钢管的边角料上截取,且与被检验钢管具有相同的热处理状态。在沿管的母线作检验之前进行校准所使用的基准块和反射块,其尺寸见示意图 1。对管子作周向检验所用的基准块应按图 1 制作,基准孔按基准块纵向取向。6.2.3 检验实施方式a)功率和增益调节按 MC2143 的规定进行功率和增益的调整。调整应使用 6.2.2 中规定的基准块的圆柱形孔内壁来进行。对每种类型的探头,都应按 MC21432 的规定作功率和能够仪调整,以绘制距离振幅曲线(DAC)
13、。对于大直径钢管(1000mm) ,探头底板与被检管的接触面不吻合的情况是可能的,此时,要求只使用轴向检验的基准块。当探头底板能适合接触表面时,应使用两种基准块。b)检验范围用纵波双晶斜探头进行检验的表面应为:300mm 长的每个成品管的管嘴;每根管的两条母线。c)检验方式扫查速度应不超过 100mm/S。采用纵波双晶探头时,应沿轴向和周向进行扫描(对两种探头都应沿两个方向扫描) 。6.2.4 信号测定a)本底噪波测定应根据在距离幅度曲线(DAC)上的最大幅度(以 DAC%表示)来测定本底噪波(在荧光屏上相互接近的多重回波) 。b)个别信号测定凡幅度大于 DAC 的 50%且与本底噪波(清晰的
14、分隔的回波)完全不同的任何信号都应看作个别信号。对每一个别信号,应该测定:幅度(%DAC) ;位置;与最大幅度相比,以6dB 的衰减法来测定尺寸大小。所有由纵波双晶斜探头探出的信号都应采用 6.2.2 规定的常用的直探头作进一步检验。6.2.5 检验准则幅度大于 50%的距离 幅度曲线的任何信号,都应测定并记录。6.2.6 检验报告应按 MC2160 的要求指定检验报告。7 缺陷的清除由目检或液体渗透检验所发现的缺陷可用打磨法予以清除,打磨后的厚度应保持在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以内。清除缺陷过程中必须避免打磨表面过热。打磨区必须平滑地与周围表面衔接。打磨区须经液体渗透检验,并按本规范 5.2 节的
15、规定的检验方法和准则施行。非离心浇注的钢管应进行焊补。进行这样的焊补可由供应商向承包商提出,其理由是:由特殊情况证明其合理性;附有经研究的具体焊接工艺;必须进行固溶热处理。8 尺寸检验管子外径、厚度及长度公差应在参考表中注明。允许的最大直线度偏差为 2mm/m。9 标记供货商必须按 B1300 的规定采用其标志和标志方法。10 清洁包装运输必须在订货单中规定各种要求。11 试验报告不论交货前的钢管状况如何,供货商在每一项试验后必须建立以下相应的报告: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的化学成分单;铁素体含量测定报告;热处理记录分析卡;力学性能试验报告;无损检验报告;尺寸检验单;这些报告必须包括:炉罐号和钢管编号;制造商和铸造车间识别标志;订货单号;如有必要,检查机构的名称;试验和试验结果,以及规定值。图 1 基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