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特岗教师心理学备考指导:表象与想象.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474637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心理学备考指导:表象与想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特岗教师心理学备考指导:表象与想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特岗教师心理学备考指导:表象与想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 .com/hljoffcn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点:第二章第四节表象与想象考察点主要包括表象及想象的概述、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以及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四大点。一、表象概述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又有所不同。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易变动;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时而出现这一部分,时而出现另一部分,甚至有些部分脱落。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如想起母亲的笑脸) 、听觉表象(如

2、想起吉他的声音)、运动表象(如想起舞蹈动作) 等。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如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 )和想象表象。想象表象是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世界上还不存在。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2.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3.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

3、一样。这说明,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可以借助于表象进行形象思维。二、想象概述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人们读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头脑中浮现出祖国江南秀丽景色的形象。想象的种类1.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2.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3.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想象的功能1.预见功能。想象的预见功能是指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活动进行的方向。2.补充功能。借助想象可以弥补人们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超越个体狭隘的经验范围,获得更多的知识。3.替代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

4、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借助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想象的加工方式1.黏合。它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神话中的孙悟空形象。2.夸张。它是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如运用夸张方式创造出千手观音的形象。3.拟人化。它是指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称为拟人化。例如, “雷公” “电母”等许多形象。4.典型化。它是指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 .com/hljoffcn 中小学生想象的发展1

5、.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完成作业,必须开展有意识、有目的的想象活动。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学习经历的增长,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逐步积累,个体的想象从空想到理想,内容越来越趋于现实,且理想也越来越具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3.想象中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由于表象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不但再造想象更富有独创的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也日益发展起来。三、再造想象(一)再造想象的含义和产生条件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

6、林嫂的文字描述,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表象储备越多,再造想象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而且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材料越丰富,再造出来的想象内容就越正确。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词语及实物标志便于人们理解并正确地再造想象;反之,人们就很难正确、逼真地进行想象。例如,古代用“樱桃口” “杏核眼” “柳叶眉”等语言描述女人的美貌,显得十分形象、逼真,读者想象起来也比较容易。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再造

7、想象是依赖语言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进行的。一个人读小说,如果读不懂文字,他头脑中就不可能有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出现。可见,正确理解词语和实物标志的含义是形成再造想象的重要条件。(二)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义1.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2.再造想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3.再造想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四、创造想象(一)创造想象的含义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等,都是创造想象的表现。它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8、)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向人们提出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当这种要求被人接受时,就会在人脑中变成创造性活动的需要和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进行创造想象,首先要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储备丰富的表象材料。因为,想象依赖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 .com/hljoffcn 于已有表象材料的数量和质量。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想象,还必须对有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必要的知识。每一个发明创造都是发明者对相应领域深入研究的结果。例如,牛顿对物理学的研究,发现了三大定律。4.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启发作用的

9、事物叫原型。任何一个人对某一项目的发明创造或革新,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在开始时总要受到某种类似的事物或模型的启发。例如,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原型之所以有启发作用,是因为事物本身的特点与所创造的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5.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想象不是一般的想象,而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必须在思维的调节支配下进行。6.灵感的作用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出现新形象的状态,称为灵感。灵感是想象者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勤于积累经验的结果。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五、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0、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使想象活动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表象贫乏,想象也会枯竭。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 ,大胆探索。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立体几何为例,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空间图形的性质,了解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等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幻想,不应讽刺讥笑,应该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转变成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统计图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