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理表征.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74606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表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表征的构建- 小孩长大的过程如何构建起心智表征?心智表征和语言的系统表征有什么关系?心理表征:是知识在我们心理的反映和存在方式。按知识的种类及其提取方式,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心理表征:认知地图、心像、图式和心理语言。认知地图: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对综合环境经验的心理表征,主要包括顺序、方向、多巨离乃至时间关系等信息。表象:当我们在想象某个人或某个东西时,我们的心中似心中乎就会出现相关的形象。心理学把这种出现于我们心中的形象叫做心像,并且认为它是人类心理表征的一个部分。图式:是人类对各种世界知识的一般性的抽象和概括并且作为认知单元存贮在心理。心理语言:可以分为形式表征和语义表征。语言

2、的形式表征是以知觉为基础的表征,包括语言的视觉和听觉(正字法、语音和手势等)方面;语义则是形式所代表的认知内容,主要包括概念和命题。关于形式与语义的表征是否具有相同的心理空间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局部表征的观点,另一种是分布表征的观点。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心理语言的分布表征模型 ,也叫联结主义的分布表征,更符合认知的真实情况。用分布表征模型,我们可以解释语言加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语句的词汇加工是从语言的知觉特征通达(到概念的过程,对概念的线性整合是通过句法监控将概念组织成命题的过程。越是处于高层的表征越是抽象。儿童心理语言具有金字塔形的表征结构,其语义内涵比较简单,而语言形式相对丰富,很多是“鹦鹉学舌” 。儿童语言表征的建构过程一方面是世界知识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是将世界知识和语言形式联结起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知识不断地被概念化和命题化,并且通过语言进行标识。使得语言的外在符号系统内化为具有认知功能的心理系统。另外,形、义分离的表征最符合认知经济的原则,如一个学会了多种语言的人,只需要建立形式与语义的联结,而无须另外建立语义层面的表征。心理表征是知识在人类心理的存在形式。一个人的认知方式以及认知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他的表征状态。各种表征越是复杂精个体之间表征的这种差异可能体现细,认知加工的效率就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统计图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