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活性、选择性取决于催化剂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也受物理结构的影响。 表征催化剂物理结构的参量有比表面积、孔隙率、孔分布等,1. 比表面积,催化剂的表面积 = 外表面积 + 内表面积 比表面积:1g 催化剂具有的表面积. 从几到上千m2/g。1000 m2/g 篮球场大!,2. 固体催化剂的孔,2.1孔体积(孔容)V堆 = V隙 + V粒= V隙 + V孔 + V骨 V隙:常压下,汞能填充颗粒之间的间隙但不能进入孔内 V隙+V孔:装满催化剂颗粒的容器,抽真空后,放入氢气,V氢=V隙+V孔 V孔= V隙+V孔-V隙 V孔也可以通过四氯化碳的吸附直接测定 根据V堆、V骨
2、、V粒可以得到催化剂的堆密度、真密度、假密度。 比孔容:1g催化剂具有的孔体积,2.2 孔隙率 一个催化剂颗粒内的孔体积和整个颗粒体积的比。,V粒= V孔 + V骨,2.3 孔的简化模型,催化剂颗粒中孔的形状非常复杂,但可以假设为n个理想的、平均圆柱形孔来代表这些实际的孔 IUPAC定义: 孔径(直径)50nm 大孔 (macropore),2.4 孔分布,孔体积对孔半径的平均变化率与孔半径的关系 (见后面),dV/drr,孔分布曲线,3.吸附等温线,吸附等温线类型的解释:,毛细凝聚:在细孔内,气体压力等于饱和蒸汽压力时可以凝聚为液滴。数学表达式为Kelvin方程:,:液体表面张力 p0:饱和
3、蒸汽压,:摩尔体积 rk :液体弯曲面的平均曲率半径 rk越小,发生凝聚的p越小,随着p/p0升高,在孔壁首先形成单吸附层,然后形成多层吸附。当吸附层厚到一定程度时,吸附层上的分子直接与气体分子发生作用,使孔被吸附质分子填充。微孔首先被吸附质填充。在液氮温度(196K)、p=p0下,中孔也能被液氮所填充。但大孔不能。脱附与吸附是可逆的,I型吸附等温线: II()型吸附等温线: 微孔物质 大孔物质,IV型吸附等温线 (对应含中孔的物质 ),滞后环类型及对应的中孔结构:,4. N2吸附法测比表面积,原理:表面积 = 单分子层分子数分子截面积 4.1 BET方法: Brunauer 、Emmett和
4、Teller提出了著名的BET方程,P:吸附质(N2)的压力 P0:吸附质(N2)的饱和蒸汽压 V:压力p时的吸附量(STP,cm3/g) Vm: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STP,cm3/g) C:常数,从斜率和截距可以得出Vm,再根据下式求得比表面积,即BET比表面积,N: Avogadro常数 m:吸附质截面积。N2 = 0.162nm2 W: 样品重量(g),BET法测比表面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适用范围p/p0=0.050.35 (2)主要适用于和型吸附等温线。实际上绝大多数催化剂上的N2吸附等温线也都是或型。 (3)是公认的1 m2/g样品的标准方法。许多国家将其定为标准。 (4)误
5、差: (5)对于型等温线,比表面积的测定还有争议。BET法也能给出一个计算结果。一般用p/p0=0.95时的吸附体积来表示。 (6)对于比表面积1 m2/g的样品,用氪气吸附测量。P0小,p/p0范围大,能测准,4.2 Vt法(t-plot,t图法):,在固体表面无障碍地形成多分子层的物理吸附,由BET方程给出吸附层数:t为吸附层厚度,tm为单层的厚度。因为C对t的影响很小,在一些性质类似的物质上, t =Fc(p/p0),即t只是p/p0的函数,已经被测出,称为公共曲线:B. C. Lippens and J. H. de Boer, Journal of Catalysis, 4, 319
6、-323 (1965),因为吸附等温线是vp/p0关系, t =Fc(p/p0),可以从公共曲线上得到,将横轴的p/p0转换为t,在固体表面无障碍地形成多分子层的物理吸附,则吸附液膜体积vL应该等于吸附层厚度t和表面积S的乘积: vL = S t (vL = v x 0.001547, 0.001547为STP下1ml氮气凝聚后的液态氮毫升数) S = vL/ t = tg,5. N2吸附法测孔分布,中孔孔分布: BJH法(BARRETT, JOYNER,HALEND) 毛细凝聚:在细孔内,气体压力等于饱和蒸汽压力时可以凝聚为液滴。数学表达式为Kelvin方程:,:液体表面张力,p0: 饱和蒸
7、汽压 :摩尔体积 rk: 液体弯曲面的平均曲率半径。rk越小,发生凝聚的p越小,即越容易发生凝聚,随着p/p0升高,微孔首先被吸附质填充, p/p0再升高( p/p0 1 ),中孔也被吸附质填充。,对于尚未发生毛细凝聚的孔。它们并不是“空”的,而是壁上有着厚度为t的液膜。根据Kelvin方程,圆筒形孔的孔半径rp与孔核半径rh之间有如下关系:,实验测得,液膜的厚度t与p/p0有如下关系,这样,根据吸附等温线和Kelvin方程,可以得到吸附量v随孔半径r变化的曲线;将Vr图的V对r微分,得 dV/dr r图,即孔分布曲线:孔体积对孔半径的平均变化率与孔半径的关系,吸附等温线 Vr图 dV/drr
8、,即孔分布曲线,修正BJH法 (KJS法或BJH-KJS法),Kruk, Jaroniec, Sayari, Langmuir 1997, 13, 6267-6273)上述两方程变成下述两方程:,修正后,计算的孔径略高于原先用BJH法计算的孔径,BJH法及修正BJH法适用范围:,(1)适于测中孔的物质,即具有第IV类型吸附等温线样品的孔分布测定 (2)计算时使用等温线的脱附支。 (3)测孔的范围:d=0.660nm 特别适于中孔。,微孔孔分布:,HK法(HORVATH, KAWAZOE, J. Chem. Eng. Japan, Vol. 16, 470 (1983) 假设:(1)依照吸附压力
9、大于或小于对应的孔尺寸的一定值,微孔完全充满或完全倒空;(2)吸附相表现为二维理想气体,即服从Henry定律 狭缝孔模型的H-K原方程:,Nav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Na和NA分别是单位吸附质面积和单位吸附剂面积的分子数; Aa和AA分别是吸附质和吸附剂的Lennard-Jones势常数; 为气体原子与零互作用能处表面的核间距; L是狭缝孔两平面层的核间距; d0为吸附质和吸附剂原子直径算术平均值,微孔孔分布计算的几个问题:,1.因为H-K方程关联孔尺寸随压力P/p0的变化,等温线提供吸附量V(P)的关系,即可得到吸附量与孔尺寸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适当的孔型假设,可以计算dV/dL(或dV/dr)对L(或r)的孔分布。 2.吸附等温线从非常低的压力下开始测定 3.根据文献进行参数的假定,大孔孔径分布的测定(压汞法):,试验测量外压力作用下进入脱气处理后固体孔空间的进汞量,再换算为不同孔尺寸的孔体积。测孔径范围:7.5150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