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刿论战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2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提升:分组朗读课文二、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展示提升第 1 段(1) “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 684 年) 。(2) “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 685 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
2、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 “位卑未敢忘忧国” 。(4)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 ,吃肉的人。 “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
3、。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 。因此, “肉食者” ,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 ,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5)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6) “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 (代鲁庄公) 。(7) “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 “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 ,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 ,不仅写出了
5、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11)小结:第 1 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第 2 段(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刿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 “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 “乘”读;(2)为另给一车相随, “乘”读。课文从“乘” (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 ,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3)反攻的时机选在
6、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 ;“鼓” ,名词作动词, “击鼓” ) ;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 ,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 ,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4)小结:第 2 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第 3 段(
7、1)鲁国获胜后(“既克” ) , “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 “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 (“彼竭” )的时机进行攻击。 “夫战,勇气也” (这是个判断句, “也”表示判断)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 ) , “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 。 “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看到敌人“辙乱” “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夫
8、” ,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3)小结:第 3 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三、教师点拨:归纳总结全文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2.题目为“曹刿论战” ,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 1 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 2 段记叙战斗经过;第 3 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四、课堂达标测试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五、布置预习:分析人物形象(曹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