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课 诗四首课题:诗四首 课型:教读课 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两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体味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两首诗。2. 体味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荆门( ) 楚( )国 徙倚( )( ) 多难( ) 沧( )波 帘旌( )( )2.解释下列词语。大荒: 海楼: 仍怜: 帘旌: 横分: 徙倚: 凭危: 3.李白: 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
2、以抒情为主。杜甫有“ ”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 诗人,有 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 ,著有李太白集。4.陈与义是 之交的著名 诗人。活动展示:活动一:合作探究1.找三位同学背一背自己喜欢的诗,并让其谈谈自己的理解。2.学习两首诗,先范读,再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解决:作者、时代、课文的大体理解。3.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活动二: 展示交流1.背诵两首诗并且默写。2. 这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活动三:我品读,我感悟 1.我读了 的荆门外送别,我觉得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构思巧妙,脉络井井有条;起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的诗句是“ ”,
3、勾勒出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观的诗句是“ ”,与杜甫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佳句,各尽其妙;描绘太空的夜景犹如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的诗句是“ ”;既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又紧扣“送别”的诗题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的诗句是“ ”。2.我读了 的这首七言 诗登岳阳楼,我觉得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在叙事、写景之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又用“ ”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笔触展现是人无限悲凉的身世和不尽的感慨。当堂达标:阅读诗歌,回答诗后问题渡荆门山送别渡远荆
4、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渡远荆门外( ) A、通过 B、载运过河 C、渡口 D、渡船(2)山随平野尽( )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3)仍怜故乡水( )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D、怜恤3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1)江入大荒流: (2)月下飞天镜:(3)云生结海楼: (4)仍怜故乡水:4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5.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6.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7.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8.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9.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