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组歌八年级 47 班 任课教师 备课日期:2014 年 4 月 18 日 周次 7 编号 24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4、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难点 分析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教具 多媒体板书设计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一、 明确目标1、导人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
2、;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二、 个性阅读1、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2、学习课文课件出示作者简介1、了解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 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是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 中坚和代表。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和疾病煎熬之苦。尽管这样,他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的祖国,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
3、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反对愚昧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利、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文学与绘画是纪伯伦艺术生命的双翼。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一)学习浪之歌。课件出示问题(1)朗读课文,浪唱出了怎样的歌?(2)作者借“浪之歌
4、”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3)理解海浪的形象。(二)学习雨之歌。课件出示问题(1)朗读雨之歌,思考“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雨:奉献者、生命的使者。(2)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明确: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雨”的生活,借写雨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借雨之歌,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三)语言特点:1、用第一人称便于抒情。2、用拟人手法赋予“浪”“雨”人的灵性,想象新奇。3、成语、双声叠韵词、文言词的使用,有文采。4、押韵,朗朗上口。学习浪之歌。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并讨论明确课件出示问题答案(1
5、)14 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57 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2)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3)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学习雨之歌。1、 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2、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品味文章语言特点。自由朗读,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细致地欣赏品味。句式、修辞、谴词用语等模仿创作用第一人称,借助想象,写一首散文诗。教学札记这两首诗借助“浪”和一“雨”的具体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充溢的感情教师可以补充介绍诗人的资料,并且让学生细细品读,通过品读、揣摩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