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为下列字注音颓( ) 鳞( ) 遂( ) 荇( )二、填空1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字通明,号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2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_朝的_家。他与父亲_、弟弟_ 合称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三、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1两岸石壁,五色( ):_2晓雾将( ):_3 ( )竞跃:_4未复有能( )其奇者:_四、阅读(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2、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词语。念: 遂: 盖: 但: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 ”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第二层,写景,写了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二)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差不多,大概)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 潭,深者缒(zhu,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
3、水波)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也叫油柑,食用)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其源殆可熟物: (2)循山而东:(3)折处辄为潭: (4)顾影颓然:(5)不复甚寐: (6)书以付过: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3请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时间: 地点: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5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参考答案】四、 (一)1想,考虑;于是,就;原来是;只。 2月色(或月光)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3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 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 (二)1 (1)它的源头 (2)沿着 (3)是 (4)看,看到 (5)睡 (6)写 2山岩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地点:白水山佛迹院。 4 “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 “雪溅雷怒” 5作者对白天所见的景色印象深刻,被那优美的景色陶醉,因而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交给幼子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