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2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3282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2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2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2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2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1 页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3、能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发表自己的感悟,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营造美1、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

2、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 ,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 三个字,

3、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二、初读课文感知美读韵文最好从朗读入手。 视频范读全文。请大家在难读难写的字标注一下,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1、明确朗读的要求技巧。2、初步掌握词句的意思。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三、译读课文通内容学生合作翻译全文,提示:(1)借助注释,读出疑点(2)注意字句,翻译课文 四、细读句子鉴赏美我们再来细细分析下课文,我问大家一些问题。 (也可由学生提问,老师补充问题,引导大家挖掘课文内涵。 )1、大家说说,这篇铭文

4、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语言么?是怎么样引出德馨第 2 页 共 11 页 的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南阳,西蜀”?有什么作用?(用类比的方法从而突出陋室不陋)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用“何陋之有?”反问,言外之意是“不陋”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更好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根据大家问题及答案整理成板书。设喻引题 山 水 喻 陋室 仙 龙 喻 德馨环境清幽(景)交往高雅(友)生活恬适(趣)古贤自喻

5、 反问点题五、巧取雅称理解美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就要和刘禹锡说再见了,离别在即,你不想留下点什么纪念吗?老师有个建议,你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比如清心斋;也可以给刘禹锡送一块匾额,比如室陋德馨。起名时要说说根据。六、对话作者感悟美不想说再见,也得再见了。老师建议你这样和刘禹锡话别,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七、课后连习1、将“刘公,我想对你说” 整理成一篇随笔。2、背诵全文给你的父母听。安贫乐道 高 洁 傲岸陋室不陋陋室铭第 3 页 共 11 页 新安镇第一初级中学简案班级: 八年级 姓名: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课题 陋室铭 课型 新授课 主 备 王鑫 审

6、核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3、能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发表自己的感悟,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能力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导入新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营造美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

7、,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二、初读课文感知美读韵文最好从朗读入手。 视频范读全文。请大家在难读难写的字标注一下,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1、明确朗读的要求技巧。2、初步掌握词句的意思。三、译读课文通内容学生合作翻译全文,提示:(1)借助注释,读出疑点( 2)注意字句,翻译课文 四、细读句子鉴赏美我们再来细细分析下课文,我问大家一些问题。 (也可由学生提问,老师补充问题,引导大家挖掘课文内涵。 )1、大家说说,这篇铭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语言么?是怎么样引出德馨的呢

8、?前两句是用第 4 页 共 11 页 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 南阳,西蜀”?有什么作用?(用类比的方法从而突出陋室不陋)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用“何陋之有?”反问,言外之意是“不陋”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更好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根据大家问题及答案整理成板书。设喻引题 山 水 喻 陋室 仙 龙 喻 德馨环境清幽(景)交往高雅(友)生活恬适(趣)古贤自喻 反问点题五、巧取雅称理解美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就要和刘禹锡说再见了,离别在即,你不想留下点什么纪念吗?老师

9、有个建议,你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比如清心斋;也可以给刘禹锡送一块匾额,比如室陋德馨。起名时要说说根据。六、对话作者感悟美不想说再见,也得再见了。老师建议你这样和刘禹锡话别,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七、课后连习1、将“刘公,我想对你说” 整理成一篇随笔。2、背诵全文给你的父母听。教学反思:安贫乐道 高 洁 傲岸陋室铭 陋室不陋第 5 页 共 11 页 爱 莲 说教学设计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杨立华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说” 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4、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

10、方法5、增强古文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 的品格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2、朗读、翻译并背诵爱莲说原文。教学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11、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 “说”在这里指什么?明确:“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大第 6 页 共 11 页 家在学习课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本文作者周敦颐 ,(10171073) ,宋代道洲( 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12、三、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课文,教师做如下指导: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字,既使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相同的还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体会一下。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韵味来“出不染,濯不妖” , “染”和“妖”一扬一抑,体会一下。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读

13、出韵味来教师朗读小结: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这一遍读得有点味儿了,但要更好地读,还有待于我们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来读下面大家自由小声读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前后左右可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时间为五分钟教师补充字词:给下列字词注音 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 蔓( ) 净植( ) 亵玩( ) 焉( ) 圈点勾画,翻译下列词语 蕃( ) 濯( ) 谓( ) 隐逸( )噫( ) 鲜( ) 宜乎( )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教师

14、可以让学生就字词解释,或句子翻译提出疑问,可以让学生互相解答,也可以教师点拨)好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大家应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爱莲花了吧请大家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五、 研读课文 第 7 页 共 11 页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描写角度 语 句 赋予的品格明确: 生长环境 (出不妖) 高洁、质朴体态、香气(中益清) 正直、芳香风度 (亭亵玩焉) 清高2、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

15、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次要读出感情来)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 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 ,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

16、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有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写莲也就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 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

17、哪一个字作了提示? “噫” 第 8 页 共 11 页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花之隐逸者也)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不是)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花之富贵者也)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 ,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

18、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4、根据刚才的讲解,让学生读课文,尝试揣摩语气,齐读课文5、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 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爱莲说原文现在,大家把书合上,能不能根据

19、黑板上的提示背出这篇课文来?试一下,齐背爱莲说七、 总结课文1、 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法上、学法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学法上:应注意多读及朗读的方法 2、教师总结 第 9 页 共 11 页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

20、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八、布置作业 1、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蜡烛,因为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恰如默默无闻,甘为孺子牛的老师 2、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3.自行寻找一些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来进行练习和对照。附:板书设计 爱莲说 陶渊明 独爱 菊 (衬托)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托物 言志班级: 八年级 姓名: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课题 爱莲说课型 新授课 主 备 审 核第 10 页 共 11 页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

21、解“说” 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4、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5、增强古文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 的品格。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2、朗读、翻译并背诵爱莲说原文。教学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 三、感知课文听录音朗读课文,教师做如下指导: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

22、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韵味来“出不染,濯不妖” , “染”和“妖”一扬一抑,体会一下。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之后,再齐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读出韵味来教师朗读小结:注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要注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别。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五、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23、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2、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这次要读出感情来) 第 11 页 共 11 页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六、 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爱莲说原文。现在,大家把书合上,能不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背出这篇课文来?试一下,齐背爱莲说 。七、 总结课文八、布置作业 1、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2、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3.自行寻找一些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来进行练习和对照。附:板书设计 爱莲说 陶渊明 独爱 菊 (衬托) 隐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托物 言志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