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4 页 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言散文。文章生动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曲折反映了作者对战乱连绵、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本文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精练优美,主题深刻含蓄,很有欣赏价值。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己经有了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爱发表见解,希望受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学中我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采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发挥学
2、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从而逐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桃源美景。过程与方法:查有关资料,疏通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进一步品味、分析语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感受桃花源的美景,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难点: 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二 教法分析1、欣赏法:通过欣赏配乐朗诵桃花源记,感受文章的音乐美。2、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语感,感受文章的文字美,内容美。3、情景表演法: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张扬个性,又
3、锻炼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4、讨论发现法:学生集体讨论,老师及时引导,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三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整理陶渊明的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2、学生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教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4、教学时数:二课时第 2 页 共 4 页 四 教学程序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教学程序设计如下:1、导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舒缓的音乐中展示几幅美丽的风景图片,显示问题:看到美丽的画面你联想到什么成语,(学生答: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自然
4、引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设计意图:将他们带入美的境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欲望。 )展示陶渊明画像,学生简要介绍陶渊明的时代及个人生活经历,老师作适当补充。(设计意图:便于学生理解产生“世外桃源”这种理想社会的思想和社会根源,为下面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2、读运用多种诵读方式,读熟读懂课文 学生听配乐朗诵,进入情境; 播放一段用配乐朗读课件,流动的画面, 悠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朗读的兴趣.,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技巧, 如语速、语调、停顿,并将易错的字板书出来。 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读法自定,或大声朗读,或轻声低吟,或默读,):这是充分尊重学
5、生的个性。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设计意图:朗读能加强记忆、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赏品味、欣赏桃源之美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诱导: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学生能比较准确地说出最初印象)桃源美在哪里呢?学生探讨:渔人在河两岸以及进入桃花源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学生活动一: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在场的游客们介绍一下桃花源的美丽的风景。教师指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生动、细致地进行描述,教师对描述中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鼓励有创造性的描述。(设计意
6、图:这个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胆量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这个活动环节,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桃源的自然美,然而,只有让学生理解桃源的社会美,才能真正把握本文的主旨。因此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理解“世外桃源 ”的内在美社会美,在学生还陶醉在环境幽美、其乐融融的桃源胜景时,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第 3 页 共 4 页 教师启发:桃花源除了自然环境优美外,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美呢?教师设计活动二:师生互动教师扮演记者,采访桃源村民(学生)记者问:1、你们什么时候来的?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2、你喜欢这儿的生活吗?能谈谈你在这儿的感受吗
7、?3、外面的生活很精彩,你们会走出桃源吗?(设计意图:新颖的活动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想象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桃花源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纷争,没有忧伤,处处恬静,人们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桃花源就像一个美丽的自由王国,让人向往、引人遐想,那么这样的美好境界在当时是否真的存在呢?4 议学生分组探讨,分析评价作者理想,理解作品主题。学生探讨:1、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吗?你有什么根据?如果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呢?2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能实现吗?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这是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教师启发和学生讨论来突破,(设计意图:通过思想交流
8、,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此时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思路、表达等方面加以点拨,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理想的启迪和熏陶。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学生认识到桃花源只是一个美丽的幻境,它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政治理想。此时,师生情绪达到高潮,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诵读全文。拓展延伸:比较桃花源人的生活,你对自己的生活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获得的启示。(设计意图: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美好生活的不易,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激励学生为创建和谐社会努力学习。)(五) 、结归纳总结这一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领略了桃花源的美,并了解了陶渊明时代人们质朴的人生愿望,激励我们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第 4 页 共 4 页 (六) 、练布置作业发挥你的想象,完成写作练习。再访桃花源此作业的设计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五 教学评价。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既重视感性的认识,更注重理性的思考。既重视课内所学,更注重向课外的延伸;既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