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2972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五单元 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6 页 一积累与运用(共 2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俨然(yn) 鸿儒(r) 多髯(rn) 箬篷(ru)B阡陌(qin ) 淤泥(y) 篆章(zhun) 决眦(z)C垂髻(tio) 亵玩(xi) 绮丽(q) 幽咽(y)D邑人(y) 濯洗(zhu) 矜寡(gun) 问津(jn)2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惘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B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C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货恶其弃于地(恶:憎恶) 陶后鲜有闻(鲜:少,稀

2、少)B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女有归(女子出嫁)C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宜乎众矣(应当)D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挨着) 香远益清 (益:好处)4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2 分)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5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是( ) (2 分)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唐代刘禹锡B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唐代李白C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核舟记明代魏学 洢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礼记6默写(任选三小题,6 分) 桃 花 源 记 中 交 代 桃 花 源 的

3、人 来 历 的 句 子 是 : 。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_,_。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_,_。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_,_。陋室铭中描写陋室外环境的句子是: , 。第 2 页 共 6 页 7根据核舟记内容任选一联对对子。 (2 分)(1)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赏舟中人 (2)上联:美髯公怡情 下联:奇巧人神技刻核舟8综合性学习(8 分)亲爱的同学,在本期莲文化的魅力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感受到了莲这种水生植物的无穷魅力吧,请把你的成果展示出来与

4、大家一起分享。在本次活动中,你们一定了解了莲花的用途,能说给大家听吗?在本次活动中,你一定搜集了不少有关莲的歇后语或诗句,请你各写出一句来?歇后语: 诗句: 你搜集了一些与“莲”相关的文学作品,请向你的同学作一简介。孙犁荷花淀是讲述 冰心母亲荷叶 在莲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老师让你们以“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为主题进行科学探究。你准备怎样探究?请你简要拟一份探究活动的方案(只要写出大致的探究步骤) 。 二、阅读探究(共 34分)(一)阅读课内文言文爱莲说 ,完成 9-13题。 (10 分)爱莲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 分)濯清涟而不妖 ( ) 不蔓不枝(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 分)1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2 分)13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你赞

6、成那种花?并谈谈理由。 (2 分)(二)阅读课外文言文王子猷居山阴 ,完成 14-18题。 (10 分)王子猷居山阴 刘义庆第 3 页 共 6 页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 。咏左思 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 ,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 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 注 释 】 王子猷( yu) : 王 徽 之 , 名 徽 之 , 字 子 猷 , 王 羲 之 之 子 。 山 阴 : 山 的 北 面 。

7、 阴 :山 南 水 北 。 一 说 指 旧 县 名 , 在 今 浙 江 绍 兴 市 。 彷 徨 : 徘 徊 的 样 子 。 这 里 指 逍 遥 流 连 。 左 思 : 西 晋 文 学 家 。 所 作 招 隐 诗 旨 在 歌 咏 隐 士 清 高 的 生 活 。 戴 安 道 : 即 戴 逵 ,西 晋 人 , 博 学 多 能 , 擅 长 音 乐 、 书 画 和 佛 像 雕 刻 , 性 高 洁 , 终 生 隐 居 不 仕 。 剡( shn) : 今浙江嵊州市。 经 宿 : 经 过 了 一 夜 。 造门不前而返:到门前不进去见面就返回。造,到。前,进见。 14.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四望皎然(

8、 ) 时戴在剡( ) 即便夜乗小舟就之( ) 暂住何烦尔?(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因起彷徨 罔不因势象形 B经宿方至 方其远出海门 C尝暂寄人空宅住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D或问:“暂住何烦尔?” 或王命急宣16.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17.“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2 分)18“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2 分)第 4 页 共 6 页 (三)阅读现代文枯竹,完成 19-23题。(14 分)枯竹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

9、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

10、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它是陆游,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

11、勺水。 ”它是朱熹,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它是刘禹锡,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它是王维, “ 。 ”它是苏轼, “ 。 ”它是郑板桥, “ 。 ”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 第 9期有改动 2012 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题)19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 分)20从全文看,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2 分)运用了 顺序,作用: 21下面诗句是从第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番号。(3 分)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压

12、不倒,风吹不折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还原:它是王维, “ 。 ”它是苏轼, “ 。 ”它是郑板桥, “ 。 ”22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 (4 分)(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请结合第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2 分)第 5 页 共 6 页 (2)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 (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2 分)23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 (3 分)A冬

13、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我选择 (填番号) ,理由是: 三、创新写作(40 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 分)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参考答案

14、:第五单元检测卷1A(俨 yn)2D (A 惘-罔 B做-作 C归-规)3D(益更加,越发)4D(前一个为助词“的”的意思,后一个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B(杜甫) 6 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时 乱 , 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 , 不 复 出 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烽 火 连 三 月 , 家 书 抵 万 金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悠闲心情 泛赤壁8示例:莲花的果实和根部可以食用;莲花有观赏价值;药用:荷叶可以清暑解热,莲梗可通气宽胸,莲房能消淤止血等。歇后语:莲花灯点蜡心里明;荷花池养鱼一举两得等。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

15、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 示例:冀中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的小说。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方案要写明大致的探究步骤,如:第一步:确定探究主题和时间;第二步:请教专家、老师、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第三步:整理资料,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9.美丽而不庄重 生枝蔓 10.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1.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12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第 6 页 共 6 页 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13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

16、媚俗的品质。示例二:赞成梅花,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三: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14 明 亮 洁 白 当 时 到 。 这 里 指 拜 访 。 何必15C(A 于是/根据、依照 B 才/当时 C 曾,曾经 D 有的人/有时)16.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指着竹子说:“ 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17.率性而为18.示例: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附译文】王 子 猷 住 在 会 稽 山 北 面 , 一 天 夜 里 大 雪 纷 飞 ,

17、 他 一 觉 醒 来 , 推 开 卧 室 门 , 命 仆 人 斟上 酒 。 看 到 四 面 一 片 洁 白 。 于 是 他 感 到 犹 豫 不 决 , 吟 咏 起 左 思 的 招 隐 诗 , 忽 然 怀 念起 戴 安 道 。 当 时 戴 安 道 在 剡 县 , 即 刻 连 夜 乘 小 船 去 拜 访 他 。 经 过 一 夜 才 到 , 到 了 戴 安 道家 门 前 没 进 去 却 又 转 身 返 回 。 有 人 问 他 为 何 这 样 , 王 子 猷 说 : “我 本 来 是 乘 着 兴 致 前 往 ,兴 致 没 了 自 然 返 回 , 为 什 么 一 定 要 见 戴 安 道 呢 ? ”王子猷

18、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19枯竹(或:对枯竹的遐想) 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 20插叙 作用:(1)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 (2)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对童年的留恋)之情 (3)为后文对竹的遐想(遐思、赞美)作铺垫(埋下伏笔) (只要答到任意两点即)21C A B 22 (1)从给人精神的愉悦(精神享受,心灵的慰藉,物质上的无私奉献两方面来表现的(意近即可) (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意近即可)23示例:(1)选 A,理由: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前后照应。 (2)选 B,理由: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答到任一点即可)24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