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4 页 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储备点1、掌握新闻常识。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二)能力培养点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三)情感体验点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二、 教学设想重点:掌握新闻知识。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教学思路: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三、 媒体平台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仪、DVD 机;多媒体课件。四、 课时安排 三课时五、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本课目标1、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二、教学过程1、导入:
2、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第 2 页 共 24 页 2、课前热身: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溃退( ) 要塞( ) 阻遏( ) 锐不可当( )b、解释下列词语业已: 锐不可当3、合作探究: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b、四边互动:互动 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 (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互动 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互动 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互动 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互动 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互动 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
3、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互动 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 ,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互动 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互动 9: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4 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三、延伸拓展到图书馆或利用其它的方式查阅当年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史料,摘录其中的导第 3 页 共 24 页 语部分,并注明出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
4、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1、找同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
5、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2、找“不同”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 1949 年 4 月 22 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 1948 年 11 月 5 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第 4 页 共 24 页 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
6、度。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 “占领” “控制” “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 35 名, (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 )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语言的准确、概括。 (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第三课时五、合作探究,
7、互动释疑。1、合作探究: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讨论后明确: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第 5 页 共 24 页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
8、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2、课外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 (200 字左右)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结构的三要素 中路军: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新闻的三个特点 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记叙的六要素 东路军:较为顽强 但一举击溃第 6 页 共 24 页 芦花荡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尖利、
9、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3.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能力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德育目标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教学重点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10、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教学难点探究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第 7 页 共 24 页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并探究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你们一定听到过许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抗日英
11、雄“老头子”的故事。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去见识见识这位神奇的老人。(板书文题)设计(二)请大家翻开课本前面的彩色插图白洋淀,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芦苇万顷,俯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可曾想到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芦花丛中,寻找英雄的足迹,追随他们高大的身影。二、作者、作品简介多媒体显示:第 8 页 共 24 页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
12、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多媒体显示白洋淀优美风光,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感受课文内容。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辨明字音:提防( ) 竹篙() 苇塘() 疟子()寒噤() 吆喝
13、( ) 一梭机枪() 蹿()仄歪() 趴() 扒() 飒() 转弯抹角()辨析词义:寒噤(因寒冷而哆嗦)仄歪(倾斜、歪斜)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2.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明确: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敌第 9 页 共 24 页 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运干部。他不带一支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
14、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才得以维系。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接着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续说下文。四、美点大追寻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 ,因为 ”这样的句式说话。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可能出现的答案有:“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
15、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我喜欢小说把严酷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2.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第 10 页 共 24 页 五、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
16、内展开讨论。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3.深层探究提问: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学生思考,讨论。明确:(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
17、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六、布置作业第
18、 11 页 共 24 页 熟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赏析小说的人物美、景物美,把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充分体会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身处磁场,我们似乎身不由己。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的人物、景物。二、赏读小说中的人物1.以小组为单位,就“你认为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小组组长作总结归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很丰满,很真实,很可爱。“丰满”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
19、段,写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具有一种立体美;“真实”表现在作为一个大英雄,小说不仅写其智勇双全,而且写其过于自信、自尊,写他自责、歉疚;“可爱”表现在“老头子”对待两个女孩的态度上。2.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表现人物的手段,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明确: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第 12
20、 页 共 24 页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教师点拨:这些片断从多
21、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他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乡土、同胞,他恨敌人;他过于自信自尊,他有勇气,有胆略,只身制服敌人。教师补充:除了对老英雄的正面刻画外,也有侧面描写,如“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歌声、香味让我们想像到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功劳。再如“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又如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3.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真实美。(1)提问:课文中哪些内
22、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学生明确: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通过敌人封锁线,老人就像一个没事人,显得悠闲自得;送两个女孩进苇塘,他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大菱受伤,确实过于自信;他觉得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又有些过于自尊。老头子发誓要讨回血债,这场极其精彩的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自信的。(2)仔细揣摩文中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第 13 页 共 24 页 感受人物的真实、可爱。学生齐读相关语段,在想像中感受老人的复杂心理。第三课时三、赏读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好处1.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
23、仔细体味写景的 妙处。明确:(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
24、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学生齐读写景语段,展开想像,感受那浓浓的诗情画意。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作用。(1)教师示范分析第(1)、第(8)句。明确:“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第 14 页 共 24 页 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么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白天一片死寂,连水鸟也躲避;只有到晚上,才能听到它们“
25、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情感。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第(8)句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这段景物描写有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决非可有可无。(2)学生品味其他写景句,分析其作用。可从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等角度入手。四、课堂小结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
26、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驻足,不忍离去,这是孙犁创作魅力的最高体现。特别是文中那位智勇双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让我们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五、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教师点拨: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选三位同学口头回答,其余同学点评。六、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感受作品的诗意美。第 15 页 共 24 页 板书设计情节 传奇色彩芦花荡美人物 立体美 真实美环境 诗情画意教学后记:学生
27、对“老头子”的诱敌杀敌理解得透彻;但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战争描写的理解要引导。蜡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快速阅读、捕捉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2、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3、体会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意。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细节,体味情感、在体味中揣摩人物心理。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文题“蜡烛”导入,思考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把握文章中心)二、整体把握5分钟时间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做好勾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然后用一段话概括文章写了那些人,做了什么事。 (1944年9月19日,五个红军决定偷袭贝尔格莱德德
28、萨伐河上的一座桥,德国人的炮火很猛烈,红军有第 16 页 共 24 页 一个牺牲了,老妇人亲手埋葬了他。 )三、重点赏析1、梳理层次重点研读老妇人埋葬契柯拉耶上这一部分(14段到31段以及40段) ,小组讨论,给这一部分分层,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1419段:老妇人来到战士尸体旁;2022段:老妇人艰难的清理弹坑;23段:老妇人把战士遗体拖到弹坑里;2526段:老妇人埋葬红军战士并做好坟堆。2831段:老妇人在坟前点燃蜡烛悼念战士;40段:老妇人到坟前点燃另一只蜡烛。2、品味赏析朗读课文19个段落,仔细品味,勾画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说明原因。文章的动作描写非常出色,对文本的赏析离不开对动作描写的分
29、析。如:17段的几个动作描写“她轻轻利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的手臂弯过来,交叉的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的旁边坐了下来。 ”老妇人做了三个动作,理好死者的头发,把他手臂覆在胸前,坐在死者旁边。这些动作表明老妇人把死者当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通过这些温柔的动作和战争的残酷形成反差,感受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也不能泯灭的人性的光辉。19段写老妇人“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最让人产生联想的是她“静静地” “坐在那里”式的心理活动。可以让学生想象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5分钟时间写写,补充老妇人的心理活动,选取几个朗读,并比较谁写的好。25段写老妇人时用了三个动
30、词,跪、画、吻。她别是她“吻”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何让人震撼,使人想到母亲对儿子的亲吻,在老妇人的身上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第 17 页 共 24 页 细节烘托。讨论:A 文中蜡烛的描写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深刻含义?29段老妇人“对着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不动, ”使人产生联想;38段的烛光文中用了“柔和”这个词语,烘托了一种温馨的氛围;让人想到了老妇人对年轻战士的情意,想到了母子情深,是一种温馨的光芒。44段“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会永远燃着”是说它象征的团结、情意、坚强永远不会熄灭,它象征的战斗精神,会永远流传下去。突出了他的象征意义。B 文中出现黑围巾有几处,它有什么意义?黑围巾
31、分别在28段、29段、40段合1段出现。黑色的出现渲染了一种肃穆的氛围,使炮火中的葬礼戴上了庄重的色彩。老妇人借它表达自己沉痛哀悼的感情。3、赏析小结回顾课文,把你认为文章感人的因素用一句话总结出来,语言尽可能简练。 “用_让我感动”的句式。如,老妇人为烈士点燃珍藏45年的喜烛,让人感动。老妇人不顾年老体弱亲手掩埋烈士,让人感动。老妇人对红军战士一般的情意,让人感动。烈士坟前柔和而又坚强的烛光,让人感动。四、作业用第一人称改写课文“埋葬红军战士”的片段,注意心理活动的刻画,500字左右。第 18 页 共 24 页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
32、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2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3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 ,体会其作用。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1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2圆明园: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园内凿湖堆山,种植
33、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 145 处,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3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等。本文是 1861 年 11 月 25 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生第一遍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朗读。3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朗读。4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第 19 页 共 24 页 (学生可能从以下两方面说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受人尊敬。 )5师生第二
34、遍朗读课文,认真品味感情。3、拓展:课本前插图有两幅圆明园被毁前后的照片;历史书八年级上册中也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和相关图片,你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可能从几方面说:侵略者的暴行,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毁灭;落后的清政府软弱挨打;新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国人扬眉吐气。 )4、布置作业:1积累词语、常识。2有条件的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3、 朗读课文,把握主题: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赞美和谴责的口气。2指名概括文章的主题。(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
35、遭受的空前劫难。 )2、评价雨果:(中国是被掠夺国,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法国作家如是说,实在是非常也不起的。雨果是在强盗统治的国度时发表他的议论,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因而也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誉和崇敬。 )3、课堂练习:六、 朗读、识记,积累以下词语:第 20 页 共 24 页 琉璃珐琅晨曦瞥见箱箧荡然无存丰功伟绩七、 指名学生用以下词语造句:眼花缭乱丰功伟绩荡然无存八、 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找出
36、一些例子来。(赞誉、文明、野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漂亮。 )(2)作者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进行比较,有什么作用?(3)雨果在文中对圆明园的大量赞美,有什么作用?(4)朗读、识记这句话:“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是何意思?4、布置作业: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重点词语,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2、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三)德育目标: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
37、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第 21 页 共 24 页 三、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2、查找有关纳粹暴行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导入: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1942 年 6 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 16 岁以上的男性公民 140 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 90 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 年 11 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
38、式决定每年 6 月 1 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从这两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在我了解了“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之后,今后再遇到这一节日时,应该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看待,还应把它当做一个纪念日来对待,悼念那些在二战中死难的无辜儿童。在南斯拉夫,每年的 10 月 21 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 300 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二)揭题
39、解题作者简介: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代表作有台湾轶事等小说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三)识记重点字词注音:杀戮(l)悼念(do)屹立(y)肃穆(sm)恍惚(hung h)第 22 页 共 24 页 荒谬(mi)憧憬(chng jng)健忘2、词解:响彻云霄憧憬荒谬恍惚(四)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引文坟地见闻呼唤和平,面向现实,记述各种纪念活动回顾历史,反对战争。记录作家座谈会摘录遗言“形散神不散”(五)合作探究1、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第一部分中作者
40、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 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
41、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第 23 页 共 24 页 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 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2、听读,析一析“沉重”与“美丽”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3、圈读,析一析“引文”与“正文”(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他们
42、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3)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引文”是纯客观的记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六)品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1、提问:第一层的第一句话“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
43、为什么一个词就是一句话,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明确】使阅读速度放慢,读两个字就停顿一下,想象一个画面,从而达到一个词就产生一个画面;让人感到无限悲哀的氛围,渲染气氛2、提问:第三层,分析对比西德与日本两位作家的发言,思考:面对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态度、表现有何不同?(可展示一些二战史料和日本右翼的美化侵略的言论)【明确】第 24 页 共 24 页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罪恶感“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意在告诉人们,至今还有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人不愿正视历史,还在为安格尔的反驳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鄙弃危险。3、提问:第四层,为什么用这么一大块的篇幅摘抄遗言?【明确】“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最后摘录的被残杀者留下的只言片纸,就是拾取人性中最为闪光的几个瞬间,控诉了泯灭人性的战争。(七)作业练习:1、生字、词解;2、完成课后练习3、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