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向 (Characteristics of All Sorts of Transport Mode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 Industry),交通运输系统是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特性也不尽相同,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不仅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还会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合理化产生有效的影响。因此,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特点,了解现代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对优化物流系统和合理组织物流活动十分重要。本
2、章在概述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的基础上对选择不同运输方式的理论和方法作以简要论述,然后对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向作一简要介绍。,第6章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向 (Characteristics of All Sorts of Transport Mode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 Industry) 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of All Sorts of Transport Modes) 6.2 选择运输方式的理论和方法 (Theories and Me
3、thods on How to choose Transport Modes) 6.2.1 运输原理(Transport Principles) 6.2.2 不同运输方式对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影响(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on Rationalization of Logistics System) 6.2.3 选择运输方式的一般方法 (Common Ways of Choosing Transport Modes),6.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raffic and Transp
4、ort Industry) 6.3.1 交通运输的智能化(Intelligent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 6.3.2 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和重载化 (High Speeding and Heavy Load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 6.3.3 多式联运(Intermodal Transport) 6.3.4 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 6.3.5 开发新型“绿色“运输(Exploiting New “Green“ Transport),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人们对运输的基本要求是安全、迅速、经济、便利,而各种运
5、输方式的不同技术经济特性使其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在选择运输方式时,针对货物的运输要求结合具体运输条件进行分析,才能达到节约物流成本的目的。 1. 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速度快。技术速度是影响运载工具在途中运行时间的重要因素,但是技术速度不包括货物在途中的停留时间和在始发、终到两端的作业时间。送达速度包括这两项时间,铁路的送达速度在中长途运输中相对其它运输方式较高,对于发货人来说最有实际意义。,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2)网络覆盖面广,运输能力较大。在运输工业原料、能源、农用物资、农业品和工业品等货物上的优势较为明显。 (3)中长途货运费用较低。铁路运
6、输的运价仅比水运为高,而速度却相对于水运快得多。 (4)铁路运输不受天气影响,列车几乎在任何天气下运行。 (5)在现代技术条件下,铁路几乎可以在任何地理条件下修建。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铁路运输成为唯一与外界交流的方式。 (6)铁路占地少,能源消耗小,对环境的污染轻。 (7)铁路运输的计划性较强,在灵活性上较公路运输为弱。,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表6-1 世界部分国家公路、铁路占地及利用率对比,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表6-2 各国不同运输方式能耗构成比例,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图6-1 5种运输方式8项指标的排序对比,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2. 公路运输方式的特点 公路运输
7、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机动灵活,适应性和深入性强。公路运输方便快捷,我国几乎所有的县城和90%的农村都通公路,是短途运输的主力,也可以承担部分中长途运输,无论是零星货物还是大宗货物都可以用汽车来运输。 (2)可以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公路运输可以深入到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做到取货上门,送货到家,真正实现从发货人的仓库门口运送到收货人的仓库门口。,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3)运输途中不需要换装作业,适运距离内运送速度快。公路运输没有待运时间,中途不需时间耽搁,直达快速。 (4)具有较强的公用性和开放性。任何企业、个人都可以拥有相应的运载工具利用公路来运送货物,而其它运输方式的运载
8、工具和基础设施是专用的。 (5)公路运输在建设初期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回收快,资金调度和设施转移的自由度也较为方便,并且相对其它运输方式技术要求较低,受到破坏后恢复也较容易。 (6)公路运输的运载工具较小,单位运量耗能较大,运费较高,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3. 水路运输方式的特点 水路运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航道是天然形成的,不必修建道路和桥梁,用于航道的投资、维护和管理费用要比公路、铁路少得多。 (2)占地少,节约国土资源。 (3)航道通过能力限制少,单位运量大。 (4)耗能少,运费低廉。 (5)运送速度慢。 (6)水路运输生产运营条件复杂,受自然条件影
9、响较大。,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4. 民航运输方式的特点 航空运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高速直达性。 (2)灵活性好。 (3)运价高,运输成本大。 (4)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准点性和准时性差。,6.1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5.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 管道运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运量大。 (2)适应性强,少绕行。 (3)占地少。 (4)劳动生产率高。 (5)耗能低、运费低廉。 (6)安全性能好。 (7)对环境污染少。 (8)专用性强。,6.2 选择运输方式的理论和方法,选择不同运输方式,就是为了寻求在运输管理和营运中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而运输原理则是指导运输管理
10、和运营的最基本原理。所谓运输原理就是指运输的规模原理、距离原理和速度原理。 规模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大,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距离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费用的增加会变的越来越缓慢,或者说单位运输距离的费用减少。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的距离有关,这种关系如图6-2所示。,6.2.1 运输原理,6.2 选择运输方式的理论和方法,6.2.1 运输原理,图6-2 距离与运输成本的关系,6.2 选择运输方式的理论和方法,从图6-2中可以看出两点:在运输距离为零时,运输成本并不为零,这是因为存在一个与货物提取与交付有关的固定费用;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长而降低,即递减原理,这是因货物
11、提取与交付有关的固定费用,随运输距离增加,分摊到单位运输距离上的运输成本降低。根据距离经济原理,长途运输的单位运距成本低,短途运输的单位运距成本高。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6.2.1 运输原理,6.2 选择运输方式的理论和方法,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各有特点,分别适合于不同货物运输方式下采用。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速度、规模、成本、可靠性、,方便性等方面,所以不同的运输方式对物流的影响效果和程度也不同,运输方式合理与否,直接地影响物流系统的合理化。不同运输方式对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运输方式对装卸、搬运的影响。铁路、水路
12、和航空运输,由于受车站、码头和机场的限制,必须经过短途转运才能使物品进入仓库,因而增加了装卸和搬运次数,公路运输则方便、灵活,可做到门到门运输,装卸、搬运次数少,成本低。,6.2.2 不同运输方式对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影响,6.2 选择运输方式的理论和方法,运输方式对包装的影响。散装运输可以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成本(如水泥、粮食等),也便于实现自动化装卸;正在日益普遍采用的集装箱运输简化外包装,也使中途转运换装时的包装变得容易;托盘化运输也可降低装卸、搬运成本。 运输配送方式对库存的影响。铁路、水路运输方式适于大批量、少批次的货物运输,但由于批量大、批次少,必然形成大量库存,存储成本高。如果采用公路
13、运输,一次运量小,运输频率高,可以使库存降低;公路运输还可实现门到门输送,既节约了换载转装的时间和费用,也给用户带来了方便。,6.2.2 不同运输方式对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影响,6.2 选择运输方式的理论和方法,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问题。一般来讲,应根据物流系统要求的服务水平和允许的物流成本来决定,可以使用一种运输方式也可以使用联运方式。 决定运输方式,可以在考虑具体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货物品种、运输期限、运输成本、运输距离、运输批量等因素认真研究考虑。,6.2.3 选择运输方式的一般方法,6.2 选择运输方式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的运输问题常常是多因素同时起作用
14、的,因此要充分地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进行优化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只有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运输过程中灵活使用运输的规模原理、距离原理和速度原理,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特征,将其有机地结合,实现高效运输,才能合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优势。从物流系统的角度看,这种有机的结合能够为全社会物流活动提供优良的运输资源保障。,6.2.3 选择运输方式的一般方法,6.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就意识到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必须协调发展,要有预见、有计划地注重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分工,对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的匹配也更为重视。综合看来,交通
15、运输业在发展方向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6.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传播、处理和决策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成为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在重点以公路运输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国的ITS虽然在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都是本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交通安全以及减少由于交通运输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的。,6.3.1 交通运输的智能化,6.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铁路竞相采用高新技术,在重载、高速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6、开始了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变。高速铁路克服了普通铁路速度较低的不足,与高速公路的汽车运输和中长途航空运输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运送速度快,运输能力大;有规律、稳定地运送旅客和货物,几乎不受天气影响;安全、正点、舒适;能耗远低于飞机和汽车,运输成本低;可使用各种能源发电,供电力牵引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避免污染。铁路重载运输技术是提高线路输送能力、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重载运输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6.3.2 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和重载化,6.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多式联运是指联运经营人根据单一的联运合同,使用
17、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负责将货物由指定地点运至交付地点的运输。采用多式联运的方式有利于发挥综合运输的优势,合理组织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合,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和最佳的运输路线,加速货物和资金的周转,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功能。在国际间货物的多式联运可以为货主提供全程所有的运输服务。,6.3.3 多式联运,6.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集装箱运输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产物,被称为“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利用集装箱运输货物,可以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和运输工具的利用率,加快货物的运达和资金的周转,节约运输的包装费用和运杂费用。集装箱运输打破了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严格界限,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形成了一个
18、统一的运输整体,实现了产、运、销的门到门快速联运线。大陆桥运输是指以大陆上铁路或公路运输系统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的运输方式,实质是海陆联运。,6.3.4 集装箱运输,1. 成组运输 成组运输借助一定的成组工具或设备,将两个以上重量轻、体积小的单件件杂货组合成同一尺寸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大货物单元再进行运输。 (1)成组运输的优越性与普通散件运输比较,成组运输在操作过程中的主要优点体现为以下方面: a减少人工,操作更安全。 b方便了装卸和积载,装卸效率高。 c降低了车船的周转时间。 d减少了货损货差。 e大量节约了包装费用。 f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第1章目录,(2)成
19、组运输的主要形式 a托盘运输 托盘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 优势加速货物搬运和降低运输成本。 局限性对货物的保护有限,露天存放困难,需要有仓库等配套设施; 托盘货物不密封,因而不能捆绑运输; 搬运托盘仍需要较多的劳动; 单个托盘运输起来不经济等。,b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包装货或无包装货的成组运输工具 (容器)的总称。 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 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 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 具有1m3及1m3以上的
20、内容积。,优点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加速车船周转,加快货物送达;避免货物倒载,防止货损货差;节约包装费用,简化理货手续。 国际标准第一系列共13种规格,其宽度均为2438mm,长度有四种(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 专门类型的集装箱杂货集装箱,又称通用集装箱;冷藏集装箱;散货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罐状集装箱;汽车集装箱;牲畜集装箱;兽皮集装箱;挂衣集装箱;平台集装箱等。,2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
21、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 (1)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 a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相关费用。 b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 c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 d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 e为实现国际物流系统提供条件。,(2)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a海空联运 b海铁联运 c航空公路联合 d铁路公路内河与海上内河 e微型路桥 f路桥 g驼背运输,6.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交通运输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完成运输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交通运输业正向着智能化、高速化、重载化、综合化、环保化的方向发
22、展。作为交通运输的大系统,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将逐渐成为综合运输系统,形成既有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又在协调统一中运作的综合运输体系。针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发展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的联运,高速货物运输,集装箱化运输,建立集约化的仓储等物资流通中心,实行物资的及时和综合配送等,也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方向。,6.3.5 开发新型“绿色“运输,合理运输 1合理运输在实现货物从生产地到消费地转移的过程中,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种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以最少的人、财、物消耗,及时、准确、经济、安全地完成运输任务。 2标志运输距离最短运输环节最少运输时间最省运输费用最低运输质量最高 3“五要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
23、、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第2章目录,2.3.2 不合理运输 1不合理运输: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 2形式: (1)空驶 原因: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 单程重车,单程回空周转 (2)对流运输(相向运输、交错运输):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第2章目录,物流运输合理化,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3)倒流运输: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
24、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 (4)迂回运输:舍近求远的一种运输。 (5)过远运输:调运物资时舍近求远,近处有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这就造成本可以采取近程运输而未采取,拉长了货物运距的浪费现象。,第2章目录,2.3 物流运输合理化,(6)重复运输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这就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开支,增大了货损率。 (7)运力选择不当未考虑各种运输工具的优缺点而不正确地选用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形式弃水走陆、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 (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9)超限运输超过规定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容易引起货损、车辆损坏和路面等设施的损坏,还会造成严重
25、的安全事故。,第2章目录,2.3 物流运输合理化,(四)、运输合理化措施 1.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2.合理的选择运输工具 3.正确的选择运输路线 4.提高货物包装质量并改进配送中的包装方法 5.提高车辆的装载技术,阅读下列运输业务的描述,讨论运输过程是否合理。(1)小王从温州购买了100箱鞋子,每箱鞋子重80kg,准备运往乌鲁木齐销售。他雇了一辆15吨的载货汽车运输。(2)辛雨从重庆运送200t土产杂品到上海,他采用铁路运输方式。(3)王新要从南昌运50头生猪到南京,他选择公路运输,走南昌 鹰潭 杭州 南京线。,答案: (1)不合理。浪费了7T整车运输的额定载重量,应选择与其他重货一起拼车。 (2)选择运输方式不合理。土杂品价值不高,应采用更低廉的长江水运。 (3)迂回运输不合理。由于距离不远,可用公路汽车直达运输方式。,第6章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向(复习思考题),1. 简述五种运输方式各自的技术经济特点。 2. 运输的规模原理、距离原理及速度原理的内涵?它们对运输方式的选择有哪些影响? 3. 运输合理化对物流系统有哪些影响? 4. 怎样选择不同运输方式? 5. 简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