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际关际心理卫生.ppt

上传人:gsy285395 文档编号:472454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际心理卫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际关际心理卫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际关际心理卫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际关际心理卫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际关际心理卫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讲 人际关际心理卫生,一、人际关系的心理行为原理人际关系: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1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晕轮效应:又称月晕或光环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或优先效应)近因效应 刻板印象期待效应 投射作用,2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人际吸引的程度,反映了交往双方心理距离的远近,是人际关系状况的一个标志。外表因素:择友常与外貌与自己相差不大,对自己 有吸引力择偶注重个性品质等内在特征 空间和频率因素:空间少,频率多加深友谊也易发生摩擦的冲突 相似性因素 : 一是兴趣、爱好二是地位、经历三是态度、观点的一致 互补性因素 : 双方需要的期望互补 人格因素:

2、交往者的能力、特长、气质、性格、涵养、价值观 以及人际交往模式等往往制约着彼此心理相容的性质与内容。,3人际吸引理论(吸引)强化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的伯恩和克洛利提出人际吸引强化模式,即人们都喜欢带给自己酬偿的人,而讨厌带给自己惩罚的人,前者引起积极愉快的感觉,因而产生吸引,后者相反。人的喜欢爱自己的人,而讨厌恨自己的人,称为 好感回报性法则 社会交换理论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交往过程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彼此相互满足、相互强化的程度影响人际交往的进展。,4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相应的行为 行为模式(规律):一方积极的行为表现会引起对方

3、相应的积极行为,一方消极的行为表现会引起对方的消极行为。要注意的是,效应、理论、模式在一般情况下的比较符合客观事实,但往往也会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也就是说人际交往中人的既受一般规律的支配,也会受到特殊规律的制约。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灵活地、创造地运用人际交往的原理,以达到有效的交往目的。,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背景大学生渴望友谊,希望丰富的人际交往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大学生生理心理的反映。2 A、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青年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最广泛的,然而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却是最低的。 主要原因:人际交往中存在不足期望值过高引起失望,B、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共10个) 需求

4、迫切,但主动不够与同龄人交往为主,尤其是同室、同班、同乡的学 交往的内容多围绕学习、娱乐、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交往动机中功利性少,而情感性多交往的层次差异颇大,有一般交往密切交往之分对交往的满意程度不同,有满意程度较高、一般、较低,其中,满意度一般为多数。多数人能正常交往,但少数人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渴望真诚、深厚的友谊,但多数人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两性交往愿望强烈,但实际交往不尽人意,原因是怕人议论,缺少机会影响大学生正常交往的原因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为主,思想因素、能力因素等相对次之,3大学生友谊的特点友谊是青年期一种最主要的情感依恋和人际关系大学生的友谊具有以下心理行为特点:,寻友的迫切性 对

5、象的选择性动机的单纯性 交往的平等性情感的亲密性 友谊不稳定性 朋友的层次性 追求的理想性两性的差异性,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功能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的爱、尊重、自我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冲突的苦恼,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有专家曾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自己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三、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原因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适的原因分析 1人际关系失调的不良影响(情绪、行为):由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不适、障碍给学习、生活、情绪、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2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类型 社交

6、不适 缺少知心朋友: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不错 与个别人难以交往(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与他人交往平淡,与人交往质量不高,大多点头之交,没有值得他牵挂的人,也没有人会想念他。 感到交往有困难:有较少的交往成功体验所致 社交恐惧症 不想交往,3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认知因素: 对自己的认知影响自我表现,自卑、自高自大;对他人的认知(心理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追因效应、刻板效应);对交往本身的认知,需要与满足。 情绪因素:情绪表现应是适时适度的,与引起情绪的原因及情境相称,反应过分强或过分弱均属不正常情绪反应 人格因素:为人虚伪、自私自利、不尊重、报复、嫉妒、猜疑、苛求、过分自卑、孤独、骄

7、傲自满 能力因素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四、人际关系的心理调适 1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原则 有较广泛的人际交往面,同时又有少数较深厚的友谊 人际交往的动机正确,内容健康,气氛友好,态度真诚人际交往的结果有助于自己和他们的健康与发展,有利于 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健康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 :是善于与人交往(广泛,又有知己的朋友) 是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能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 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2增进人际交往的基本途径基本途径包括: 调整认知结构 改善个性品质 学习交往技能 掌握调节方法对人际交往方面的几点建议:学习交谈技术妥善运用赞扬和批评培养交往能力注意提高心理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