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 济 学 说 史厦门大学经济学系 赵 建绪论一、经济学说史的概念l 什么是经济?l 经济活动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l 什么是学说?l 学说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l 什么是历史?l 历史就是过去人类文明的进程l 什么是经济学说史?l 经济学说史就是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绪论二、 经济学说史 的体例和分期l 编撰 经济学说史 的体例有:对阵式列举式编年史式模式式l 经济学说史 的大致分期是:前古典时期(前 11世纪 1776 年)古典时期( 1776年 1870 年)新古典时期( 1870年 1936 年)现代时期( 1936年 )绪论三、经济学说的特征l 经济学说具有历史性:1.产
2、生于一定的环境2.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3.伴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l 经济学说具有阶级性:1.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2.体现阶级斗争3.具有阶级和超阶级的二重性l 经济学说具有科学性:1.逻辑上一致2.形式上精确3.符合事实绪论四、所推荐的经济学说史观l 经济学说史就是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成长过程l 经济学说史就是用历史方式叙述的经济学原理l 经济学说史愈益融入现实经济过程绪论五、学习经济学说史的意义l 印证原理,加深理解l 训练思维,提高悟性l 开拓视野,增加知识绪论小结: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学习者不必要把它与经济原理分开,学习的目的是深入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思考:1.人们从事经济活动
3、的目的是什么?2.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经济学说有没有优劣之分?第一章 西方古代经济思想内容提要: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章 西方古代经济思想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l 古希腊概况:多山面海,对外殖民,奴隶制城邦l 色诺芬的贡献:首先使用 “经济 ”一词;将财富视为有用之物;注意到分工与市场的关系;强调农业的重要性l 柏拉图的贡献:分工是社会自给自足的基础; “理想国 ”的阶级划分;作为社会合德的 “正义 ”l 亚里士多德的贡献:人是政治的动物;经济学是实践科学; “经济 ”与 “货殖 ”截然不同;交换的基础是商品的等同性;私有财产
4、有利于安定民心l 简评:适合自然经济的理性第一章 西方古代经济思想第二节 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l 古罗马概况:地域狭长,尚武精神,寡头政治l 贾图的贡献:选择庄园区位的因素;少买多卖的原则l 瓦罗的贡献:强调自给自足以及小农场和雇工的优势l 西塞罗的贡献:反对假公济私;鄙视小商业;反对高利贷;主张私有财产的有限合理性l 法学家的贡献:自然法则;契约观念l 简评:适合于边缘交易的规范性第一章 西方古代经济思想第三节 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l 中世纪概况:宗教的统治地位,王权和教权的斗争l 奥古斯丁:劳动值得尊重;奸商是罪人;不变价格才是 “公平价格 ”l 马格努:交换要补偿劳动耗费;交换亦比例于消费
5、欲望l 托马斯阿奎那:私有财产有三大好处(提供动力、集中精力、终止纷争);但是,私有财产最好作有利于公众的使用;不算欺诈的四种情况(不知情;无损害;有支出;有补偿);放贷取息的合理性(贷方遭受损失或承担风险;借方获得收益或表示善意);关于 “公平价格 ”的四种解释:耗费、身份、效用、供求。l 奥雷斯姆和莫雷诺斯:铸币权的国家信用(否则即剥夺人民);利息的有限合理性(商业性和惩罚性)l 简评:掩盖在道德原则下的经济伦理第一章 西方古代经济思想小结:在西方古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普遍受到生产力低下或物品短缺的约束,社会经济关系尚未充分展开,因此,经济思想带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规范性。但是,毕竟还
6、是注意到了分工、货殖、公平价格和商业伦理等这些重要的经济问题,提示着经济问题的一般性。思考:1.为什么说小农场优于大农场,雇工生产优于使用奴隶?2.“公平交易 ”仅仅是一个道德原则吗?第二章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l 内容提要:历史背景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第二章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第一节 历史背景l 从 15世纪末开始l 农业耕种技术改良(三圃制和轮作制)l 城市和乡村出现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化(二元经济)l 地理大发现( 1492年哥伦布、 1497年达迦马)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l 文艺复兴打破了禁欲主义(人文主义)l 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第二章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第二节 发展阶段l 15世纪到 16
7、世纪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又叫 “货币差额论 ”、 “重金主义 ”l 16世纪下半叶到 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又叫 “贸易差额论 ”、 “重工主义 ”第二章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第三节 代表人物l 早期,英国有约翰海尔斯、马林斯l 早期,法国有让 -博丹、安徒安 -孟克列钦l 晚期,英国有托马斯孟l 晚期,法国有让 -巴斯蒂特 -柯尔培尔l 晚期,意大利有安东尼塞拉第二章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第四节 主要观点l 第一,财富就是金银l 第二,财富源于贸易l 第三,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l 第四,国家是商业的保障l 第五,奖励增加人口第二章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小结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的
8、世界观,他们把流通领域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源泉,奉行以邻为壑的商业政策,突出了资本增殖的目的,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思考:贸易顺差导致货币流入会不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第三章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内容提要: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约翰洛克的经济思想达德利诺斯的经济思想约瑟夫马西的经济思想大卫休谟的经济思想杰科布范德林特的经济思想贝尔纳德孟德维尔的经济思想詹姆斯斯图亚特的经济思想第三章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1.配第其人:水手,残疾,自学成医,土地总监,爵士2.配第其书:赋税论 .1621,爱尔兰政治解剖 .1672,政治算术 .1676,货币略论 .16823.经济思想
9、:强调统计;更正财富观念;提出价值标准;论述地租;认识货币;论述分工、生产劳动4.遗留问题:双重价值标准:如何将土地的贡献折合为劳动?第三章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配第以后的英国经济思想1.约翰洛克( 1632-1706)反对天赋观念,发起苏格兰银行,主张劳动产权,货币数量论2.达德利诺斯( 1641-1691)贸易是剩余产品的交换,商业取决于生产劳动3.约瑟夫马西(? -1784)匿名发表决定自然利息的原因,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4.大卫休谟( 1711-1776)工商业发达导致利率下降,货币总量与经济总量相当5.杰科布范德林特(? -1740)著作货币万能论,认为价格由需求与存货数
10、量决定6.贝尔纳德孟德维尔( 1670-1733)著作蜜蜂寓言,主张经济活动 “无为而治 ”7.詹姆斯斯图亚特( 1712-1780)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区分 “内在价值 ”和 “使用价值 ”洛克( 1632-1704)l 反对天赋观念,主张社会契约l 三权分立:立法、行政、联邦l 劳动产权:由劳动派生对产品的占有l 自然利息:由贷款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l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达德利 诺斯( 1641-1691)l 利息是货币的租金l 资本积累促进贸易l 地租应少于利息l 资本不同于货币,决定利息率的不是货币数量约瑟夫 马西(? -1784)l 被埋没和被发现l 利息是利润的一个部分l
11、资本积累导致利息率下降大卫 休谟( 1711-1776)l 决定利息率的三个原因:借贷需求、财富多寡和利润高低l 硬币流动机制:顺差 -黄金流入 -物价上涨-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贸易平衡;逆差 -黄金外流 -物价下跌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贸易平衡。l 世界货币分配:黄金与商品的逆向调整。范德林特(? -1740)l 发展贸易必须降低劳动的价格l 货币是交易媒介和计算工具l 金银的价值和商品的价格取决于金银的数量l 扩大土地耕作可以增加消费l 自由贸易、土地税和国际和平是经济增长的条件孟德维尔( 1670? -1733)l 奢侈、傲慢和虚荣是人类活动的动力l 单个而论的丑行与整体而言的天堂l
12、节俭不必是社会的美德l 分工是改善境遇的前提条件l 贸易的比例是自然发现的斯图亚特( 1712-1780)l 主题:人口与农业;商业与工业;货币与铸币;信用与债务;政府与赋税。l 生殖力像弹簧,人口与食物成比例。重要的是增加 “自由人手 ”。l 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是商品的实际价值和让渡利润。此外,丰裕、需求、竞争、购买力都起作用。l 单边竞争与双边竞争:劳动与需求l 内在价值和交换价值:效用和费用l 货币是耐久商品:铸币与信用的互相替代l 货币数量决定于商品价格,而价格由商品供求决定l 低利率是 “商业的精髓 ”l 税收和公共开支是政府最重要的贸易调节手段第三章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小结:英国古典经济学在兴起阶段,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承认自利行为的合理性,突出生产劳动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经济和谐,既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又十分关注货币和相对价格问题,这些后来形成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思考:浮动汇率实现贸易平衡的前提条件有哪些?第四章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内容提要:l 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l 坎替龙的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