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471723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型智慧鲤城规划设计方案(20182020 年)规划单位:鲤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福建泰克通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8 年 8 月1目 录 1 前言 .42 发展基础与现状 .52.1 鲤城区总体发展基础 .52.1.1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结构趋于优化 52.1.2 创新转型驱动发展,两化融合逐步深入 .52.1.3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52.1.4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62.2 鲤城区信息化发展现状 62.3 总体存在不足 73 总体思路 73.1 指导思想 .73.

2、2 基本原则 .83.3 发展目标 .93.3.1 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以综合集成为核心的新型智慧鲤城 93.3.2 构建特色鲜明的智慧鲤城,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城市服务能力 103.3.3 建设开放共享的基础设施,为智慧鲤城提供持续稳定运营支撑能力 103.3.4 统筹多源时空大数据资源,构建基于协同共享的智慧城市治理体系 113.3.5 建设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为智慧鲤城提供综合应用整合协同服务 113.3.6 打造高效协同、精准治理的管理服务新模式 123.3.7 建立以人为本、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新体系 123.3.8 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123.3.9 构

3、建安全健全、制度完善的保障措施新机制 133.3.10 打造多源融合、共建共享的购买服务新模式 134 体系框架 134.1 互联模型 .134.2 总体模型 .144.3 技术架构 .155 主要任务 165.1 建设新一代数字鲤城信息基础设施 165.1.1 数字鲤城通信基础框架建设 .165.1.2 数字鲤城时空基础框架建设 .175.1.3 数字城市数据支撑框架 185.2 建设数字鲤城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 195.3 构建智慧鲤城安全保障机制 205.4 建设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体系 215.5 建设智慧鲤城建设运营体系 225.6 智慧鲤城运行评价体系 236 实施步骤 236.1 第一

4、阶段(20182019 年):梳理现状,整合资源,集约建设 .236.1.1 建设数字鲤城信息基础设施 .236.1.2 深入推进数字鲤城智慧应用 .246.1.3 加快发展鲤城数字经济 256.2 第二阶段(2020 年):互联互通,融合应用,实现共享 277 保障措施 277.1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2737.2 创新建设运营模式。 .277.3 加强项目统筹管理。 .287.4 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88 项目投资规模及建设运营模式 .288.1 投资匡算 .288.2 建设运营模式 29 4 1 前言智慧城市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通信基础框架、数据支撑框

5、架及基础地理框架为基础,通过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以信息高度集成、数据资源共享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能技术、智能产业、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能生活等为重要内容,致力于解决城市社会的经济、文化、人、政府、移动性、环境等关键问题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改善民生三者的有机统筹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生产、生活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智慧城市当前处于中国面临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五化”交集上,将推动城市化和信息化之间的融合,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并对市场化和全

6、球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十九大提出要一切以发展为基础,要不断满足人民对健康、环境、安全等物质生活更高层次需求。今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 “数字中国”和“ 智慧社会 ”的提出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智慧社会的发展基础,加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事关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任务和长期工作。本规划对新型智慧鲤城的建设充分借鉴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及教训,构建以“综合集成”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框架,对于科学地认知和更好的解决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中面临和可能发生的全局性、长远性、突发性的重大问题,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按照市委、市政府对鲤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

7、署,依据国家、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泉州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 鲤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 泉州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 等要求,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鲤城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规划期限为 2018 至 2020 年。2 发展基础与现状2.1 鲤城区总体发展基础2.1.1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结构趋于优化鲤城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综合采取多项措施,经济运行呈现筑底回升、稳中向好的态势。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用足政策,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情况、研判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稳定经济发展。加强招商工作,全力盘活三闲资源。城区、开发区齐头并进、竞相发

8、展的态势日趋明显。2017 年生产总值实现 307.68 亿元,增长 6.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实现18.33 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 2600 万元,工业增加值实现 106.8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 180.24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356.86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 132.03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实现 4983 万美元,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实现 5.1 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4.11 万元。 5 2.1.2 创新转型驱动发展,两化融合逐步深入实施纺织鞋服、机械汽配、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产业、电子商务、文创旅游等 6 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9、路线图,推动鲤城工业生产优化升级。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全区50%以上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积极推动企业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改造。2017 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370.9 亿元,增长 4.8%。 “三产” 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扎实开展“第三产业发展年” 活动, 27 个三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27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101%,其中建成或部分建成的项目 7 个。2.1.3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区政府网站集群已初步形成,建立了涵盖城市管理及社会服务领域的业务应用系统 60 个,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 80%。数字鲤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初具

10、规模,城市规划空间信息覆盖8 平方公里;城市管理及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政务信息化管理部门在城市管理、12345 便民服务平台、信访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应急管理等各个业务领域已建设,提高了业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涵盖 12 个子系统,公安部门公共视频监控实现了重点区域的全覆盖。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医院 100%建立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信息。城区中心校以上小学及初高中100%实现 “校校通 ”;初步构建了市、区、街道三级网络。现有 IDC 资源有互联网机房、政务网机房、部门机房、监控机房等,合计面积约 1

11、70。鲤城政务信息化数据(含纸质方式存在的数据)主要分布在区府办和直属机构(行政服务中心和网管中心)以及区各街道、区档案局、区行政执法局等。2.1.4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持续实施中小学校布局及建设五年规划, “薄改扩容”项目培新、新步、侨星、陶英等 4 所小学的综合楼竣工投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 45 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达 875 万元。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卫监所、疾控中心和江南医院如期进驻并对群众开展全面服务。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宜居环境建设深入实施。不断巩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网建设,道路及景观提升改

12、造工程、站前大道(鲤城段)片区市政道路工程等 10 个项目累计投资 2.7 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94.9%。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稳步推进全区就业任务,新增就业人数 1.1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 23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0.87%以内。2.2 鲤城区信息化发展现状智慧鲤城信息化领导小组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在城市管理、12345 便民服务平台、信访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应急管理等各个业务领域已建设并使用应用系统约 60 个,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 80%,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业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现有 IDC 资源有互联网机房、政务网机房、部门机房、监控机房等,合计面积约 1

13、70,主要分布于位于庄府巷的鲤城区机关大院和位于打锡街的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 6 鲤城区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一是通信基础设施基本满足需求,但数据基础设施缺乏,二是尚未建设全区统一的共享平台,三是部门应用均存在信息孤岛。限于体制机制的原因,部门间信息共享推进困难,妨碍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府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3 总体存在不足一是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2017 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5 项指标未完成年度目标。二是产业发展面临困难。金融风险防控影响较大,银行实行贷款总量控制,实体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工业生产依然

14、不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方面是策划生成产业项目较少,支撑不力,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部分重点项目由于征迁难度大,应对措施不力,进度滞后。开放型经济困难较大。新兴市场下滑明显,外贸回升仍需付出较大努力。三是信息化支撑手段亟待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光纤宽带网络、3G/4G 无线网络和 Wi-Fi 热点等尚未形成无所不在、无缝转换的网络接入;城市感知网络规划、建设、运维缺乏统筹和共享;城市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缺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间需要共享和交换的信息缺乏长效稳定数据通道;数据资源仍较分散,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仍处于起始阶段。城市行业统一的数据中心尚未建成,行业业务数据主要分布在各街道

15、、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执法局和档案局等下属机构或单位。城市各类信息化、智慧化应用难以满足市民、企业和政府相关的活动和需求。民生保障和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基本公共服务还需进一步提高。3 总体思路3.1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和福建省 2018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要求,抓住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海丝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福建泰克通信有限公司联合泉州移动公司、广电公司

16、等多家电信运营商、泉州城建集团等城市运营服务商、中科软、大唐电信等多家应用商及国家测科院、安科院、水科院、中科院等多家科研机构,本着共建共享的方式,以“协同、融合、共享、创新、便民、安全”为主导,以“优政、强企、惠民、特色”为核心,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鲤城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继续位居全省前列,积极打造数字福建样板区和示范区,为全力打造“都市产业高地、生态宜居高地、文化旅游高地、幸福民生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依托“方舟云”智慧城市时空云数据服务平台,实现向智慧城市时空基准、时

17、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提升。建设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及核心支撑平台,开发智慧专题应用系统,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平台时空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产业经济高端化为重点, 7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城市运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凝练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技术体制、运行机制、应用服务模式和标准规范及政策法规,普及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绿色鲤城、智慧鲤城、人文鲤城、产业鲤城”建设,实现“幸福鲤城”目标,把鲤城打

18、造成“宜居宜商智慧城” ,力争成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3.2 基本原则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智慧鲤城健康有序安全发展。坚持开放共赢理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坚持以企业作为智慧鲤城建设主体,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各类企业和社会资本,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智慧鲤城建设的良好局面。2)聚焦产业,服务民生。构建民生应用和智慧产业良性互动机制,通过智慧鲤城建设带动智慧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核心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向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使居民享

19、受到精细化管理、智慧化服务带来的便捷和实惠。3)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围绕基础设施、城市运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建设等重点领域,优先实施社会意义重大、现实需求强烈、可操作性强的重点工程,选取有条件的区域和领域,先行先试,逐步推广,稳妥有序地推动智慧鲤城建设。4)协同共享,集约建设。突破区域、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充分利用、合理整合现有机房、网络、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成果与资源,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类信息化建设资金,实现基础设施集约化、系统建设平台化、信息资源共享化,避免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5)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立健全统筹推进的体制机制,强化总体规划的约束性与指导性,推进

20、信息技术、网络、应用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均衡发展。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分阶段推进智慧鲤城建设,重视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和项目绩效考核,不断推动智慧鲤城向深度、广度发展。6)统一标准,保障安全。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加强智慧鲤城法规政策、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建设。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以自主可控为原则,全面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3.3 发展目标3.3.1 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以综合集成为核心的新型智慧鲤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建设智慧鲤城,推动鲤城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城市人格化属性、发展理

21、念、城市服务、技术融合创新、城市运行及发展模式上推动综合集成。 8 在结构上构建物的互联、数据的互联、服务的互联、人的互联、企业的互联及治理的互联。在运行特征上,打通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隔离,政府大数据和企业大数据融合为城市大数据。政府服务和企业服务融通为城市“广义一站式”服务。推动城市管理和运行方面的融合创新,实现内容最丰富、公众感受最直接、创新空间最大的新型城市结构。在理念上从以城市管理者为中心的城市管理转变为以市民参与共管为中心;手段上从以人为主的城市管理转变为以制度、技术、数据为主的城市管理;方式上,从以事件驱动的城市管理转变为“事件+趋势”驱动的城市管理,将智慧鲤城的落地打造成国家

22、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示范。3.3.2 构建特色鲜明的智慧鲤城,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城市服务能力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到 2020 年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的要求,结合鲤城区城市发展需求、主体功能区定位、区域发展特点,构建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的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打造特色鲜明的智慧鲤城,为新型城镇化空间骨架提供智慧思维,为智慧产业培育提供营养基质。智慧应用能够围绕着惠民、回应城市重大发展,为拓展和深化双边合作打开新渠道。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建设新型智慧鲤城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加快形成与鲤城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3.3.3 建设开放共享的基础设施,

23、为智慧鲤城提供持续稳定运营支撑能力建设智慧鲤城基础地理框架、通信基础框架及数据支撑框架三大基础设施支撑环境。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为基础,集成高分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移动测量技术,实现多比例尺、多分辨率、多数据源、多时相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全区覆盖。为智慧鲤城建设与运行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准,完成鲤城区 0.2 米分辨率航空遥感,利用倾斜摄影技术,构建全区实景三维地图,融合全区重点街景地面移动测量,构建全区街景数据库;加快推进光网城市、无线城市、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感知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宽带、无线、泛在、融合”为特征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街道、社区光纤全覆盖,完成“千兆试点、百兆普及”目标。

24、拓展政务网络覆盖面,实现市、区、街道、社区政务网络互联互通;建设智慧鲤城数据支撑框架,为区、街道、社区提供统一的政务云服务,实现政务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集中式管理和一体化服务,制定时空大数据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为公众服务、产业服务提供数据支撑,3.3.4 统筹多源时空大数据资源,构建基于协同共享的智慧城市治理体系按照国家大数据行动纲要的要求,依托基础库、影像库、国情库、档案库、天地图数据库,集成整合历史积累的和新近获取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建设鲤城区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体系;基于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网络协作技术、空间数据交换技术、可视化技术等,搭建鲤城区时空大数据中心,集成整合包括卫星遥感影像信

25、息、卫星导航定位信息、航空摄影信息、无人机倾斜摄 9 影信息、数字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城市三维建模信息、地下空间以及远景规划地理信息、感知设备地址数据、实时感知及其解译信息等地理信息资源,实现全区时空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智能化检索、信息综合、自动化处理、增量级联更新、整合交换等。构建一体化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实现数据汇聚、分类存储、加工处理、交换共享、分析挖掘、数据评估、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和全景式的管理。3.3.5 建设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为智慧鲤城提供综合应用整合协同服务依托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对智慧城市综合应用实现数字化集成和空间化整合,面向用户提供时

26、空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客观上满足智慧城市在云模式下对“大集成”“大部署”“大数据”“大应用”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面向不同的应用对象,构建基础云数据服务平台、行业云数据服务平台及在线定制云集成平台。基础平台汇聚数据服务、接口服务、功能服务、计算存储服务、知识服务,形成服务资源池,扩充地理实体、感知定位、接入解译及模拟推演 API 接口,构建地名地址引擎、业务流引擎、知识引擎、服务引擎,全面提升按需服务能力。行业平台扩充专业化数据、功能和业务流程,为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提供平台支撑。在线定制平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功能和服务的智能组装、自动部署和按需服务。3.3.6 打造高效协同、精准治理

27、的管理服务新模式依托时空云数据服务平台,通过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应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市政管理、人口管理、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社会诚信等社会管理领域形成智慧应用体系,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显著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和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推动城市运营更加智能,建设智慧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基于时空大数据的系统应用率达到 100%;城区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等入户率达 100%;市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覆盖率达 100%,城市部件中传感器植入率超过 80%,公共视频监控实现全市覆盖,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全面实现网格化;推动政府运行更

28、加高效。构建完善的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及协同办公体系,电子行政监察对行政过程实施全程监督,新型电子政务成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手段。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率达到 100%,政府部门普遍实现网上办公,100%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 90%以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可通过网络办理,网上并联审批全面实行。3.3.7 建立以人为本、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发挥城市信息化的辐射作用,以公众为中心,围绕社会保障、健康医疗、文化教育、养老服务、家庭社区、公共安全、交通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物资供应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智慧应用建设,全面推广大数据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新体系

29、,市民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城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普遍提高,民生服务更加便捷。整合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政府部门信息系统,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社保、档案等各领域的服务智能化,让市民从吃、住、行、教育、医疗、社区生活等方面全面享受便捷的智能化服务。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覆盖率达到 100%;义务教育课程资源库接入率达到 100%;市民卡服务集成度达到 80%以上; 10 智慧社区应用覆盖率达 100%。3.3.8 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培育发展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大数据发展战略为动力,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将信息经济作为鲤城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

30、点和突破口,鼓励企业和公众开发利用政府开放的数据资源,促进大数据在创新应用和服务、构建科学大数据和知识服务大数据体系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探索大数据驱动的创业创新服务模式,加速创新驱动步伐,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大数据开放共享、万众创新的信息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鲤城产业体系更加优化,引导传统产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不断普及,智慧农业、智慧服务业不断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百亿突破。构建产业互联网基地,加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云计算、时空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行业深化应用,推动智慧产业实现规模化提升,产业规模超过千亿。3.3.9 构建安全健全、制度完善的保障措施新机制在

31、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资金保障、人才队伍、市场机制、宣传推广等方面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重点加强数据治理、运维监控与信息安全监管体系、长效发展机制体制和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为智慧鲤城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3.3.10 打造多源融合、共建共享的购买服务新模式在数据资产运营日益成为行业成长驱动,国家大力提倡政府购买服务,促进信息消费的前提下,推动智慧鲤城建设由工程交付模式向建设运营模式转变,融合多类资源,引导多企业参与共建智慧鲤城基础设施,引入社会资本,有效整合智慧城市生态,实现共同经营、共同服务、共担风险和利益共享,推动智慧鲤城实现可持续发展。4 体系框架4.1 互联模型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智

32、慧城市的升级版,具体体现特征包括:在城市观上是对有关城市具有生命属性的城市观的综合集成,把物化城市变成为具有生命特征的可沟通的“人格化”城市;在发展理念上是诸多城市理念的综合集成,包含生态、绿色、低碳、创新、海绵、节约、安全等一切城市改造理念;从内部结构上是城市诸系统的综合集成,包括物理诸系统及其数据系统、服务系统、治理系统等构成的开放的巨系统;从技术应用层面是通信、信息、地理等诸技术在城市领域应用的综合集成;从运行特征上是围绕城市物理资源和设施的运行以及围绕社会的人及组织的运行的综合集成;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上是推动城市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诸手段的综合集成。新型智慧城市的智慧程度的

33、判断是用“互联”来衡量,互联模型如图所示: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RP B2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34、总体模型智慧鲤城的建设,将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发展理念,提升鲤城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民生服务的社会均衡,促进信息惠民和信息消费,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同时将有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技术与产品的应用,不仅能够吸引集聚一批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创新密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而且能够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型智慧鲤城的总体模型按照“三横三纵”的总体框架构建, “三纵”是物理实体,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时空云数据平台服务和安全保障服务,其核心是物、数据和服务;“三横”是社会实体,即智慧应用体系、智慧运营体系和智慧评价体系,其核心

35、是人、产业和治理。 12 4.3 技术架构遵循企业总体架构(EA)的思想和理念,构建以 “三横三纵”为核心的、可靠的、科学的、低风险的、满足未来智慧鲤城需要的 IT 架构。以“三纵”为基础打造智慧鲤城服务支撑环境,中间层是信息架构,下层是应用架构和底层的基础设施。技术架构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基础设施层,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和 IT 治理贯穿于所有架构层次。主要任务是实现基础设施服务、时空信息云服务、时空可视化服务、安全保障服务;以“三横”为业务架构打造智慧鲤城公共服务平台全景视图, “业务线条 1n”是指各个业务部门或业务实体。主要任务包括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体系、智慧城市建设运营

36、体系、智慧城市运行评价体系及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体系。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T、 、 、 、 、 、 、 、 、CORS、 、 、 、 、 、5 主要任务5.1 建设新一代数字鲤城信息基础设施5.1.1 数字鲤城通信基础框架建设深入实施“数字鲤城-宽带工程 ”及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创建要求,继续开展宽带提速行动,进一步提升网络供给能力。按照“集约建设、资源共享、满足需求、适度超前”原则,以加快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为主线,实现基础设施能级较大幅度提升。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超过 100 兆比特每

37、秒,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超过 50 兆比特每秒。加快百兆宽带普及,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加快 IPV6 和 NBIoT 窄带物联网规模部署,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重点工程:1、基础无线网,包括 4G 通信网络和无线 Wi-Fi 网络2、基础有线网,2018-2020 年将实现全区有线光网络 98%以上的覆盖率,进一步为 10 万个人及家庭提供优质的光纤宽带接入服务。3、无线政务专用网,完成全区接入环网的基站建设工作,并同时完成与省级平台网络的打通,在 2020 年实现与泉州市 4G 政府应急通讯网络的整合。 14 4、涉密政务有线专用网。在 2019 年-2020 年将逐步

38、完成区级平面机要专网的建设交付,形成一套完整的纪要专用环网,服务于政务核心涉密应用的承载,并形成规范的内外网交换入口。5、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准入门槛,降低智能硬件的接入门槛,为智慧鲤城及行业应用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支持各种传感器和智能硬件的快速接入和大数据服务,通过丰富的 API 和应用模板,支持各类智能硬件和行业应用的开发,促使物联网应用开发和部署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使物联网领域设备连接、数据存储、协议适配、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级服务需求得到满足。5.1.2 数字鲤城时空基础框架建设时空基础框架是城市信息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信息资源,以法定的、统一的地

39、理空间框架为基础,整合人口、法人、经济、社会、文化等信息内容,是城市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智慧鲤城建设不可缺少的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同时依托城市云支撑环境,实现向智慧城市时空基准、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提升,建设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开发智慧专题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的全面应用积累经验。凝练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技术体制、运行机制、应用服务模式和标准规范及政策法规,为推动全国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升级转型奠定基础。重点工程:6、构建智慧鲤城统一时空基准。时空基准的建立、维护、传递与应用是智慧鲤城目标定位、数据融合、多传感器同步与集成的基准框架,是信息融合,并最终实现态势

40、感知的重要手段工具,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系统把来自不同平台的多传感器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统一,并统一测量单位,实现时间同步和空间配准。7、时空影像服务。鲤城区覆盖全要素、无比例尺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及 0.2 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生产,根据需要制作相应比例尺的地面数字模型(DEM)和正射影像(DOM ) ,并基于影像数据采集制作全区全要素、无比例尺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实现倾斜影像、LIDAR 数据、激光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生产,构建城市三维模型,采用车载激光建模测量装备对重点城区进行车载移动测量,获取激光点云和全景影像。8、数字城市时空地图。以天地图标准地图、卫图为基

41、础,构建目标区域实景三维地图和鹰眼时空街景影像。集城市地下、地表、地上于一体的“立体化” “逼真化”和“可进入” “可量算”“可分析”的数字城市及行业应用三维模型集成应用系统。5.1.3 数字城市数据支撑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网络、跨平台、高服务聚合、高重用性、高可用性、低应用开发技术门槛的共享、交换与更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安全支撑体系;依托城市云支撑环境,实现向智慧城市时空基准、时空大数据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提升。按照统一标准整合城市范围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需要的地理信息资源,建成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框架的分布式数据库,实现市、区两级一体的地理空间信息资

42、源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发数据发布、共享、交换、服务的网络体系和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在线服务 15 方式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和功能服务,满足城市管理、建设和发展的各项需求,推动智慧鲤城建设;特别是要通过对已有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成果进行改造升级来支持智慧鲤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过万物互联,通过城市中政务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大数据、行业大数据与时空大数据汇聚,通过开展各类智慧应用,通过数据驱动人工智能的实施,逐渐向智慧社会推进。重点工程:10、资源汇聚。在已建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通过数据扩充、添加时间、空间和

43、属性“三域”标识以及数据重组,实现从静态地理信息数据到时空信息数据的升级,数据资源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三维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历史数据、规划数据、位置数据、物联网数据及流式数据等。11、空间处理。对实时在线、定期在线和离线拷贝的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时空大数据,序化前的处理工作包括:统一格式、一致性处理和空间化。12、数据引擎。建立全空间信息模型,实现地上下、室内外、虚实时空大数据一体化管理,支撑云服务系统,帮助用户在线调用现成的时空大数据中的数据。13、管理分析。包括动态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分析量测、数据质检、模拟推演、大数据挖掘、大数据管理等。14、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区统一的“数字鲤城时空

44、大数据中心” ,利用数据集成与融合技术以及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存储技术,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做到“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应用分散,服务集中” ,虚拟化的数据资源被保存在“云”端,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全面共享。实现数据资源的按需网络和网格服务。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包括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获取数据资源和应用服务。实现对不同专题、不同尺度、不同时间城市数据(如基础数据、专题数据、业务数据以及 GIS、CAD 、文本等不同格式的数据)的集成化、网络化、标准化、可视化、层次化的统一存储、管理与服务,有效解决数据管理难题,为智慧鲤城及行业应用系统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支撑。5.2 建设数字鲤城

45、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依托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对智慧城市综合应用实现数字化集成和空间化整合,利用 GIS 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并行计算机技术和宽带网络技术,以构建随时、随地、随需、随意时空信息服务为目的,实现时空信息高效集成、快速交换和充分共享。依据云计算理念,面向智慧鲤城及行业应用的核心需求,结合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规划以及行业应用的实际落地,创新性提出的一种时空信息服务模式。在软件即服务(S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及平台即服务(PaaS )的基础上,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可进一步提供空间可视化即服务(SvaaS) 、空间数据即服务(SdaaS) 、空间应用功能即服务(SfaaS ) 、空间平台即服务( SPaaS) 、空间专题产品即服务(SpaaS)及空间模型即服务(SmaaS)等。重点工程: 16 15、基础平台。包括服务资源池、服务引擎、云服务系统,以及地名地址引擎、业务流引擎和知识引擎等六部分。以计算存储、数据、功能、接口和知识服务为核心,形成服务资源池,建立服务引擎、地名地址引擎、业务流引擎和知识引擎,连同时空大数据的数据引擎,通过云服务系统,为各种业务应用按需提供大数据支撑和各类服务。16、专业化平台。根据行业核心需求,在通用化平台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