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9教会音乐事工讲 义CHURCH MUSIC MINISTRY 灵老师 编写2001年 2001 版权归作者所有470教 会 音 乐 事 工 讲 义编写:灵老师日期:2001年学分:内 容 大 纲一. 从圣经看音乐事工:从旧约圣经看音乐事奉从新约圣经看音乐事奉新约圣经中的诗章、颂词和灵歌二. 崇拜的意义和圣乐:敬拜的意义音乐在敬拜上的作用音乐在初代教会崇拜中的功能为何信徒对崇拜不关注三. 圣诗学及圣诗的应用:甚么是圣诗圣诗结构(韵律分析)圣诗演变历史现代福音诗歌四. 教会音乐事工:如何建立教会的音乐事工诗班的设立歌唱小组的设立如何培养音乐事工人才五. 音乐事工的组织和领导六. 崇拜和唱诗:
2、崇拜中的会众唱诗会众唱的诗歌怎样才算是优等的会众歌唱?有关使用圣诗须知如何领唱?选用乐器和司琴如何作司琴七. 歌唱法拍子的认识简谱唱音法基本指挥法功课要求:阅读讲义并完成考卷(100%)。471一. 从圣经看音乐事工1. 从旧约圣经看音乐事奉起初神创造天地。.神看着是好的.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神歇了祂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创1:1-2:3)这是一篇创世之歌,记载神伟大的创造,并万物的起源。它所用的希伯来文文字,是一种含蕴着音律节奏的诗体,充满了庄严雄伟的气势,也揭开了人类向神赞美的乐章。创世记第4:21雅八的兄弟名叫犹八,他是一切弹琴吹箫之人的祖师。这是圣经中,有关音乐实例最早的记载,
3、神把弹奏创作美妙音乐的技巧,赏赐给人类,使人类从创世以来,能借着向神的歌颂赞美,而满足自乐园失落后内心的空虚。从各种音乐起源的说论中,音乐的产生是藉宗教( 宗教起源说)该是比较合乎创造论的 -人类为满足内心崇拜的渴望,因而产生了音乐的启发与流传。当摩西听从神的呼召,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看见神大能的作为,灭了埃及人追赶的兵马,那时摩西和以色列人就在红海的另一边唱出一篇雄伟的歌颂 -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大大战胜,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我的诗歌,也成了我的拯救。这是我的神,我要赞美祂.(出15:1-18)当时不只全体以色列人唱出这篇雄伟的歌颂,并有摩西的姊姊率领众妇女一齐
4、击鼓跳舞赞美神。这乃喻表了得救的人历世历代直到永远向神的歌颂。神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诗22:3)当以色列民何时向神发出信靠的歌颂,神恩典的祝福就临到他们,何时敬畏神的人发出同心的赞美,主的宝座就设立在他们中间。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戴维是一位最伟大的君王,因着戴维向神的信靠,使他在位的时代,得蒙神的赐福。在戴维的诗篇中常说:我的心哪!你要赞美耶和华戴维满心向神的歌颂,创作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篇,他更设立了专职音乐事奉的利未人,带来了充满神荣耀的敬拜。历代志上第六章记载 - 戴维设立讴歌的人,分派亚萨、希幔、耶杜顿并他们的子孙接受音乐的训练,按班次供职赞美神。当戴维迎接神的约柜进城
5、,安放在会幕之时,也更分派了专职音乐事奉的利未人,在耶和华的约柜前事奉、颂扬、称谢、赞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代上16:4)。在历代志上16:7-36节也记载,戴维率领了歌颂的利未人,唱出了一篇优美动人的诗篇,其中的一段就节录在诗篇96篇。以色列人不祇在节日庆典之时歌颂赞美神,他们音乐祭司的事奉,更是每一天每一时刻所必须的。戴维派亚萨和他的弟兄在约柜前常常事奉耶和华,一日尽一日的职分.( 代上16:37-43) 。当时音乐事奉的利未人有二百八十八人,每一天分廿四班,轮流供职赞美神。( 代上25)神借着戴维所设立音乐事奉的利未人,在他们身上有七点特色:一. 他们是蒙选召的人。以色列人中,利未支派是被
6、神选召出来专心事奉的一群人;而蒙选召的人,是表示献上自己,成为圣洁,专心事奉主。二. 他们是被托付的人。利未人是代表着全体的以色列人从事事奉的工作,而一个被托付的人,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肯努力摆上自己的。三. 他们的事奉是专职的。利未人专心事奉的工作,以此为他们的生活,这表示他们必须忠心,以事奉为他们的生命。四. 他们必须受严格的训练。尤其在学习音乐事奉的操练中,更是得加倍付上代价,才能熟练通达,这表示一个真正事奉主的人,必须经得起考验。五. 他们穿袍子供职事奉。这表示事奉主的人,蒙救赎得洁净,具有君尊祭司的身份,常常侍立在神的殿中,满有神荣耀的祝福。六. 他们是受薪的。利未人必须要有事奉的
7、工作,才能得到生活所需的报酬,这表示事奉主的人凭信心生活,蒙神的眷顾,得神的奖赏。七. 他们的事奉是终生职的。利未人必须终生事奉,不能改行,这表示一个事奉主的人,必须建立一生忠心的事奉,跟随主的脚踪。我们相信在戴维王朝有如此的诗班是因为这王朝已大大的强盛起来,不只在军队和国家行政方面有辉皇的成就,在宗教组织方面也兴盛起来。利未人当时是被分别出来事奉耶和华。许472多利未人被选出来在歌唱方面专心事奉神。今天让我们学习到一天教会如有这样的能力,必须尽快设立歌唱的人去事奉神。戴维一生,无论在刚强的时候,或在失败的景况中,他都没有忘记向神的呼求与赞美,及至戴维临终前,最后的话也充满了向神的赞美(代上2
8、9)。神丰富的恩典继续临到戴维的儿子所罗门,因着所罗门专心倚靠神,神也使他成为以色列历史中,一位伟大的君王。当所罗门建圣殿成功,以色列全会众迎接约柜进入圣殿之际,献殿之礼拜就成了一次充满神荣耀的音乐崇拜 - 当时在那里所有的祭司,都已自洁,并不分班供职。他们出圣所的时候,歌唱的利未人亚萨、希幔、耶杜顿和他们的众子众弟兄,都穿细麻布衣服,站在坛的东边,敲钹、鼓瑟、弹琴,同着他们有一百廿个祭司吹号。吹号的、歌唱的,都一齐发声,声合为一,赞美感谢耶和华。吹号、敲钹、用各种乐器,扬声赞美耶和华说:耶和华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那时耶和华的殿有云充满,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神的殿
9、。(代下5:11-14)综观旧约以色列人的历史,何时以色列全民向神的信靠赞美丰富有力时,神的恩典与祝福就加倍临到,而以色列的国家就增强。当以色列国面临争战时,有信心之歌在出去争战的前头引导,就必得胜。像是耶利哥城的倒塌、约沙法击败亚扪人( 代下20:20-23) ,都是很好的见证。当然,今日教会要有荣耀得胜的见证,有丰富的信心歌颂是要素之一;要有教会增长的成果,音乐事奉可大大的作为扶助的要素。神的宝座,乃是教会全体的赞美!当所有的会众都能够同心赞美之时,神丰富的恩典,才能毫无拦阻的充满整个教会。若我们相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并非偶然所形成,那神把圣经中最长的一卷书 - 诗篇,放在圣经的中央,也
10、必定不是件偶然的事!神要我们信仰的中心,满了向祂的赞美与歌颂,在事奉的生命中,满溢诗歌自然的流露。今日教会复兴,需要全体会众向神真纯、同心、荣耀的歌颂事奉。旧约圣经中,连接在历史书后的五卷诗歌书 - 乔布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更是成为感人而宝贵的书卷,让每一位诵读的人,从内心深处都能发出感动的歌颂。如同阿萨的诗:除你以外,在天上我还能有谁?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歌书后的是先知,在先知书卷中,也充满了许许多多有名的诗章,如以赛亚书第五章葡萄园之歌,第六十章至六十二章的关乎弥赛亚之歌;杰里迈亚书第三十、三十一章的复兴之歌,而后的杰里迈亚哀歌等,都是深刻动人的。到旧约完结之际的撒迦
11、利亚先知,其被圣灵充满的,所发出的撒迦利亚颂 - 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路1:67-68) 更是为人熟知,广被传颂。旧约时代,音乐事奉乃是荣耀得胜的事奉,愿今日的教会也充满这荣耀的事奉,以满足主的心,得蒙祂喜悦 - 我要以诗歌赞美神的名,以感谢称祂为大。这便叫耶和华喜悦,胜似献牛,或是献有角有蹄的公牛。(诗69:30-31)2. 从新约圣经看音乐事奉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咀唇的果子。(来13:15)新约时代是一个欢欣歌颂赞美主的时代,从耶稣基督的降生到新天新地荣耀的启示,充满了无比荣耀的颂赞,并述说着神永恒的计划。新约时代是救恩应验完成的时代,凡相
12、信基督、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人,都能在蒙拯救、得自由的重生中,欢欣地向主歌颂,活出荣耀的音乐事奉。新约圣经中的音乐事奉,虽其记载不如旧约圣经中详尽,然而在新约圣经中出现有关音乐事奉的经文,却有十分宝贵的属灵含意,我们可以从以下有关经文的记载中,发现音乐事奉的重要。一. 尊主之颂 - 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向童贞女马里亚豫言基督的降生,而后来马里亚顺服神的旨意,由内心发出颂赞: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路1:46)这首尊主颂表达了敬畏等候基督降生的欢欣,也成了后世有名的信心之歌。二. 撒迦利亚之颂 - 按圣经的记载,这首颂赞出现在新约,此乃先知撒迦利亚豫言救恩473临到以色列人,他被圣灵
13、充满说:主以色列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眷顾祂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路1:67-68)这首颂赞乃成为基督降生预言之歌。三. 西面之颂 - 当西面盼望弥赛亚的降临,受了圣灵的感动,在圣殿中见到婴儿的耶稣,不禁由心中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豫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路2:28_32)这是一首关乎基督降生,有名的盼望之歌。四. 欢欣之颂 - 基督降生之夜,伯利恒野地的牧羊人,看见了异象,听见天使天兵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与祂所喜悦的人。这是第一个圣诞夜里的佳音,是由天使用赞美所
14、传报的,这岂不预表了基督的降生有荣耀的歌颂前导,佳音的播扬是欢欣的歌颂。五. 赞美之颂 - 耶稣基督在世之时,时常在圣殿里教训人,祂曾严肃地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墨守绳规,不能活出信仰生命的见证,却从未见耶稣责备圣殿里诗歌颂的事奉,并且当耶稣上耶路撒冷时,许多人拿棕树枝口中高喊和散那欢迎祂,众门徒都欢乐起来,大声赞美神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路19:37-38)当时法利赛人曾要耶稣责备门徒,但耶稣却回答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可见耶稣是何等重视门徒的赞美!同样是在今日教会里,神依然看重祂的儿女赞美的声音!六. 信心之颂 - 当
15、耶稣和门徒用毕最后的晚餐,他们前往橄榄山的客西马尼园,根据圣经的记载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太26:30; 可14:26)耶稣面向死亡前行,却以诗歌激励门徒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何等豪壮的信心啊!多少时候,我们面对坎坷崎岖的人生旅途,面临付代价、要牺牲的关头时,我们有否勇气唱这首信心之歌呢?七. 考验之颂 - 使徒时代,保罗和西拉因传基督福音,而被关在监牢里,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炼也都松开了。(徒16:25-26)保罗和西拉在传福音之时,遇见了极大的逼迫与困苦,他们受鞭打,被监禁,然而却能靠主喜
16、乐歌唱,这是何等深刻的服事考验,更是何等坚强的事奉心志啊?如今,我们传福音,是否也遭遇逼迫的困苦呢?八. 恩赐之颂 - 在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有一处特别鼓励信徒,要切慕属灵的恩赐,且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其中有一句宝贵的话说:我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14:15?灵是代表了生命的流露,而悟性代表了智慧的操练,可见保罗既强调音乐事奉要有真实的信仰生命,也要有经得起考验的操练。若我们要向主献上赞美,不只要有被圣灵充满的生命流露,更要有经历精练,成为完美的歌颂献给主。九. 事奉之颂 - 在保罗所写的以弗所书与歌罗西书中,更提到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的赞美主。(弗5
17、:1; 西3:15-16)诗章乃是把记载神话语的经文,写成歌颂的诗歌;颂词乃是根据圣经中记载的内容与主题,由作曲家将之谱成诗歌;灵歌乃是一种被圣灵感动时,从心中自由抒发出来的歌颂。这三种音乐的体裁,也是新约时代,神的儿女重要的歌颂事奉。十. 献祭之颂 - 希伯来书作者在写完天上荣耀事奉的样式后,特别提醒新约时代的信徒,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因为这是每一个承认主名的人咀唇当结的果子,也是荣耀的献祭。旧约时代,神的百姓要常到主面前献燔祭、素祭、平安祭,而新约时代也有三种祭,一是基督已经受死流血为我们的罪献上挽回祭,其次是保罗罗马书十二章激励每一位神的儿女,要将自己献给主,成为活祭,再
18、者就是每一位属神的儿女,要常常靠着耶稣献上颂赞祭。这是何等的荣耀!新约时代,神的儿女能自由喜乐地向神歌颂赞美。而今教会,有否常常充满活泼力的歌颂来荣耀主?弟兄姊妹有否常常乐意歌唱来满足主的心?十一.国度之颂 -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美德(HALLE)原文意乃赞美的涵义,神的子民借着歌颂表彰值得称颂的神性。这段经文更启示了新约时代得赎重生的信徒,要以宣扬歌颂神完美的性情为己任,且要为神的国度,传扬美好的福音。474十二.座前之颂 - 新约圣经末了的书卷 - 启示录,记载了永恒的国度里荣耀的
19、音乐事奉。这是历世历代以来,并地上一切的音乐事奉所无可比拟的。神的荣光充满其间,天上的新歌永不止息。神宝座前的四活物及廿四位长老昼夜不停的颂赞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我们的主,我们的神,你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你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4:8,11;5:11-14) 有史以来,最大的诗班 - 十四万四千人,唱着伟大圣洁的新歌,他们的声音像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他们是一群跟随主,赞美主的人(启14:1-5)。得胜的信徒欢欣地唱着神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说:主神,全能者啊?你的作为大哉,奇哉。万世之王啊!你的道途义哉,诚哉!主啊!谁
20、敢不敬畏你,不将荣耀归与你的名呢?因为独有你是圣的,万民都要来在你面前敬拜,因你公义的作为已经显出来了。(启7:9-12;15:2-4)荣耀的音乐事奉,从地上操练学习样式,到天上永不止的颂赞,都是神所喜悦的。我们要趁着在地上的年日,把音乐的事奉学习得更熟练,直到天上在主宝座前欢然歌唱。新约时代的音乐事奉是真挚而自由的,也是每一位属神的儿女蒙恩得救,受主激励,所拥有的颂赞权利。虽然外表没有像旧约时代,音乐事奉的人,却更需主爱的激励,成为更忠心尽责的事奉者。基督徒的生命就是歌颂赞美的生命!在主丰盛的恩典中,常常献上颂赞的祭。在福音广传的新约时代里,常常以赞美的歌声宣扬基督福音。新约圣经中的诗章、颂
21、词和灵歌以上所描述的似乎都是新约中的诗章或颂词,我们相信诗章和颂词可算是新约最主要的圣乐,但是并不表示新约的信徒就没有其他形式的圣乐。保罗写给两间教会的书信(弗五18-19, 西三16),描绘了三种不同的音乐 诗章、颂词和灵歌。根据这些经文及其上下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似乎与聚会有关:以弗所书似乎指的是主餐聚会,而歌罗西书可能是指洗礼之后的劝戒。圣经学者无法确认这类诗歌的形式,主要原因是圣经没有提供足够的线索。然而,根据音乐学者及后来历史的证明,都截然不同。音乐史的权威威兹(Egon Wellesz) 可以证实这点,他说:保罗写这些书信时,一定指的是收信人熟悉的惯例。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三种不同的
22、诗歌,都是他们有唱的,只是不知道那个比较重要或多唱。我们也不必争论那一个比较重要。但我们可以肯定诗章、颂词、灵歌都是新约信徒的圣乐,也出现在当时的教会中。我们可以从以色列音乐的特色,以及后来记载的基督教诗歌,揣摩那三种诗歌的形式:诗章:朗诵犹太人的诗篇,以及根据诗篇形式而写成的颂歌和三一颂。 颂词:有音节的赞美诗,每一音节配上一或两个音。灵歌:哈利路亚诗歌(如以色列人在住棚节时高唱利路亚等 ),以及其他旋律华美的欢呼或狂喜的诗歌。著名的新约学者布鲁斯(F.F.Bruce)对于这段经节,也有类似的看法,只是语气不是那样坚定:诗章可能是指基督徒模仿旧约诗篇而写的诗歌;颂词指较长的作品,有一部分收录
23、在新约圣经中;灵歌指由圣灵感动而自然发出的赞美。不论威兹对这些音乐形式的看法是否正确,诗歌歌词的性质及来源是相当明确的。诗章可能是古代旧约诗歌及颂歌,或以同样形式创作的诗歌。路加福音第二章的四首颂歌,也是以诗篇形式写成的,可以归到这类。颂诗则可能是新创作的诗歌,内容论到基督,强调耶稣是所应许的那一位,是犹太人的弥赛亚,而且基督也是神的儿子,受差成为我们的救主。早期教会产生这种带有教义性的诗歌,其原因是不难想象的。第二世纪非基督徒的历史学家普林尼(Pliny),曾经提到:基督徒在特定日子的日出前,聚集在一起唱诗歌敬拜基督,如同敬拜神。保罗的书信中也记下许多首颂词,都是以古典希腊诗歌的形式写成,相
24、信教会读保罗的书信之后,便采用那些颂诗,作为基督之歌(Christ Songs)。其中有一首是单纯的信仰告白: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 475就是神在肉身显,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提前三)另外,还有一首诗歌体裁的例子: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祂,祂也必不认我们;我们纵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后二)布鲁斯也认为,以弗所书五章节与当时希腊宗教的咒文有类似的韵律,早期基督徒特别选用这种形式,写了一首洗礼的诗歌:你这睡着的人,当醒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们了。灵
25、歌则比较难以解释,但借着音乐学者研究其他中东文化,以及初期基督徒教会中类似的音乐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对灵歌的了解。希腊文的灵歌一字,是odaes pneumaticaes,意思为属灵的颂诗(pneuma这个字是指灵魂的意思,故可能是指属灵之歌)。所以有些人猜测,灵歌是人们因受圣灵的感动,灵里就欢乐,也唱出没有歌词,或者只有哈利路亚一词的曲调。圣经没有给我们更详细的资料去说明灵歌。有学者提出说,一个可能是以色列人本是一个常载歌载舞的民族,重复唱(所说的轮唱法)哈利路亚(希伯来文:神是值得赞美之意) 是他们的音乐之一,又或者说,当时的基督徒心中充满赞美时,也喜欢轮唱哈利路亚这样的灵歌。圣奥古斯丁认为
26、:这种诗歌(灵歌)实在是一种无词的狂喜之歌,表达满腔的喜乐。一个人在极端狂喜,用尽为人所了解的字眼之后,无词的喜乐之歌自然流露出来,因为那狂喜,往往无法用言语形容。今天,五旬节派和灵恩派的信徒,主张灵歌是一种自发性、狂喜的、含方言的歌唱。以上是圣经书卷给我们对诗歌的认识,这些认识也是有限的。可是后来在教会历史中似乎在诗章和颂词被大大的发展,成为了教会所指的圣诗。二. 崇拜的意义和圣乐1. 敬拜的意义敬拜是甚么?敬拜这词不论在旧约(希伯来文aboda)或新约( 希腊文latreia)都是指一种事奉或工作。如果把敬拜用作动词,在希伯来文(shah / histahama)或希腊文(proskune
27、o)都是解作跪拜的意思。在罗马书十二章一节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而事奉(latreia)一词,就有敬拜的意思。由此看来,一个真实的敬拜是理所当然的,是圣洁和讨神喜悦的。敬拜并非供人欣赏,我们可以欣赏烹饪、戏剧或是其他的事情,但这些都与敬拜截然不同。敬拜必须圣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敬拜乃是反映神的属性和神的美德,如神的创造性等等。有些音乐很富有创作性,是要我们用信心去接受的,这是神丰满里的一点点!原来创造性是反映神的性格(Nature),为要叫神可以满足。从上述的定义来划分,可以综合敬拜的三个意义:一所有
28、被造之物存在的目的,皆为要敬拜这位创造主。敬拜是生活的目的,不是星期日才敬拜,基督徒一切行动都是为要敬拜神。476二敬拜是一种行动(Act),并不是一种工具(Means),更不是一种对象( Goal)。一个司琴在弹前奏,这是一个敬拜的行动,而不是利用这些音乐来亲近神,更不是一种结果,既然不是工具,须知道我们亲近神,唯一能把我们带到神面前的是耶稣基督,绝不能是讲道,音乐和艺术等之本身。因此,在敬拜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并不是一种工具,而应该是一种行动。至于并非是一种对象的原因,乃是因为我们敬拜的对象永远是神,衪是有权柄的,祂才配受我们敬拜,如果我们的敬拜是诗班表演的话,那么我们的对象就全错了。一个艺
29、术家如果在演奏的时候不是在实行敬拜行动,而是在表演的话,他就会把整敬拜作为一种目的。三敬拜的对象永远是神,只有神自己才能挑起我们对祂敬拜的心。因为神有一个永远的计划要将人类带回堕落之前那种尊贵。神造人时赐予人类无比的尊贵,但人类因犯罪堕落,不但不能荣耀神,反而羞辱了神;故此神要拣选以色列民,希望他们能在人类中作出一个模范来敬拜神,但以色列人也失败了,所以神的救赎计划就是这一群曾被血所洗的人会有一天在天上不停地唱:圣哉,圣哉,圣哉,被杀的羔羊是配得称颂的。人类堕落后,神便大失所望,救恩 - 在敬拜方面来说,就是神把尊贵的人应作的事情交托给教会。今日教会的存在,是显出神造人的目的,每一个被赎的人都
30、得回他起初的尊贵,神选召这班人是为要敬拜祂的,所以我们的目标永远是神,故此在敬拜祂时,我们就已经作了几项事情:(1)承认神的权能和完全。我们以一个不完全的人去敬拜这位完全的神;如果我们是完全的话,就无须敬拜祂。(2)感恩。神救赎我们,使我们回复原来的尊贵,故我们应当感恩。 (3)认信。敬拜是内在的一种认信,承认神是伟大的,自己是有限的,因而有外在的行动。2. 音乐在敬拜上的作用一音乐是一种传达的方法( Communication)又是一个神人的对话敬拜是神向我们说话和我们对神的回应。原来敬拜是一种交流(Communication),神向我们说话,我们也向神说话。神向我们的说话是借着圣经上的话语
31、,甚至是借着人的行动;音乐,尤其是所唱的那些文字,明显地是神对我们的说话。但交流不止于文字。原来信息的传递是有很多层面的,最简单的层面是接触。婴儿出生时你说甚么他也不懂,你大声说话他便会哭。唯一的办法是拍拍他,这是最基本的传递;稍为长大后,便可以用文字语言来传递;再长大一些便会利用眼神;更成长时便会如丈夫对妻子般的灵犀互通,是意念而无须用言词;再高一层是不能用言词来形容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层面;再高一层是靠信心,是宗教领域;音乐站在一层极高的层面上,利用音乐来传递一些讯息,未必是传递一些事。音乐的真实(Reality)是在乎它是抽象的,你可以奏一首音乐而非常感动,你也可以演奏给别人听叫别人感动
32、,这就是超越的传递(transcendent communication)。以这超越的传递向神响应。圣经中有很多这类的例子:当撒迦利亚的嘴重开再能说话时,他就赞美神;所以有一首撒迦利亚颂(路1:64);如摩西、米利暗过了红海后,一个领男声、一个领女声在唱歌,对神有一个真实的响应(出15);又如天使向马里亚报讯,称她为蒙大恩的女子,她就往伊利沙伯家中,唱出了我心尊主为大这首尊主颂(路1:46-55);西面未离世前,圣灵告诉他,他必将在离世前见到以色列的拯救者,他就唱出了那首著名的西面颂;又如但以理领受了神的话,就是那番足以保存他与巴比伦所有哲士性命的话以后,他的响应是颂赞(但2:19-23) 。
33、这些歌颂都是人感受神丰盛的恩典后的自然响应,就如蒙选召,蒙救赎,蒙恩爱,得见神的作为,得听神的话,响应都是音乐。圣经中许多真理都不用文字所能表达的,不是圣经有限制,只不过是文字不足以表达的,例如圣经中没有三位一体这个名词,乃是因奥秘而不能表达,但音乐却可以更超越、意味更深长地表达出来。我们说崇拜是一种传递,除了借着话语外,还有很多是超越的,是要靠信心来接受的。神向我们说话,我们的回应并非是向着人,诗人没有说对现代人唱新歌,乃说对耶和华唱新歌,故此对象完全不是人。很多人引用歌罗西书三章十六节: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47
34、7歌颂神。原意是用感恩的心对神来唱,故圣经从来没有提及赞美是向人,或是向人歌唱。以弗所书五章十九节,彼此所作的是用说字,赞美神却是用音乐。二整体的见证( Corporate witness)世界的社团存在是因为有一班共同兴趣和共同看法的人去组成。教会今日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看法,刚刚相反,教会是多元的,如哥林多前书十二章十二至十四节说:就如身子是一个.乃是许多肢体。教会虽有许多肢体,却仍是一个,这是因为基督的缘故,正如敬拜乃是神的选民奉耶稣的名聚集在一起,有基督在我们里面,这种行动就是一种很有力的见证。因为基督徒的敬拜是集不同的人而有着一个共同的见证(A heterogeneous
35、 group with corporate worship),圣乐就是集体敬拜的结合剂。除基督徒外,在地上完全没有人懂得去敬拜这位真神。以赛亚书六章三节中说: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荣光充满全地。当人唱圣哉时,全地也充满神的荣耀。三音乐在敬拜中最重要的用处是作为一种祭物( Offering)我们敬拜的那位耶稣,圣经告诉我们,祂是君王,是大祭司,我们在祂面前时是需要自动地献上礼物,旧约燔祭却不是自动的,而是每人都要献的,不然就不可以赎罪。新约告诉我们有三个祭是与信徒息息相关的,第一是基督为我们成为燔祭,一次献上,永远被神接纳。新约另外提及两种自动献的祭:罗马书十二章一节中
36、的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这祭是一种敬拜,事奉同样也称为敬拜,是将整个人的思想、学业、前途等都一并献与神。另一种要献的祭,在希伯来书十三章十五节:我们应当靠着耶稣(或作透过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嘴唇感恩的祭。三. 音乐在初代教会崇拜中的功能新约强调,人和神都会自然地涌流出来美妙之歌。音乐借着人的经验流露出来,当然,音乐也会影响我们的属灵活动。使徒雅各布认为,音乐与基督徒的喜乐是相互关联的。你们中间有受苦的呢,他就该祷告;有喜乐的呢,他就该歌颂。(雅五 13)保罗在写给哥林多基督徒的第一封信中,有一节(如果我们不看上下文)似乎建议,所有的音乐崇拜,必须感
37、情与悟性并重。我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十四)然而,如果看上下文,我们知道使徒所谈论的是两种不同的经历。合看以弗所书五章节和歌罗西书三章节的经文,得知保罗是指我们以悟性唱诗章和颂词,而以灵唱灵歌。灵歌可能比较少出现在后来的教会里,但是偶而仍然听到有些信徒喜欢唱灵歌。现代的传统教会及福音派教会喜欢用悟性唱诗章及颂词,觉得这样可以指导他们正正实实的进入崇拜那真神,也在灵里得着满足和喜乐,但是也有现代灵恩派的信徒,认为他们比较喜欢唱灵歌,觉得这样灵性才可以真正得着满足。不管是怎样作,我们没有反对各人借着不同的方式去敬拜神,不必互相指责对方。最主要的是要以正统又有完整真理意义的圣乐去敬拜真神
38、。(稍后我们才讨论何谓正统又有完整意义的圣乐/圣诗)。其实在任何一次的崇拜,人的意识在不同时阶段会有不同层次的投入。当然,有时人们也欣赏没有歌词、纯乐器演奏的音乐时,这时可能感性的反应总是多于理性的反应。关于教会音乐的本质,笔者认为圣经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敬拜的诗歌应该是令人感动(impressive),或是富有表情的(expressive)。然而,富有表情的音乐应该是能感动人的。初代教会的信徒,以诗歌唱出基督的神性和作为,以真理表达他们的信仰,同时,他们也彼此学习真理,并教导那些初信的人,就是那些在信仰上还在学习阶段,预备接受洗礼的基督徒。最后,或许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重视基督徒的唱诗,是献
39、给神的一种敬拜方式。正如希伯来书十三章节说的: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这种概念在从前以色列的敬拜中可以证实,在圣殿献祭时,总有音乐伴奏;会堂的敬拜,虽然没有献上任何祭物,但是,诗章与祈祷就是献给神的祭品,有人说,旧约时代人们献祭,478要献上最好的羊羔、真实的爱与正直的行为;而新约时代,神要求我们的是最好的你与我,即我们的全人和最好的意念、心思与行为。保罗在两处经节中都强调了这一点:口唱心和的赞美主(弗五)心被恩感歌颂神(西三)在崇拜中,神是不会为人所唱、所奏的音乐感动的,然而,神衡量我们赞美的祭,知道我们是否将最好的献给祂。新约时代的崇拜内容保
40、罗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节列出敬拜的项目,显然是全部敬拜的内容。另外的一些细节,在他的其他书信中可以看到。那些数据告诉我们早期基督徒崇拜的内容,其中也包括了我们认为至今仍旧重要的部分。根据新约圣经和后来历史文献的记载,我们知道第一世纪敬拜的方式如下:一. 读经(特别是读旧约先知书,以及后来列为圣典的保罗书信)。你要以宣读为念,直等到我来。(提前四)你们念了这书信,便交给老底嘉的教会,叫他们也念。(西四)二. 讲道(训诫)。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徒二十)三. 信仰告白(可能在举行洗礼时)。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
41、美好的见证。(提前六12)。早期的教义可能非常简单,如耶稣基督是神,又如埃提阿伯的太监所说的:我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徒八)。四. 唱诗(唱各种不同的诗歌)。诗章、颂词和灵歌(西三),可能无乐器伴奏。五. 祷告。都恒心祈祷(徒二)。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提前二)六. 会众回应阿们。又用灵祝谢,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话,怎能在你感谢的时候说阿们呢?(林前十四)七. 奉献(施舍)。论到为圣徒捐钱,我从前怎样吩咐加拉太的众教会,你们也当怎样行。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 免得
42、我来的时候现凑。(林前十六)八. 行动上的响应。我愿男人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二)这些基本崇拜形式似乎一直都被后来的教会接纳和继续使用。四. 为何信徒对崇拜不关注文化的现况下面列举一些影响世界观点的文化现况,这些观点不但掌握今日的社会,也深深影响教会的生活,包括信徒的崇拜活动。其实,这些观点不仅是生活的真实面,更包括不少偶像的含意,它们控制了个人与社会整体的意义。一. 这是一个个人主义与自我陶醉的时代。人人自觉身负重任,要向他人宣告真理及生活上有意义的事物,宣告的内容包括神学与艺术,宣告者完全不顾过去或当代专家的看法。因此,通俗文明不但成了大众可以接受的标准,也是惟一的标准。二. 这是
43、个消费主义的时代。物质主义成为文化的重心,人们无论是室内装潢,或是外表的装饰,只是为了满足即刻的欲望(不肯等候),而不是真正的需要。479三. 这是个电子、计算机、电视、录像带及高级音响的时代。电视制出一个情绪化、而忽略文字的深度意义。许多人认为电子科学是现代文明、商业、教会,以及全人类的救主。四这是一个流行音乐盛行三十多年后,愈来愈退化的时代。摇滚乐可说是反对权威与背逆的象征,社会的文化,乃是个人根据他们对事物的反映而定的。结果有一个现象,就是社会大众的音乐素质普遍低落,大家对职业性的表演观赏的态度,而且学校与教会均教会音乐表示缺乏兴趣。五. 这是个灵性空虚的时代。人们追求特殊的经历,如东方
44、的神秘主义、新纪元的自觉( New Age Consciousness,以自我为中心)或灵恩派的崇拜仪式,并且从当中得到对追求“ 神秘感”的满足。这些现代社会中的观点直接影响了许多信徒对崇拜的活动。许多以上的意识还常出现在教会的崇拜中。教会的现况近来美国教会的发展,与上述的文化因素有关。许多人根据尼布尔(H. Richard Niebuhr)对基督与文明的分类法,认为今天的教会,虽然传的是挑战文化的基督(Christ against culture),但根据其作法,教会实际上相信的是文化的基督(Christ of Culture)。这点可以从今日的教会现况看出:一. 教会历史最为悠久的主流派教
45、会,无论是重仪式的或不重仪式的,都渐渐没落了。二. 主流派教会过去一向推行奋兴聚会的崇拜仪式,现今仍继续采用,仪式不见得更好,但是规模更庞大一些。只希望借着“人多”来说明是成功,也以“人多” 来吸引人。三. 五旬节教派及与灵恩运动有关的教会,都在不断成长,在敬拜上有许多“新颖” 方式出现,吸引多人。其他主教会只一味跟从,例如一些罗马天主教、路德派与圣公会,在他们传统崇拜仪式之外,注入一些属灵有关的经历。四. 许多教会皆以牧养的角度作为崇拜的目标,只知一味的改善崇拜的仪式与音乐,为了迎合更多社会人士的口味,或为了更吸引更多人来教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新版的圣诗或福音短诗,里面收录了一些民谣风格与
46、旋律的诗歌,而且敬拜的方式以个人为中心。希望这些新诗歌能满足更多人的心理需要和情绪。五. 由于教会增长运动的兴起,促使福音派及主流派的教会,开始设计能够吸引一般人到教会聚会的崇拜。许多时候,只是一味在仪式上迎合时代潮流,甚至不顾崇拜的真正意义和真理的传达。六. 精心设计新颖、富创意,能抒发情感的崇拜仪式,开始注重音乐的表达,也对宗教礼仪艺术,如戏剧、舞蹈及建筑屋感兴趣。因此,许多崇拜沦为好像去赴音乐表演会,甚至觉得自已还有分参与而满足。七. 深受福音运动影响而组成的大型教会,取代了传统的主流派,自成一个新的宗派。一般教会经常领受大教派的领袖给他们一些零星的指导,正如教会增长专家教导人设计崇拜形
47、式,而自己却没有学过崇拜学。福音派教会似乎崇尚流行,许多教会的崇拜仪式与选择的诗歌,都随着潮流走,忽略神学或属灵的意义。如何教导信徒敬拜基督徒都承认崇拜是必需的,但并非每个基督徒都能在每个主日中经历真实而又有意义的崇拜。何以基督徒不能经历既真实又有意义的崇拜呢?原因大致上可划分为五类:一缺乏对崇拜的教导很少牧者对信徒说明崇拜是甚么一回事。因此有很多人觉得最好的崇拜就是最烦闷的崇拜。除了要将崇拜的意义告诉信徒外,还应有系统地把崇拜的程序去教育他们。讲道后收奉献时,若能说:现在继续我们的崇拜,要以我们的金钱献与神,继续二字就把整个聚480会连起来,亦同时把奉献当作一个真实的敬拜经历,是信徒对神的一
48、个回应。或者我们的聚会不常注意形式(Form);这形式里面可以有一个主题,而每个崇拜的程序都环绕着这个主题,使信徒能感受到聚会的连贯性。许多被编排于崇拜程序中的诗歌与崇拜的主题缺乏连贯性,例如奉献时,各人正忙着往口袋里取钱,唱诗只是无事可作中的一个插曲,意义常常不大。也许有许多人常常忽略在崇拜中经历一个高峰,每每在讲道后便把道理忘记得一乾二净。二历史传统的包状不能经历一个好的崇拜,也有一个历史原因:很多基督徒觉得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崇拜非常着重形式(Formalistic),因而就不加思考地反对;每一样的礼仪(礼仪,Liturgy,出自希腊文之Latreia,就是事奉,不一定指一些程序,此字不单没有含着坏的意思,而是富有善意的),只要能流露其意义的话,是不会受到历史的限制的。以背诵祷文为例,有许多教会都诵读认罪文等,为何要根据别人撰写的祷文开声诵读呢?但原来认罪文的应用是有强而有力的神学根据的。有些人听到诵念主祷文,荣耀颂等便深感厌烦,却不能有投入感,这是何等可惜的呢?我们要打倒的,其实是形式主义(Foramlism )而并非礼仪( Liturgy)。西方教会有所谓高等教会(High Church)与自由教会(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