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地理上册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 2 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图片说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2.、培养学生学会根据收集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对知识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3、.理解聚落的价值,初步形成保护传统聚落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与保护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如果你是人类的祖先,现在让你选择一处地方修建房屋,并定居下来,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呢?新课教学:二、聚落与环境师:我们的祖先最早在定居时,也和同学考虑的差不多,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安家落户” ,那这是为
2、什么呢?生: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而推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师:同时这也都说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是和环境密不可分的。师:多媒体显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说一说聚落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自然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师: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承转:既然多种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世界各地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聚落的景观也是不同的。(多媒体显示图片)观察几幅图片的景观一样吗?由此说明什么问题?师:世
3、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各异。承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在不断增加,由此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生活动,设计如下:(1)指导学生读图 4.234.25,讨论各图所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下表: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建筑特点北极因纽特人冰屋我国黄土高原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承转:我们已经了解到,早期聚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约束。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有哪些表现呢?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师:阅读课文,结合所见所闻,讲一讲:聚落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的表现?生: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来多,道路越来越完善思考:留有什么遗憾呢?学生回答:传统民居越来越少。学生朗读 82 页阅读材料,从而加深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问题如下: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要懂得,传统聚落不仅是古老建筑,同时也是一种优秀文化传统。要给予保护。 板书设计二、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水源、土壤、交通、自然资源2、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聚落:因环境而异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发展的主要表现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