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山东省枣庄市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4710115
  • 上传时间:2019-01-08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20.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东省枣庄市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
    资源描述:

    1、1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姓名:_ 班级:_ 用时:_分钟一、选择题1(2018宿迁中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 年),外轮就损失 1 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2(2018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3(2018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

    2、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技术 自由劳动力 市场 资金A B C D4(2018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5(2018滨州中考)19 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D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

    3、大转折6(2018苏州中考)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谈及的内容可能有( )A解读国家工业复兴法B号召分期付款超前消费2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畅谈信息高速公路计划7(2018滨州中考改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80 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闹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8(2018德州中考)观察下图,其中 19211925 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B“一五”计划

    4、超额完成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9(2018滕州模拟)“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在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 )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A BC D二、非选择题10(2018青岛中考节选)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 1898 年光绪皇帝与太后分享皇权合法性的情况下,皇帝采取大刀阔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将会使反对变革的保守派与那些由于改革而丧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与充满权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3结合起

    5、来,从而形成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可以说,这是清末变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材料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 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吴晓波激荡三十年(1)材料一中,“清末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怎样理解“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3)

    6、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11(2019原创题)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8 年 6 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

    7、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版4(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二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 年 5 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 19091914 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材料三 19281937 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摘编自尼尔弗格

    8、森文明(3)上述表格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5参考答案1A 2.C 3.B 4.C 5.B 6.A 7.D 8.D 9.D10(1)戊戌变法(或变法维新运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否得到支持;改革措施是否得当;改革者的决心等。(答对任意两条即可)11(1)百日维新(或者戊戌变法)。旧式知识分子强烈反对;地方各级官员大多持观望态度;中央官员多次违抗光绪皇帝的命令;改革遇到障碍,始终没有落实;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支持和参与变法的人员很少,力量薄弱等。(任答其中两点即可)(2)鼓励农民减产并予以补贴。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3)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行计划经济;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答出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枣庄市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471011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