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十六)(考试用时:45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第卷( 选择题 共 42 分)本卷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 K2FeO4 代替 Cl2 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B古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今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C面粉中禁止添加 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 2 属于碱性氧化物,也属于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21,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D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
2、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Fe 3O4 溶于足量稀 HNO3 中:Fe3O48H =Fe2 2Fe 3 4H 2OB NH4HCO3 溶液与足量 NaOH 溶液混合:HCO OH =CO H 2O 3 23C将过量的 SO2 通入 NaClO 溶液中:SO2 ClO H 2O=HClOHSO 3D将 0.2 molL1 KA1(SO4)2 溶液与 0.3 molL1 Ba(OH)2 溶液等体积混合: 2Al3 3SO 3Ba 2 6OH =2Al(OH)2433BaSO 4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 图,滴加乙醇,试管
3、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B b 图,右边试管中产气泡迅速,说明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Cc 图,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不能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 NODd 图,试管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有黑色沉淀生成,能确定Ksp(AgCl)Ksp(Ag2S)10有机物 M、N、Q 的转化关系为(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至 N 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B N 的同分异构体有 6 种C可用酸性 KMnO4 溶液区分 N 与 Q D0.3 mol Q 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 0.15NA 个 H211X、Y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常压下,两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为 m、n ,m 为
4、气态、n 为固态,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若 X,Y 位于A 族,则化合物 YX 与水反应时水作还原剂B若 X、Y 位于第三周期,则 X、Y 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C若氢化物还原性 HaXnD若 X、Y 位于同一主族,则简单离子半径 XY1225 时,用浓度为 0.100 0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浓度均为 0.100 0 mol/L 的两种酸 HX、HY( 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溶液的 pH数据编号滴入 NaOH的体积/mL HX HY 0 3 1 a 7 x 20.00 7 y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H
5、Xc(Y )c(OH )c(H )13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高效率输出、可快速充电、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其工作原理如图。M 电极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 Li 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 Li 通过,电池反应式为 LixC6Li 1x FeO4 LiFePO46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 Li 从右边移向左边 B放电时 M 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 xe =6Cx6C充电时电路中通过 0.5 mol 电子,消耗 36 g C D充电时 N 极连接电源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FePO4 xe =Li1x FeO4 xLi选 择 题 答 题 栏题号 7 8
6、 9 10 11 12 13答案第卷( 非选择题 共 58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62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53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6(14 分)S 2Cl2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温时是一种有毒并有恶臭的金黄色液体,熔点76 ,沸点 138 ,易与水反应,进一步氯化可得 SCl2。SCl 2 是樱桃红色液体,易挥发,熔点 122 ,沸点 59 。SCl 2 与 S2Cl2 相似,有毒并有恶臭,且更不稳定。S 2Cl2可用下列装置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S2Cl2 的电子式_;装置 a 中的试剂是_。(2)写出实验室制取 Cl
7、2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3)装置 b 中发生反应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4)装置 e 作用是 _。(5)为了获得到纯净的 S2Cl2,需要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6)将 S2Cl2 放入水中会产生沉淀和气体,写出 S2Cl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检验所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27(15 分) 以天然气代替石油生产液体燃料和基础化学品是当前化学研究和发展的重点。(1)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香烃 Y 和芳香烃 Z 等重要化工原料,实现了 CO2 的零排放,碳原子利用率达 100%。已知Y、Z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78、128,
8、其一氯代物分别有 1 种和 2种。有关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中所示:化学键 HHCCCCCCCHE(kJ/mol) 436 615 347.7 812 413.4写出甲烷一步生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_,反应中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的作用是_;已知: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总质量/反应物总质量100%,则甲烷生成芳香烃 Y 的原子利用率为_;生成 1 mol Z 产生的 H2 约合标准状况下_L 。(2)如图为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制备乙醇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 n(H2O)n(C 2H4) 11) 。若 p28.0 MPa,列式计算 A 点的平衡常数 Kp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
9、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该反应为_(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图中压强(p1、p 2、p 3、p 4)的大小关系为_,理由是_;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 290 ,压强为 6.9 MPa,n(H 2O)n(C 2H4)0.61。乙烯的转化率为 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任写两条) 。(3)乙烯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负极燃料,请写出以熔融碳酸盐作为电解质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28(14 分) 钴的化合物用途广泛。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 Fe
10、2O3、Al 2O3、MnO、MgO、CaO 等)制取CoCl26H2O 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 、Co 2 、Fe 2 、Mn 2 、Ca 2 、Mg 2 、Al 3 等;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的 pH 如下表: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完全沉淀的 pH3.7 9.6 9.2 5.2 9.8CoCl 26H2O 熔点为 86 ,加热至 110 120 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浸出 ”时 Co2O3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加入 NaClO3 的作
11、用是_。(3)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主要目的是_,使用萃取剂时最适宜的 pH 是_(填字母序号)。A2.02.5 B3.03.5 C 5.05.5 D9.59.8(4)“除钙、镁”是将溶液中 Ca2 与 Mg2 转化为 MgF2、CaF 2沉淀。已知某温度下,K sp(MgF2)7.3510 11 ,K sp(CaF2)1.0510 10 。当加入过量 NaF 后,所得滤液 c(Mg2 )/c(Ca2 )_。(5)制得的 CoCl26H2O 粗品经进一步提纯得到 CoCl26H2O 晶体,在烘干晶体时需采用减压烘干,其原因是_。(6) 某锂
12、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 2)、导电剂乙炔黑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 xe =LixC6。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发生 LiCoO2 与Li1x CoO2 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_。请考生在第 35、36 两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5(15 分) 【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X、Y、Z 、W、R 是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 p 轨道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Y 的气态氢化物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 3 倍;W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ns(n 1)np2(n1)
13、;R 的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次外层有 18 个电子。(1)X、 Y、Z 、W 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 填元素符号) ,基态 R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2)X、 Y、Z 的最简单氢化物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氢化物的化学式表示)。(3)Z、 W 元素构成的微粒 WZ 的立体构型是_,与24WZ 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填化学式,任写一种)。24(4)每个 XY 离子中含有_个 键。(5)已知 Z、R 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R2Z,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原子坐标参数 A 为(0,0,0);B 为(1,0,0);C 为( , 12 12, )。则 D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它
14、代表_(填元素符12号)原子。若 R2Z 晶体密度 dgcm3 ,晶胞参数为 a p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NA_。36(15 分) 【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聚合反应是制备新型材料的重要途径。由天然橡胶的单体 A 制备的化合物 F、K 发生加聚反应可得到新型高分子材料。已知:E 的结构简式为 ,红外光谱法测得 F、K 分子均含有甲基。(1)A 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_。(2)反应 的反应类型为_,设计步骤目的是_。(3)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为_。(4)写出 F 与 K 按物质的量 11 共聚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5)有机物乙是 J 的同系物,且比 J 少一个碳原子,乙有多种同分
15、异构体,其中能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a含有酚羟基 b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d核磁共振氢谱有 5 组峰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乙二醇和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 制备苯乙酸 ( )的合成路线_。高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十六)7解析:选 A。A.FeO 中铁元素显6 价,具有强氧化性,24能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还原产物是 Fe3 ,水解成氢氧化铁胶体,达到净水的目的,故 A 正确;B.利用的萃取原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 B 错误;C.CaO 2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1,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故 C 错误;D.
16、红酒中含有少量的 SO2,具有保鲜、防腐、抗氧化的作用,故 D 错误。8解析:选 D。A.Fe 3O4溶于足量稀 HNO3中,硝酸要氧化Fe2 ,故 A 错误;B.NH 4HCO3溶液与足量 NaOH 溶液混合时 NH与 OH 也要发生离子反应,故 B 错误;C.HClO 有强氧化性,要 4氧化 HSO ,故 C 错误;D.将 0.2 molL1 KAl(SO4)2溶液与 0.3 3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Al3 3SO 3Ba 2 6OH =2Al(OH)33BaSO 4,故 D24正确。9解析:选 C。A.乙醇有还原性,能被重铬酸钾氧化为乙酸,不发生消去反
17、应,故 A 错误;B.双氧水的浓度应相同,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无法比较,故 B 错误;C.要检验生成的气体中只含 NO,要排除氧气的干扰,该装置中有氧气,NO 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所以对实验造成干扰,故 C 正确;D.硝酸银过量,发生沉淀的生成,不能比较 AgCl、Ag 2S 溶解度大小,故 D 错误。10解析:选 C。A.M 至 N 的反应类型是烯烃的加成反应,故A 错误;B.4 个碳的链有两种,分别为 C CC C,CC(C)C ,CCCC 的二氯代物有 6 种(包括 N),CC(C)C 的二氯代物有 3 种,则 N 的同分异构体有 8 种,故 B 错误;C. 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卤
18、代烃不能,则可用酸性 KMnO4溶液区分 N与 Q,故 C 正确;D.每个 Q 分子内有 2 个羟基,则 0.3 mol Q 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 0.3NA个 H2,故 D 错误。11解析:选 C。A.若 X、Y 位于A 族,则 X 为 H 元素,Y为 Li 或 Na,LiH 或 NaH 中 H 元素为1 价,它们与水反应时生成氢气,LiH 或 NaH 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故 A 错误;若 X、Y 位于第三周期,则 X 为 Cl 元素,Y 为第三周期其它任意一种主族元素,如 NaCl 属于离子化合物,如 SCl2属于共价化合物,故 B 错误;C.若氢化物还原性 HaXn,故 C 正确;D.
19、若 X、Y 位于同一主族如A 族,则 X 为 H、Y 为 Na 时,简单离子半径 XY,故 D 错误。12解析:选 D。A.0.100 0 molL1 的酸 HX、HY 的 pH 分别为 3、1,可知 HX 为弱酸、HY 为强酸,HY 溶液中离子浓度更大,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 HXNH3H2O;(3)组成的微粒是 SO ,中心原子 S 含有 4 个 24键,孤电子对数为(6224)/20,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等电子体是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微粒,与 SO 互为等电24子体的是 CCl4(或 CF4、SiCl 4、SiF 4等);(4)构成的离子是 CN ,C和 N 之间共用
20、叁键,因此 1 个 CN 中含有 2 个 键;(5)D 的距离是 A 和 C 距离的一半,因此 D 原子的坐标为( , , );A 位于晶胞的顶点和体心,个数为 81/812,D 位14 14 14于晶胞内部,有 4 个,因此化学式为 Cu2O,即 D 为 Cu;晶胞的质量为 2144/NA g,体积为( a1010 )3cm3,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为 d2144/(N Aa31030 ) g/cm3,因此推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288/(da31030 )。答案:(1)O ls 22s22p63s23p63d104s1(或 3d104s1)(2)CH4NH3H2O(3)正四面体 CCl 4(或 CF4、SiCl 4、SiF 4 等) (4)2 (5) ( ,14, ) Cu 288/(da 31030 )14 1436(1)2甲基1,3丁二烯 (2)加成反应保护碳碳双键不被氧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