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贵 州 省 遵 义 航 天 高 级 中 学 高 二上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地 理 ( 文 ) 试 题地 理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2、。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水源 D 土壤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 防洪 B 发电 C 养殖 D 防治水土流失2017 年 3 月 12 日,四川雅江发生森林火灾,持续一周尚未完
3、全结束,过火面积约 100 公顷。回答下列各题。3预测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GIS C RS D GPRS4下列有利于当地控制火情的自然条件是( )A 火场地形复杂,地势陡峭 B 植被以冷杉、云杉为主C 气温 15左右,南风 5-6 级 D 火场附近有溪流湖泊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ABC 分别代表( )A 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 农业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C 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D 破坏森林、牧业下降、农业减产6解决图示地区存
4、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A 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 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C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 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7“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 吸烟除尘 B 美化环境 C 防风固沙 D 净化空气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9茭白是一种蔬莱,适宜在水中生长。下图为我国菜镇菱白产业链示意图,该镇以茭白生产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
5、益和环境效益。该产业链取得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 )A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轻水体污染B 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减轻土壤污染C 增加该地植被覆盖,减轻了水土流失D 增加中药材供应,减少药材资源枯竭下图示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湿地沼泽,近年来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甲区域湿地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气候湿热,降水丰富C 冻土广布,利于下渗 D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11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 B 农业科技水平提高C 市场需求 D 国内电商发展快速12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下为考察路线示意图,旅行团
6、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C 山地针叶林带 D 山地冰雪带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Q 地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江冲积而成,该地土地富硒,是稻米的理想种植场所,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种植的大米品质优良,清淡略甜、绵软略黏,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材料二: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蒙古黄榆等稀有植物为主要目的的内陆湿地水域生态系统。通过观察发现向海湿地水体出现大幅度萎缩、干涸。材料三: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内的天然储水空间,如地下裂隙、冲积扇等储存水资源的
7、一种地下水开发工程。用地下水库蓄水就是在地下水库中打井取水,腾出地下空间,再通过人工补给办法把地表水引入地下,补充水量。(1)分析该地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2)简析向海湿地萎缩的原因。(3)说明向海湿地萎缩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1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 360 公里。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道:“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
8、浊不混。下图为渭河平原示意图。材料三: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 614,年平均降水量 450700 毫米,年蒸发量 10002000 毫米,无霜期 120220 天。多年平均径流量 102 亿立方米(19341970年),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610 月为汛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其中 7、8、9 月大汛期间的径流占全年的 60%70%。年平均流量 323 立方米每秒,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 7660 立方米每秒(1954 年),调查最大洪峰流量 10800 立方米每秒(1898 年)。材料四:汉江全长 1532 公里,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历史上,汉江素有“千里黄金水道”
9、之称,但近几十年来,汉江航运价值却不断降低。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 162 米加高至 1766 米。下图为汉江上游流域示意图。(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渭河水浑”的人为原因。(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原因。(3)读材料一、二、三,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4)根据材料四,汉江北部支流的水文特征的。15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新疆是我国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资料二: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
10、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2)列举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3)简述绿洲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防止可能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2018-2019 学 年 贵 州 省 遵 义 航 天 高 级 中 学 高 二上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地 理 ( 文 ) 试 题地 理 答 案1C 2D 【解析】1由图中经纬度及相关信息,可知该区域是渭河流域,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制约农业生产,从图中数量众多的抽水井可以确定改良的因素为水源。2水库主要分布于渭河北侧的支流上游,这一地区为黄土高原,生
11、态环境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修建水库的目的在于打坝建库、拦沙蓄水。3B 4D 【解析】3预测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B 对。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 错。RS 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C 错。GPRS 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D 错。4有利于当地控制火情的自然条件是火场附近有溪流湖泊,利于阻断火势漫延,D 对。火场地形复杂,地势陡峭,不利于控制火势,A 错。植被以冷杉、云杉为主,易燃烧,不利于控制火势,B 错。气温 15左右,南风 5-6 级,助长火势漫延,C 错。点睛:预测火势蔓延方向
12、,制定灭火方案需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有利于当地控制火情的自然条件是火场附近有溪流湖泊,利于阻断火势漫延。5D 6C 【解析】5通过 A 可以取用“木材”,说明 A 表示“破坏森林”;B 和“草皮”相关,应该是“牧业下降”;根据与 C 相关的“秸秆”、“广种薄收”等可判断 C 为“农业减产”。6图中显示该地区主要问题是因破坏森林、草皮和不合理的耕种方式(广种薄收)导致的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解决办法有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或积蓄肥料、发展沼气,或开发新能源以解决燃料问题,从而减少植被破坏,以起到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的作用。根
13、据该地的农业生产类型和产生的问题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不适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考点:水土流失的治理7C 8A 【解析】该组试题考查森林的生态效益,总体难度较小。7“三北”防护林位于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天气多,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一般是城市中森林的主要功能。8长江中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加上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易引发水土流失,进而使下游含沙量增加。因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点睛】森林具有调节径流、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
14、功能。不同地区的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由差别的,如气候较干旱地区森林的主要的生态功能一般是防风固沙、河流中上游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海岸带森林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海岸、城市森林的主要功能是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等。9A【解析】该题通过茭白产业链考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意义,理解图中各箭头之间的含义和关系可作出回答。难度适中。从图中可以看出,以茭白草为原料养殖蚯蚓,然后可产生有机肥,这样的话可减少化肥的使用;在种植茭白的水域中鳖鸭共养,鳖鸭可食用茭白上的害虫,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故能减轻水体污染,A 正确。10A 11C 【解析】10甲区域位于东北地区,东北湿地成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15、;地势地平,多洼地,排水不畅;地下有季节性和永久性冻土层,不利下渗。故 A 正确。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湿热错误;冻土广布不利于下渗;东北平原不临海,因此洋流影响弱。故 B、C、D 错误。11市场需求量和市场需求类型决定了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业生产的类型,因此影响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C 正确。12B【解析】该组试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规律。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的分布。黄山、衡山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带往上会出现山地落叶阔叶林;泰山、华山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因此四山均能见到的自然带是山地落叶阔叶林。泰山、华山没有
16、常绿阔叶林;衡山海拔较低,且地处亚热带地区,缺少针叶林和冰雪带。13(1)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冬季气温低,害虫虫卵无法越冬;夏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害虫难以繁殖;生长周期长。(2)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人为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3)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净化水中污染物功能下降;调蓄功能下降。【解析】该组试题以我国东北地区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湿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1)农作物品质优良一般和区域环境较好、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等使用量少、特殊气候等有关。我国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用量少;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热量较少,
17、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2)湿地萎缩的原因可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从自然条件看,蒸发、下渗、径流排走等是造成湿地萎缩的主要原因;而人口增多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增加进而导致用水增加是造成湿地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结合材料可从上述角度做出分析。(3)湿地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净化水质等功能,湿地面积减少将导致上述功能下降或消失。因此该地湿地萎缩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净化水中污染物功能下降、调蓄功能下降等。14(1)渭河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加上生产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此河水是浑浊的。(2)地形: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
18、,水力资源不丰富;地处平原,不利于建大坝;地质:地质条件不稳定;水文: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3)自然原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便于耕作;土壤深厚肥沃;临近渭河,灌溉便利。(4)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秦岭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河流最冷月均温在 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1)流经黄土高原的大部分河流干支流含沙量大,是由于表层黄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而泾河河道较深,已经侵蚀到黄土层以下,所以较清澈。渭河流域主要是人类对植被
19、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上水污染,使河水浑浊。(2)渭河平原地势平坦,一方面水能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不适合修建大坝;渭河平原为地堑构造,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合建大坝;渭河含沙量大,修建水库后容易造成泥沙淤积,水库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3)农业特点一般从农业地域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作物熟制等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一、二、三可知该地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小麦,经济作物棉花,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该地区农业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主要分析即可。(4)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主要从流量、流速、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分析。结合材
20、料四所给的信息可知,汉江北部支流位于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量大;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 0,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该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水土较小,河流含沙量小。15(1)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四周有高山阻挡(地形闭塞);人类活动(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等。(2)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或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3)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解析】该组试题以新疆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成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试题难度适中。(1)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较为封闭的地形,使得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新疆,因此气候干旱。干旱的气候使得植被稀少,加上人类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使得该地沙漠广布。(2)区域地理环境一般包括区域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地形等,过度的棉花种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从对河流的影响、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对土壤的影响等方面回答。(3)该地区干旱的气候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绿洲农业发展过程中易造成植被破坏、过度用水等,导致荒漠化的加剧。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可能引发土地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