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张掖市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运河与扬子江》.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07449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运河与扬子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甘肃省张掖市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运河与扬子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甘肃省张掖市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运河与扬子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2、积累并背诵优美的文段.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奋斗的生命是美丽的”这句话,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课时分配: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教学设计:一、导入课堂。二、作家作品。陈衡哲,(1893-1976),江苏武进人。女。1918 年在新青年发表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和短篇小说老夫妻,1920 年回国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成为中国第一位西洋史女教授。抗战胜利后留居上海建国后曾任伤害市政协

2、委员。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位女作家,其创作在当时很有影响。主要著作有西洋史、小雨点、衡哲散文集等。三、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2、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2)、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3、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本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扬子江与运河相遇于十字路口):故事的开端。第二部分(“河,你从哪里来”“河,我祝你永远心足,永远快乐!”)故事的经过,扬子江与运河的对话,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安于现状,一种努力奋斗,创造新的生活。第三部分(“于是扬子江与运河作别,且唱且向东海流去”)

3、:故事的结局。第四部分(“奋斗的辛苦啊,筋断骨折”结束):揭示寓意:奋斗的生命是美丽的。四、再读全文,体会文中的情感。五、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六、教师小结课堂。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课文研习与问题探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二、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1、在写扬子江的生命从何而来时,“蜀山险峻,峭岩如壁,尖石如刀”有什么作用?2、运河与扬子江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懂得了什么?(用课文的词句回答)采用了拟人,对话形式。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和拼搏,自我创造,不要依赖别人。3、扬子江为什么说自己的“命确实无人能毁的”?4、你认为扬子江所说的“造命”指的是什么?5、运河说

4、“我不是与你一样地活着吗?”你认为运河真的像运河一样地活着吗?6、为什么扬子江要说“快乐的奴隶”总远胜于“怨尤的奴隶”?7、“愉悦的悲伤,从火山的烈焰中,探取生命的真谛”一句中,生命的真谛指的是什么?三、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四、迁移训练:请从比喻、拟人、排比中选择一种修辞方法来赞美祁连山。五、教师小结课堂。第三课时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写作特点,借鉴写作技法。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二、学生交流读后感,引导学生自评。三、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举例说明: 1、以对话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对比手法的运用。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1、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梳理文章的语言特点:扬子江于运河的对话,简洁生动,毫不拖泥带水,结尾的议论,充满人生哲理,耐人寻味。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诵。小组内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评价,鼓励优秀。五、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对比的手法,对话的方式,充满哲理的议论,使这篇故事具有了很强的可读性,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六、教师总结全文。七、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第三题。2、背诵全文。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