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 8 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李大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逼狭、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爱国精神。能力目标1.结合语境,体会某些词语的含义。2.理解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通过一系列比喻进行生动形象的说理的写作手法。德育目标以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教学重难点1.欣赏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感受李大钊先生博大磊落的英雄气概和非凡的人格魅力。2.学习本文借生动形象
2、的比喻来说理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本文语言雄浑豪放,壮美奇绝。教师宜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多方品味,借声传情,充分融入文章的氛围中,深切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刚强不屈的人格魅力。2.合作探究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深刻地理解文中一些艰深语句的丰富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李大钊先生画像、文字资料。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播放屈原、苏武、司马迁、杜甫、岳飞、陆游、文天祥、鲁迅、李大钊系列人物画像。(教师画外音)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有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他们汇成一支雄壮高昂的生命交响曲,在空旷辽远的历史殿堂中回响。他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将永远活在有
3、灵性、有良知、有追求的人们心中。(多媒体定格画面李大钊画像)李大钊先生在 1927 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仿佛又聆听到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和热情的鼓励。 二、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目标一: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目标二:揣摩语言,理解难句。目标三:赏析文章的语言美。目标四:感受李大钊先生非凡的人格魅力。教师选一学生读这些文字,明确学习目标,使课堂学习有的放矢。三、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可自行朗读介绍,也可投影显示。教师也可提供必需的资料,资料内
4、容如下:1.关于作者同学们知道共产主义思想吗?那么大家知道是谁最早将共产主义理论引进到我们中国来的呢?李大钊。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 年赴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1916 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18 年,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经济学教授。在对中国社会进行的深刻的认识与对马克思主义有了系统的学习与领悟之后,他发自内心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首先揭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并向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强盗世界”展开了坚强不屈的斗争
5、。也就是在这一年,参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 ,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0 年 9 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之后,对党的建设,工人、学生运动,统一战线,均有重大贡献。1927 年 4 月28 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时年仅三十八岁。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著作有守常文集 、 李大钊选集 、 李大钊诗选注 。2.关于背景“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 ,本文是一篇具有强烈鼓励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本文写于 20
6、世纪 20 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封建复古势力从一蹶不振中昂起头来,对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 ,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临阵脱逃,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彷徨苦闷,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民族精神?这是摆在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人们面前的严峻问题,必须作出抉择,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那些民族精神不健全的人,怯懦的人,脆弱的人和奴颜婢膝的人,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或化敌为友,为虎作伥,或畏惧斗争,循迹而去。大多数正直的有爱国心的人们,则在黑暗中徘徊,
7、苦于看不到光明,精神不振。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在严重的历史关头,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当中,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这在当时浊流滚滚的思想文化界,无疑如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给人以极大鼓舞。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1)根据拼音写词语或者给汉字注音。一()_千里 丛山()_岭 险()_阻()_ 逼()_ ( ) _奇趣横_生 浊_流滚滚教 师 任 选 几 位 同 学 回 答 , 明 确 : ( 1) 泻 叠 峻 抑 狭 崎 岖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
8、,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 提问:这篇课文应该用什么语调去朗读? 明快雄健,节奏鲜明,声音洪亮,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情感激越,带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大声朗读的效果很好,因为这篇课文气势磅礴,大声朗读更能体会到其坚定、勇往直前的信念。作以下要求:(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2)归纳各段大意。学生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1)学生可能提到的难句有: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
9、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学生集体讨论交流,明确:逼狭:非常狭窄、艰难。亦复如是:也是如此。老:富有经验的。阻抑:阻碍抑制。魄势:气魄、威势。趣味:意义、价值。(2)学生尝试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并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评议。明确: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艰难境界须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民族进程如同长江大河奔流的过程,并不总是坦途。人类生活像旅行一样,越是崎岖险境,越能感到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的进程就是一段险路,只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感觉到它壮美的趣味。我们要拿出雄健的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这是人生
10、至趣。3.就课题进行提问思考,讨论发言。课文题目为“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那何为“艰难的国运”?“雄健的国民”?请大家在原文中找出答案。二者可以互换位置吗?(相互讨论后发言)教师明确:第四节中“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第五节中“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所以可以看到“艰难的国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艰难国运的时代性“现在”1923 年,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社会动荡,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前途茫茫。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 、 “艰难境界” 。崎岖,本义是“高低不平貌” ,这里借用了它的引申义“坎坷险恶” 。境界
11、,本是指事物达到的程度,如理想境界,这里指国运艰难程度。 (将这些关键词语加上着重号,再默读一遍,是否有所领悟。 )第五节中, “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崎岖险阻的道路” , “高唱”着, “悲壮”着,并且是“走过” ,这三个词都有着具体含义:高唱主动(非被动) 、积极(非无奈) ,雄健的国民是以一个奋进者的姿态出现在崎岖道路上的。悲壮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会有流血,会有牺牲。奋进本身就是壮烈的。走过不用“要走” 、 “将走” ,也不是“走着” , “走过”体现的是必胜的信念,一定要走过这一段困苦的路,到达胜利的彼岸。以上是第三句中显示出的一种大
12、无畏的斗争精神,而第四句中显示出的则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艰难的国运,要以雄健的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是艰难的国运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如果把“雄健的国民”放到前面,因果关系就颠倒了。5.将这些关键词语加上着重号,再默读一遍,是否有所领悟。五、品读课文,对文章进行美点寻踪,赏析文章的美1什么是语言的品味?2如何品味语言?教师明确:所谓品位,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要理解词语含义、辨析、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所具有的表现力。基本方法是反复朗读、比较异同、探究疑点。涵泳品味
13、文章的语言美。(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请用“本文语言美,美在 ”的句式说话,并摘录各自喜欢的句子,把它推荐给大家。生 1:本文语言美,美在铿锵有力的节奏与激越磅礴的气势生 2:本文语言美,美在用词的含蓄蕴藉生 3:本文语言美,美在意味隽永的比喻生 4:本文语言美,美在表达出雄健的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勇士形象。(2)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文句,着重欣赏文章语言美。多媒体显示下列语句,显示一题,完成一题。主要由学生自主品味,并参阅自行搜集的相关背景资料,然后集体交流。1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
14、壮美的趣味。(“趣味”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明确:课文中提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奇趣横生” “一种壮美的趣味” “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这种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难,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是困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是为民族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是一种“战斗的欢乐” 。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 ,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这“快乐” 、这“乐” ,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多媒体显示:2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的歌声中,
15、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雄健的精神”是指怎样一种精神?回顾李大钊先生的生平,他具备这种雄健的精神吗?)明确:“雄健的精神” ,也就是民族的精神。 “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李大钊先生作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对中国革命有坚定的信念,忠诚于党,英勇无畏地向一切腐朽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强不屈的斗争,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李大钊用生命诠释“雄健的精神”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大江一样浩荡。多媒体显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给予人只有一次。应当这样度过
16、人生: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而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命,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李大钊学生交流,明确: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的表述,可以概括为“战斗的欢乐” “奋斗的欢乐” “奉献的欢乐” “超越的欢乐”等。可以感受到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3李大钊先生对
17、人生乐趣的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李先生的人生观,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关于最有意义的人生,答案是多样的,如拼搏的人生、奉献的人生、快乐的人生、敢于冒险的人生等等。多媒体显示: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并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评价。明确: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浪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18、这一系列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主张: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六、体验反思,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教师提问: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你认为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怎么做,才算得上“雄健的国民”?明确: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也同样会遇到艰险,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做“雄健的国民” 。七、课堂小结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文中作者激越磅礴的情感,感受李大钊先生博大磊落的革命胸襟,鞭时代罡风的英雄气概。教师小结:天下兴亡,匹
19、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生命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献身祖国、民族的事业视为人生至上的幸福。这些以李大钊先生为代表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用生命铸成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先贤崇高的人格,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将永远是我们后人传承的精神火把,我们应对自己大声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盛美丽!八、布置作业1.课外收集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名篇佳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名句(至少 3 句) ,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明喜欢的理由。2.请你从课外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长江” “黄河”有关的语句。4教师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所有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