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内容简介及教学任务,国家是阶级社会中最复杂的政治现象,也是我们理解政治现象的入口。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从古至今,人们实际上是通过国家政权来认识国家现象的,并由此而形成了关于国家的理论。 学习本章要求在理论上把握国家的本质,并了解不同性质的国家的基本情况。,第二章 国家政权,一、国家的概念,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古代中国关于国家的概念 “国” 指诸侯的封地; “家” 指卿大夫的地盘;“天下”指天子统治的疆域,反映了在地域上和等级上的观念。, 古代西方关于国家的概念“Polis” (城邦)“Resublime” (人民的事业) “State” (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二)不同历史时期的国
2、家观, 自然生成说 (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康德) 神创国家说 (奥古斯丁、阿奎那) 社会契约说 (格劳修斯、斯宾诺莎、霍布斯) 暴力征服说 (斯宾塞、杜林、狄骥、尼采) 国家要素说 (孟子、梁启超、达尔、迦纳 ),人民、土地、政事,为诸侯之宝。 孟子夫国家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上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有主权者,人人皆为服从者,夫如是斯之完全成立之国家。 梁启超,二、国家本质的理论,(一)国家产生的过程,氏族社会主要特征1.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共同生活2.人们以议事会的形式管理着氏族内部事务3.人们以平等的关系维护着氏族成员的共同利益,原始
3、人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经过了氏族、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等若干发展阶段。氏族是指具有血缘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类的集团,是原始社会的经济单位和社会细胞。,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国家的产生,(二)国家的概念和特征,“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恩格斯“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列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概念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阶级统治和根本
4、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强制力的权力体系。,国家的特征,国家的特征及与氏族社会的区别1.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按照地域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反映的是阶级关系;氏族社会反映的是血缘关系。 2.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并不代表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平等地体现全体氏族成员的意志,维护其共同的利益和要求。3.国家是系统地使用暴力的机关,具有对内镇压和对外入侵的双重功能,氏族社会只有具有对外的功能。,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形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时形成了国家,而国家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与原始社会组织截然不同的特征。,三、国家的职能,(一)国家基本职能及相互关系,国家职能是
5、统治阶级意志的具体化,是国家本质的表现形式。政治统治职能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政权,控制被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地位的职能。社会管理职能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管理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公共福利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职能。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的基础;政治统治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二)国家基本职能发展的趋势, 两种职能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社会管理职能有限,政治统治职能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家社会管理职能不断扩大已成为普遍 趋势。, 社会管理职能在现代国家的主要表现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其转折点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战后以来发展更为明显。, 国
6、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控制;对国民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扶持、促进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 国家基本职能的发展趋势社会管理职能与人类社会相联系,具有共生性特征;政治统治职能与国家相联系,具有历史性特征。,四、国家产生的形式,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生活着炎帝、黄帝、太昊、少昊等中华民族的先民,南方地区还有颛顼、九黎等部落。据历史传说,在炎帝、黄帝之后,尧、舜、禹相继成为中原地区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的选举而产生的,历史上称为“禅让”制度。禹当上夏部落的首领以后,部落联盟又选举了陶为禹的继承人,陶因病在禹之前死去。部落联盟又选举伯益为继
7、承人,禹却不让位,而是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死伯益,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在启的时代,氏族内部早已产生了阶级分化,阶级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复杂。于是,启组织了常设的军队,设置了各种职位(历史上有“夏官三千”的说法),颁布了刑法,建立了监狱(古书上称监狱为“夏台”、“圜土”、“囹圄”、“蚕室”等),借助于这些武装力量对被统治者进行强力镇压。至此,夏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一共传了14代国王,经历了400多年,后来被商所灭。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第二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8、,一、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1.国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什么2.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哪一个阶级,掌权人数多寡 国家主权归属 国家地理位置 政治统治方式 社会发展水平 ,非马克思主义者国家分类标准,马克思主义者 国家分类标准,二、国家历史类型演变的规律, 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家历史类型的转变根本动力。 重要前提 任何国家首先是经济形态发生变革,引起生产关系方面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最后完成国家类型的转变。 一般规律 奴隶国家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有些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会跳越其中某一阶段,向更高级的国家类型发展,从而表现出特殊性。 主要途径 主要是
9、社会革命,但也包括社会改良,具体通过哪条途径取决于很多具体因素。,三、资本主义时代以前的国家类型,(一)奴隶制国家,经济基础是奴隶主占有制,上层建筑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政。,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贵族、商人、武士),不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穷人、外邦人、妇女),奴 隶,(二)封建制国家,经济基础是地主阶级占有大部分土地,农民只有少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上层建筑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专政。,特点:土地可自由买卖,实物地租是主要剥削方式,农民和地主身份不固定。,特点:土地不可买卖,劳役地租是主要剥削方式,领主和农奴的身份固定。,领主占有制,地主占有制,欧洲封建国家与中国封建国家之比较,1.自由
10、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主要特征,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特征,阶级特征,政治特征,职能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垄断阶段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主要特征 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起来2国家政策以保护垄断资本的利益为主要内容3议会的权力不断弱化而行政权力不断加强4政府积极干预社会的经济生活5国家日益强化其外部职能,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战后以来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实行现代民主制度的西方发达国家。鉴于社会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和无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这些国家程度不同地调整政策,缓和阶级矛盾,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
11、建筑,发展速度加快 波动性越来越小 第三产业比重加大,建立国有企业 促使股权分散(产权关系) 推行民主管理 工人参与决策(劳资关系) 加强经济干预 推行福利政策(分配关系),加强制度建设 扩展社会管理职能 扩大民主权利 淡化意识形态分歧,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变化,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军事寡头以集权主义、种族主义、扩张主义为理论依据而实行残暴统治和野蛮侵略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主要特征1.宣扬国家至上,鼓吹领袖独裁2.实行一党专政,取消议会民主3.全面控制社会,实行白色恐怖4.宣扬“种族优劣”,要求“生存空间”,法西斯国家,福利国家是指为了保障与改善社会生活而
12、注重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推行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开创了福利国家之先河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有“高额累进所得税制度”、“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度”和“社会失业保障制度”制度等。罗斯福新政一度受到垄断财团强烈的反对,指责他是“红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等。,福利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六七十年代的亚、非、 拉地区,既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完全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的某些民族独立国家。,权威主义国家主要特征1.民主制度有名无实2.实行专制集权统治3.极力推动经济发展4.极力鼓吹民族主义,权威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的国家类型 社会主义国家是正在消亡中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政治新纪元的开始,1.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 3.政治关系是人民民主专政 4.执政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共产党) 5.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五、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现实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