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 年 12 月 28 日,南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关于南安市 2017 年预算执行情况及 2018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现予以公开。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 议 文 件 (十二)关于南安市 2017 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17 年 12 月 26 日 在 南 安 市 第 十 七 届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二 次 会 议 上南安市财政局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南安市 2017 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8 年预算草案提请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7 年预算执行情况2017 年在市委的
2、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下,全市财政预算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十三届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依法理财,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扎实推进财税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精准施策理财 2 运作,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总体良好,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撑。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2017 年 全 市 一 般 公 共 预 算 总 收 入 702800 万 元 (预 计 数 ,下 同 ),完 成 预 算 的 101.4%,比上年增加 39911 万元,增长 6.0%;其中,一般公共
3、预算收入 407900 万元,完成预算的 100.4%,比上年增加 23179 万元,增长 6.0%。体制补助收入 6246 万元,省级转移支付 34957 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3815 万元,盘活上年结余财力 16474 万元。上缴中央财政收入 294900 万元,上解上级财政 71092 万元(其中:体制上解泉州 12.5%部分 46487 万元,营改增上解中央 17886 万元)。本级安排财力 428300 万元,比上年增加 23219 万元,加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支出 77600 万元,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05900 万元。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增值税 294680
4、万元,增长 19.7%;企业所得税 117650 万元,增长 0.2%;个人所得税 127500 万元,增长 15.0%;消费税 320 万元,增长 59.2%;非税收入 51300 万元,下降 15.3%。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2017 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坚持“严控一般性支出、保重点、保民生”的原 则,重点突出保工资 、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法定支出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主要支出科目完成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4295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0%。公共安全支出 35007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 3 教育支出 140281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
5、的 100.0%。科学技术支出 12852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496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64523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53616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0%。节能环保支出 2964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城乡社区支出 7272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农林水支出 39377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交通运输支出 3472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19741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
6、00.0%。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1152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369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住房保障支出 360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2574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7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 245331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17.7%,增 长 47.7%;政府性基金支出 245331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17.7%,增长 73.4%。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 1092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4 161.8%。国有土地收益基金
7、收入 992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248.0%。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 201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28.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229282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15.7%。彩票公益金收入 269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3.5%。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9874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205.7%。污水处理费收入 120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 210803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6.4%。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安排的支出 1092 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61.8%。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
8、70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00.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 880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 183.3%。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 1236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3.0%。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 2600 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0%。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5 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2017 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150 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2017 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150 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主要用于国有企业技改贴息、市场开拓等支出。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1.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2017 年社会保险
9、基金收入 173704 万元。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38187 万元,城乡居民被征地养老基金收入 8873 万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43703 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5004 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 77937 万元。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2017 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151931 万元。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27792 万元,城乡居民被征地养老基金支出 8873 万元,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43703 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 4563 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 67000 万元。上述全年预算执行
10、情况是根据 2017 年财政快报数编制的。决算编制汇总后,会有些变动。按照预算法规定,市本级决算草案再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批。五、2017 年预算工作情况和效果一年来,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新预算法,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6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1.抓收入,控支出,实现预算执行平稳健康运行坚持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坚持依法治税,不断强化征管举措,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同比增长 6.0%。全力抓收入保增长。不断完善财税部门横向互动、纵向联动的统筹协调机制,严格落实财政收入主体责
11、任,加强税收调研,强化收入跟踪督导,坚持依法治税,不断强化征管举措,同时通过正向激励机制,引导乡镇(街道)在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同时,更加注重收入结构的持续优化。加大非税收入收缴力度,抓好税源回归,实现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严格控支出保平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行政经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支出预算按进度均衡执行,全年“三公” 经费支出 2431 万元,同比下降7.2 %。动 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3815 万元,盘活历年结余财力16474 万元,有效应对刚性支出增长压力。建立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常态化机制,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收回部门结余结转资金 10636 万元
12、,统筹用于相关民生领域急需支出。出台南安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车辆管理处置办法,投入 3150 万元实施我市机关工作人员公务用车管理改革。严格按照福建省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确定的服务范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加强购买服务监管,完成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19 个,采购金额11418 万元,比预算节约 1208 万元,节约率 9.6%。2.转方式,激活力,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 7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内生动力,放大财政资金扶持效益,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落实税费减免优环境。落实中央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扩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13、免征范围并设置征收标准上限,对工业企业停止征收江海堤防维护费,落实取消或停征包含婚姻登记费、劳动能力鉴定费、车辆营运证工本费、驾驶员培训许可证工本费等 41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可减轻社会负担 4300 万元。全年共减免税收 7.34 亿元,创造宽松的税负环境,实现“放水养 鱼” ,促进企业持 续发展。支持产业创新推转型。围绕“工业强市” 目标和稳增长促转型工作部署,设立泉州市明匠制造发展基金、泉芯发展产业基金,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我市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着力扶持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投入360 万元全力推进“ 泛家居” 产业平台建 设,打造南安建材陶瓷产业开放平台
14、;投入 4792 万元扶持天地汇供应链的“互联网+”、宏图物流的“e 货宝” 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安排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 1590 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待遇落实,为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南安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增后劲。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市属国有企业资源整合和改制重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 5 大国有集团公司的组建。实施普惠性扶持与差异性扶持相结合的产业扶持机制和政策,积极扶大做强我市重点产业、重点基地,全年争取上级各项专项补助资金 12248 万元,兑付本级各项企业优惠政策资金 8 56430 万元,促进工业经济持
15、续稳定增长。3.增投入,惠民生,优化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民生保障作为根本任务,抓紧补齐民生短板,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实在、可感可触,安排 12 件 44 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 47291 万元,全年本级财力安排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 404629 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0.0%,同比增长 5.2%。有效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加大财政扶贫支持力度,争取中央及省市扶贫资金 3472 万元,本级统筹安排扶贫开发资金 6595 万元,支持扶贫对象脱贫,支持重点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造福工程等建设,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安排
16、本级农林水专项资金 21000万元,并积极筹措上级及整合其他资金 33284 万元用于“三农”重点工作。落实 9331 万元支持气象站、两江流域、安海湾、彭村白濑水库和库区移民后期等项目建设;投入 751 万元继续支持现代农业品牌创建、农业保险及规模农业发展,鼓励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投入 1238 万元支持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土地确权登记等,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投入 1047 万元支持森林防火造林绿化工作、病虫害防治和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投入 7276万元保障村级运转及村级绩效奖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 4439 万元,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 ”项目 197 个。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安排
17、学校公用经费 16311 万元,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新增债券资金 5000 万元,用于市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 9 合提升项目建设;争取省级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4326 万元,支持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等 14 个中小学校新建及重建项目;争取全面改薄省级专项补助 3904 万元,用于全市 200 个中小学校校舍、室外运动场建设及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投入 1041 万元支持美林、水头、东田 3 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实施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支出 1261 万元,投入 1227万元扶持 2 所公办职业学校示范性现代培育项目;落实教育助学政策配套
18、资金 567 万元,确保国家助学政策落到实处;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教师乡镇工作补贴 4408 万元纳入财政预算。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各类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的全面落实,投入城乡低保金 6535 万元,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和五老人员定期生活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将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 567 元、420 元;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826 元、885 元,并按生活自理能力分类发放照料护理补贴;投入 532 万元支持困难群体解决住房困难、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 623 万元慰问困难群体和驻军部队,对暂时未就业的驻军随军家属每人每月发给生活
19、补助 500 元;投入 1159 万元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全年实现新增就业 2 万人;投入 294 万元推进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投入农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 12313 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 9072 万元。继续加大卫计改革投入。本级财政投入 22016 万元,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 420 元提高到 450 元;推进基本药物 10 零差率销售改革,财政补偿资金 1600 万元纳入预算;投入 1924万元用于 120 急救救助、公立医院设备购置补助和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全额保障丙类
20、卫生院人员工资;按人均 50 元安排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其中本级配套 2978 万元;足额安排计生经费 10003 万元,其中落实各项计生政策专项经费 7909 万元。逐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完善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城乡宜居环境。投入 10453 万元保障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转,以及城市道路、水域、公厕保洁及园林绿化管养;按村居户籍人口数每人 30 元标准投入 4399 万元,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水平提升;投入 715 万元用于提前报废黄标车补贴,加大环保整治工作力度;大力支持农村环境治理,投入 6807 万元进行农村污水、农村垃圾治理、村庄三格化粪池改造新建;投入
21、400 万元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方便市民绿色环保健康出行;支持“ 和谐村” 创建活动 ,投入 715 万元实施美丽乡村“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 工程;统筹安排 1471 万元,推进城乡石结构房屋及农村危房改造。大力支持科技文化发展。年初预算安排科学文化技术13053 万元,有力促进科教兴市战略实施;落实工业立市扶持措施,投入 4158 万元实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奖励;提高群众科普知识,安排科普经费 90 万元用于科学普及宣传;投入 1810 万元推动九日山作为“ 古泉州(刺桐)史迹” 的16 个遗产点之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投入370 万元支持市图书馆和李
22、成智图书馆规范化建设,投入 155万元开展市第十届运动会,投入 100 万元校园足球经费,奖励十三届全运会南安藉运动员和教练员 122 万元,推进文化体育 11 繁荣发展,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建设。投入“平安南安” 创建活动资金2713 万元,建立多方位的经费保障机制;投入 3085 万元保障重大活动安保,落实综治维稳专项工作经费 825 万元,推进社会治安稳定工作扎实开展;投入 3370 万元支持市法院审判综合楼、市检察院技侦大楼、市公安局技侦用房、便民服务平台、调解中心和“ 12345”平台等建 设;建立信访长效机制, 设立信访稳定专项 100 万元、救助基金 100 万元
23、;投入 3910 万元落实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措施,建立群防群治队伍;投入 339 万元提升食品安全质量和实施“ 菜篮子 ”工程,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投入515 万元保障安全生产,实施城乡家庭免费参保平安家庭保险409 万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4.重筹措,求创新,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做好资金安排与项目效益、管理水平相结合,项目拨款把控与进度相结合,以项目建设谋求经济发展新突破。筹调资金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突出项目建设在拉动投资增长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地位,全年本级累计统筹调度各类资金68.49 亿元,其中:项目建设 64.2 亿元,其他周转资金 4.29
24、亿元。全年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 44.84 亿元,其中:新增债券资金 77600 万元、置换债券资金 370774 万元,切实减轻项目单位资金筹措和还贷压力,有效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创新投入方式加快项目落地。拓宽建设资金渠道,推广 PPP项目运作,项目总投资约 122.68 亿元,其中:市海峡科技生态城 A 片区、市城镇污 水处理厂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和市五里桥畔 12 休闲慢道景观工程均已正式落地并开工建设;市“两溪一湾” 安全生态水系工程(一期)项目已发出中标通知书;市医院新院区、“泉州芯谷” 南安高新技 术产业园区市政道路、成功文化 产业园及通海路等 PPP 项目全力推进中。加强债务管
25、理防控财政风险。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与预算管理,避免债务规模随意扩大化;成立市政府债务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有效监管合力;出台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转发六部委的财预201750 号文件,并提出我市贯彻意见 ;转发省政府购买服务情况排查及清理整改方案,对触及财预 87 号红线的进行自查;集中梳理市政府及其部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债务、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并将其纳入统计监测范围,建立季度定期报送制度,做到心中有数、账上有数,风险总体可控。5.强监督,提绩效,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进程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基本要求,主动谋划,锐意改革,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6、,有序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实施乡镇(街道)国库集中支付,开展乡镇(街道)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加强市直预算单位和教育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监控管理,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支付程序。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纳入政府效能绩效考评工作体系。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批复部门绩效目标 59 个 103927 万元,项目资金覆盖率 76.9%,比上年提高 9.1 个百分点;组织开展项目自评和 13 项目监控,对 5 个项目 7189 万元实施绩效重点评价,选取 4 个市直部门开展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推进
27、绩效目标和自评报告网上公开,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安排使用资金。全面推进和规范预决算公开。完善预决算公开内容,规范预决算公开格式,统一预决算公开口径,制作公开模板,完整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按要求公开政府债务情况。更新预决算公开目录,对公开内容进行分类、分级,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促进预决算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加大财政监督管理。推动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贯彻落实,开展“1+X”专项督查、扶 贫资金监督检查、涉农资金“最后一公里”等专项督查、财政专户收支情况内部检查和 2016 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切实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对全市 59 家国有企业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28、明确各项经营考核指标。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动态管理,落实国有资产进场交易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推广应用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实现采购活动有记录、有痕迹、可追溯、可跟踪,实现政府采购信息的全过程公开透明。全年政府采购28215 万元,比预算 30841 万元节约资金 2626 万元,节约率 8.5%。严格工程预结算审核。推进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预结算审核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实行全程记录,确保有迹可查。全年累计办结 133 个预算审核项目,送审金额 182136 万元,综合核减造价 11794 万元,综合核减率 6.4%。累计办结 118 个结算审核项目,送审金额 1
29、67572 万元,核减 18238 万元,核减率 14 10.9%。2017 年工作成效的取得,是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也是各部门开拓进取、协同协作、奋力拼搏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劲力不足。我市财政收入虽然实现增长,但主要增长点仍为一次性机会税源,实体经济虽有回暖,但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力源不大,作用不明显。二是预算平衡矛盾突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民生和重点领域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措施等刚性支出增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政府债务压力较大。
30、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加强,方式手段需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需提高,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制约 PPP 模式推广应用的瓶颈,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缺口将进一步拉大。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转变思路,主动作为,在今后的发展和工作中改进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2018 年预算草案2018 年是实施“十三五 ”规划和落实市第十三届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市第十三届党代会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入手,按照“ 积极稳妥、
31、统筹兼顾、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 15 的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民生优先、生态优先、产业优先,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做好基本民生支出保障,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防范运行风险,着力促进经济增长,为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财力支撑,编制 2018 年财政预算安排如下: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2018 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按 766100 万元编制,增长 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 444700 万元编制,增长 9.0%。体制补助收入 6246 万元,省级转移支付 31437 万元,上缴中央财政收入321400 万元,上解上级财政
32、 75883 万元(含营改增上解中央17886 万元)。加上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 25000 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 50000 万元,相应安排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1500 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2018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57000 万元,增长 6.1%。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 1200 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 500 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246300 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 2800 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5000 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 1200 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57000 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
33、支出 196300 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 1200 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 500 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 5000 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 28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支出 1200 万元,调出资金 50000 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16 1.收入预算安排情况2018 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180 万元,全市 59 家国有企业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象,选取 5 家有一定规模经营利润的国有企业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范围,按2017 年 5 家国有企业预计可分配利润 900 万元的 20%进行编制。2.支出预算安排情况2018 年市级
3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180 万元,主要用于技改贴息补助、市场开拓等支出。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1.收入预算安排情况2018 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99732 万元。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39997 万元,城乡居民被征地养老基金收入 11178 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48557 万元。2.支出预算安排情况2018 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88811 万元。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29076 万元,城乡居民被征地养老基金支出 11178 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48557 万元。五、坚持依法理财,抓好 2018 年预算执行为实现 201
35、8 年预算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发挥财政职能助发展,彰显财税改革新成效转变产业扶持方式。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方式扶持,统筹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发挥产业基金作用,重点支持先进 17 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继续推进税费改革。落实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减税降费政策,做好环境保护税开征资源税改革,确保平稳过渡。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大力推进项目,力促“两溪一湾 ”安全生态水系工程(一期)等重点 PPP项目成功落地。打造市场化投融资主体,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额度,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加快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
36、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强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三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 5大集团重组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提质升效,实现市场化运作。2.坚持科学理财优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依法组织收入。密切关注中央各项税制改革动态,做好收入趋势研判。强化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分析,跟踪、监控主体税源、重点税源及重点企业的收入变化,加大税源拓展力度。依法强化收入征管,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严控行政成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深化公务用车改革,规范公务交通补贴管理。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强化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责任。规范债务管理。
37、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确保到期债务及时、足额偿还。综合运用地方政府风险预警指标,评估债务风险和变化趋势,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推动区域协作发展。进一步加大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力度,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加大对沿海三镇开发建设的资金支撑。加大对乡镇(街道)、项目办的正向激励力度,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 泉州芯谷” 南安高新产 18 业园区建设,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3.创新投入方式补短板,实现共享发展新跨越打赢扶贫攻坚战。多渠道筹集财政扶贫资金,统筹盘活存量资金,突出精准施策,把资金聚焦在贫困对象上,全面落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低保扶贫等政策。促进教育发
38、展。支持新一轮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一批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改造提升农村中小学设施设备,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完善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加大教师培训和人才引进,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医疗水平。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各项制度,实施差别化补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市医院建设,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加大医疗人才引进。健全社保体系。强化政府兜底责任,落实各项底线民生补助政策,加大因病因灾致贫救助力度。推进养老服务业改革,支持农村幸福院建设、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加大就业培训投入,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支持三农发展。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优先领
39、域予以重点保障,落实保护和发展并重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农村生活垃圾采用PPP 模式项目建设。 办好惠民实事。落实各项公交补助政策,完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加大治安防控体系投入,推进平安南安建设,支持司法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管理创新。4.强化监督管理提绩效,提升依法理财新水平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继续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切实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深化部门预决算批复和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不断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 19 度。加大财政资金统筹。落实政府性基金收入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统筹力度。盘活各类财政存量资金,统
40、筹用于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完善财政存量资金年末自动清理以及预算编制、执行相结合的机制,控制结余结转资金规模。强化预算绩效评价。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高绩效目标覆盖率,逐步开展重大支出政策、专项资金和重点民生支出的绩效评价,建立第三方评价管理制度,加大评价结果应用力度。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做好新会计法宣传贯彻实施,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强化财政政策、专项资金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财政运行管理的风险防控,优化管理流程,积极配合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不断改进和加强财政工作。各位代表,完成 2018 年预算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做出的决议,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 南安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17 年 12 月 25 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