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边有多长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2. 能力目标: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3. 情感目标: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能正确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1. 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 (3) (4) (5) (6)2.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周长。3. 你能算出下面三角形的周长吗? 4.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第图: 4+5+6=15(cm)第图: 5+5+4=14(cm) 52+4=14(cm)第图: 6+6+6=
2、18(cm) 63=18(cm)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计算,有的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探索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出示情境:新年快到了,三年级同学准备举行一场迎新年联欢会,同学们要把教室好好打扮了一番。你看,他们沿黑板的边框围上了一条美丽的花边。学生看图,整理数学信息:黑板长 34 分米,宽 12 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理解题中“至少”的含义:即要算出黑板的周长)学生独立思考,计算黑板的周长。交流讨论各种计算方法: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34+12+34+12=92(分米)把两个长和两个宽加起来:34+34+12+12=92(分米)342+122=92(分米)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相加,再乘 2:(34+12)2=92(分米)(说出算式中每个数 34、12、2 所表示的含义)回答问题:花边至少长 92 分米。小结: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 做一做:学生独立算出长方形的周长。2. 思考练习六第一题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 P49 3 学生独立完成。四、作业:练习六第 5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