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5.三峡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80626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三峡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5.三峡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5.三峡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5.三峡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十五、三 峡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文章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自然景物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文章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自然景物的。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过程: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三峡吗?三峡的壮丽风光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歌咏它,古有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商隐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有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文,更增添了三峡的美。今天,我们来看看,在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笔下,三峡又是何等的壮丽。早在 1500 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在水经注江水中对三

2、峡的风光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短文三峡。二、解题引导学生看“阅读提示”和注释。简介作者及作品。郦道元(466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省涿鹿)人,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有水经注传世。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在“访渎搜渠”,亲自考察后为其补订作注,写成水经注40 卷。语言简洁精练,文字秀丽优美,对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水经注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

3、名,史称“四大名注”。三峡是水经注的代表作,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三、简介三峡的情况四、学习课文整体感知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播放字词教学幻灯片。2 利用工具书,给下字注音。阙 叠 嶂 曦 襄 溯 湍 漱 涧 啸学生完成正音,全班共同订正。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放声读书。3、师生共同疏通课文第一、二层大意,解释加点的字并翻译。五、自学提高 1、根据第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及方法两人一组,参考注释讨论自学以下内容,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2、集体解决疑难问题。学生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同学帮助解答。学生解答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六、

4、对照图片赏读课文七、课文总结:先写山 两岸连山,群峰对峙 (夏)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再写水(春冬) 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秋)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 八、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思考题一: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学生思考、讨论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腾的江流,以及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或山、水、树、猿鸣)文章先写三峡地貌,重点写山,然后又分别描绘了四季的景象,先写夏季三峡的江水;再写春冬三峡的景色,最后写三峡秋天的景色。思考题二:三峡地貌总体特点是什么?四季各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讨论地貌总特点:山势连绵,遮天蔽日。夏季:水势迅疾凶猛。春冬:景色秀丽奇绝。秋:幽静、凄凉。思

5、考题三:三峡最后一句,对文章的表达有什么作用?思考题四: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寓情于景的?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明确思考题:明确思考题三:三峡最后一句可谓锦上添花之笔,将三峡的凄清、空旷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以渔者歌谣作结,凄凉哀婉,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明确思考题四:描写山水的作品,一般都不是纯客观地写景,作者总是在景物的描写中,融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因而写得情景交融。文中描写舂冬之时的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后特别点出“良多趣味” ,流露出作者掩饰不住内心的爱悦之情,使读者受到感染。九、品读课文:四人小组反复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

6、落朗读出来,体会文章的语言。语言的精炼;2、 音韵的和谐;3、 传神地描写景物特征4、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结这堂课,我们朗读翻译,并欣赏了这篇描绘三峡优美风光的精彩散文,感受了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当代散文家学者余秋雨曾赞扬道: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的确,郦道元的这篇散文对后代山水游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布置作业翻译下列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背诵课文,摘抄精彩词句。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你见到过的最美丽的水。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