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14短文两篇 教案1 (苏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8031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4短文两篇 教案1 (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14短文两篇 教案1 (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14短文两篇 教案1 (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14短文两篇 教案1 (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14短文两篇 教案1 (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短文两篇教学目标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名” “园” “款” “缘”等的用法, 2学习常见文言虚词“于” “以” “其”等的用法。 3体会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或幻灯片。 设计思路 讲解这两篇短文时应让学生先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明确课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弄清文中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突出了什么特点。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也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两课时。 黄鹤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它名扬四海主要归之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

2、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不是仅仅因为一篇文章而名闻遐迩。有关黄鹤楼的文章,过去是不是没有人写过呢?事实并非如此,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 ,就是现存最早的一千多年前的一篇关于黄鹤楼的碑记。(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 1。) 1认真读课文,边看注释,边查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 2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4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 2。) 闼

3、 濑乡 窥 巍峨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出示幻灯片 3。)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遂以名楼 上倚河汉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3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明确:(费 yi 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4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背诵,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5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并疏通文意。 要求:小组中推一人交流,不恰当的地方大家共同商讨修改。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3(如果有时间的话

4、,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 “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延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黄鹤楼 阎伯理 地理位置 命名的由来 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地位价值 于 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介绍园林的短文。(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 l。) 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等。 要求:记住作者。二、自主学习 1认真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4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5、 3文中写“于园奇在磊石” , “磊石”奇在哪里? 4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 2。) 葆生艇子娠搜剔无憾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解释加点词的词义。(出示幻片 3。) 携余往 缘坡植牡丹、芍药 人不得上,以实奇 坐其中,颓然碧窈要求:记住词义。 3 “磊石”奇在哪里? 明确:(以实奇,以空奇,以幽阴深邃奇。 ) 4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背诵下来,然后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5小组合作,疏通文意,交流更正。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元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的第一部分。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5板书设计 于 园 张岱 第二部分(第 1 段):介绍于园所在地及其主人,交代自己游园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 2 段):游于园所见所感。 奇在磊石。(以石奇,以空奇,以幽阴深邃奇。 ) 水阁和四周景色及感受。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闻名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